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悟道三国 > 第七十五章何进之死,马中赤兔

悟道三国 第七十五章何进之死,马中赤兔

作者:猪的幸福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8: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何太后听到后,便通过太监告诉何进。大将军何进听到后,自然不会束手待毙。

中平六年五月,何进与三公以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等人上奏说道:“董太后指使前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与州、郡官府相互勾结,垄断各地的珍宝财货,全部送进永乐宫。按照过去的惯例,藩国的王后不能留住在京城,请把她迁回河间国!”

何太后于是批准这一奏章,五月初六,何进便派兵包围董重的府第,逮捕董重。免除了他的职务,董重心知自己必死,为了免于受罪,于是便自杀身亡。

中平六年六月初七,董老太后因忧虑恐惧,突然在宫中发病而亡。那陈留王刘协还陪在董老太后身边,看着唯一疼爱着自己的奶奶,就死在自己面前,他的心情可想而知。等宫内的太监宫女通知何太后,她便命人将董老太后的尸体收入棺椁,停灵七日后,就命人将棺柩送回河间,与刘苌合葬于慎陵。

何太后自认为高枕无忧,自己的孩子刘辩既然已经做上了皇帝,对跪拜在自己身前的皇子陈留王刘协,也便不再忌恨。她依然把陈留王刘协收在宫中,这样有太监看管起来,那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可是何太后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哥哥大将军何进,却一心要消灭宫中的十常侍。何太后担心如果没有张让、段珪等人在宫中辅佐自己,那么天下不就和自己无关了吗?自己的儿子刘辩年龄大了,又如何能够确保继承皇位?

于是何太后并不与大将军何进一心,而是和车骑将军何苗认为,这种局面对何家才是最好的结果。可是被袁绍撺掇的大将军何进,又如何能够让宫中的太监掌权?他早密谋召来了并州牧董卓,和并州刺史丁原,想让他们动手除去心腹之患!

由于被外臣兵临洛阳,何太后心内惶惶不安。那十常侍更是听到许多传言,就是大将军何进,一心要除去自己这些内臣,他才会安心!召来的并州牧董卓,更是上书要弹劾中常侍张让等人。在极具恐惧之下,十常侍一起,做出了错误决断。

张让、段珪等人跪拜在何太后面前,诚惶诚恐,请求何太后召来大将军何进,他们愿意答应大将军任何要求,只要能够保证自己这些人的人身安全。那何太后便传懿旨召大将军何进进宫,袁绍、曹操等人皆不同意何进现在入宫,认为此时入宫不安全。

那何进不行自己妹妹何太后会有害己之心,但是还是身穿铠甲,带着校尉一起来到皇宫。但是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身为校尉均没有入宫的权利,他们便目送着大将军何进,进入了皇宫。

何进入坐禁闼,张让等责问何进道:“天下大乱,也不仅仅是我辈之罪。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和悦先帝之意,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现在居然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过分了吧?您说宫中污秽肮脏,公卿以下,真正忠诚廉洁的又是谁呢?”

何进并不为异,却坚持要拿下为首的十常侍,他才肯善罢甘休!这便惹恼了张让等人,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张让、段珪等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尚书卢植得诏板,怀疑有假,便问道:“请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此事。”

中黄门太监便把大将军何进的首级掷给卢植尚书说道:“何进谋反,已经被我等杀掉了。”

于是袁绍、曹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入宫,将宦官全部杀光。愤怒的将士们不仅杀光了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奉车都尉董旻,又一起杀了车骑将军何苗,至此何太后的亲人执掌兵权者,全部同一天身亡。

那十常侍张让、段珪等人便劫持了皇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和何太后一起往北门逃走。路遇尚书卢植守在那里,他放声高呼道:“张让、段珪逆贼,你们杀了大将军,还敢劫持太后么!”

何太后听到这话,拼了命从窗户中跳出,被卢植救起,才逃脱被这群大太监劫持为人质的命运。

张让、段珪等人劫持了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至北邙山。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大举,人马赶至。当前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大呼道:“逆贼休走!拿命来!”

那张让见事急,心知必死,便投河自尽了。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二人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脱离了宦官的队伍。后面的军马四散追赶段珪等人,不一会儿就拿住他们。

闵贡问道:“天子何在?”

段珪答道:“已在半路遗失,不知所踪啦。就是因为你们的人马来的突然,才让他们二人得脱的。”

闵贡遂杀了段珪,悬头于马项下,那些士卒们把这些宦官全部诛杀,然后分兵四散寻觅。

董卓望见洛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已发生重大变故,于是急忙下令进军。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达显阳苑,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芒山,于是又向北芒山赶去。

在北芒山下,惊魂未定的少帝刘辩,见到飞驰而来的董卓军,吓得大哭。而陈留王刘协却不慌不忙,看着威风凛凛的董卓,也只是神态坚定的说道:“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

董卓应答道:“汝特来保驾。”

那陈留王刘协说道:“既是来保驾的,那么天子在此,汝又何不下马?”

董卓大惊,便翻身下面,请天子上马,自己要步行相随。而这时闵贡拍马赶到,他俯身抱起陈留王,放在马背之上。

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回城。路上董卓又向少帝刘辩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语无伦次,所答非所问,让人听的着急。而再询问陈留王刘协时,他却能表述清楚。董卓知道刘协乃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号“董侯”。董卓又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欢喜,自然希望刘协日后能当上皇帝。

回到洛阳,那各方势力均有私心。而董卓正遇到兄弟董旻,得知当时大将军何进的部曲、车骑将军何苗的部曲都无所归属。于是由于有奉车都尉董旻的牵线搭桥,这些将校们便愿意一起归顺了董卓,他们见董卓势大,便先皆成为董旻的心腹,留守洛阳。

然在皇宫中董卓提议道:“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诸官听罢,不敢出声。

并州刺史丁原则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丁原根本就不听董卓的号令,以至于董卓想凭借自己救驾之功,入主朝廷之路被阻。那丁原同样是带着重兵而来者,并且他的人马一点都不比董卓少,而且丁原背后站有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董卓谋士李儒告知董卓道:“此人乃丁原义子吕布吕奉先是也,主公且须避之,不可力敌也。”

董卓便推脱吃酒过多,便不再言语。待离开皇宫之后,董卓回归大营。便听说营门外有人讨敌骂阵。董卓携众将官一起出战,两军对垒,只见那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

丁原手指董卓骂道:“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欲乱朝廷!”

董卓未及回言,那吕布已飞马直杀过来。董卓不敌,身旁众将一起拦阻,也抵挡不住。董卓慌忙败走,丁原率军掩杀过来,董卓军大败,退三十余里方才收拾残军,安营扎寨。

董卓聚众商议道:“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不得矣!”

帐前虎贲中郎将李肃出列说道:“主公勿忧,某与吕布同乡,知其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某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但需主公出一重宝,不知主公可舍得否?”

董卓道:“但凡吾有,尽可赠之!不知李将军所言何物?”

李肃道:“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

李儒见董卓犹豫,便说道:“主公欲破天下,何惜一马乎?得吕布后,主公便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天下尽归主公,又何惜一马乎?”

卓欣然与之,更与黄金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李肃携带这些礼物,便转投吕布大寨而来。吕布听闻有故人前来,便请进大帐。李肃见到吕布说道:“贤弟别来无恙!”

吕布拱手道:“兄台久不相见,今居何处?”

李肃道:“吾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今得宝马良驹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

吕布闻言大喜过望,便令人牵过来一看。很快手下人便把李肃带来的宝马牵了过来。吕布一见眼里就放出了光芒来。但见此马浑身上下如火炭般赤红,没有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有一丈;从蹄至项,高约八尺;嘶喊咆哮,有如蛟龙腾空入海一般。

后人有诗单道这赤兔马曰:

奔腾千里荡尘埃,

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

火龙飞下九天来。“

吕布见了此马喜形于色,他一躬到底说道:兄台赐此龙驹,贤弟将何以为报?但讲无妨!“

李肃说道:“贤弟但请屏退左右,愚兄自有一言,相告于贤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