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十章 解惑

山沟中的军阀 第十章 解惑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批设备很快就被运到了qijiang工厂,经过调试后马上投入了生产。

在得知设备已经投入生产后,李斌特意到了工厂进行视察。

钢铁厂王厂长(从汉阳铁厂挖来的)看到李斌到来,马上愣住了,心想“没听人说那位大人要来呀?而且那位大人只在工厂奠基出现过,平时是从不来工厂的。咋回事呀?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带着满腔的疑惑,王厂长走到李斌面前大声说道:“老板好。今儿你咋到工厂来了?这儿空气不好,你还是离开吧?您要有什么事,知会我一声,保证给你办得妥妥贴贴的。”

“咋赶我走呢?”李斌心里纳闷儿着。难道钢铁厂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随即说道:“我听说新设备已经投入生产了,就过来看看。”

“就这事儿呀?嗨,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那好,老板请让我当你的导游,领你参观参观。”说完,王厂长就领着李斌一行人进入了工厂内部。

.看着一批批设备在安装调试后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李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厂长,这些设备工人们都熟悉了吗?工人们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吗?不要怕,大胆地说。如果有你们解决不了的我来帮你们解决。”

“工人们已经渐渐的熟悉这些设备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在稳步提升。要说问题的话,也有,那就是空气不太好。”

“空气不好,这是怎么回事?”

“钢铁厂在炼钢时,排除了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特别难闻,我们工作时都带着口罩。”王厂长有些无奈地说道。

李斌在听到废气时就想到自己忽视了工业污染的问题。李斌可不想在未来中国的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于是李斌当着大家的面做出了承诺:“你们放心,只要新设备到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公司会专门拿出一笔钱为大家购买补品,以此表示对大家的歉意,这是公司的失误。”

在听说了在钢铁厂发生的事以后,化工厂等其他的工厂不干了。凭什么钢铁厂有事就可以找老板解决,我们就不可以。于是其他的几个厂长商量好了一起杀向李斌的府邸,向李斌求助。李斌也不好厚此薄彼,就一一答应帮他们解决了他们的问题。结果后来几天各个工厂一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李斌帮忙。把李斌弄得头昏脑胀,烦不胜烦,干脆闭门谢客,谁都不见。

“少爷自从你见那些人打发走了以后,你就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皱眉。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回到住处艾琳明显有些担心地问道。

“高兴是因为工厂生产出来了许多产品。这些产品是以前的中国都没生产过的或生产极少的,这是中国工业的起步。

就先说说服装厂和纺织厂吧,纺织厂生产出来的布料,被运送到服装厂生产出来新式的服装,英法美三国的绅士淑女们看到这些衣物那是疯抢呀,好像没穿这些衣物就落伍了。但话又说回来了,那些衣物确实好看又耐穿(能不好看又耐穿吗?那是艾琳提供的相关资料、技术设备生产出来的呀)。

再说说化工厂,化工厂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如洗发水、香皂、祛痘霜等。更是大受女性的欢迎,我想世界上所有的女性都会为此大掏腰包吧。

工厂生产出来的民用产品被随后生产的30个克隆人卖到了全世界。从而让我们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这些外汇我们又是怎么花的呢?一部分外汇被我们用来购买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原材料,以便我们继续生产;一部分被用来留作那30人的活动经费;一部分外汇被用来兑换成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到达一定程度后被秘密运回国;一部分被用来支付亏空,要不然我们早破产了。

不高兴是因为他们已经产生了依赖心理。”李斌有些沉重地回答道。

“少爷,那些东西,如果要飞船来生产,一天的产量相当于工厂一年的产量,这还是考虑到原材料的的供应。而且他们有了依赖心理,不就更会服从你吗?”艾琳很不屑地说。

“艾琳,你听过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吗?”艾琳摇摇头。李斌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的解释道:“这就是说与其给人鱼,不如教他捕鱼的方法,让他能够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艾琳,虽然我可以用飞船生产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但是这并不好,这会让人产生依赖感。一旦失去这些免费的东西,他们要么会无从应对,要么走向极端,以武力向我讨要。因此我才从一开始就断绝了用飞船生产全部东西的念头,只用飞船生产一些特别重要的东西。如部分工业机床,化工设备。现在已经我们已经打下了基础,我们要做的只是领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大胆地探索,不要害怕。绝对不要他们一有困难就去帮助他们,这点你要告诉在工厂、学校当老师的李四他们(由于新开了一些学校,李四手下的人要客串一下老师),绝对不能让他们产生依赖感。要让他们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思想是错误的。有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靠等靠要,是等不来也要不来的。兴办的学校就是用来培养解决问题的人才的。为了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我在兴办工厂的同时,也兴办了各类技校,兴修了多所小学、中学。至于大学要到几年后才修建,现在只能将就着。人才的培养是十分消耗时间的,但是其投入远比不上产出。因此无论如何,我都要大力培养各种人才。没有足够的人才,即使有先进的设备、理论,也不能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

“明白了少爷。”艾琳点点头。

自从德国的那批设备到来后,李斌的工厂产品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钢铁产量在1906年年底共计10万吨,其中钢产量6万吨,铁产量4万吨(这是李斌要求钢产量必须大于铁产量的结果)。化工厂生产出的火药除了消耗外,还有大量的结余。机械厂生产出的各类子弹除了满足每天护厂队的弹药消耗量外,还可以每天储存2000发步枪弹、4000发手枪弹。

化工厂方面,制碱取得成功(此处的碱指纯碱),从而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人工合成氨也取得了成功。钾肥则是化工厂的下一个课题(中国每年的钾肥需求量绝大部分靠进口)。可惜的是即使取得了如此大的成果,也没有对外公布。对外公布的话,那就是在喊“我这儿有聚宝盆,快来抢啊。”李斌才没那么笨呢。

ps:第八章有一个注二最后忘了写,现在补起。

注二:一个工人的每天的工资还买不到两斤大米。这句话是我以前在哪儿本书上看到关于介绍中国工人阶级时看到的,忘记是哪儿本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