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二六二章 快看,那带有火焰的东西到底

“这就是传说中的FZD―12(十二)战斗机吗?”

“是的。”

“给我讲讲这战斗机好吗?”

“怎么你想知道?”

“嘿嘿嘿……”

“好吧。FZD―12(十二)战斗机,是西国党实现国家统一前就秘密研发的一款喷气式战斗机。该机最初是为了弥补FZD―10(十)战斗机和FZD―11(十一)战斗机的缺陷而研发的。等到该机研发成功,海空军都十分满意,想要将其作为制式装备。可最终海军不得不放弃了该机。”

“等等,海军为什么会放弃该机?”

“你先让我把话说完行不?”

“呃,好的。你说。”

“该机翼展八点九八米,机长十四点三米,机高四点九米,主轮距二点五四米,前主轮距四点九四米。”

某些人是否感觉这飞机的长高宽很熟悉?

实际上,李斌本人在看到这款飞机时也十分吃惊。他没想到在让那么多后世武器提前诞生后,这款被誉为第三世界贫穷国家空军首选的枭龙战斗机居然也诞生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空的枭龙战斗机不是后世的那种大规模装备的枭龙,而是类似于枭龙的一号原型机。

后世大规模装备的枭龙,其进气道有鼓起的部分;而枭龙的一号原型机,其进气道很平直,更重要的是该机翼根前缘没有一对大边条。

什么?你问翼根前缘的大边条是什么?

好吧,解释一下吧。

你去找一张美国F―15(十五)战斗机和F―18(十八)战斗机早期型号的照片对比一下吧。你会发现F―18(十八)战斗机在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前方,靠近座舱的位置会有一片多出来的小薄面。这片小薄片就是所谓的翼根前缘大边条。

“该机的正常起飞重量为九点五吨,最大起飞重量为十二点三,最大载弹量为二点八吨。由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没写错)。武器装备上,该机有一门二十五毫米双管炮,备弹两百发。飞机下有七个外挂点,两个位于翼尖,四个位于机翼下,一个位于机腹。可以挂载中国目前新研制出来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和近程红外线制导空对空格斗导弹,至于第三代反舰导弹的挂载还在试验中。最大航程两千一百公里,作战半径七百公里(三分之一航程计算),限制过载六G。”

受限于这一时空,中国自身科技力量的不足,枭龙战斗机在航程、载弹量这些关系到战斗机作战效能的关键指数上有所下降。好在这种下降在可以允许的范围内,不然海空军绝对不会采购。

FZD―12(十二)战斗机的改进计划,在FZD―13(十三)战斗机和FZD―14(十四)战斗机研制出来后就被提上了日程。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改进计划就是为该机换装一台新研制出来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只不过这样改的话,那就意味着不得不对该机进行重新设计。因为新研制出来的发动机要比原发动机长一些。

前面已经说过了,FZD―10(十)战斗机实际上就是后世苏联的米格―17(十七)战斗机,FZD―11(十一)战斗机实际上就是后世美国的F―80(八零)战斗机。

这两款战斗机在最初出现的时候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李斌对未来的喷气式战斗机的要求是必须彻底压制已有的活塞式战斗机和即将出现的喷气式战斗机。显然,这两款战斗机达不到李斌的要求。

因此新式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就被纳入了计划。

对新式喷气式战斗机,不但李斌保留了上述要求,还要求新式战斗机必须配备缩小后的雷达用于引导空空导弹,甚至是空舰导弹作战。

以上要求决定了新式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制绝对会困难重重。好在先前的喷气式战斗机研制为这款战斗机的研制打下了一些基础,不然还真的不好办。

根据喷气式战斗机的实际需求,新式战斗机的研究组决定新战机的机翼不再是平直机翼,而是带有后掠角的机翼。

如果只是简单的带有后掠角的机翼那倒不那么麻烦,毕竟FZD―10(十)战斗机就是带有后掠角机翼的。直接拿过来用不就行了?

实际上新战斗机的研发小组还真的是直接来过来用的。可用了之后他们才发现,这直接拿过来用也不行呀!因为机翼提供的升力不足呀。

新战斗机的研发小组也不是傻子,知道飞机的升力和飞机机翼面积成正比关系。他们认为增大机翼面积有益于增加飞机升力。

机翼面积经过不断增加,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既然要搭载雷达,那么飞机的进气道就不能是在飞机机头,而应该在飞机的两侧或者其他部位。

为此新战斗机的研发小组甚至调用了一架FZD―11(十一)战斗机,在安装了雷达后进行实际飞行试验。

经过试验,他们不但明确了自己的想法,还有了更深的体会。

第一,对喷气式飞机来说,在飞机座舱后部是油箱和发动机的情况下,飞机的机头是空置的,其空间大小足以放下雷达。

第二,雷达发射的雷达波对人体是有害的,要是让雷达位于飞行员的后面,那无异于实在暗中谋杀飞行员。

第三,飞机的机头最好不要用圆形,而应该用尖形。这样做有利于飞机划开前方的空气,变相提升了飞机的速度。

第四,两侧进气是十分可取的方式,但空气从机身两侧进入发动机对飞机发动机和机体本身的影响还不明,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

新战斗机的研发小组并不知道他们第四点的得出在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最初只是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而当他们深入研究后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甚至未来飞机进气口的设计都受到影响。

既然要挂载空空导弹甚至空舰导弹,那么新式战斗机的下挂点就不能少。在考虑到飞机发动机的推力,飞机机翼面积,以及飞机需要挂载装备的实际重量情况下,新式战斗机有了七个下挂点。

位于翼尖的两个固定挂载近程空空导弹。

位于机翼下的四个都可以中近程空空导弹、副油箱、炸弹,但只有靠近飞机机身的两个可以挂载反舰导弹。因为反舰导弹的重量问题导致了它必须靠近飞机机身挂载,反舰导弹的挂载处太靠近飞机机翼的翼尖,会导致飞机机翼整体受损。这对飞机的使用寿命有绝对影响。

位于机腹的一个一般来说挂载副油箱,但也可挂载中程空空导弹、炸弹、反舰导弹。

“你刚才说,这款飞机搭载了导弹,那不就是说……”

“是的,这款飞机搭载了新式的雷达,这款雷达是小型化的结果。只不过这款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为五十公里,对于最大射程为二十五公里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来说,足以完成引导任务。”

“现在你能告诉我海军为什么放弃这款战斗机了吗?”

“海军要求这款战斗机必须成为航母的舰载机,可实际改装表明,这款飞机不具备上舰条件。可能再过几十年后,这款飞机能够成为舰载机吧……”

“刚下来的命令,张司令要我们立刻起飞迎战。”突如其来的命令打断了两人的聊天。

“我先走了。”先前详细叙述的人留下这句话,跑向了机库。

“喂,我等你回来在和我详细说说。”留下的那人大声喊道。

“见识一下这个人的一举一动。”

“你怀疑他……”

“没错。”

很快满载起飞的FZD―12(十二)战斗机伴随着发动机的隆隆声升上了天空。

“鹰巢呼叫小鹰,鹰巢呼叫小鹰。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小鹰收到,小鹰收到。请指示。”

“日军轰炸机、战斗机混编机群在你们正前方八十公里处,你们的任务是尽可能使用空空导弹击落日机,打乱日机编队,为后续战斗机编队的突入创造条件。”

“小鹰明白。”

“我是小鹰一号,大家刚才都收到情报了吧。废话我也不多说了,我命令机群在收到我的通报后全机开机,在距离敌机二十公里处开始发射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直至该型导弹全部发射完。随后和其他战斗机一起冲入日军机群,展开格斗战。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中国这款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实际上就是后世美国的AIM―7(七)麻雀空空导弹。

总的来说,这款导弹综合战力相当于后世的AIM―7(七)E―2(二)型。

尽管这款导弹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用来对付活塞式战斗机和最初出现的喷气式战斗机足够了。再说了,这款导弹自从研制出来,也一直在改进呀。

中国方面最初将其称为DKK―3(三)导弹,意即空对空导弹三型,可是考虑到以后导弹的命名要是都这样做的话,难免有词不达意的时候。因此就想出了用代号作为空空导弹代称的方法。在代号的选择上,李斌很无耻地盗用了后世中国对空空导弹的代称――霹雳。

于是这款导弹被正式命名为PL(霹雳)―3(三)中程空空导弹。

这次出击执行的是短距空中拦截任务,因此每架FZD―12(十二)战斗机都携带了三枚中程空空导弹,四枚近程空空导弹。

“各机雷达开机,锁定目标。”

“明白。”

在后世,雷达诞生初期是能够锁定目标的,但当多部雷达同时锁定目标时,这些雷达不会相互通气,告诉自己的同伴,自己已经锁定目标了。等到能够告诉自己的同伴,自己已经锁定目标了,那都是后来技术进步的成果。

这一时空为了让机载雷达能够知道自己已经锁定目标,防止一个目标被多个机载雷达同时锁定,造成空空导弹的浪费,西联早就开始研发战术数据链,但当战术数据链真的能够用于实战,那还是一九四一年后的事情了。

目前中国装备有导弹的水面战舰、潜艇、喷气式飞机都装备了战术数据链。

中国派往东北的FZD―12(十二)战斗机也装备了战术数据链。很不幸,日本的飞机成为了检验战术数据链真实战斗力的磨刀石。

有了战术数据链,机群的信息交流速度大幅上升,机群也不用害怕在锁定目标时出现不同雷达锁定同一目标的情况。

锁定完成的机群,开始了等待,等待着日机进入二十公里的预定射击距离。

二十公里的距离转瞬即到。

“各机开火。”

“嗖”的一声,挂在机翼下方的一枚PL(霹雳)―3(三)中程空空导弹首先被发射出去。

此时此刻日军机群还不知道他们即将大祸临头。

在中日战争中日军吃够了西联飞机的苦头,为此日本一方面开发新式战斗机,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飞机的探测力度。在当时最好的探测方法就是雷达。

日本自己还是有些底子的,在得到德国技术援助后,日本成功开发了自己的第一款雷达。解决了部分问题后,这款雷达担负起了临时值班的任务。

随后日本有陆陆续续制造了许多雷达。这些雷达都被部署在要地,执行对空警戒任务。

朝鲜作为日本最初的殖民地和最大的劳动力来源地。为了包围朝鲜,日本将其中数部雷达部署到了朝鲜,监视中国空军在东北的活动。

于是朝着朝鲜半岛飞行的FZD―12(十二)战斗机就被日军雷达发现了。

于是日军空中机群得到了中国空军战斗机起飞迎敌的警告。

于是日军空中机群做好了空战准备。

“轰”的一声,日军机群中数架飞机突然发生了爆炸。

“怎么回事?飞机怎么会无缘无故地爆炸?”

“我也不知道。”

“快看,那带有火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说时迟,那时快。那带有火焰的东西直接撞到了一架飞机上,随后这架飞机化成了美丽烟火。

此时日军飞行员心中的震撼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只是一个带有火焰的东西就报销了一架飞机。要是大日本帝国拥有这种东西,大日本帝国肯定无敌于天下。可惜这东西不是大日本帝国所有的,而是支那人所有的。

为什么日本人会这么想呢?

因为这东西的飞来方向是从支那机群那个方向飞来的。

经过PL(霹雳)―3(三)中程空空导弹的打击,日军空中机群原本有上百架飞机,可现在只剩下了不到四十架。

可以说被发射出去的一百零八枚PL(霹雳)―3(三)中程空空导弹,每一枚都击落了近一架日军飞机。

喷气式战斗机出现后,鉴于其强大的战斗力,中国空军更改了喷气式战斗机的编制。

喷气式战斗机的最大编制为联队,每个联队直接下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十二架飞机。也就是说一个喷气式战斗机联队有三十六架飞机。(注意,以上仅为空军编制)

这次的出动拦截日军机群的FZD―12(十二)战斗机恰好是一个联队的规模,这样算下来,总共携带了一百零八枚PL(霹雳)―3(三)中程空空导弹。

PL(霹雳)―3(三)中程空空导弹的命中率本来是不高的,这次之所以有这么高,还要多亏日军机群保持密集编队,坚定地朝着一个方向飞行,另外预警机也功不可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