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悟道三国 > 第七十八章田畴出城,刘虞念子

悟道三国 第七十八章田畴出城,刘虞念子

作者:猪的幸福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8: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儒答应一声,便带着刘和与田畴一起离开。董太尉的车撵,在义子吕布吕奉先的带领之下,浩浩荡荡的打道回府去了。而李儒则带上一哨人马,陪同刘和田畴一起,来到了一处府邸。这里同样是一处清幽之所,楼台亭阁很是优雅,刘和一见就十分喜爱。那李儒随即命人找来了仆人和管家,一应俱全之后,他这才离开,回太尉府复命去了。

田畴对刘公子此举很是不解,他总认为现在不是在朝为官的好时机。尤其是在宫中的所见所闻,他更是担心少爷与董卓在一起,会给老爷刘虞带来不好的影响。晚饭吃罢,二人来到书房之中,田畴才把自己的担心之事和盘托出。刘和见自己的行动让田畴误会了,这才把自己的谋划告知了田畴。

原来刘和不是不知道董卓其人的恶行,但是他更知道,自己二人落入董太尉之手,想一起全身而退,近似乎是不可能了。既是如此,也只有自己留在京师,才能更好的了解朝中的动态。更何况小皇帝刘彻,看他那样子同样是在忍辱负重。别人不了解刘家之人,他刘和必定是知道的。在紧要关头,也只有自己,才能得到小皇帝的信任。

现如今只有自己留在京中才会更有作用,更何况董卓一直都想骗自己的父亲刘虞来到京师,哪怕自己想走,也必定是困难重重。倒不如自己坦然留在京中,让事从田畴回归幽州。把京城中的情况都汇报于父亲,好让他老人家有个心理准备。不管是招兵买马也好,还是联合众位州牧也罢,解救小皇帝脱离苦海才是正途!

田畴刘和二人密谋半夜,第二天一早,刘和就前往雒阳城朝拜皇帝。等朝会散朝,刘侍中回府之后,他便命令田畴立刻回返幽州!原来朝堂之上,小皇帝刘协就传下了诏书,命令小黄门骑上快马,即刻赶往幽州,宣大司马刘虞前来京师就职。

这份诏书是董太尉命人所写,小皇帝刘协只是负责动用玉玺!现在的汉室江山,却由西凉董卓把持,这天下能好的了吗?更何况现在朝中大臣各有私心,这份诏书在朝中由太傅袁隗宣读,并没有一人提出异议。自己也只得先留在洛阳,才能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董太尉不除,天下不会太平。只是幽州离京师太远,父亲刘虞手中兵马并不多,想单靠幽州一地不可能成事。刘和深知做决策之事,还是交于父亲为好,自己只需要把这些信息,通过田畴告知父亲就好。田畴领命,特意嘱咐小公子要懂得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不可鲁莽行事。他才骑上战马,离开府门,赶往北门。

到得北门,田畴就被守将华雄给拦了下来。田畴心知不好,但是他却不能表现出丝毫惊慌之色。不一会儿李儒便赶了过来,他看到田畴便邀请其一起再去太尉府一叙。田畴心知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于是他把心一横,便陪同李儒一起再次来到董卓的府邸。

大厅之中端坐的董卓看到田畴后,面沉似水的说道:“田事从,你因何要神色匆匆,着急忙慌的离开洛阳啊?难道你也要学习那士人,反对我董仲颖辅佐小皇帝刘彻吗?”

田畴赶忙跪倒在地说道:“启禀太尉,田畴只是奉命护送公子刘和来到京师。现在公子已经入朝为官了,小人的任务已经完成,自然要回归幽州蓟城,跟随在我家主公身边了。”

董卓说道:“田事从,你说你是要回归幽州,对我没有意见是吗?既然是如此,那么就让某家之人,搜身如何?如若没有任何问题,某家自会在此向田事从赔罪,你看如何啊?”

田畴赶忙说道:“董太尉说笑了,京师重地,董大人严加防范是应该了。您若是不信,吾就脱衣,任您检查好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某家保证身上没有任何东西,自然不怕大人盘查的。”

说着话,田畴便当着众人之面,开始脱去了身上所有衣衫。董卓命人取来新衣给他换上,然后又在大厅之上,摆酒设宴,款待田事从。当田畴身上的衣服被全部检查了一遍后,并没有发现丝毫问题。哪怕就是这样,田畴的衣衫,包括马匹,兵刃都已给他替换一遍。

李儒陪着田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那检查之人进来汇报,告知李儒并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就这样李儒又替董太尉招揽田畴,希望他能够同意,跟随董卓留在京城,但是田畴坚辞不允。最后董太尉又命人给田畴换了马匹兵刃,包括金银都是重新赏赐的。田畴这才又上重新上了骏马,由李儒送出北门。

不管是刘和还是田畴,都担心留下信笺会被有心人惦记。因此此次离京,田畴根本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这些内容他早已全部记在脑海之中,所以出城之时,任凭董卓的人马检验,也不可能出现问题的。

田畴离开洛阳,一路之上,他真的是晓行夜宿,风餐渴饮,马不停蹄的连续跑了十几天。终于在十月初,田畴就已赶回了幽州。一路之上,田畴见到的州府,都开始招兵买马,很明显各地官员都在蠢蠢欲动,自己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田畴总算在小黄门赶到蓟城之前,赶了回来。田畴见到幽州牧刘虞,便把自己在京城的所见所闻,都一一告知了大司马刘虞。他相信,由自己和公子刘和打探到的消息,对主公的判断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当刘虞听到公子刘和为了让田畴回来给自己通风报信,他宁肯自己留在京城,陪王伴驾,好麻痹董卓和文武百官。大司马刘虞的虎目之中,竟然流下了眼泪来。没办法,刘和在父亲刘虞的羽翼下想成长起来,比平常人更是难上加难。

而在刘和成年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离开自己的视线。没想到刘和一离开自己,就愿意以身饲虎,替自己打探洛阳城内的消息。在刘虞眼中,刘和还是那个调皮捣蛋,长不大的孩子一般。可是谁又能想到,他竟会不惧艰险,勇往直前,让自己时刻立于危险之中。

刘和已经成长为弱冠了,可是他还未曾婚配。都怪自己,那个时候总认为他年纪还小,需要再磨练磨练,才更适合入士为官。可谁成想,刘和第一次离开蓟城,便会遇到董卓董太尉。他为了忠君报国,就留在了洛阳之地。

虽然被封为了侍中,在自己眼里,不管什么官职,都没有孩子的安全重要。更何况他还在乱军之中,随时都可以会有危险。只希望这孩子不要一根筋,千万不要莽撞行事。当听说包括府邸,和里面的管家仆人都是董卓的手下帮忙找的。刘虞连派人前往洛阳城内,联络刘和都不敢了。

谁知道自己派人前往,会让董卓怎么想?还不如让他自己,在京城内磨炼着安全。可怜天下父母心,那董太尉自然知道,有刘和在京中,自己就不敢轻举妄动。大汉天下共分十三州,自己只要保证幽州不乱,不派兵攻打京城,基本上董卓就不会对刘和不利。

现如今自己也只能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想办法招兵买马,准备好钱粮,在需要之时,好勤王救驾,救出汉献帝刘协,和陈留王刘辩。不管他们俩有谁最后继位登基,自己如果有能力,自然是两位皇子都要救下来为好。

不管汉灵帝刘宏心仪那位皇子,他们都是汉灵帝的亲骨肉。自己如果能救,自然是都要救下为好。可惜两位皇子都已经丧父又丧母,不知道老天爷会不会开眼,让自己救下他们二人。

自己和奋武将军公孙瓒一直都有隔阂,看来借兵前去就皇帝之事,尽量不要和他相商。骑都尉陈勇骁勇善战,而且据说这段时间发展不错。看来是需要和他联络一下感情了,不为别的,只为将来解救皇帝陛下,就需要用到一切可用之人。更何况还是陈勇?

刘虞命人前去密云岛请征北将军陈勇前来蓟城一叙,自己手中的兵马,都是由鲜于辅和鲜于银统领。自己一直都不注重军事力量,看来今后还需要让他们更加努力练兵才是。不管怎么样,自己都要多攒些兵马来,以应付接下来的不时之需。

不为别的,只为救回自己的孩子刘和,也需要自己再积蓄些兵马才行。要不然接下来的战斗中,自己必定需要出兵出力。现在当务之急的就是,大力发展幽州的生产力。只有让幽州境内的百姓们都安居乐业了,自己的幽州才可能拥有更多的人口。

只有幽州人口多了,才可能召到足够多的士兵。刘虞召来鲜于辅,让他中午来到自己府邸。当鲜于辅告知刘虞,自己手中只有一万多人。现在自己和鲜于银整日都在军中,忙着操练军马。

由于有了骑都尉陈勇,鲜于辅总认为,自己只需要训练好士卒就好了。因为排兵布阵,征战厮杀,最好用的还是征北将军陈勇的士卒。因为这段时间,不管是谁,只要是从北方来到幽州的,都会向幽州牧刘虞称喜道贺。说是乌桓三郡人马,都被陈勇将军给打服了。

鲜于辅对陈勇印象深刻,这么淡泊名利的将军自己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处处都以幽州百姓为主,帮助百姓们开荒种地,并且保证他们每个人的收入稳定。

鲜于辅还在席间,特意向大司马刘虞提起了陈勇将军。他就是想让刘虞记住,自己手中还有这么一批,能征惯战之辈。没有打过大战的士卒,上战场后肯定不能正确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光这一个战机的把握,就需要士卒们在一次次的血与火的考验中,脱颖而出才行。

只有形成老兵带新兵,让自己的军队慢慢壮大起来后,才适合与外族作战。

鲜于辅怎么也没有想到,幽州牧刘虞此举,就是为了让自己多征兵!他自己大力发展经济,才可能养得起更多的军队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