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无尽寒冬:我的营地无限升级 > 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华孔秀,幕阴乱相,溃败的灞上

摩敖历132年,三月初一,日间

幕阴镇城,靠外围的一栋宅院。

一个披着千锻铁甲的中年人,敲了敲大门,然后连着发出了三道轻咳。

嘎吱…………

大门从里面被打开,中年人立刻快步走入,随后大门迅速被关上了。

屋子里的主人,也是个中年人,不过他并未披甲,只是穿着常服,他关上门后,带着来人进入屋内,走到内室坐下后,才转头看着来人身上的铁甲,脸上露出一抹不可思议道:

“你真混进镇御军了,这也行?”

铿……

看到陈华的表情,孔秀拍了拍身上的铁甲,忍不住得意大笑道:“哈哈哈,我就说了可以,你还不信,咱们来这不到半年就能混进镇城,足见这幕阴镇,早就被细作渗成筛子了,我估计高层里都有不少人被外人收买了,两支仓促组建的镇御军,你指望他们筛查能有多严格,我只去报个名,展示了一下修为,他们想都没想,直接就把我收进去了。”

陈华闻声错愕了片刻,随即便连连摇头道:“镇御军都如此乱来,这幕阴镇怕是真灭亡有日了。”

说到这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难以置信继续道:

“这镇御军,算是镇城最大依仗了,慕容垂不会不知道吧?这都能胡来,他们这是真不打算抵抗了?”

“知道也没用,慕容垂只是镇首,幕阴镇军首职位空缺,由领主慕容燕代行职权,慕容燕现在带着慕容氏大房所有人,一心想找金山镇投诚,视自己这个二爷爷为眼中钉肉中刺,怎么可能配合他好好整军?”

听到孔秀的话,陈华面色稍滞,想到混入镇城这两个多月了解到的那些慕容氏家族内部的情况,轻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振奋。

他和孔秀都是五猿山人士,元年四月才并入大夏。

孔秀是东峰营地头领,他是西峰营地的头领。

并入大夏这七年,两人虽都成功突破了御寒级,但说句实在话,除了手里各有一支高级狩猎队以外,其他方面,几乎都毫无建树。

御寒级修为,放到个人头上,自然很了不起,可放眼如今的大夏,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最多能保证你当个中级狩猎队的队长,其他的想都不用想。

他们都是当过头领的人,自是不甘平凡度日的,并入大夏七年,居然连个中层都混不上,两人心里自然都很是挫败,所以迫切想要寻找出头的机会。

问题是,在大夏博出头的机会,太难了。

算算就知道了,夏城目前有28个外部驻点,其中设了下辖司衙的大驻点,只有五原、东岭、陇山,再把夏城本部九个区也算在内,一共就是12个大驻点,25个小驻点。

就以驻点数量算,一个大驻点八个下辖司衙,总共就是十六个职位,小驻点只有正副守备使两个职位,也就是说,满打满算驻点职位一共只有242个。

当然,这并不代表大夏只有242个职位。

余下的还有八部司正与部员、兵戎部的都统、校尉、城门令……可即便算上这些,大夏目前能列入品级的职位,最多也就不到四百个。

可大夏目前的御寒级,已经突破六千了。

僧多粥少,想列入品级,自然就没那么简单了。

何况列入品级,最多算是出人头地的第一步,往后还有更难的封爵开宗,那才是目前大夏人的最高追求。

职位总共就只有那么多,但凡空一个出来,所有人都抢破了头,他和孔秀是大夏三年突破的御寒级,实力并不算强,又没什么特殊优势,自然很难被注意到。

不过想想其他人,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连跟他们同时间并入大夏的萧康成,都是去年借着石平升任五原守正的机会,才当上了昭阳守备使。

且不提萧康成跟夏川的翁婿关系,人家是大夏二年突破的御寒级,比他们两人早了一年,而且在大夏征讨陇右时立过大功,是第一批被封九等玄翎子爵的。

连萧康成都熬了五年,才当上一个六品守备使,他们两人既无根基,天赋又一般,想往上层爬,自是难如登天的。

两个同样不得志的人,去年十月初,得知司丞夏川要派人潜伏到九镇刺探情报,想都不想直接报名。

说来有意思,其实当时报名的大有人在,实力比他们强的也不少,两人之所以能被选中,恰巧就是因为年龄够大,实力不算太强。

既是潜伏,当然就不能太引人注目,似他们这种年近五十,又无战体资质,实力一般的普通御寒级,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十月初,两人跟另外三十个御寒级暗探,走寒琼暗道抵达东岭,按照卢阳的安排,每镇四名暗探,两个负责刺探情报,两个负责将消息传回东岭,他跟孔秀两人,刚好就是幕阴镇这边负责刺探情报的。

两人初来乍到时,自是万分小心的,直接混进一家不算强的村级营地,打算慢慢刺探幕阴的情况。

可他们才在那家营地待了不到两个月,镇城这边居然开始征召各村的御寒级和掘地境极限了,两人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可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也不愿错过,于是就接受征召,进了镇城。

如今他们已经在镇城待了两个多月,不仅弄清楚了那次征召的缘由,同时还打探到大量镇城的情报。

“慕容燕现在基本是被妻子上官红牵着鼻子走的,两个多月前那次征召,大概率是上官红的主意,将下面村级营地的御寒级和掘地境极限全都召进镇城,表面上是为了增加镇城实力,加强城防,暗地里则是增强慕容氏大房领主这一脉的实力,好跟二房打擂台。”

听到孔秀的话,陈华笑道:“这个慕容垂也是太优柔寡断了点,他二房明明有实力从慕容燕手里把领主大位夺过来,偏偏他又爱惜羽毛,一直让着这个小孙子,现在尾大不掉,想收拾都难,我估计这幕阴镇,最后大概率会便宜了金山镇。”

慕容氏,只有两房。

大房是先领主慕容顶这一支,大房人丁不旺,慕容顶三个儿子都没活过五十岁,只剩下十几个孙子辈,天赋最好的一个孙子慕容燕,是现任的幕阴镇领主;

二房是镇首慕容垂这一支,相比兄长慕容顶那支,二房这边人丁就兴旺多了,慕容垂五个子嗣都在,孙子辈那更是三十多个。

慕容垂和慕容顶这对兄弟,关系还是没话说的,慕容顶当领主的那些年,有两兄弟压着,大房二房基本没什么矛盾,可打从四年前慕容顶去世,领主大位落入其孙慕容燕头上后,两房的矛盾就再也压不住了。

按九镇多年来心照不宣的规则,军首和镇首这两个职位可以由御寒级来担任,但领主大位,必须得是显阳级高手,也不知慕容顶去世时是怎么安排的,居然没把领主传给慕容垂,而是隔代传给了孙子慕容燕。

慕容垂没什么意见,可二房那些子弟就吵翻天了。

大房人丁本就不旺,加上一个显阳级都没有,慕容燕除了一个领主名头,基本什么实惠都没落到,镇城实权基本还是由叔父慕容垂掌控,他如何能甘心?

本来再怎么不甘心,慕容燕也没辙,毕竟慕容垂是镇城唯一的显阳级,他能当上这个领主就不错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可三年前,金山镇镇首上官烈突然找上门来,还拿着一封慕容顶生前亲笔签名的婚约,婚约上记录的两个人名,就是慕容燕和他的孙女上官红。

这个时候拿婚约找上门来,而且还要跟领主结亲,慕容垂一把年纪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来金山镇的险恶用心,他再三推辞,甚至都不惜得罪上官烈,宁愿给出天价白银的赔偿,也要退了婚约。

奈何慕容燕,张嘴同意了!

当事人都同意,慕容垂这个二爷爷还能说什么?

于是乎,三年前上官红成功嫁到了幕阴镇。

一切矛盾的源头,也就此开始了。

有上官红这个领主夫人在,金山镇肆无忌惮的往幕阴镇城大量安插人手,明面上就有两三百御寒级,暗地里那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了。

与此同时,有了老丈人以及整个金山镇当靠山,妻子又在一旁出谋划策,慕容燕也开始尝试收回自己的领主权利了,开始带人跟二爷爷慕容垂打擂台了。

陈华和孔秀已经在镇城待了两个多月,所以掌控了不少情况,一开始金山镇动作还比较收敛,安插人手也是偷偷摸摸的,一次也就三五个人,可到后面越来越过分了,三天前居然一波派了三十多个御寒级来。

“理由倒是想的天衣无缝,给领主组建近卫军,还冠冕堂皇说是从外界招过来的,召集境内所有村级营地的御寒级也是为了给他们的人进来当幌子,谁不知道那些都是金山镇的人?

整个幕阴镇城,御寒级也就三千多,金山镇现在明面上都来了五百多号人,暗地里还不知道混进来多少。

慕容垂要是从一开始就想办法,那还没事,大不了多费些功夫,现在估计就难了,镇城三千多御寒级起码有三分之一忠于慕容燕,再算上金山镇的人,两方实力基本持衡了,而且金山镇一直盯着这边,慕容垂现在就是想管,也已经管不住了。”

听到孔秀的话,陈华眉头一皱,接话道:“幕阴镇城这段时间,城防实在是太松懈了,咱们两个非九镇人士都能轻松混进来,九镇的人就更别说了,中南部其余五镇不敢说,北朔和武川肯定也有人混进来了。”

孔秀闻言神色微怔,思索片刻后,脸上立刻升起一抹凝重,点头道:“肯定的,最早想对幕阴动手的是武川镇,其余七镇联合施压,武川才最终放弃的。

现在金山也想吞并幕阴,灞上自身难保,江夏元气大伤,中南另外三镇都在防着大觉寺,估计都没心思也没精力管这边了,但北朔和武川两镇不同,他们既有实力,也怕金山坐大,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如此说来,现在北方三镇都在盯着幕阴了,今夜要不要把这条消息传回去?”

“当然!”

两人合计了一阵,将这两天打探到的所有情报全都整合到了一起,然后就静等夜间到来。

大夏在八个镇城都分别放了四个暗探,其中两人专门负责打探,另外两人负责传递,负责传递的两人一南一北,将整个八镇连成一条直线,将情报汇总经东岭卢阳之手,最后再传至夏城。

去年从东岭出发前就已经设定好了联络方式,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双数日是往南接收情报的日子,单数日是往北送情报的日子,具体接头方式,是入夜后的第一个时辰,在商议好的地点碰一次头,如此就能确保情报第一时间送达夏城。

今天是初一,刚好就是往北送情报的日子。

孔秀已经混进镇御军,自是不能再随随便便出城了。

所以入夜后,陈华立刻就带上兵器和弓箭,佯装成要去狩猎的样子,出了镇城。

出镇城往东侧摩敖山走了三五公里,确定后方没人跟踪,陈华才改道向西北侧掠去,一路疾驰了二十多公里,很快就到了约定好的碰头地点。

碰头时间是入夜后的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不到,那就说明对方来不成了,他就不必再等,下次再来。

以往有过不少这样的特殊情况,所以陈华很耐心,坐在大树边上,掐着时间慢慢等。

不过今天,他没等多久,十分钟北边就有人来了。

只是他抬头朝北边一看,表情瞬间就变了,直接一跃跳上了大树,迅速藏匿了起来。

因为北边来的人,不止一个,有足足二十多个。

“郑庆被逮住了?怎么会来这么多人!”

幕阴负责传递情报的,分别是张凡和郑庆,北边这个是郑庆,双方合作了小半年了,互相熟悉的很。

以往接头,都是一对一的,突然冒出这么多人,陈华自然心生警惕,以为是郑庆被逮住了。

这要是被逮住,那事情可就大了。

陈华面色瞬间沉重了许多,本想转头逃跑,可咬了咬牙还是留了下来,缓缓抽出身后的大刀,看着那二十多人,试图看清郑庆在不在里面。

幸运的是,郑庆在。

还是第一个,而且明显是在给后方二十人带路,不停地伸手指着自己所在的位置。

“叛徒!”

陈华心中骂出这两个字,看着不断靠近的郑庆,眼中杀意浓郁到了极点。

但很快,随着看清郑庆身后几人的样貌,他眼里的杀意瞬间荡然无存,转变为了错愕与惊喜。

他迅速将大刀收回鞘中,随后不假思索的跳下大树,直接朝着郑庆等人冲了过去。

“属下陈华,拜见司正!”

郑庆身后的二十人里,领头的那个不是别人,竟是兵戎部司正宇文焘,而且宇文焘身后的两人,陈华刚好也认识,分别是龙武军副都统侯泉,龙武军斥候营校尉宇文邕。

宇文焘和身后的十九人,虽然穿的全是常服,可人人都背着一个大包裹,从包裹形状来看,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是战甲。

龙武军,有行动了?

陈华脑海里,一瞬间就闪过了无数个念头,可最后也只能得出这个结论,心中依旧充满了不解。

“不必多礼,陈华,听说你已经混进幕阴镇城了,干得不错,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说给我听听。”

宇文焘这句夸奖,可不是无缘无故的,他刚刚大老远就看到陈华了,包括他后面一系列的神态变化。

他一下就能猜到陈华的想法了,所以才会给出这个不错的评价,不过他性子天生较冷,能说出这四个字就实属不易了,说完直接就开始询问军情了。

从陈华听到夸奖后,略显激动的反应就能看出来,想得到宇文焘的夸奖有多难了。

陈华迅速将幕阴镇城的最新情况全都说了出来,重点自然是提到了慕容氏的内斗,以及孔秀刚刚混进镇御军的事。

宇文焘听到慕容氏的内斗还没什么反应,毕竟之前的情报已经提到过了,但听到陈华说幕阴镇城每天都有大批御寒级混入,以及搭档孔秀成为镇御军一员,脸上顿时了浓浓的喜色。

“……近期混入城中的御寒级,应以金山镇为主,北朔和武川也有不少,附近的龙谷、阳瞿、陲山三镇就不清楚了,总之目前镇城大概分为两派,一派以领主慕容燕为主,背后有金山镇的支持,另一派以镇首慕容垂为主,两方御寒级数量势均力敌。”

慕容垂,还没向北朔投诚!

听完陈华的的话,宇文焘心里顿时就冒出了这句话。

陈华在幕阴打探情况,掌控的情报有限,所以知道的东西,反而没有他在夏城里知道的多。

北朔是已经向慕容垂抛出橄榄枝了的,若是慕容垂倒向了北朔,那镇城情况,绝不会是现在这样。

“侯泉、你即刻返回东岭,安排士卒分批次过来,不要多,一次二十个人,宇文邕你留在郑庆这边,专门负责接应,我今晚就跟陈华一起去幕阴镇城,先打探一下情况,若是镇城防备真如此松懈……”

陈华听到这番话猛地抬头,瞳孔满是惊容。

士卒分批次过来,一次二十个人。

宇文焘这意思很明显了,他要带着龙武军混进城?

大夏,也要布局幕阴镇了!

“一天20个人,龙武军全都到这里,起码要50天,刚好有一小部分人没突破,最后这50天,陆陆续续也应该差不多了,若真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混进镇城……”

宇文焘沉吟片刻,想到此行出发前,夏鸿亲口给自己下的命令,眼中顿时闪过一抹精芒。

“陈华,先带我去镇城看看。”

“是,大人!”

陈华心情也激动了起来,说完直接带着宇文焘朝东南侧幕阴镇城的方向掠去。

“诸位,我先告退了!”

侯泉见宇文焘离开,也转身朝东岭方向返回了。

郑庆则朝着宇文邕等人拱手道:“诸位大人,司正应该没那么快回来,随郑某到玉门村暂作歇息吧?”

他在这边待了小半年,自然也有固定藏身的地方,玉门村实力不强,连他都可以藏匿,宇文邕这十八个龙武军士卒就更别说了。

“好!”

宇文邕拱手答应了一声,带着十八个士卒跟着他朝北边不远处的玉门村方向走去。

……………………

摩敖历132年,三月二十号,下半夜

灞上镇城,洪水般的人潮正乌泱泱涌向城门。

所有人争先恐后的往城门位置狂奔,生怕慢了一点。

“都滚开,都给我滚开。”

“不要挤了,不要再挤了,都停下来。”

“九曲沦陷,敌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让我进城,快让我进城。”

“都给我停下,停下!”

“冷静,都冷静一下,敌军没有追上来,不要慌。”

………………

尽管城墙上方以及左右两侧,有很多士卒和将领正在高声疾呼,试图维持秩序,可此刻城门外的人潮,实在是太庞大了,预计最少有十多万,光靠城门周边那点士卒,根本起不到半点作用。

“镇首,不行,堵不住,根本堵不住!”

“这就是大觉寺故意把人给赶过来的,里面必然混了很多敌军细作,全都放进城中,后患无穷啊!”

“关城门,只能关城门了!”

“镇首,快下令吧!”

“关城门,我怎么关?九曲大营的溃军都在,全都是掘地境,关上城门,等天亮了让他们全都去死吗?”

灞上镇首向天林,跟上个月在主殿侃侃而谈时的淡定不同,他此刻脸上满是惊惶,看着下方不断涌入城门的残兵,直接咆哮着回应周围那些让他关城门的人。

灞上这次不但败了,而且还败的一塌糊涂!

二月十四号,他去八镇求援还没回来,邹阳大营就已经被大觉寺给攻破了。

【大觉寺狼子野心,如此纵容,必会酿成大祸,孰轻孰重,想来八镇心中有数】

想起上个月初十自己在主殿,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叔父向翻云说的这句话,向天林此刻,只想狠狠给自己几巴掌。

他去八镇求援,江夏、阳瞿、龙谷三镇,连门都不让他进;陲山、幕阴两镇则是直截了当的拒绝;北方三镇虽假意客套了一番,但只要提及援助,就立刻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

江夏被大觉寺攻打时,尚有阳瞿龙谷两镇帮忙,灞上竟无一镇肯伸出援手,处境比他们都还不如。

二月二十三号,青谷大营沦陷后,叔父向翻云第二天就去找大觉寺求和了,先提出割让白松大营,被拒绝了,然后提出将九曲大营也割让出去,以及境内诸多矿产人口,大觉寺……居然还是拒绝了。

向翻云把消息带回来的那一刻,所有人才意识到,大觉寺此次,是真奔着灭亡灞上来的。

也就是那一刻,灞上镇再无一人抱着侥幸心理。

向天林亲自主持,将剩下二十一个村级营地的所有掘地境全都召集过来,又从镇城调了八万人,一共凑了十六万掘地境,再加灞上的九千镇御军,全都集中在九曲大营,跟大觉寺决一死战。

灭亡危机摆在眼前,十七万大军上下齐心,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从上个月二十五号,大觉寺发起第一波进攻开始,灞上硬生生挡住了他们七轮进攻。

第七轮进攻结束,也就是三月十二号,大觉寺将大军撤回青谷大营时,灞上的八千镇御军已损失过半,十六万掘地境也只剩十万左右。

当然,大觉寺的损失也不低,三百正式比丘,只剩下一半;战前的六千禅院比丘,只剩两千不到;掘地境数量比灞上还少,只有九万多。

前面十七天,大觉寺几乎是每隔一天就会发起一次进攻,最多不会超过两天。

大觉寺既然都选择撤军了,那应该就是放弃了。

当时,包括向天林在内的一众高层,都觉得灞上已经顶住了,大觉寺损失如此惨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继续进攻了。

谁知道,他们错的离谱!

昨天,也就是三月十九号。

大觉寺竟又从后方调来了五千禅院比丘,两百正式比丘,下半夜从青谷大营出发,然后于今天的日间,发起了对九曲大营的又一轮猛攻。

能顶住前面七轮进攻,灞上大军靠的就是一股劲,一股向死而生的狠劲,到第七轮顶住,大觉寺撤军回青谷大营的那一刻,不得不说,这股劲就已经散了。

毕竟所有人都觉得已经胜利了。

这仗,不用再打下去了。

谁成想,大觉寺只过了七天,就卷土重来。

而且,还带着更强的兵力来了。

灞上的惨败,似乎从大觉寺撤军那一刻就开始了。

到这时所有人才反应过来,七天前,大觉寺不是无力再攻了,而是假意撤走,为的就是麻痹他们。

幸亏领主向覆海、军首向翻云,率领一众高层和四千镇御军殊死抵抗,才没让大觉寺的大军,白天攻进九曲大营,否则不光九曲沦陷,估计灞上的掘地境都要死个精光。

而此刻眼前的麻烦,就是那时造成的。

领主率众将战局拖到夜间时,灞上损失已经不计其数了,镇御军只剩两千出头,御寒级一千多头,就算加上那十万掘地境,也无力再战了。

所以天一黑,领主向覆海就直接带人撤退了,同时让九曲大营的掘地境后撤,让他们前往镇城。

于是就有了此刻眼前这幅场景。

他们这些御寒级跑的快,很快就能赶回镇城,可掘地境不行,他们人数又多,脚程又慢,而且后方还有大觉寺敌军的追赶,硬生生拖到了现在才赶回来。

正常来说,十万掘地境逃回来,因线路不同,修为差异,以及对路况熟悉程度不同,应该是有快有慢的。

可此刻逃回来的人,却是聚集在一起同时抵达的。

这意味着什么?

有人从四面八方将他们驱赶到一起,刻意造成这种大规模同时进城的景象。

不用想也知道,是大觉寺干的!

为的就是造成混乱,好让他们的人也混入城中。

“都在谋划攻打灞上城了,八镇竟还无动于衷……”

向天林此刻咬牙切齿的看着北方,八镇的方向。

“放吧,放吧,都放进城,马上就天亮了,不管怎么说,里面绝大多数都是灞上子民,要给条活路!”

突然,半空传来一句话,向天林和其余人顿时都抬头看了过去,看到半空中的金色身影,齐齐躬身一拜:

“拜见领主!”

向覆海跟向翻云是亲兄弟,所以长得很像,但他头发花白,脸上满是皱纹,年纪显然比向覆海要大很多。

关键他此刻浑身多处还带着新鲜的血迹,一看就知道是白天跟大觉寺那两个上师对战时留下的,无论是城墙上的向天林等灞上高层,还是城门下方正往里挤的数万人,看到后无一人不为之动容。

城门口拥挤的人潮瞬间就停了下来,良久后不知是谁第一个对着天上行礼,然后沉声开口:

“若非领主日间带着众人以死相拼,哪有我们活命的机会,我今夜回灞上,只为守城。”

“领主大恩大德,我等此生不忘,不错,弟兄们不要挤了,咱们不是逃命的,大觉寺还会打过来,咱们进去是守城的。”

“大觉寺若敢来攻,我必以死相拼。”

“我是灞上人,灞上城,不容有失。”

“乱哄哄的像个什么样子?弟兄们,一个一个进,咱们不能让大觉寺那帮狗贼看笑话。”

…………

城门处原本乱糟糟的那副景象,竟因向覆海的一句话直接就变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口表态,进城的人不但变得井然有序,甚至因溃逃造成的萎靡,也一下子提振了许多。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后面还有一场恶战在等着自己。

大觉寺,这次是奔着灭亡灞上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