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四百六十四章 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

朝会作罢,时间已经进入到了十一月。陆谦的决定很快就变成了确切的措施,愿意留下的北地难民,悉数编户齐民。这个无话可说。然那些一同来到的契丹、渤海等民族百姓,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感到愤怒。

没人愿意白白的去做十年奴隶,并且是对柔弱的汉人低头。他们的高傲,他们百年间对中原的蔑视俯视,长久以来建立起的心理优越感,都被这一政令击的粉碎。

但是谁敢反对呢?大批的契丹人、渤海人被集中在一处,周遭尽是手持刀枪身披甲衣的士卒。而除了他们,就是那些身强体壮的巡警、乡兵,也不是每日只得两顿水饱的他们可以抗衡的。

政令宣布后,人群中明显就有骚动,但是能逃向中原的契丹人、渤海人都不是石头脑瓜,他们如何看不出周遭的戒备和防患?

拿鸡蛋碰石头的勇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事实上,这些契丹人在随着北地的难民队伍逃难中原,而不是成群结队的向南方打草谷时候,他们就已经丢掉了尊严和骄傲。

“吃炊饼啦,吃炊饼了。又软又香的炊饼……”

在这些契丹人、渤海人的另一侧,一溜排开的锅灶藤筐,热气腾腾,面粉的香气叫人群响起了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

宋江呵呵一笑,向特意被他请来压阵的史文恭说道:“此事定也,彼辈皆已丧胆,自当志穷。宋江谢过将军,多有劳驾,多有劳驾。”

史文恭虽白跑了一趟,但脸上直若笑开了花。“不当事,不当事。只是见得眼前一幕,就叫俺大慰平生!”

宋江哈哈大笑,“听了这话,小可就要笑话将军矣。想咱家大王是何等的志向高远,今后一统天下了,岂会放过这幽云之地?恐就是那不知道几千里深远的北地草原,以及女真人发家的辽东,亦会有我汉家儿郎驰骋。将军努力也。”

这关系不一般,地位不一般,宋江知道的就比史文恭要多的多。后者脸上凝固,被宋江口中之言吓了一跳,但眼睛里可正在绽放着无尽的精光。

话分两头,且把目光看向洛阳城。

如今的洛阳比之早前可真热闹了许多,每一处坊中都拥满了人口,一栋栋闲置的宅院有了新的主家,本来就是地球上除去东京城外首屈一指的大城的洛阳,现如今是更加的如火如荼了。

那国库里是没了钱帛,却不代表着达官贵人们手中没钱。就好比那明末的南北京,再是皇朝日落时,天底下也多的是有钱人。

燕青唏嘘的叹了一口气,这大宋朝真是忒的不堪,迁都西京后竟看不到半点的振作。

此时他身着湛青直裰,腰间扎条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其上只挂了一块玉质极佳的墨玉,形状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郁。再配着他那一副好样貌,仪表天然,真就是一风月场上的风流佳公子。但谁又能想到他一副风流倜傥之下,却是梁山军在河洛的密探总首领。

正值隆冬天气,朔风凛凛,白日无光,衰草连天,黄沙卷地,好不凄惨!但偏偏还有人在此时外出打猎游戏。燕青抬脚出了房门,院子里已经停下一辆车马,侧门门槛已经拔下,车夫载着燕青一溜儿出了巷子。行了两个坊,就看到陈正汇已经在路边等候,载上马车,二人是直奔东门。

彼处临街一爿酒肆的廊檐下,一大群马拴在地面石槽上。对面还有块宽敞地,交叉着几株树,又拴了一群。那酒肆里闹哄哄地,料想是栓马的客人正在里面坐地。

“贤弟且来看,那人便是郑居中幼子郑修年。”挑开马车窗帘,陈正汇指着店中一穿着皮裘的傲气少年,对燕青说道。

“这厮从小浮浪,生性顽劣,不爱读书,专好斗瞈走马,使轮棒。又吃不了苦头,练得皮毛,却自以为自己武艺了得,不想那府中护卫家将如何敢与他真的拼斗?”

“郑居中人到中年,喜的幼子,夫妻两口儿皆十分爱恤,自来护短,凭他惯了,到得现下时,顽劣放荡已如骨髓,如何拘管得下。”

陈正汇眼中,这郑修年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生的一副好相貌,凤眼浓眉如画,微须白面红颜。顶平额阔满天仓,七尺身材壮健,却从来不做一件正经事。不管是东京还是洛阳,他赌的是钱儿,宿的是娼儿,喝的是酒儿,耍的是猎弓。郑居中也有时训诲他,却一概不听,叫郑居中也是无奈何,只索性由他去。

燕青道:“哥哥,我们的车辆过不去,就在东边那家小酒店歇下,且叫哥哥看我的手段。”

今日这一出戏,却就是要化名云璧的燕青去接近那郑修年,而吸引之的手段,非是别的,正是燕青那放手弩的好技艺。

还别说,这燕青与郑修年真的是‘知己’也。后者流连花丛,人眼前也是花中圣手。更是会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郑修年见了绝对高兴。何况燕青武艺也不弱,更射得好弩箭。简直是天赐给郑修年一玩伴!

燕青丝毫没有紧张模样,他被陆谦派来河洛多时,趁着人潮汹涌时候,那身份简直天衣无缝。执掌着谍报司在河洛布置多时的情报网,更亲手发展了一国色女谍,后者身上的谋划眼看就已经落成,那般叫人心惊的勾当他都把持的住,何况眼下小小一郑修年。

“要说贤弟身份遮掩的甚好,如此便隐于市中,何苦抛头露面?”陈正汇觉得很不好,燕青完全没有必要这般么。须知道郑居中这般的人物,可不是白给的。稍有不慎就露出马脚,则眨眼大祸临头也。

“兄长不知内情,赎小弟不能开口。待到日后再行谢罪。”燕青一脸坦然。他自然知晓自己接触郑修年的危险,但事在人为,此事他不能不做。

要知道,这宫里的皇后可姓郑,在他手下那名王牌间谍与那人有了负距离接触后,才两日便就收到了郑娘娘的警告。

话说那赵佶第一次驾幸平安坊李师师的行馆,还是在七月里。那时候田虎军已经被堵在深州,行事一片大好,赵佶也心情大好,非如此他如何有兴致跑来外头猎食?

只是那一次的记忆却不慎美妙。他兴致勃勃而来,两名内监化装为亲随模样,用礼盒装了几匹内府的缂丝,以及几颗八分大的珍珠,白银五百两做礼,送给了李师师的养母李姥,只说是北地士子赵辉歆慕李师师名声,旦求一见。

这可是一笔少见的重礼。

首先是缂丝,其价值比起珍珠来自然不高,但格调好,市井更是少有。其生产基地定州【真定府东北,深州西北】,这番虽然没有遭受兵灾搅扰,但整个河北已经大乱,定州缂丝又能有多少在市井流动呢?

而五百两加几颗八分大的珍珠,这就是价值千贯尤高,喜欢的李佬都合不拢嘴。

约定之日的傍晚,他在内监和侍卫暗中保护下,到李家作客。李姥在前庭迎他,只坐了片刻,就把他请进一间布置精致的小轩里。献上清茗和时鲜果品,稍后李姥拥着李师师姗姗而来。那时候她还不知道眼前之人就是半个中国的主宰,只是看他通身的气派,却是不凡。恐不是什么士子了。再说起琴棋书画,就感觉到这位北地来的赵辉真是有才。但若说道市井杂闻,赵辉可却就另一幅模样了。李佬又趁机打听他的家世,他更是讳莫如深,只是含糊其词地应答了几句。却惹得李师师甚不高兴。

只以为没个道理。

大宋朝休说士子,便是那官儿也拥妓欢歌,也不见人遮遮掩掩,不叫人明白来路出身。眼前这人倒是拿起乔来了。

当下就摆了脸色给赵佶,叫后者弄的甚是不爽快。就连那“歌喉宛转,声如枝上流莺;舞态蹁跹,影似花间凤转”的绰约风姿都未欣赏,连夜都没到,便打道回府了。

那时燕青也不知道这人就是赵佶,听李师师说起了几句,也不在意。这天下震荡不安,多的是有来头的士子文人涌来河洛。

但是不想,过了一段时间,田虎破围而出后约莫十日左右,赵佶便又驾临这儿了。这回却是放浪形骸的,发泄的。

他再次去就不再是北地士子赵辉了,而是当今赵皇帝的弟弟,神宗皇帝的第十二子燕王赵俣。

赵俣是个小透明,生母林贤妃,来历不小,三司使林特的孙女,司农卿林洙之女,但是没毛用,宋朝的王爷虽然比朱明家自由,但也就差当富家翁将养了。

既然撕去伪装,赵佶索性摆出宗室王爷的派头儿,自然是尝到了甜头。小小女妓如何抗拒的了王爷的威严?

然李师师做的是甚勾当?自然不需多提。温柔中又带着孤傲清高,顺从中多了丝高压之下不得已的凄凉,端的勾人。赵佶并没露出马脚来,但燕青拿到画像后却眨眼就看出了破绽,因为李师师做下的画像之人,可不是什么燕王,而就是当今的赵家天子。那赵佶的绘像,谍报司数月前就给他传来了。

燕青正在攻略郑修年,却不知道此刻洛阳皇宫内的赵天子正在勃然大怒。因为有一个不识相的谏臣名叫曹辅的,上了一道奏章,竟暗示到了这件事,指责他逛窑子有失体统,还说甚人言籍籍,意思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狂窑子,古今未闻,若是闹得满城风雨了,对你官家的名誉可就大有妨碍了,于赵氏江山也大有妨碍。

赵佶勃然大怒,气的恨不得把这小官给径直摁死,但此时更叫他愤怒的却是宫内的郑皇后和宫外的郑居中。因为那曹辅是郑居中的门下,而这个郑居中又与皇后联了宗,他与郑皇后早前更因为此事而吵了起来。男人偷嘴可很难瞒的住枕边之人,尤其是这人还不加遮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