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二八七章 这次完了(七)

山沟中的军阀 第二八七章 这次完了(七)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单方面信息透明在战争中意味着什么,交战双方都很明白。谁也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现在中国方面对远东苏军形成了单方面的信息透明,远东苏军还茫然不知。在这种情况下远东苏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中,他们怎么可能打得赢?

可以说中国方面正是在知道远东苏军一举一动的前提下才制定作战计划,给予了远东苏军迎头痛击。

现在一切的一切都和预想的不一样,布柳赫尔感觉头疼无比,但正事还是要做的。

布柳赫尔当即下令在赤塔以东的部分部队紧急向赤塔进发,争取早日夺回赤塔。同时乌兰乌德的苏军也出动,配合已经行动的部队一起行动。

反正布柳赫尔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夺回赤塔了。布柳赫尔知道夺不回赤塔,等待自己的也是一死而已,倒不如在死之前尽可能夺回赤塔。这样的话,就算自己死了也认了。

成功夺下赤塔的教导师、近卫七团、空降部队,在夺下赤塔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布置赤塔的防御工作。他们知道苏军是迟早要打过来的。

赤塔是远东苏军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支撑着赤塔以东苏军的日常的作战行动。赤塔要是丢了,远东苏军不发狂才有鬼。

对于赤塔能不能守住,张孝准毫不担心。笑话,在教导师、近卫团联合防守的情况下,赤塔还能丢掉,教导师和近卫七团就该撤销番号了。因为那是一种耻辱。

张孝准担心的是被包围的苏军的情况。

虽说被包围的苏军已经成了瓮中之鳖,全军覆没是早晚的事。但一天没将其吃掉,张孝准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张孝准可不想已经进嘴的肉掉了。因此在拿下赤塔的第一时间,张孝准就对身在前线的于学忠紧急下令,要求于学忠等部队务必尽快歼灭被包围的苏军,随后紧急赶往赤塔。

接到张孝准,命令的于学忠不敢怠慢,当即将参与围歼任务的师级以上军官招来,共商对策。

“剩余的被围苏军还是有战斗力的,一个弄不好我们就要损失巨大。”

“被围苏军已经知道我们在总攻前总会进行地毯式轰炸和大规模炮击。只要他们防护做得好,是不会受到太大损伤的。我们要是抱着地毯式轰炸和大规模炮击就能消灭被围苏军大部分,那倒霉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先前,苏军第十七集团军全军覆没,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地毯式轰炸对野战工事那巨大的摧毁力。要是他们知道,肯定会修筑更为坚固的野战工事。”

“说起第十七集团军的覆灭,我倒想起来直升机发挥的巨大作用。我说,我们能不能复制这一成功案例?”

“我看还是算了吧。这一案例是建立在苏军根本没防备的情况下才成功的。现在,苏军肯定有防备了。我们要是这样做了就是主动将自己的胳膊送到苏军面前,让他们砍。再说了,我们手上的直升机也不够呀。”

“那怎么办?张司令这次摆明了是要消灭赤塔以东的远东苏军主力。要是赶不上这次盛宴,反正我是会后悔终生的。”

“谁说不是呀!纵观历史,超过二十万人的歼灭战本来就不多,要是我们能够成功参与到这次歼灭战中,那是会青史留名的。而且,一旦我们歼灭了赤塔以东的远东苏军,我们就消灭了远东苏军主力。相信在夏季,我们能够饮马贝加尔湖,甚至是打到伊尔库茨克去。再过个一两年,我们甚至能和德国会师乌拉尔山。”

“你真是太乐观了。老毛子要是这么好打,当年拿破仑就不会兵败俄罗斯了。”

“好了,停止这些无意义的话吧,不将被包围的苏军吃完,我们想走都不行。”于学忠打断了众人的闲谈。

“取巧是不可能了,只能硬碰硬了。”

“硬碰硬?”

对呀,怎么没想到呢?

还是西联军时期,西联军就是用自身强大的实力碾压对手。小日本儿就是一个很好的被碾压的例子。只不过后来,为了减小伤亡和消耗,才会出现尽可能取巧的思想。现在取巧是不可能了,但是硬碰硬还是有希望的。

硬碰硬是最能体现军队真实实力的打法。

因为在硬碰硬的较量中,军队以往的军事训练、作战思想、武器装备、研发思路等与军队息息相关的各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检验。军队会根据这些检验来进行军事改革。

但硬碰硬的打法是每支军队都不想碰到的。因为这种打法很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味道。对装备差、训练不足等有诸多缺陷的军队来说,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他们是不会选择这种打法的。

对于被围的苏军来说,他们也在苦苦支撑。

他们知道中国人是迟早要进攻的,部队也是迟早要完蛋的。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的问题。

可笑的是,被围苏军居然还打算打不赢就投降。被围苏军的普遍心态是,虽说成为战俘被人耻笑,但总比战死强吧。再说了,一年前被俘并被放回来的那些人过得不是好好的吗?

殊不知中国方面这次是压根就不想要一个俘虏。哪怕你的等级再高,再有重要的情报,都逃不了一死。

既然已经决定要硬碰硬,那么战前耍什么阴谋诡计就成了无用功,还是老老实实地打吧。

这一打来,被围苏军才发现,中国人就这么打也很厉害。

中国人打起来,很有章法,先是炮兵火力急袭,将被围苏军阵地犁了一遍。至于犁的程度如何,被围苏军也是有苦说不出。

此时的被围苏军很想骂娘,你/妈/的,这中国人的炮弹打得实在是太邪门了。几乎每十枚炮弹中就有一枚炮弹都落到了战壕中,而这枚落入战壕的炮弹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杀伤。

就这还不算最让被围苏军感到愤怒的。

最让被围苏军感到愤怒的是,中国人居然动用了二百零三毫米的炮弹。

当代陆军的常用火炮由于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普遍都在八英寸(约合二百零三毫米)以下,八英寸以上的都可以算是专用的攻城重炮了。就当下来说,尤以一战中表现出色的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四百二十毫米口径的大白莎攻城重炮最为著名。

该炮之所以出名还在于,其在一战期间,成功帮助德军敲开了比利时列日要塞的乌龟壳。

至于后世名气更大的,口径达到八百毫米的多拉巨炮这时候还是高保密武器,德国还没将其拿出来用呢。

呃,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吧。

在战时的情况下,八英寸以上的火炮一般来说是不会动用的,因为其自身的重量导致其不能快速到达战场。

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世界各主要强国陆军装备的火炮口径,最大也才一百五十五毫米(指常用型,不是指那种攻城用的)。

就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交战国来说,中国、美国常用型火炮的最大口径是一百五十五毫米,苏联是一百五十二毫米,德国、日本是一百五十毫米,英国是五点五英寸(约合一百四十毫米),意大利很独特的是一百四十九毫米。

虽然口径相差不大,但是中国的射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相似火炮的射程。除了中国火炮的炮管很长外(达到四十五倍口径),中国火炮使用的炮弹也有增程型的因素。

而且中国炮弹、炸弹内部装填的塑化胶基炸/药的爆炸威力远超其他国家炮弹、炸弹内部装填的炸/药,这也造成了中国炮弹、炸弹的爆炸威力强得惊人。

远东苏军吃中国陆军火炮射程和炮弹威力的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也希望拥有射程更远的火炮。

可是苏联火炮的研究人员发现,想要获得和中国人同等射程的火炮,他们要么选择将火炮的口径增大,要么选择将火炮的身管增长。

将火炮口径增大或者增长,苏联还是能够做到的。只不过其最终成品,是苏联陆军不能接受的。按照苏联陆军自己的说法,“他们自己想要的是一种射程远、重量中偏重,可大规模装备部队的火炮。可得到的却是一种小型的,只能少量装备的攻城重炮。”

你说,苏联陆军能接受吗?

无奈之下,苏联陆军只好继续对原有火炮进行改进,增加原有火炮的产量。

其中产量最大的是M―30(三零)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和D―20(二零)一百五十二毫米榴弹炮。

经过改进,这两种炮的实际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了后世一九四三年的水准。其在反坦克方面的作用,是让德国陆军都感到十分头疼的存在。但对中国陆军来说就不是那么头疼了。

这是因为,德国陆空军和苏联陆空军的装备大致在一致的技术层面上,而且苏联还拥有数量优势。因此德国陆空军每次和苏联陆空军交手都是依靠士兵的素质取胜的。

而中国陆空军和苏联陆空军完全是两个层面的存在。中国陆空军的装备无论在哪方面都压过苏联陆空军装备一头,再加上中国陆空军官兵的高素质。

这结果嘛……呵呵,自然是苏军倒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