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三九五章 为了不当人形冰棍 二十一完

之前已经说过,FHZ-5(五)轰炸机、FHZ-6(六)轰炸机都对原有的自卫武器进行了换装,使其自卫能力大幅提升。而FHZ-10(十)轰炸机则待在轰炸机群中央,处于层层保护之下。

这时候的轰炸机,特别是大型轰炸机,一半都会在飞机上布置大量的机枪,以增强飞机的自卫能力,但由于操作这些自卫武器的是人,战果肯定不是很理想。有时候打了很多弹药都不能击落敌机,有时候却只打了一个长点射就能击落敌机。

效率很成问题。

但自卫武器换装后的FHZ-5(五)轰炸机、FHZ-6(六)轰炸机,其射击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比之前提高了十倍不止。

以FHZ-5(五)轰炸机为例,该机在机头、机尾、机腹、机顶、机身左右两侧都有自卫用的武器。除了机头和机顶处是双管二十五毫米机炮外,其他四处都是十五毫米重机枪。而在自卫武器换装后,六处的武器全都换成了单管的二十五毫米机炮。该机炮可以看成是FHZ-10(十)轰炸机尾部上的三管二十五毫米机炮的缩减版。除了将三管变成单管,射速降低外,就只有射击精度降低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FHZ-5(五)轰炸机就那么大呢?而且,就算是通过换装新发动机提升了速度、载弹量,但二十五毫米机炮的炮弹总比十五毫米重机枪的子弹重些、长些吧。

在总装载量就那么多的情况下,FHZ-5(五)轰炸机要装人、装弹、装油,还有些必要的东西,比如说急救药品、降落伞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将二十五毫米机炮的炮弹装得太多。而且,在射击精度提升的情况下,装过多的二十五毫米机炮的炮弹也实在是影响飞机装载炸弹的数量和重量。再说了,在中国空军战斗机的护航下,那些苏军战斗机有机会接近己方轰炸机群吗?

所以,每次出击,轰炸机装载的二十五毫米机炮的炮弹要比正常情况稍微少一些,也就是一成左右的样子,这多出来的装载量全都加到油料或者炸弹上了。

在轰炸机群遭到苏军战斗机偷袭后,机腹有机炮的FHZ-5(五)轰炸机、FHZ-6(六)轰炸机立刻对从机腹飞来的苏军战斗机开火。得益于射击精度的大幅提升在短时间内数十架苏军战斗机就被击落。但这相对于参与偷袭的苏军一百架战斗机的总数而言,无疑是十分大的损失了。

不是远东苏军空军不想派遣更多的战斗机来偷袭,而是他们也明白机群越大,被雷达探测到的可能越大,这才不得不只派出一百架战斗机来偷袭。

趁着苏军战斗机从机群中飞出之际,部分自卫机炮朝着距离自己最近的苏军战斗机开火,又在短时间内击落了数十架苏军战斗机。

看到近半友军战斗机被击落,带队的苏军长机说不吃惊是不可能的。在他的记忆力,轰炸机的自卫武器虽然多,但却绝对做不到在短时间内就击落对方近百架飞机。

可这事实却发生在他的眼前,让他想不相信都难。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居于编队中央的中国轰炸机好像一直都没有开火,而且看样子好像不是不愿意开火,而是没在飞机周边装备大量的自卫武器。

得,既然找到了这个天赐良机,那自然要抓住。

没说的,剩余的近五十架苏军战斗机跟着带队长机一起冲着居中的FHZ-10(十)轰炸机而去。

看到剩余的近五十架苏军战斗机居然冲着自己来了,所有的FHZ-10(十)轰炸机都在那里破口大骂那些轰炸机设计师――居然只给这轰炸机装了一座尾部机炮用于自卫。

其实也真的不能责怪那些轰炸机设计师没给FHZ-10(十)轰炸机加装大量的自卫武器,而是该机的速度决定了在投弹后能让敌方战斗机吃灰的份儿。大量的自卫武器反而会导致该机原有的机内布局受到影响,不利于其发挥自身实力。再加上他们对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的信任,认为空军战斗机会保护己方轰炸机。根本就没想到轰炸机部队居然会被偷袭。

多种因素之下,FHZ-10(十)轰炸机就这么倒霉了。偏偏他们还不敢立刻将机内的云爆弹投下去,因为云爆弹的造价很贵,而且就这么投下去也只是炸到些花花草草而已,根本就是浪费资源。

中国还没富裕到这个程度。

看到剩余的苏军战斗机群朝着FHZ-10(十)轰炸机飞去了,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其余的轰炸机也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可都知道FHZ-10(十)轰炸机就只有尾部才有自卫的武器,其他方向上是没自卫武器的。

没说的,赶快帮忙。

所有的FHZ-5(五)轰炸机、FHZ-6(六)轰炸机将机上的机炮全都指向了居中的FHZ-10(十)轰炸机,希望为他们提供一些火力掩护。

中国空军曾做过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四周的FHZ-5(五)轰炸机、FHZ-6(六)轰炸机打出的二十五毫米炮弹就算是击中FHZ-10(十)轰炸机,也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伤害。

这都要归功于FHZ-10(十)轰炸机那优秀的防御力。

FHZ-10(十)轰炸机诞生之初就明确了其远程战略轰炸的任务,那防御力肯定要高点才行。为此使用的是防御力最高的铝合金。

铝是一种生产容易、加工难度不高、重量轻的金属,但其硬度却并不高,熔点也不高。

为此,在铝被选择作为飞机机翼、机身等外壳的主体材料候,以铝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研发就提上了课程。

还在西联时期,西联在研制出FZD-10(十)战斗机、FZD-11(十一)战斗机的时候,就再次加大了铝合金的研发力度与投资。

其成果被用到了后来多款喷气式战斗机和喷气式轰炸机之中。尤其是FHZ-10(十)轰炸机上使用的铝合金,其防御力更是强于FZD-12(十二)战斗机、FZD-13(十三)战斗机、FZD-14(十四)战斗机使用的铝合金。

这才有了周边的轰炸机不怕己方炮弹打伤友机。

咳咳咳,当然了,这只是指打到飞机不重要的地方,要是打到驾驶舱、油箱、发动机这类致命部位,那也是十分危险的。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好在他们的运气不错,击落、击伤了大量苏军战斗机,迫使大多数苏军战斗机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

可有些苏军战斗机还是一如既往地向着居中的FHZ-10(十)轰炸机而去,这也表明了他们已经心存死志――哪怕是死,也要在临死前拉个垫背的。

没说的,他们加足马力朝着FHZ-10(十)轰炸机而去,在近距离内火力全开,想要将前方的FHZ-10(十)轰炸机打下去。

只可惜他们的运气不好。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FHZ-10(十)轰炸机的防御力实在是高了点。即使是使用二十毫米机炮的拉格-5(五)/7(七)战斗机来说亦是如此。只不过他们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而且FHZ-10(十)轰炸机也没有足够的自卫武器,最终有数架FHZ-10(十)轰炸机被打成重伤,有的甚至当场坠落。

有了不怕死的榜样,残余的苏军战斗机也有样学样,跟着冲了进来。

好在这时候,剩余的护航战斗机终于赶了过来,向对自家轰炸机下手的苏军战斗机下了死手。

考虑到PL-2(二)近程空空导弹容易误伤友机,而PL-3(三)近程空空导弹又没有足够的引导时间,因此,所有的喷气式战斗机都是采用了近距离机炮攻击。而在这大机群中飞行更加如鱼得水的中国活塞式战斗机则早就先一步追上了苏军偷袭机群,开始了报仇。

看到护航的中国战斗机杀来,还没被击落的苏军带队长机当即下令剩余战斗机放弃与中国战斗机的纠缠,直接打击位于机群中央的中国轰炸机。

苏军带队长机是下定决心永不返航了。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肯定不怕死了,没说的,冲进去乱战,哪怕是被击伤了也要撞下一架中国轰炸机。

在带队长机的带领下,剩余的苏军战斗机也有样学样,哪怕被中国战斗机从背后猛打,也一直将机头对准距离自己最近的中国轰炸机,而且还不断按着按钮,将炮弹不断打出。

在苏军不要命的打法下,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遭受了惨重损失(相较于以往而言)。

为了掩护轰炸机,部分战斗机甚至选择主动撞击苏军战斗机。

要不然轰炸机的损失还要更大一些。

伴随着一百架偷袭的苏军战斗机全军覆没,带队的中国长机决定临时更改作战计划――将原本投向伊尔库茨克城外防线的云爆弹,全都投向伊尔库茨克城。

按计划,这批云爆弹应该投向伊尔库茨克城外的防线,为接下来地面部队的进攻扫清道路,但这次空袭却遭到了苏军战斗机的偷袭,损失了“大量”的轰炸机和战斗机,中国带队长机当然气不过,这才决定临时改变作战计划。

好在剩余的飞行员也被苏军战斗机的偷袭气到了,一致默默支持带队长机的决定。否则怎么可能同意带队长机临时改变作战计划。

就这样,中国轰炸机群在战斗机的护航下,朝着伊尔库茨克城飞去。

考虑到云爆弹的爆炸威力,带队长机特意将给个轰炸机的间距加大了,希望以此实现地毯式轰炸。

而此时的伊尔库茨克也如临大敌。

铁木辛哥知道这次空军出击尽管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战果也是有的。铁木辛哥也做好了准备迎接中国人疯狂报复的准备――下令所有人全都进入防空洞、地铁等隐蔽处躲避中国人的空袭;高炮部队准备随时开火;消防队与城内民兵一起救火、救人……

做完这一切,铁木辛哥才静下心来,等着中国轰炸机的到来。

也美国多久,中国轰炸机群到达了伊尔库茨克上空,根据之前空中侦察得来的情报和己方情报人员得来的情报,这次空袭的首要目标就是伊尔库茨克的各个工厂。

早在布柳赫尔时期,布柳赫尔就考虑过将伊尔库茨克的各个工厂给隐藏到郊区、甚至是山洞中,但一来工厂的数量多,而来规模大,隐藏起来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实在是太多了点。这才作罢。

只不过后来远东苏军不断对这些工厂进行伪装,这才堪堪将工厂隐藏起来。

当然了,无论怎么伪装,在中国的空中侦察面前都无所遁形。要不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早就对这些工厂进行轰炸了。

与以往一样,中国轰炸机如入无人之境般飞到了工厂上空,然后扔下了云爆弹。

云爆弹的巨大威力直接导致这些工厂遭到重创,有些车间甚至成了一堆废墟。

直到此时,远东苏军才知道,原来一直认为己方的伪装做得很好,可实际上却是一塌糊涂,对方早就知道真东西到底在哪里了。

得知工厂被炸,铁木辛哥当即怒了,下令高射炮部队全力开火,一定要将中国轰炸机打下来。

可惜的是,中国轰炸机都是在八千米的高空投弹,对这高度,只有少部分苏军高射炮有能力对中国轰炸机造成致命伤害。

而且投弹完成后,中国轰炸机不是马上原路返回,而是先飞出了伊尔库茨克城上空,然后选择高射炮比较少的方向掉头。

当然了,空军也没忘记给陆军通风报信――告诉陆军,苏军高射炮的方位,让陆军用远程火力进行打击。

结果,有些苏军高射炮只顾着对空开炮,没想到中国的远程火力直接打了过来,顿时就倒霉了。

中国轰炸机走后,铁木辛哥来到被炸得工厂。看着被炸的工厂,铁木辛哥心头顿时泛起一阵阵凉意――中国/军队的炸弹也未免太厉害了吧?这么多工厂,居然就被一次轰炸给毁了?

此时的铁木辛哥已经完全相信了那份情报的内容,也确信当下的中国不是世界所认识的中国,她的实力要远超世界各主要强国的想象。

对于这次轰炸机被苏军战斗机成功偷袭,中国方面也进行了事后调查。

调查显示,第一,预警机对低空、低速飞行物的探测能力显然有待提高;第二,大机群容易干扰己方预警机的探测;第三,中国空军由于之前的一系列胜利,已经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而且这情绪正在不断上升。

事后,中国方面对此作了专门处理。

得益于伊尔库茨克的很多工厂被云爆弹所毁灭,远东苏军想要隐瞒中国/军队实力的想法彻底破灭,也导致远东苏联军民的军心士气受到了极大打击。

趁此机会,中国/军队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空军、炮兵、第二炮兵接连不断地打击着伊尔库茨克――这座远东苏军固守的坚城。

对此时的中国/军队来说,时间是最重要的东西,为此浪费弹药、油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

空军、炮兵、第二炮兵接连不断地打击着伊尔库茨克,伊尔库茨克的守军、平民当然感受到了这种毁天灭地的震动。有些守军、平民因为受不了这种震动,选择了冲出掩体,或者主动向西逃离。

只不过他们的选择都导致了他们的死亡,选择前者是死在中国人手里,选择后者则是被远东苏军以叛徒、内奸的罪民枪毙。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空军、炮兵、第二炮兵接连不断地打击着伊尔库茨克,直到地面部队的大军来到伊尔库茨克城外。

稍微休整后,中国地面部队对伊尔库茨克发起了猛攻,鉴于苏军有可能死守,除非确定建筑物里没人,否则,中国炮兵肯定会将这建筑物给打成废墟。

就这样,伊尔库茨克的建筑物基本上被中国炮兵给打成废墟,那些死守的苏军也因此有了一座坟墓。

为了减少伤亡,部分白俄士兵跟着中国的机降部队一起乘坐直升机机降到伊尔库茨克城内,他们的目标是占领前方一些比较重要的据点,为地面进攻提供便利。

看到中国又来这套,早就准备就绪的苏军反机降部队立刻出动,朝着机降点而去。

苏军的反击将部队说白了就是一支混合部队。这支部队主要装备的重武器是自行火炮和自行高炮,另外还有车运的步兵,而这些步兵装备的大多都是菠菠莎冲锋枪,剩下的装备转盘轻机枪和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苏军知道机降部队是轻步兵,重装备不多,用这些装备去打轻步兵还是有把握的。

起初,苏军反机降部队利用自行火炮的远射程压制了中国机降部队的火力,打得机降部队毫无还手之力,但好在中国空军及时支援,否则还真的要吃大亏。

得知苏军组建了战斗力、装备都不俗的反机降部队,张孝准不得不下令机降作战暂停,地面部队加大正面推进的力度,空军加大轰炸力度,必要时可以使用云爆弹对阻碍前进的障碍物进行打击。

原本还担心在城市中使用云爆弹会造成大量建筑物损毁,对日后的过冬不利,现在张孝准下令可以使用云爆弹了,那还不可劲儿的使。

得,这一使用,远东苏军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很多远东苏军的士兵都是在还没与中国/军队接触的情况下,被云爆弹震死、真晕。弄得中国/军队的推进速度大增。

看到事不可为,铁木辛哥一方面给朱加什维利发电报,告知其当下情况;顺便向朱加什维利求援;另一方面也不忘记给部队大气,要求他们继续坚持。

看到铁木辛哥的求援电报,朱加什维利不生气是假的。

朱加什维利没想到,铁木辛哥才刚到远东没多久,远东就要在他手上丢失。

现在朱加什维利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和德国的死磕上了,而且之前也给了铁木辛哥支援,现在他手上虽然也有些物资、兵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这些物资、兵力就算是到了远东了,伊尔库茨克也早就丢了。还不如让这些物资、兵力继续放在原地,等需要的时候才使用。

朱加什维利还在思考,还在纠结,中国方面可没客气,利用目前有利的局势,发起了新一轮的猛攻。

也就是这次猛攻,中**队才打下了伊尔库茨克。

只不过在战后的搜查中,中**队根本就没找到铁木辛哥。后来通过审讯俘虏才知道,铁木辛哥因为在视察前线的时候被中国炮弹炸伤,早就乘坐飞机回到莫斯科养伤了。

伴随着伊尔库茨克的占领,中**队较为圆满地完成了站前的目标。

云集在伊尔库茨克的远东苏军主力也就此灰飞烟灭,可以说,残余的远东苏军即使能对中**队造成威胁,那也是小威胁。单单是白俄就能应付。

在民国三十三年开春后,驻守在伊尔库茨克的中**队开始逐步撤离,直至回到国内。

当然了中**队不是完全撤离远东,而是将部队撤离到贝加尔湖以东。

根据中国和白俄防线达成的协议,攻占伊尔库茨克后,中国与白俄以贝加尔湖为界,以东属中国,以西属白俄。

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但形势比人强,白俄也只好同意。

PS:自第三七五章开始一直到第三九五章的标题都是“为了不当人形冰棍,所以要加把劲”,最后没注意到字数超限了,这才有了读者看到了一样的章节名。这是最后的失误最后表示道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