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狼烟行 >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万古云霄一羽毛

三国狼烟行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万古云霄一羽毛

作者:凉州大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37: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待明公平定荆益两州、身负四州之地时,北方强雄自有变数、荆南孙氏已拒江东。”

“届时,明公内修兵甲、善治百姓,静待天时。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益之兵,跨江东下直击江东。明公亲帅雄狮出虎牢关,东击关东;再命一上将将偏师北伐并州,以为掎角之势;”

“待三路雄狮携排山倒海之势,齐头并进之时,天下百姓安能不箪食壶浆以迎明公者乎?

诚如是,则明公大业可成、天下可定、百姓可安。此乃亮为明公所谋之上策也!”

“先生真乃神人也!尽数夏商周三代以下奇才,唯先生一人耳!他日,若能使天下平定、百姓安居,先生当居功!”

李牧思虑少倾,直觉得诸葛亮的谋划出神入化,心下大喜,随即迟疑道:“诚如先生所言,可还有中下两策?”

“明公过誉了!”

诸葛亮见李牧从善如流,心下甚为欣喜,当即回了一礼,朗声说道:“下策自不必说!亮之中策仅有四字!”

“还请先生赐教!”

李牧施了一礼,虚心求教道。

“北守南攻!”

诸葛亮言简意赅道。

“先生的意思是……待平定荆益两州后,顺流而下,先破江东孙氏,再与关东诸侯……决战于中原?”

李牧思虑几息,随即迟疑道。

“正是!”

“当今天下大势,江东孙氏难以与曹操、刘备比肩。若能取江东则有两利:

其一,可以对北方诸侯形成合围之势;

其二,江东有大江为屏,足可自守,明公可安心在北方用兵。”

“若不取江东,明公东进关东时,江东孙氏必然掣肘于荆州。”

诸葛亮心下思忖道,此人果真文韬武略,须臾间,便能领会其中的真髓!随即,诸葛亮一一解释道。

“李牧胸中尚有不决之策……”

李牧朝着诸葛亮施了一礼,随即正色道:“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明公但说无妨!”

诸葛亮轻摇羽扇,面带笑意的说道。

“如今,天子移驾于兖州,李牧挥师南下荆益之时,若是……曹操借天子名义,纠合北方诸侯、合兵同击关中……”

李牧想起一直以来,存于胸中的不解之题,随即沉声询问道:“李牧该如何应对?”

“明公勿忧!”

诸葛亮先是宽慰一句,继而,轻摇着羽扇,不答反问道:“以明公自度……明公之势较之昔日董卓如何?关东诸侯之凝聚力,比之讨董之时……又是如何?”

“先生寥寥数语,便令李牧茅塞顿开,有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

李牧当即反应过来,随即一脸自信的朗声说道:“李牧麾下兵甲之利,十倍于董卓!关东诸侯之势,虽是今非昔比,其凝聚力却远不及当年!”

“明公所言,正合亮意!”

诸葛亮心下暗暗称赞一番,随即朗声说道:“届时,只需明公帐下能言善辩之士,便可叫关东同盟……土崩瓦解!”

“先生足不出户、高卧隆中,却对这天下大势,了如指掌!李牧深感佩服!”

对于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李牧打心眼里都是佩服。随即,李牧看着诸葛亮,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不知……先生可知战略、战术?”

“此乃历代兵法之基本!”

面对李牧如此简单的一问,一时之间,诸葛亮没有参透其中之意,随即笑着说道。

“先生所谋者是为大局战略!”

“诚如兵法所云,战略、战术互为影响!用兵最是讲求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先生最是清楚!”

“军国大事,兹事体大,往往牵一而动全身!一步错,则步步错!

李牧自然能领会先生的大略,只是……若将士们在执行战术时……出现偏差、有悖大局战略……又该如何补救?”

“若先生能屈尊北去,这些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不值一提!”

李牧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终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屡蒙明公抬爱,亮不胜愧赧!”

“只是……亮心意已决,不能躬身效力于明公左右……以报明公知遇之恩!亮深感惭愧,还望明公海涵!”

诸葛亮心下有多少无奈和遗憾,只有他自己清楚。旋即,诸葛亮朝着李牧施了一礼,面带愧色,却也是一脸决绝道。

“先生不必自责!”

李牧见诸葛亮这般决绝,心凉了一大截,随即,李牧长叹一声,一脸惋惜的悲叹道:“此乃上苍……不眷顾我李牧耶!”

诸葛亮心下波涛汹涌,面上佯装风轻云淡!

“曹孟德有荀彧、荀攸叔侄、戏志才、郭嘉之辈,刘玄德有刘晔、程昱、令兄、满宠之辈。此二人其势已成、霸业可期!”

“反观牧之麾下,筹谋划策、能挡群雄一时者……唯有元直一人耳!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李牧能得见先生,又闻先生教诲,何其三生有幸!李牧有文王之运,却无文王之德,终不能携手渭水飞熊(‘飞熊’是姜子牙的别号,后来,‘渭水飞熊’代指隐士。)北归!

何其悲凉……何其惋惜……何其抱憾终身耶……”

李牧想起曹操、刘备的谋士团,一脸怆然的悲叹道。

“明公……万莫丧气!”

诸葛亮见李牧这般哀伤,心下亦是悲愤万分,欲言又止了几次,终是意有所指的宽慰道:“亮粗知天象!明公实乃天命之人!他日,安天下者非明公莫属!请明公恕亮……不识抬举之罪!”

“李牧与先生一见如故,极为投缘,早已将先生视为兄弟……引为知己!”

“实乃是李牧福薄……不能让先生屈尊左右!若不能与先生共创大业,他日,纵然能安定天下……终将是抱憾终身耶!”

“大汉早已日薄西山,无药可救!治病若不除根,久后必复!妄图延续汉祚者,是为天道、是为愚忠、是为大义乎?”

李牧摇头苦笑几声,随即面带哀伤、神色肃穆的说道。

“或许是人各有志!”

诸葛亮倾尽全力,斩断最后一丝犹豫,意有所指道。

一时之间,正堂内一片静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