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十一章 准备

山沟中的军阀 第十一章 准备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一晃已到了1910年末。此时的CQ已经完全在李斌的统治之下。钢铁厂原先生产出来的钢铁大部分变成了护厂队员手中的武器装备,机械器材,少部分则储藏了起来。

1908年是一个丰收年,许多的武器在这一年定型生产。机械厂生产了一种简称为07式步枪的手动步枪。要是有军事发烧友看到的话,绝对大呼,好枪啊,毛瑟98K。在毛瑟1898式步枪生长线到来后,试制了一百枝,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如后座力太大(对东方人来说)等不少问题,最后在艾琳的帮助下,对1898式步枪及其生长线进行了改进,使新枪类似于毛瑟98K,原有的诸多问题已解决或不足为虑。机械厂利用07式步枪,生产了加装了瞄准镜的08式狙击步枪。马克沁重机枪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马克沁重机枪类似于后世的德国MG08式马克沁水冷重机枪被称为08式重机枪。轻机枪则仿制的后世布伦式班用轻机枪,简称08式轻机枪,30发弧形弹匣供弹。以上三种枪械都使用毛瑟步枪弹。主要的装备使用相同的弹药,可以减少后勤补给的困难。李斌可不想像后世淞沪会战时同为毛瑟步枪,中央军使用7.92毫米子弹,桂系军队使用7.7毫米子弹,造成桂系军队几乎无弹可用的局面。此外机械厂还生产了一种简称为08式冲锋枪的冲锋枪,该枪仿制的是后世司登MKⅡ型,该枪制造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对于贫穷的中国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即使使用毛瑟7.63毫米手枪弹杀伤力依然强大。由于中国缺铜,李斌命令生产的普通子弹必须是覆铜钢弹(狙击步枪的子弹还是全铜的)。

在工厂的德国技师看到工厂生产出来的枪械后向奥托进行了汇报。奥托得知后向德国国内进行了汇报。德国国内马上派出了一个小型的考察团来考察。结果他们发现07式步枪比1898式步枪略短,但其它性能几乎完全一致,而且原有的诸多问题已不足为虑,新兵也能更好地适应打靶训练。因此双方达成了协议。德方不追究中方侵犯毛瑟公司专利权的责任,德方愿意以十两白银的象征性价格买下07式步枪的全部图纸。中方以后生产、销售的07式步枪,不在付出相应的专利费。德方愿意以十两白银的象征性价格买下08式重机枪的全部图纸。中方向德国购买两条毛瑟步枪子弹生产线(实际上一分钱都没花,德国人友情赠送)。在考察团离开时带走了100枝07式步枪及五挺08式重机枪机枪,两万发毛瑟覆铜步枪弹(全部用来测试的)。德国人认为08式冲锋枪射程太近而且太耗子弹,没有采购(受到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交战双方距离越来越远的影响,此时的军事理论认为步枪的射程越远越好,所以德国人才没看中冲锋枪)。至于08式轻机枪,在德国人眼中则是麦德森轻机枪的仿制品(麦德森轻机枪和08式轻机枪看起来的确有相似之处)根本用不着仿制,因此没有采购。但在一战开始后,德国人发现08式轻机枪超越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轻机枪。因此急忙派人到中国买下08式轻机枪的图纸和相关技术。

之后德国推出了使用7.92毫米毛瑟覆铜步枪弹的MG08式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和新式的Kak毛瑟步枪。(这也间接导致在一战中后期交战双方都使用覆铜钢弹)李斌得知后哭笑不得,这到底算啥事儿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以Kak毛瑟步枪为原型生产出了中正式步枪,以MG08式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为原型生产出了民国24式水冷重机枪(历史上都是1935年)。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工厂利用李斌给出的资料制造出了60毫米迫击炮、82毫米迫击炮、乃至150毫米重型迫击炮也定型生产。原有的75毫米野战炮生产线在德国专家走后也进行了改造。改造成功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野战炮则被命名为09式75毫米野战炮。其原型则是后世的博福斯75毫米野战炮。只不过因为钢材的原故,导致最大射程只有8500米,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军队来说也够用了。工厂储备的弹药足够维持至少两场10万人规模的战役。护厂队明面上还是只有五千人,但实际上,却可以随时扩充到五万人,这是一线部队。接受过准军事化训练的人超过了二十万。从中抽调一半组建卫戍部队不成问题。

一线部队按照三三制原则编制,一个班10人,每个班10人,配6枝毛瑟1908式步枪和一枝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另有3人配08式冲锋枪进行近距离火力掩护。每三个班组成一个排,加正副排长共32人;

三个标准步兵排组和通讯班、火力排、卫生班、侦察班、炊事班及连级机构人员组成一个连182人,火力排26人装备有8挺08式轻机枪,4挺08式重机枪,2枝狙击步枪。

三个标准连和通讯排、卫生排、侦察排、火力连(共计4门60迫击炮,4挺重机枪)近600人组成一个营。

三个标准营和通讯排、卫生排、侦察连、炮兵连(装备6门82毫米重型迫击炮)近2500人组成一个团。这样就初步形成了,连有重机枪,营有60炮,团有82炮的火力体系。必要时团级编制会加强150毫米迫击炮。之所以这样编制是考虑到SC多山地丘陵,野战炮转移不便,而迫击炮则容易得多。这样的一个团李斌敢说绝对能打得现在清朝新军的一个协(相当于旅级建制)抱头鼠串。护厂队还有一个直属的炮兵团,有三个营,每营三个连,每连4门09式75毫米野战炮,共计装备36门野炮。二线部队减少了冲锋枪、轻重机枪、狙击步枪和迫击炮的装备数量。

至于护厂队的服装则是仿制的后世的99式军服,但因为服装面料的原因,还赶不上真正的99式军服,只是外表像罢了,但在这个时空也够用了。至于更先进的数字迷彩,目前根本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因为用不到。

1910年末,李斌下令,护厂队马上扩充至15万人的规模,工厂只留下五千人,多余的人前往山区整训(这使得原先储备的大量弹药被消耗掉),一线部队由三个每个有一万五千人的师,编号从五到七,和一个五千人的直属旅。陈武、徐荣、林寒生分别担任三个师的师长,刘烨担任直属旅旅长。二线部队编为10个师,每个师一万人,编号从101到110。机械厂加大弹药的生产量。粮食的储备必须达到供100万吨,国内不够的可以到国外买(这是考虑到将来夺取川滇黔三省后,大量贫民需要救助而准备的)。情报机构,务必打探清楚川滇黔三省的具体情况。可以说李斌为了在辛亥革命中崛起,准备拼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