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四百六十五章 洞庭潇潇【求订阅】

武略院,战演室中。

两排胳膊粗细的鲸脂蜡烛,把宽大深邃的房间照的灯火通明。

两拨人在裁判员的监督下,针对此次北路西军之南下,于荆湖南路和淮南西路所造成之影响,已然展开了一场对决。

在陆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之下,王庆与钟相联军,最理想的态势也是尽丢岸上城镇军寨,彻底退入洞庭湖中。

稍后‘战场’就从洞庭湖变成了淮南西路,战争的双方从西军对王庆、钟相联军,变为西军对梁山淮南军。因为早前陆谦调集大量的淮南守备军增援晁盖,后者在萧嘉穗的辅佐下,已夺取了庐州城池,陈遘姚古败军退往庐江,同时无为军也被梁山军给拿下。只是张顺的仇家早就不在也。

现在江南的态势是,摩尼教军已经打到了池州,池州在无为军以西,江北之地还被宋军掌控。先进池州境内的铜陵、青阳、建德等县皆被摩尼教夺取,大军正在围攻池州州城。此地若下,则鄱阳湖以东便尽为摩尼教所占了。

西军要救援池州,最快之法自然是择一支兵马经过淮西,进援池州城。但如此一来是否对梁山的淮南军有所触动呢?

或者说西军要攻略江南,对于占据了半个长江北岸的梁山军,是否会有牵动?

这种大事的考量,是梁山军高层所要思索的。但陆谦也觉得很有必要将这个任务布置给武略院的学生们,让他们组织一次大演练。

事实是,上头人动动嘴,下面人跑断腿,真不是一句空话。陆谦一个指示,武略院上下却忙活了整整三日。组织了全校的师生人力,在战演室进行了连续的推演,而后汇总成了眼下的奏折。

“大王,武略院事徐宁求见……”

而此时陆谦已经知晓他来求见为的是何事了。徐宁本是左军都督府左副都督,陆谦又为他套了一个武略院事的头衔,彼处院监则为韩伯龙。

“宣。”可陆谦对那折子上的内容却还不明了,他拿起手边一本许贯忠递上的折子,不知道这回会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一人智短,两人智长。

武略院这种大规模的战略推演,陆谦以为,这将是很有助益的。都能做个参谋部来用了。

洞庭湖畔,益阳城。

自钟相起义占领此地后,益阳城就多遭战火,荆湖南路本地军队,外来的西军,从荆北流窜而来的王庆部,可以说这儿能抢的都抢得差不多了,能拆的也拆得差不离了。城里的男子,没死的,能活的,这时也都被赶去修复城防。

西军犀利,打的王庆不要不要的,跑到荆南投奔钟相,后者也是个狡猾的,着王庆屯驻澧州、鼎州【武陵】两地,只是为了给他做挡箭牌。但南下的西军还是在抽跑了王庆后,掉头横扫横扫岳州府,彼处岳阳城一战,钟相军大败,连太子钟子昂都丢在了战场。

王庆从洞庭湖西北撤到了湖南安,屯驻于益阳、沅江,稍后西军也有来攻,可其斗志战意皆有减弱,王庆军死守城池,再加上钟相手下大将夏诚、杨钦、杨广领兵来援,最终破退西军。后者退到了潭州去,自然是免得洞庭湖义军南下。

王庆亦打算在益阳占稳根脚,那益阳城就是这一路的重中之重了。

益阳南城,城门口处,王庆着一身官袍,既不见铠甲,也不见兵刃,背着双手立在城下。他现在是钟相手下的兵马太尉,人钟相也是称王的。

建国号荆,年号为天载,钟相称荆王,立长子钟子昂为太子,设立官属。如今钟子昂于岳州城战殁,转而以钟子仪为太子。

王庆南蹿,决心投靠钟相时候,便已经主动退去王号。被钟相封为太尉,安置在鼎州、澧州,看似优待,实则是拿之作一肉盾也。那个时候,二者的关系绝不是紧密无间。

王庆求一落脚之地,钟相则拿之作挡箭牌,两边彼此仅仅是一合作的态势。因为王庆的实力大损,而那时候钟相实力不弱,如是钟相高,王庆低。

后者曾经称王,也是雄霸一方的豪杰,在其内部他对钟相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然而现在,钟相也栽了大跟头,纵然整体实力依旧比王庆要强很多,但现下面临十几万众的西军,王庆军对其的重要性也猛地高涨不是?

此次北路西军汇聚,虽然大头在征剿江南,可钟相半点也不敢保证自家不会被台风尾巴扫中。他已经决心在西军袭来时候将岸边的几处兵马通通撤回辰阳宝台山总寨,彼处走在关口要隘分置水寨70余个,西军若是有数年的时间来耗,那就一点点的耗吧。但是王庆部又要如何安置呢,现在钟相可舍不得叫这支军队无谓去送死,而这便要双方好好的沟通了。

此次,钟相以军师、左仆射黄诚为说客,前来沟通王庆,可谓是诚意十足。

王庆的威胁在西军十几万大军逼压的情况下,也变得可以承受了。

而王庆呢,在如此的困境危局之下,似乎也必须要好好地同钟相商谈了。

王庆稳如一尊石像,可他身后站立着的几人,却正窃窃私语,议论着什么。虽说王庆还表现的沉稳,无有慌乱,但他手下军将头领却是稳不住。十几万西军是一股巨大的无可抗拒的压力。

过了一阵,打南面大道上奔来一支马队,约莫三二十骑。绝大多数是护卫,夹杂着五六个身穿荆王官袍的官员。实则就是简化陆齐之官袍,文黑武红。王庆看到当头之人,脸上露出笑来。

马队奔到近前,那五六个为首官员翻身下马,其中一个身高五尺六七,穿黑袍,腰里扎这一条白玉带,约莫三十多不到四十的年纪,四方脸,大浓眉,颌下三牙掩口髭须。

王庆冲他抱着拳,笑道:“军师一路辛苦。”却是此人就是黄诚。

见到王庆亲自来迎,黄诚心中甚是满意,忙还礼道:“太尉如此抬爱,实叫黄诚惭愧。”场面话三五言尽,王庆侧过身,作势请道:“府中已备下酒宴,为军师接风,请!”

“太尉先请!”

【少了一千字,下一章补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