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二八/九章 这次完了(九)

山沟中的军阀 第二八/九章 这次完了(九)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德国在得知中国即将对远东苏军主力发动大规模围歼战的消息后,德国也积极行动起来。

德国对苏作战的部队由北至南被分成了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

其中战力最强的是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次之,北方集团军群最次。

中央集团军群的最终任务是拿下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的最终任务是拿下斯大林格勒(后世的伏尔加格勒),北方集团军群的最终任务是拿下列宁格勒(后世的圣彼得堡)。

德国的野心只能用巨大来形容,这三地是苏联必定会死守的地方。但是德国本身的实力却不足以同时攻克上述三地。因此德国不得不有所选择。最终德国选择优先拿下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一处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想要拿下斯大林格勒,德军就必须拿下乌克兰,这一苏联重要的粮食、煤矿、铁矿产区。拿下斯大林格勒,德国就可以进一步南下,为最终拿下苏联主要石油产地的巴库奠定基础。德国才有了继续打下去的本钱。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德国集中了自己最精锐的陆空军部队。

可是苏军的拼死抵抗让德军的行进速度很慢,弄得德军也是倍感头疼。德军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因此他们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以消耗苏军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

几个月的战争打下来,德国已经知道苏联在人力动员方面的巨大潜力。德国本身的人口数量比不上苏联,占领下的英法领土还无法为德国提供支持,德国不可能和苏联相互对耗人口。那样做不是明智的选择。

现在中国人要对远东苏军主力下手,对德国来说这完全是一个好机会。德国完全可以在远东苏军主力覆灭之后再狠狠地捅苏联一刀。相信到时候苏联一定很痛苦。

既然这样,那么为了配合中国人,德国也应该做些事情。

首先是与苏军对峙的德军地面部队暂时停止了进攻,然后德国空军加进了对苏军防线纵深的轰炸力度,最后德军加快了物资补给速度,加大了物资补给量。

德国的行为当然瞒不过苏联,得知消息的朱加什维利当即判断德军即将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朱加什维利认为决定苏联命运的战略方向是苏德之战,而不是苏中之战。因此,尽管远东苏军丢掉了赤塔,朱加什维利也只是下令布柳赫尔尽快夺回。夺回后,怎么打,布柳赫尔全权决定。

朱加什维利很不甘心。

朱加什维利先是得知从大兴安岭一线进入中国境内的部队被中国人合围了,然后就得知救援部队被阻击得寸步未进,再然后就得知赤塔丢了,远东苏军主力即将被合围。

朱加什维利知道远东苏军主力被消灭意味着什么,这时候他也顾不了被中国人包围的部队了,先让远东苏军主力逃出生天再说。

此时的朱加什维利只能选择相信布柳赫尔能够创造出奇迹。除此之外,他别无他法。

布柳赫尔能不能创造出奇迹,朱加什维利不知道,中国方面也不知道。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中国人可一直都没忘。但中国方面知道,那些被围困的苏军部队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倒计时中了。

经过大量重炮的不间断炮击,被围苏军承受了难以想象的伤害。

被围苏军也想过让己方火炮与中国人对轰,可天上的中国飞机让他们放弃了这一想法。只不过令他们奇怪的是,为什么天上的飞机这么少呢?总过也才不到三十架的样子。

其实,在东北的中国空军大部分飞机已经被调去对付赤塔以东的苏军了。为了保证早日围歼被围苏军,一部分飞机被调到了围歼战场上来。他们的任务是打击苏军的炮兵阵地、指挥部、物资储藏地、兵员集结地。为了保证能随时对被围的苏军进行打击和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白天时有十二架飞机(四架战斗机,八架攻击机)随时在被围苏军上空盘旋。

这样一来,被围苏军也只是观测到了不到三十架飞机在天上飞行。

可他们也不敢大摇大摆地将火炮拿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将火炮大摇大摆地拿出来,那是找死行为。他么可是想多活几天呢!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应该趁着中国人注意力转移的机会突围。突围的方向还是不变。”

“这能行吗?”

“这真的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上次我们运气不好,被中国人提前发现了。现在,中国人正打算去围歼我们在赤塔以东的主力部队,他们的注意力都在那边。我们完全可以趁此机会突围出去。”

“那我们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全部逃出生天是不可能的。我估计最少也有一成能最终回到苏联。”

“才一成,实在是太少了。”

“不少了,目前我们已经剩下十万人左右的样子,有一万人能够回到苏联已经不错了。如果他们运气够好,他们还能够得到中国工农党的帮助。相信在中国工农党的帮助下他们回到苏联的可能/性/还要高一些。”

“那好吧。我们何时突围?”

“事不宜迟,就在今天晚上。”

“好。”

就这样,苏军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员和参谋长,三两句话就定下了最后突围的决定。

当天晚上十点左右,准备就绪的被围苏军突然发起了进攻。

“怎么回事儿?这爆炸到底怎么回事儿?”

“军长,是老毛子在开炮。”

“老毛子在开炮?难道说老毛子要突围了?”于学忠心里陡然咯噔了一下,心说:“这老毛子还真是会挑时间呀!居然这时候突围。”

“命令部队一定要将老毛子的攻击坚决打下去。让独/立反坦克歼击营上来,遇到老毛子的坦克,就给我狠狠揍他娘的。”

“是。”

很快,于学忠的命令被传达下去。在被围苏军附近的中国炮兵们,纷纷撤去炮衣,将炮口对准被围苏军。

“放。”

随着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完毕的中国炮兵们或按下发射按钮,或者拉动炮绳。只见着天空中有无数的火光升起,随后又掉落在地。

“冲,冲,冲。别停下,停下来只能被中国人慢慢炸死。如果你还想或者回去见到自己的父母那就往前冲。”苏军的老兵和政委们不断地重复着类似的话。他们知道如果冲不过去,等待他们的是死。

“让坦克部队快速出击,争取早点打开一条生路。我们不能再等待了。”

“是。”

很快,被围苏军的坦克部队冲了出来,向着中国守军的阵地冲去。

“妈/的,老毛子这是要玩命呀。通知上级了吗?”

“已经通知了。他们说让我们坚持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后,会有援军和火力支援。”

“火力支援,我现在就要。否则我根本坚持不下来。”

也难怪这人火气这么大。因为他负责的防线正对着苏军突围的方向,而事先苏军一点突围的迹象都没有。这造成了对苏军近况的误判。

“咻……”

“轰……”

爆炸声从天而降。

“哪儿来的炮弹?”

“团长,师部说是远程火箭炮营发射的远程火箭炮。”通讯员及时给予了解释。

“嘿,这远程火箭炮营还真的很给力。这么快就将火力支援给送来了。回头一定要好好感谢他们才行。”

雪崩式三百毫米火箭炮由于射程远,一直都被作为军区或战区直属的支援火力而存在。这次被调到于学忠手下,是考虑到东北的空军几乎全都去攻击赤塔以东的远东苏军主力了,为了加强围歼被围苏军部队的火力才掉给了于学忠。哪儿知道,他们一上来就直接给了被围苏军当头一棒,让被围苏军的突围行动为之一滞。

也就是这一滞,后续支援的部队终于及时赶到了目的地。

“继续往前冲,决不能停下。一旦停下我们就真的玩完了。”关键时刻,苏军的政委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越是,被中国远程火箭炮炸懵了的苏军士兵很快清醒过来,毫不犹豫地往前冲。

“照明弹不间断发射,各种武器自由开火。一定要坚持住,要是比坚持不住,我们就是国家罪人、民族罪人了。”

是呀。中国方面已经打算以全军阵亡的形式全歼被围的苏军了,要是让被围苏军跑了出去。那就是丢面子的事情呀。负责防守的中国守军,肯定会被耻笑的。说是国家罪人、民族罪人都不为过。

“乌拉。”苏军士兵高喊着乌拉向前冲锋。可是他们的对手,中国守军丝毫不留情面,将一颗颗子弹射向了他们,一枚枚炮弹扔到了他们中间。

“快快快,加大火力输出。火箭筒呢?怎么没开火?”

“团长,难道你忘了,火箭筒的最大有效射程只有两百米。老毛子的坦克已经远远超出有效射程了。”

“那让反坦克炮全力开火,一定要将那些苏军坦克击毁。”

“反坦克炮早就全力开火了。可是老毛子的坦克实在是太多了。”

“轰隆隆……”

“怎么坦克的声音会从后面传来?”团长心有疑惑,转过头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支援的独/立反坦克歼击营上来了。

独/立反坦克歼击营装备的是ZTJ―40(四零)坦克歼击车,该车因为其高射速备受陆军步兵部队的喜爱。

步兵部队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主要是四零火、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一百零五毫米加农榴弹混合炮。

其中四零火虽然携带方便,威力也大,但最大有效射程只有两百米。敌方装甲目标只要在四零火的有效射程范围外基本上就不会考虑四零火的威胁。

七十五毫米野战炮重量轻,移动方便,但其发射的炮弹在对付敌方重装甲防护目标的时候却稍显威力不足。

一百零五毫米加农榴弹混合炮发射的炮弹威力大,穿甲能强,但也其自身重量却重,移动不便。

也正是由于目前步兵部队反坦克武器的优缺点明显,因此每支师级步兵部队都配备了一支装备有ZTJ―40(四零)坦克歼击车独/立反坦克歼击营。

随着ZTJ―40(四零)坦克歼击车的到来,发动冲锋的苏军坦克部队知道了什么叫做穿甲弹弹雨。

每辆ZTJ―40(四零)坦克歼击车不间断地发射着穿甲弹,大量的穿甲弹直接形成了弹网,将冲在最前面的苏军坦克彻底击毁。

与此同时,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一百零五毫米加农榴弹混合炮也不断对那些失去行动能力的苏军坦克点名。在战场上,只有死去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