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七十五章 为省开支裁驿站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七十五章 为省开支裁驿站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说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了钱谦益一案,但阁臣的人选并没有确定,崇祯心里莫名其妙地说不出是啥滋味,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的年过的自然也没有多少乐趣。

这日,因为夜里噩梦连连,崇祯破例起晚了,连东西都没顾得上吃,就出了宫径直往文华殿而来。快要得到文华殿的时候,崇祯突然叹了气,想:“他妈的,见天跟他们争来争去,有啥意思?”

想着,崇祯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但文华殿就在眼前了,只能硬起头皮走了进去。

朝臣们早已在等候,见他进来,登时安静下来,静待他说话。

崇祯却只顾低了头,似是在思考,实际上却啥也没想,就是懒得说话。

朝臣们不知其意,纷纷低了头,一时间,文华殿竟死一样的静。

不知上意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不说话,省得自讨没趣。首辅李标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他认为如此冷下去也不是办法。因此,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启禀皇上,魏忠贤逆案已经刑部审理结束,涉案者达255人,当分别予以惩处,请皇上圣裁。”

崇祯“哦”了一声,自信慢慢地又升腾了起来,道:“刑部的奏疏,朕已阅过,所有涉及的人员,犯罪事实清楚,全部依律定罪。好,就照此办理吧。”

说罢,突又记起了什么似地,道:“钦天监推算日食失准,甚是不该,朕决定,擢升奉诏回京的徐光启为礼部左侍郎,按照‘西法’修订历书,不知众位爱卿可有异议否?”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对农学、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颇有研究。

朝臣们对之心服口服,闻言,异口同声地道:“皇上圣明。”

这可是即位以来做出的唯一的一个没有异议的决定,崇祯因此心情大好,笑道:“好,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议,请从速奏来。”

御使毛羽健道:“启禀皇上,臣最近对各地驿站进行了调查,臣认为目前的驿站规模过于庞大,耗资不菲,臣建议予以裁整。”

毛羽健乃湖北公安人,为人也还算正直,他之所以提出裁整驿站,倒非完全如他所说,而是因为他的老婆。

原来,这个毛羽健最是惧内,为了纳小妾,不得不把老婆哄回老家去探亲,不想事有泄露,他老婆居然乘传而至。他不敢得罪老婆,只好迁怒于驿站。

崇祯跟朝臣们却是不知,闻言,静待他说下去。他没有真正调查过,哪里能说得清,不由急出了一身冷汗。

给事中刘懋素来与之交好,见状,忙接话道:“目前驿站的耗资并不单纯是驿站的消费,不少的官员在借机揩朝廷的油儿,若是驿站能得到裁整,一年下来,应当也能节省数十万的银子。”

“目前辽饷明显不足,陕西等地又发生旱灾,这数十万两的银子可不是小数。”崇祯心里怦然一动,暗想着,嘴上已道:“当真?你们果真盘算过?”

毛羽健差点儿惹祸上身,亏得刘懋帮着解了围,正心存感激,闻得崇祯动问,哪里还敢再怠慢,忙道:“若果能裁撤,恐怕节省十数万也不止。”

崇祯沉思着道:“好,国库空虚,正该节省。”说着,转向朝臣们又道:“节省下来的,其实就是凭空增加的,朕决定,裁整驿站。”

韩爌急道:“不可,臣以为万万不可。”

韩爌这一开口,其他朝臣也纷纷跟着道:“不可啊,万万不可。”

“哼,什么不可?你们这些人肯定没少跟着揩朝廷的油儿,朕没追究你们就算不错了,你们居然还敢反对朕的决定?朕且不跟你们计较,看你们能放出啥鸟屁来?”想着,崇祯转向韩爌道:“韩爱卿最先说的话,你且说为何不可?”

韩爌道:“厉行节俭,历来都是美德。但是,节俭也得视情而定,驿站虽有耗费,却是朝廷跟各地联系的纽带。目前,边境有后金虎视眈眈,内部有陕西等地大旱,饥民流窜,正该加强沟通,若是裁整了驿站,万一有变,皇上又靠什么传递消息统驭各方?”

李标等纷纷道:“韩大人所言甚是,还望皇上三思哪。”

“他们说的也有些道理,可为什么不早说,非要在朕做出决定之后再说,岂不是故意要打压朕的威信?哼,休想。”暗自盘算着,崇祯冷冷地道:“朕难道就要任由蛀虫们把大明朝掏空?”

韩爌道:“对于蛀虫,当然不能容情,但总不该因噎废食吧?”

崇祯不耐烦地道:“好了,好了,今后有话早说,莫要等到朕做出决定之后,朕金口玉言,只要做出了决定,就绝无更改的道理。”

韩爌等还欲再说,但见一太监匆匆进来,道:“启禀皇上,陕西急报,逆贼王嘉胤、高迎祥勾连饥民,聚众为贼,胆敢跟官府做对,请皇上定夺。”

崇祯一惊,忙问道:“有多少人?”

这太监道:“据报,有二万余众,还有继续扩张之势。”

“二万余众,又都是饥民,怎么跟武装到牙齿的后金兵相比?嗯,安内须得先攘外。”沉吟着,崇祯转向王在晋问道:“袁崇焕那边可有消息?”

王在晋道:“目前哗变已经平息,但袁督师肯定已经急了,接连上疏要求补发粮饷,说府库若实在不充盈,建议皇上效仿先帝动用内帑,以防止影响大计。”

“内帑?乃朕的私房钱,好你个袁崇焕,太不识趣,居然当起朕的家来了?”崇祯心生怨恨,道:“哼,他这一年除了向朕要粮要饷之外,还做过什么?”

朝臣们自能听出他的不满,待要为袁崇焕分辩几句,高捷抢先道:“民间盛传,说袁督师拿着朝廷的粮饷,却偷偷跟后金议和,甚至还拿粮饷救助后金受灾的地方。”

高捷的话音一落,王永光、袁弘勋、史褷等人立即跟着附和。

这些人自然都是魏忠贤的遗党,侥幸逃脱,对袁崇焕恨之入骨,无时不想除了袁崇焕,见崇祯话语中透着不满,立时站了出来。

钱龙锡忙道:“民间确有些传言,皇上切莫信传言,以免中了后金的离间之计。”

崇祯早就把他当成了袁崇焕的同党,冷笑道:“你咋就知道那些传言是传言而不是真的?若不是真的,咋会如此之盛?你们不要以为朕不知道,朕早就听说了。”

说着,见朝臣们虽无言以辩,却一脸的不服,暗想:“哼,你们以为朕傻吗?朕必须得随时敲打着你们。还有那个袁崇焕,无论传言是真是假,朕都必须再见见,看他咋说。他若是能把辽东的事儿给朕了了,陕西的事儿朕又何患无计?倘若他真的有异志,朕也决不手软。”

拿定了主意,转怒为笑道:“其实,朕无需你们提醒,朕心里跟明镜似的,通知袁督师,朕要再次平台召对他。”说完,即起了身。

李标急道:“碰到了陕西这堆干柴,小火星也能燃起大火来,陕西的事儿也该及早定夺哪。”

崇祯站住了道:“三边总督杨鹤是啥意思?”

这太监道:“杨大人也有奏疏,说盗贼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建议招抚为主、追剿为辅。”

崇祯道:“就依他,给他十万帑金、五万白银、二万石粮食。”

李标道:“数量太少,怕是无济于事啊。”

崇祯道:“朕知道,待辽东的事儿了了再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