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四百九十六章 荆州风波再起(二)

单军师既然有此言,必然已有良策,不妨说出来听听,也好让大家见识见识单军师的大才!”蒯良将“大才”二字咬得很重,倒不是他嫉贤妒能,只是单福落了蒯越的面子,就等于是落了蒯家的面子,他作为现任家主,要是不能有所表示,恐怕会让人觉得蒯家好欺负呢!

单福淡笑一声,道:“良策谈不上,些许小计倒是可以说与大家听听。”

“单某自颍川前来相投主公之时,曾于宛城经过,在途中有一地名博望坡,此处……”

翌日,关羽、霍峻领兵向北,单福却在府上接待客人。

“孔明兄,你怎么到徐某这里来了?”单福,哦,不,应该是徐庶。

诸葛亮眉头皱得紧紧的,道:“亮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先前在外游历的时候突然感觉有杀身之祸临身,惊得亮熄了继续游历的心思,回返隆中。结果刚到南郡地界,接到水镜先生的传讯,让亮到徐兄这里暂避。”

“嗯?师傅说的?”徐庶抚须面现思索之色。

“没错!”

诸葛亮轻轻摇头,没有再言。

徐庶却是眼睛一亮,道:“如此说来,师傅是算到了孔明你如果回隆中必然会有杀身之祸,否则必然不会提醒于你。”

“哎!亮也明白水镜先生之意,但均弟和跟随亮多年的书童尚在隆中,亮担心他们出现意外啊!”诸葛亮满脸忧色。

徐庶摇摇头,笑道:“孔明啊,你这就是当局者迷了!”

“何解?”

“既然是有人要杀你,但是如果你不出现的话,他们应该是不会杀害令弟,打草惊蛇的!”徐庶款款道。

诸葛亮躬身一礼,又道:“是亮关心则乱了,有劳元直解惑。”

徐庶摆手道:“孔明你也说了,你这是关心则乱,只要你定下心来,必然会想到的。”末了,想了想,又道:“既然是师傅的安排,而且孔明你又暂时不能现身,那就暂时住在这里吧,正好好久没和你切磋了,有点心痒痒。”

“好!”说到切磋,诸葛亮就充满了信心,道,“尽管放马过来。”

徐庶唤来下人,不多时便将棋盘摆了起来。

“是庶输了!”

下了许久,徐庶投子认输,接着又赞道:“许久不见,孔明你的棋力见长啊!想来现在就算是师傅也不一定比得上你了。”

“谬赞了!水镜先生的算术尚在亮之上,否则也不至于算出亮不能返回隆中,并着人提醒于亮了。”

诸葛亮摆摆手,亦是赞叹道:“元直的棋力亦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哪里哪里,不过稍有长进罢了!”徐庶甚是谦虚道。

这时,徐庶突然想起一事,好奇道:“孔明,庶记得你与黄家阿丑有婚约在身,既然到了襄阳,不知可曾前往拜访啊?”

说起这个,诸葛亮满脸的阴翳。

徐庶陡然一惊,道:“怎么了?”

诸葛亮恨恨道:“昨日亮前往黄府拜访,结果听说阿丑被人掳走了。”

“啊?”

徐庶大惊,旋即镇定下来,眉头微皱,道:“怎么没见黄家人报官?”

诸葛亮摇头,颇是郁闷的说道:“当时恰逢刘皇叔攻城,哪有人能理会区区一个女子的事情。”

徐庶却道:“既如此,想来那时应该没出城才是,为何过后不到州牧府报官呢?以黄家的名声,只要报官,不可能没人理会,说不定还能寻回黄姑娘。”

诸葛亮道:“据黄家主所言,那些人是直接到府上掳人的,身手颇是不凡,而且进退之间颇有章法,定然是早就有了完整的计划,等不到报官的。”

徐庶点点头,他明白诸葛亮还有话没说完——那时刘皇叔尚未暂行州牧职权,只不过是一个刚刚为刘表逃回公道,却无有功名在身之人罢了。能帮忙吗?

就在此时,突然府上的管家来报:“老爷,刘皇叔来了!”

徐庶看了眼诸葛亮道:“要不要见见我主?”

诸葛亮明其意,想了想,道:“还是见见吧,现在亮无处可去,见见此地的主人也是应当。”

徐庶闻言眼底闪过一道精光,突然道:“刘琦前往江夏是孔明的建议吧?”

“没错!”

诸葛亮应了声,诧异道:“元直是怎么知道的?”

“元直?军师,这是你的客人吗?”

诸葛亮循声望去,只见一身长七尺有五,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若冠玉,唇若涂脂之人正踏步而来,不由精神一震,暗道:刘皇叔果非常人也!

刘备也在看诸葛亮,其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隐隐然有神仙之概,只是不知为何其眉间有一个抑郁之气显现,显得颇是不协调。

“军师,不知这位可是军师口中所言‘元直’?”

刘备尚不知自己闹了笑话,徐庶却瞧得诸葛亮面上的戏谑,顿时愧疚道:“属下对不住主公!”

“啊?为何?”刘备大愕。

“属下虽是颍川人,但并非单福,而是姓徐名庶,字元直。”徐庶伏地道。

刘备并未生气,只是一脸思索的说道:“想来军师隐姓埋名必有缘故,不知是否方便一说?”

徐庶闻言颇是感动,就连一旁的诸葛亮亦是高看了几眼,眼中多了几分异样的神采。

“庶少时任侠放荡不羁,屡屡闯下祸事,若非家母于四方颇有几分颜面,庶或许早已死于非命。及至庶二八之龄,庶幡然悔悟,是以弃剑从文,潜心修学,得有当世大家水镜先生看重,收为学生,方有今日之徐元直。”

徐庶缓缓说起了自己的经历,提及母亲之时,面上多有愧色,还有自豪与怀念。

“庶学成归家,母亲得闻刘皇叔之声名,常与庶言——‘刘皇叔乃仁人之主,若是能取得天下,比乃天下百姓之幸。’”

“后来主公南下荆州,母亲多次催促庶前往,只是家中仅有庶与家母,是以迟迟不肯。然母亲为此曾怒斥道——‘你现在反倒不如当年了,哪里还有半点敢作敢为的胆气?’”

“是以,庶方离开家中投效于主公,只是家母毕竟尚在颍川,若是被曹贼得知,难保不会为难家母,是以才以化名与主公一见。”

言毕,徐庶再拜,道:“还请主公责罚庶欺骗主公之罪!”

“令堂非常人也!”刘备感叹道。

“请主公责罚!”

徐庶再拜。诸葛亮却上前一步,拉起徐庶,道:“刘皇叔乃心胸宽阔之人,哪会将此事放在心上。所以,刘皇叔既然已经放过你了,就别在这不依不饶了。”

徐庶恍然,躬身道:“是,多谢主公。”

刘备点点头,却望向诸葛亮,此时他已明白之前闹了笑话,却也不闹,只是问道:“那不知这位是?”

“此乃某之好友诸葛亮,字孔明!”徐庶介绍道。

“失敬失敬!”

刘备因未曾遇到水镜先生,是以尚不知卧龙凤雏,听得徐庶之语也就没有惊奇之感,只是想着能与其成为好友,即便不如,但也必定不差,是以表现得甚是亲近、友好。

“主……”

徐庶方欲说出诸葛亮的真正本事,却被其拉了一把,给制止了。

“怎么了?”刘备看到了诸葛亮小动作,下意识道。

“没事,只是元直可能脑袋还没转过来。”诸葛亮又先一步解释道。看得徐庶那是一愣一愣的。

刘备眼睛微眯,他清楚二人这是在打哑谜,不过没有深究的意思,只是话音一转,又道:“此时云长带兵前往博望坡,军师却不同行,备担心会出现意外。”

徐庶摇头道:“关将军深谙兵法之道,到了地方,必然明白庶所言之意,届时曹军只要从这里过,必然大败。”

刘备这才放心,然后又和二人聊了会,并因为诸葛亮的缘故,又让人送来不少州牧府的美酒,方才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