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一百九十章 崇祯夺情杨嗣昌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一百九十章 崇祯夺情杨嗣昌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凤翼自请督师没多久,就有歼灭二百清兵的捷报报来,崇祯想:“他也算是在位最久的兵部尚书了,应该不是无能之辈,他这次若能取得佳绩,朕即提拔他入阁。”

想着,崇祯兴奋起来,低头去看案几上已积了厚厚的奏疏。

“里面定然少不了捷报,哼,通奴鬼子哪,朕这次定让你们有来无回。”

嘀咕着,崇祯已打开来看,居然都是弹劾张凤翼和梁廷栋怯而不战任由清兵抢掠的!

“怎么会这样?这两个该死的家伙!”暗骂着,崇祯转而又想:“这些言官哪,也是毫无顾忌,稍有不如意就向朕打小报告,或许这两个也不是这样。”

正想,但见王承恩匆匆而来,一愣,忙问道:“又出了什么事?”

王承恩道:“各地勤王兵都到了,通奴却退兵了。”

崇祯“哦”了一声,道:“各地的损失怎么样?”

王承恩道:“通奴所过之处,均被洗掠一空,惨哪。”

崇祯道:“张凤翼和梁廷栋两个是干什么吃的?他们有啥战绩?”

“皇上的话里分明带了怒气,这两个指定要被追责,唉,亏得……”暗想着,王承恩道:“通奴退兵后不久,张凤翼就病死了,梁廷栋也死了,梁廷栋死后手里还握着不少的大黄,应该是大量吞食大黄而死的。”

崇祯怔了怔,道:“张凤翼前段日子就有病,病死了也算尽职了,善待其家人吧。

这个梁廷栋,畏惧怯战,任由通奴长驱直入,惊扰皇陵,又让京畿蒙受重大损失,其罪不可饶恕,既已畏罪自杀,朕便不再追究,但其罪必须得列明了标注清楚了。”

说完,看了看王承恩,又道:“那些勤王兵的行动太慢,朕且不追究了,让他们回吧,告诉他们,再敢如此,朕定不轻饶。”

说着,蓦然又记起了什么似地问道:“卢象升来了吗?”

王承恩道:“象升是个喜欢较真的人,他来得最早,那些撤退稍慢点儿的通奴兵,被他斩杀了不少。”

崇祯沉思着道:“是啊,他若是不那么喜欢较真,或许能更好些,这样吧,就让他留下来,接任梁廷栋。”

王承恩试探着道:“那么,兵部……”

崇祯道:“就让杨嗣昌接任吧,朕十月就下旨夺情了,这个杨嗣昌居然三疏请辞。”

“看来,皇上贴了心要用杨嗣昌了,咱家还是帮他多说说好话吧,也免得日后见了面不好说话。”

拿定了主意,王承恩道:“这应该怪不得杨嗣昌,因为无门无派,朝臣们对其掌兵部颇有微词,杨嗣昌不能不有所顾忌。”

崇祯冷“哼”了一声,道:“无门无派?朕看好的正是他的无门无派,有朕的支持,他杨嗣昌怕个啥,这次传旨,你亲自安排人,把朕的话明白无误地告诉他。”

王承恩忙道:“奴才遵旨。”

崇祯却又道:“朕为信王时,就读过他的《地官集》等书,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朕即位后,立即启用了他们父子。

他父亲杨鹤原本犯了死罪,他三次上疏请求辞职,以代父罪。朕免了其父杨鹤的死罪,改戍江西袁州,而且没有让之辞职,还多次温言抚慰,激励他尽职任事。

不过,这个杨嗣昌也没有让朕失望,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海关)、永(平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时,他整饬防务,修筑山海关两翼城;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时,六次上疏陈述边事,主张开矿招工以瓦解乱党,多所规划。”

说着,崇祯顿了顿,接着道:“朕以为其才可用哪,可是,朝臣们为什么偏要反对?哼,我看纯粹是居心不良!什么是敌人?不仅有通奴和流寇,还有阻止朕正确决定的人。”

“他居然把不同意见者列为了敌人,唉……”暗想着,王承恩额头上已然冒了汗,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说。

赶巧这时,一小太监兴冲冲地进来,道:“启禀皇上,大喜了。”

崇祯道:“朕这个时候还会有喜事?你等也不必变着法子哄朕高兴,有啥事就说吧。”

这小太监闻言,不敢再张扬,老老实实地道:“陕西巡抚孙传庭于子午道抓住了流寇之首髙迎祥,现已押解进京,请皇上定夺。”

崇祯道:“这果是件好事,孙传庭曾快马上报过,朕命令他能用则用,不能用则押解京城。

现既已押解到京,说明这个髙迎祥顽固不化,留着也没多大用处,就凌迟处死吧,杀他一千五百六十刀,再大肆宣扬,以警示其他的贼寇。”

正欲有所作为时,父亲杨鹤于袁州去世,杨嗣昌回家丁忧,一年后又遭继母丁氏之丧。

摆脱了官场上的俗务,杨嗣昌更能静下心来思考,竟是大有所获。

这日,正兴奋,崇祯夺情的圣旨到了。

“这可是少有的礼遇哪!皇上给了咱如此高的礼遇,咱可不能负了皇上。可惜了,咱的方略还不够成熟。

对了,咱不妨上疏请辞,一来争取时间,完善咱的方略,二来也能堵堵那些反对咱起复的那些朝臣们的嘴。”

拿定了主意,杨嗣昌忙去写了奏疏,命快马上奏,自己则径去地图前做功课。

未几日,崇祯即批了不准。

杨嗣昌心里极为感动,但主意既定,又连上两疏,仍未获准。

这期间,杨嗣昌不敢稍有懈怠,夜以继日精心研究,方略已成。再三看过,竟再无瑕疵。

这时,一家奴匆匆进来,把清兵劫掠京畿和孙传庭俘获髙迎祥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讲了。

杨嗣昌道:“速去准备,老爷必须得进京了。”

这家奴道:“皇上又降旨相催了?”

杨嗣昌道:“还没有,不过快了,我料定,皇上给我规定的进京日期,不会晚于三月底。”

话音刚落,蓦然听得门外一声太监的尖叫:“圣旨到——杨嗣昌从速接旨——”

杨嗣昌不敢怠慢,忙迎出来,跪倒在地道:“臣杨嗣昌恭迎圣旨。”

这太监拿腔拿调地宣罢圣旨,交给杨嗣昌拿去供了,而后才又道:“皇上还说了,尔乃朕之臣,该当听从朕之调度,务于三月底前,进京面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