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悟道三国 > 第七十九章公孙掣肘,天下大势

悟道三国 第七十九章公孙掣肘,天下大势

作者:猪的幸福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8: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几个月来,陈勇的兵马,控制的地盘更是越来越大。而且由于陈勇拥有乌桓三郡马匹的独家代理权,所以自然是挣得盆满钵满。光公孙瓒一家采购骏马就在上万匹,尤其是他还独喜爱白马,以至于白马的价格,更是抄到了翻翻的地步。光此一项收入,陈勇军队的粮饷就已足够了。

这段时间,更是让跟随着陈勇一起来到幽州的黄巾军将士们,满意极了,陈勇已经兑现了对他们说过的承诺。陈勇带着他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解决了所有人的温饱问题。关键人人还有梁有饷,并且让大多数人还都娶上了媳妇。

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跟随着陈勇都能过上趾高气昂的日子。尤其是在乌桓三郡这里,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不管是辽西蹋顿大人也好,还是辽东苏仆延大人,右北平郡乌延大人,或者是上谷郡难楼大人这里。他们已经都认可了陈勇这个征北将军的存在,更愿意让乌桓女子与之通婚。

就这样陈勇的将士们和乌桓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大多数还有了亲戚关系。陈勇的军队中,也有了部分由乌桓人组成的突骑。这样更压缩了鲜卑族人的生存空间,不仅是步度根被打的向北方逃窜,包括轲比能部,都不敢再来乌桓三郡处,与之争锋了。

陈勇的军队到现在已有万人,这些人马都是精兵强将,并且全部都是骑兵!这和他镇守乌桓三郡之地有关,因为这里有广阔的草原驰骋,有大片的土地供战马的草料。再加上这一年来的休养生息,幽州牧刘虞的政策使大批的流民拥入,并且开垦了大片荒地用于农耕,幽州的粮食已经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了。

可是奋武将军公孙瓒,却对陈勇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他以自己是朝廷任命统领幽州所有军队的长官名义,要来视察陈勇的工作,以及军队的情况。一个骑都尉的统兵数量上,最多能达到三千人马,而现在陈勇已经拥有万骑,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公孙瓒之所以要打击陈勇,就是因为他的军马太多了,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的地位。如果这个时候朝廷把公孙瓒调走,仅凭陈勇的人马,已经足够给幽州全境带来安全感了。再加上幽州牧刘虞还有鲜于辅、鲜于银两位统帅,这已经足可以让幽州全境都不被骚扰。

公孙瓒现在的地位很是尴尬,他现在除了发展兵力,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幽州还有何实际意义。好再幽州全境足够大,现在公孙瓒反而借助流民的迁入,让自己的军队迅速扩大,他现在已经有三万多精兵了。尤其是“白马义从”,更是达到了万骑!

而陈勇此时就收到了大司马刘虞的书信,邀请他前往蓟城一叙。陈勇自然是欣然前往,他与大司马刘虞关系密切,更何况还有公孙瓒对自己扩军的不满,让陈勇必须依靠幽州牧刘虞,才能化解此次危机。

陈勇来到刘虞的府邸,这时开门的正是事从田畴。陈勇很是意外,因为田畴陪同公子刘和前往京城是人尽皆知之事,大家都认为田畴会与刘和一起,要留在洛阳发展了。可是今日开门之人正是田畴,陈勇又如何不感到意外呢?

当田畴带陈勇进入客厅,此时大司马刘虞正坐在厅堂之上。陈勇赶忙上前参拜。刘虞让陈勇免礼平身,然后分宾主落座后,陈勇才发觉今日与往常不同。原来今日田畴同样坐了下来,陈勇就知道要有大事发生。

刘虞看着陈勇说道:“前日京城来了一道旨意,是皇帝刘协颁发的。陛下希望我大司马刘虞,把幽州的政务交于公孙瓒,带着亲随前往京城洛阳,好进京为官,履行大司马的职责。陈勇贤侄,你看这份旨意如何?我刘虞该当如何应对?”

陈勇看到刘虞此时还坐在这里,自然知道他的选择了。更何况陈勇心知,现在朝堂之上,已被西凉董卓把持,大司马刘虞如果回归京师,就相当于被软禁起来,那有现在的逍遥自在?

这段时间陈勇和大哥赵海一直互通书信,赵海在书信中就提到了朝堂之事。房山赵家的产业直达京师,赵海自然对京城最近发生之事知道颇多。赵海每次书信中都要把自己听到的各种消息告知陈勇,就是好教他对天下大事都有个了解。更何况房山的世家豪绅早就依附于陈勇,他们自然希望陈勇的仕途会一帆风顺了。

陈勇从赵海的书信中得知,祸害刘家的宦官“十常侍”已被剿灭!大将军何进却死在“十常侍”的手中,而袁绍和曹操这些“西园八尉”却一起出兵,诛杀了皇宫内的宦官,而且还杀了车骑将军何苗!

赵海的好处就是,只阐述事实,并不加以个人的主观评价,就是为了让陈勇对这件事情有一个主观的印象,而不会被外人的观点所左右。陈勇从这些信息里面,自然能够看出来,这次事件的真正的受益人是谁。如果没有董卓的西凉铁骑的突入,此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

因为经此一事,朝堂之上,自然是由太傅袁隗把持。而洛阳城内的军马,自然会落入身为虎贲中郎将,中军校尉袁绍的手中,因为此时京中这些校尉,有一半都是袁家的子侄亲信。左军校尉淳于琼后来更是袁绍手中的大将,虽然在官渡之战中,淳于琼守卫的乌巢军粮,被曹操一把大火烧没了,才造成袁绍军的溃败。但是淳于琼却的确是袁绍的亲信,这一点谁都不可否认。

赵海书信中还提到,董卓的大军在洛阳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显然他的这种做法,不可能持久。董卓军队现在不管再强势,终究会因为作恶多端,而受到应有的惩罚的。而且赵海书信中还提到袁绍回归冀州,便开始招兵买马,他的目的显而易见,自然是要对董卓不利。

陈勇答道:“大司马,您现在于幽州是一方霸主,统领这里的军马政务。不管是公孙瓒也好,还是我陈勇的密云军也罢,都归你所属。如果您奉诏回归洛阳,那么您的身家性命,就等于全部交于西凉董卓的手中!那董卓在京城的所作所为,您自然是知晓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于现在来说,刘大人只有在幽州才能起到对董卓的牵制作用。您一旦前往京城,就等于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大司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至少我陈勇认为,您只有在幽州,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刘虞和田畴二人对望了一眼,显然都对陈勇的见解很是满意。那田畴说道:“我这段时间从京城一路之上回归幽州,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不仅才逃离京城的袁绍开始招兵买马,我一路之上,路过的郡县,都在高举义旗,要匡扶汉室!”

陈勇说道:“世人只看到董卓的为恶,可是却没看到董卓对大汉江山有利的一面。很显然汉灵帝刘宏真正想立的皇帝是刘彻,而如果没有董卓的勤王义军,大汉江山就会落入外戚何皇后这些外戚手中。那何进、何皇后、刘辩之流,根本没有治理天下的本事。由他们统治,这天下同样只会更乱!”

幽州牧刘虞说道:“现如今董卓败坏朝纲,我要如果应对,才能解救少帝刘彻和弘农王刘辩于水火之中呢?”

陈勇说道:“现如今各地都在揭竿起义,尤其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更是积极!我认为刘大人应该稳坐钓鱼台,已不变应万变之策,先休养生息,治理好幽州才是正途!现在大人如果能够置身事外,才能更好的保存实力,为今后的大乱,积攒足够的势力!”

田畴拍案叫绝,更是赞同陈勇的观点,他同样深知,现如今只有大人置之事外,公子刘和才能得保安全。更何况现在正是袁绍上蹿下跳的时候,主公能够安心发展,才能使袁家成为主角,与董卓的势力展开大战。

袁绍与董卓在洛阳闹翻,他还义愤填膺的拔刀相向。但是事后袁本初还是后怕,深恐自己再被董卓的兵马所害,只得挂印封金,离开了京城洛阳,回归冀州。可是袁绍来到冀州招兵买马,自然对冀州牧韩馥带来了冲击。他深知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尤其是“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头衔太过威猛,冀州牧韩馥自然怕袁绍的迅速崛起,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冲击。好再董卓害怕逼迫袁绍太急,让他真的造反,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冲击,使天下士人都会联合起来。于是董卓接受了朝中大臣的建议,封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可是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刘协为汉献帝,他又自署相国,最后竟然自称“贵无上”,把持朝纲,任意任免朝中大臣。更是对敌对势力恶意打压,致使尚书卢植,直书上谏,激怒了董卓,而被免官通缉。由于朝中百官相助,卢植才逃离京城,只能隐姓埋名,方能躲避朝廷的通缉!

由于董卓性极残忍,更是因为废帝立威,致使朝中大臣再无人敢于发声。但是他看到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董卓于是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仅此一事就得罪了满朝文武百官,他们虽然在朝中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却都开始传递消息,致使天下大乱,各州开始了讨伐董卓联盟!

在此大环境下,袁绍慢慢成为了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的家世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他在朝中反对董卓时发出的“天下健者,岂唯董公?”更是拔刀相向,愤然离开京城的举动,让士人都愿意认同袁绍。

于是由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写信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之书信,便传各州,自然最后也到达了幽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