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和为兵辅各盘算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一百九十七章 和为兵辅各盘算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命快马送出《五难四不可》之后,熊文灿自以为得计,正幻想着崇祯收回成命,崇祯的第二道圣旨和姚明恭的书信到了,不由得大为失望,却不敢怠慢,只得前去上任。

这时候,皇太极见范文程从外面进来,叹了口气,道:“明朝小皇上把个卢象升摆在宣府一带,咱们今后入塞可就难了。”

范文程笑道:“皇上已不止一次说过这话了,又着急了不是?”

皇太极认真地道:“卢象升挡了咱们前进的道路,朕焉能不急?不知范章京可曾想到良策否?”

范文程正色地道:“卢象升命不久矣。”

皇太极道:“范章京上次就这样说,朕为此还卖了个面子给他,都这么久了,范章京还这样说,朕想必定有范章京的道理,不知范章京可否给朕批讲一番?”

范文程稍稍想了想,道:“刚刚,明朝的和谈使者到了,皇上猜这使者是谁?”

皇太极一愣,摇了摇头,道:“朕猜不到,哼,过去咱们多次要跟他们和谈,崇祯都置之不理,到了这个时候,他居然想得出?”

范文程却不去接他的话茬,接着道:“一位瞽者,名叫周元忠。”

皇太极愈奇,道:“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范文程道:“这说明他们的和谈是秘密进行的,找一位瞽者,无非就是为了保密。这应该不是崇祯和杨嗣昌的主意,而是高起潜和辽东巡抚方一藻的杰作。”

皇太极“哦”了一声,范文程已又道:“文程料定,杨嗣昌已得到崇祯的信任,和谈应该是杨嗣昌的主意,不过是为之剿灭流寇争取时间。”

皇太极道:“既如此,还谈什么,把他赶回去就是,或者索性杀了他。”

范文程沉思着道:“不仅不能赶回去或者杀了他,相反,皇上该盛情款待他,他所提条件也一概答应,但是必须限定时间。”

皇太极道:“这又是为何?”

范文程道:“对于外敌,中原民族最能同仇敌忾。咱们对于他们,就是外敌。他们偷偷跟咱议和的事儿,一旦曝光,必在明朝朝廷及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以文程对卢象升的了解,卢象升必极力反对。皇上想啊,两个皇上都信任的人斗起来,会是怎样热闹的场面哪。

而咱们只管坐山观虎斗,待他们斗得累了,咱们正好趁机剪除其中的一个,皇上的担忧岂不迎刃而解?”

皇太极恍然大悟,道:“好个范章京,就依范章京之言。”

范文程所料不错,方一藻找一瞽者做使者,果是为了保密。纵使如此,待周元忠去后,方一藻仍在惴惴不安。

高起潜劝道:“放心吧,没人会知道的。”

方一藻道:“这可是关系到民族气节的大事,万一有所泄露,我们两个可真要遗臭万年了。”

高起潜不以为然地道:“咱们至多也就是奉命行事,你也别太多心了,到什么时候也怪不到咱们的头上。”

方一藻道:“奉命行事?命令在哪儿?”

高起潜摇了摇头,还要再说,却见中军匆匆进来,道:“启禀高公公,启禀巡抚大人,周元忠回来了。”

这两个一愣,方一藻已抢先道:“快让他进来。”

周元忠原不过就是街上一卖卦的,因为高起潜常去找他卜卦,便跟高起潜熟稔起来。恰逢方一藻亟需议和使者,高起潜便推荐了他。

周元忠虽瞽却不失气节,坚决不肯去,架不住高起潜和方一藻轮番威逼利诱,才勉强答应了:“咱不过就给他们传传话,再说了,他们不是说过了吗,这就是一个手段,必须得先稳定边境。

还有,两家原本就是邻居,不过聚了仇,咱去传传话,化解一下冤仇,有什么大不了的?”

一路上都在这样想着,到得盛京,大清的皇上不仅亲自接待自己,还给予了极高的礼遇:“那个皇上也不错,怎么就会跟咱们结了仇呢?”

正想着,闻得里面让进,忙在家丁的引导下进了内堂。

方一藻冲左右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出去后,才问道:“可曾不辱使命?”

周元忠听得他问,忙把自己所受的礼遇一五一十地讲了。

高起潜不甘心地问道:“就再没有别的了?”

周元忠道:“那个皇上说了,如有确议,则撤兵东归。”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过来道:“对了,那个皇上还把一封信让咱给带回来。”

高起潜忙接过来看,看罢,命人把周元忠带走,才把信递给方一藻,道:“皇太极倒也爽快,竟然答应了所有的条件,只是在后面加了句‘仍言讲款,若不许,夏秋必有举动’。”

方一藻道:“这应该算是个不错的结果了,若能成,俺答封贡的局面应该能够达成。”

高起潜道:“既然巡抚大人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就如实上奏?”

方一藻道:“皇上从来没有一道圣旨给咱们,即便杨公也是命亲信给咱们传的口信儿,咱们贸然上奏合适吗?”

高起潜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道:“咱家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嗯,还是把这些东西报给杨公吧,由他去斡旋合适。”

杨嗣昌闻得熊文灿终于肯去赴任,心里一时间竟说不清是啥滋味。正一个人边踱着,边想着事,贴身家奴匆匆把高起潜和方一藻的报告递了过来。

杨嗣昌看罢,径直来见崇祯。

罢免了温体仁,崇祯又补了程国祥、杨嗣昌等五人入阁,不曾想弹劾奏疏竟雪片一样飞了进来。正烦着,见他来了,知其必又是来谈议和的,心里不由一凛,佯作懒懒地道:“说说吧。”

杨嗣昌不敢怠慢,忙如此这般地说了。

崇祯道:“命高起潜、方一藻细酌吧。”

杨嗣昌不甘心,道:“国策既已确定,便当如一执行,不该听从那些言官的说三道四。

那些言官哪,根本不顾兵部的处境,只会空谈误国,还望圣鉴允行。”

崇祯道:“又岂止言官呢,大凡朝臣反对者居多。”

杨嗣昌知朝臣们都在反对自己的策略,尤其是那个黄道周,竟直言污蔑,杨嗣昌虽早有预料,却还是心里恨恨的。为此,他已向崇祯自请罢免,崇祯不许。

崇祯又道:“事不讲不清,理不辩不明,明天待朕与之辩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