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亢直辩论黄道周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亢直辩论黄道周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没有虚言,次日,即七月五日,崇祯跟内阁及各部的大臣议了一阵子事务后,突然转向黄道周道:“凡是个人无所图而做出来的,称为天理,有所图而做出来的,称为人欲。

你的三篇奏疏,赶巧在朝臣推荐你做阁臣未被选用的时候递交上来,难道就真的是无所图吗?”

黄道周一愣,旋即想:“看来,他今天要跟咱辩论一番了,咱绝对不能退缩,正好也让朝臣们明白明白。”

拿定了主意,道:“我的三篇奏疏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纲常,自信无所图。”

崇祯认定他心态出现了问题,追问道:“以前怎么不说?”

黄道周莫名其妙地道:“没有事实的时候,臣以为皇上以孝道治天下,不会如此,现在事实既成,再不说,往后还怎么说?”

崇祯道:“清白本来是一种美德,但不能用来炫耀自己,满足不正当的目的,况且也只有一个伯夷是圣人中清白的人,像他那样才叫作清白。

如果仅仅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小心谨慎,只能说是廉节,不能叫作清白。”

“他毕竟是皇上,咱不跟他讲这些大道理,咱只讲事实,事实胜过雄辩。”

暗想着,黄道周道:“只有孝悌的人才能治理国家,生养万物。不孝不悌的人,根本都没了,哪里还能有枝叶长出来?”

“他明着指责咱,其实是反对咱的政策。哼,你既不说,咱也不提及,你不是讲孝悌吗?咱也跟你讲孝悌。咱杨嗣昌学问名声不及你,自信也输不了你多少。

更何况咱还有皇上护着,咱说了话,皇上正好有了话题。或许,通过这场辩论,正好让更多的人支持咱的政策。”

盘算着,见崇祯半晌没有说话,杨嗣昌道:“我杨嗣昌又不是从桑树窟窿里钻出来的,怎么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是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君臣的关系本当摆在父子之前。

况且古时候是各国都有君臣,大臣可以去此而适彼;现在是一统天下一处君臣,大臣对自己君父的义务不可能逃出天地之间。再说仁人不能抛弃父母,义士不能先己后君,这两者不能偏重其一。

嗣昌四次上书极力推辞皇上的夺情,还想着词臣中能有刘定之、罗伦那样的人替嗣昌抗言上书申请,让嗣昌能满足自己的心愿呢。后来等我来到京师时,听说道周的人品、学术都是一代宗师,竟然自称不如郑曼阝。”

崇祯正想说词,闻言,即道:“不错,朕正打算问他呢。古人心里无所图,现在的人却各有私虑,所以孟子想纠正人心,消灭邪说。

古时候的邪说是另外自成一派的,现在的邪说却干脆依附在圣贤的经传中,对世道人心的危害更大了。我且问你,你自称不如郑曼阝,是什么歪道理?”

黄道周不假思索地道:“匡章受到举国上下的遗弃,但孟子对他不失礼貌,因为他自有长处。我说不如郑曼阝,也只是说我在文章上不如郑曼阝。”

崇祯道:“章子得不到父亲的欢心,这跟郑曼阝棍打母亲怎么相比?你自称比不上他,难道不是和他勾结又是什么?”

黄道周道:“大家都讨厌一个人时,未必就是真相,皇上务必要自己明察,不要随便附和。”

崇祯不接他的话茬,继续道:“陈新甲又是怎么走邪道,寻求关系踏上仕途的?另外你所说的柔媚取悦,点头哈腰的又是哪一个?”

“他心眼挺多,哼,想让咱自坠深坑,咱偏不。”想着,黄道周狡辩道: “一个人思想不端正,那么他的一切行为都不会正确的。”

崇祯道:“丧当然是凶礼,难道碰上凶丧的人就是凶人,都是不祥之人?”

黄道周道:“古时候大夫守丧三年,君王的命令根本就不会传到他家门口。他自称凶与不祥,所以举行军礼时凿开凶门走出来。克制孝心出来做官,在疆外还是可以的,在朝中就不行。”

崇祯道:“人既然可用,为什么要区分内外?”

黄道周道:“我们明朝自从罗伦议论克制孝心以来,前后有五十多人出来做官,多在边疆。

所以杨嗣昌在边疆是可以的,在中央就不行了;在中央还算可以,在政府就不行了;只杨嗣昌一个人还可以,他又呼朋引类,简直要把朝廷搞成一个有丧不守的夺情世界了,这就更加不行了。”

崇祯无言以驳,道:“少正卯当时也被称为名人,思想反动而且邪恶,行为不正而且固执,言论错误却说得头头是道,赞同错误还要予以润色,记诵一些乌七八糟的知识但是十分广博,所以难以逃脱圣人的诛戮。现在很多名人也差不多是这样了。”

黄道周说:“少正卯心术不正,我心正,没有丝毫的私欲。”

崇祯恼了,道:“你且出去,等候圣旨。”

黄道周道:“今天的会,我原不该参加,皇上却把我请了来,分明就是要跟我辩论,我今天话不讲完,是我对不起皇上;皇上如果今天杀我,就是皇上对不起我了。”

崇祯讥笑道:“你一生的学问,就只学会了油嘴滑舌,朕命你马上退出去。”

黄道周叩头后后退几步,突又跪倒道:“我敢把忠诚直言和油嘴滑舌剖析一下看。一个人在君父面前独立不阿、大胆说话如果叫作油嘴滑舌,难道在君父面前谗谄面谀叫作忠诚?忠诚直言与油嘴滑舌不能分辨,正直与邪妄混乱不清,怎么能实现太平?”

崇祯道:“是呀,但也不是朕随便用油嘴滑舌来批评你。我提的是这个问题,你回答的却是另外的事情,这还不是油嘴滑舌又是什么?出去,你给朕马上出去。”

说罢,转向杨嗣昌,感叹道:“现在人心轻薄是多么严重啊!黄道周肆无忌惮,他能不自认为正直吗?”

“难道这样算了,若是这样的话,弹劾咱的人岂不还要没完没了?”

暗想着,杨嗣昌连向刑部主事张若麒使眼色。

刑部主事张若麒正打算调入兵部,自然懂杨嗣昌的意思,上前道:“我听说人主的尊贵,尊贵到独一无二的地步;人臣不应自居尊大,自居尊大就该杀头。

现在黄道周和他的同伙捏造谣言,贬损皇上的德行,把古往今来不曾有过的好话都加在道周身上,那么一切不好的就都可以归过于君父了。

朝廷如果不颁布前些时召大臣问话的整个经过,让天下人知道,那么背公死党的家伙们就会乱传出去,迷惑各地吏民,私自写出来让后代人犯疑,掩没圣天子纠正人心,消灭异端邪说的真实意图。这样影响就很不好。”

崇祯想了想道:“言之有理,传旨,黄道周贬官六级,去当江西按察司的照磨,严惩其同党刘同升、赵士春,同时简要批驳黄道周的邪说,也要大家不要接受道周的挟持,与他相互勾结。”

话音刚落,王承恩道:“启禀皇上,卢象升因其父丧,已第十次上疏请求回家奔丧。”

崇祯不耐烦地道:“正值剿寇的关键时候,边境的防范至关重要,不准,命他在职守丧,等候别人接替。”说着,又觉不妥,道:“杨嗣昌已入阁,升他为兵部尚书吧。”

杨嗣昌大急:“卢象升坚决反对议和,怎么能让他做兵部尚书呢?”,未及说话,崇祯已转身离去。

杨嗣昌想想,这也是崇祯最好的选择了:“咱入了阁,仍管军事,让一个反对派来做兵部尚书,岂不正好消了那些谣言?”

想罢,慢吞吞地退了出来,命人把张若麒调入兵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