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狼烟行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时乱势危久沉吟

三国狼烟行 第三百四十六章 时乱势危久沉吟

作者:凉州大司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37: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牧随诸葛亮再入正堂。此时,尚在台阶处的黄承彦见诸葛均正欲进门,连忙伸手将其拉住,摇了摇头。

诸葛均反应过来,李牧此番南来隆中,是为二兄而来,二人定有许多话要说,其他人不便打扰。随后,诸葛均和黄承彦来到偏厅。

李牧、诸葛亮分宾主坐定。

李牧抬眼看了看对面的竹墙,其上挂有一布帛,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没来由的,李牧心下一怔,心下思忖道:历史上,诸葛亮虽不是真正的隐士,可是,他的生平,确实当的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字!

刘玄德三顾茅庐,感大贤之心,诸葛亮才愿出山襄助。不知,自己能不能有这个命数?

“朔风凛冽,瑞雪霏霏!”

好半晌之后,诸葛亮见李牧默然不语、面带忧色,心下一顿,随即意有所指的说道:“将军冒雪南下,屈驾隆中,恐是大梦一场!”

“事若不济,纵然南柯一梦,心无大憾!若不躬身亲来,必然抱憾终身!”

李牧心下了然,随即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

“将军身怀美玉,何求顽石?”

诸葛亮轻摇羽扇,一脸平静的说道。

“美玉虽真,却非盖世之才!顽石虽假,实乃辅弼之才!”

李牧心下清楚,当即一脸郑重的沉声说道。

“顽石虽假,劣性难改,恐误明公大业!”

诸葛亮心下暗动,面如平湖,波澜不惊道。

“美玉虽真,其才有限,可保一时霸业!”

李牧依旧是一脸肃穆的郑重道。

“舍近求远,恐是徒劳伤神!”

诸葛亮心下丝动,再次意有所指道。

“跨途访贤,虽远且近,何谈是空!”

李牧依旧是正色道。

诸葛亮见李牧这般求贤如渴,心下若无半点触动,自然是不可能的。

李牧视徐庶为美玉,却能看清徐庶才能的极限,确实让诸葛亮有些出乎意料。

“将军志存高远,以亮之愚才,恐难襄助将军分毫!亮本是一介布衣,抱诗书于草庐,乐山水于余生,其愿已足!”

诸葛亮摇了摇头,随即笑着说道。

“天下早乱,社稷难兴,百姓朝不保夕、食不果腹,翘引颈,以盼明主、以求安居!”

“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包藏宇宙之能,谈笑间,诸侯尽灭、安定天下;垂手间,佐世治民、民安国强!先生何能忍心安枕高卧?”

“大丈夫既怀经世盖天之奇才,何能空老泉林,弃天下黎民百姓于不顾?难道……先生当真狠心于斯?”

李牧心下清楚,诸葛亮并非是要空老隆中,他是在等待自己心中的明主。即便是如此,李牧还是意有所指道。

“亮愧不敢当!”

诸葛亮心下一顿,却依旧是轻摇着羽扇,一脸风轻云淡的说道。

“孟子曾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李牧不才,愿以身犯险,救万民于水火之间,创乾坤于险道之巅!”

“先生之才,百倍于在下,却要藏锋于山野之间。先生身怀济世之才,何能这么吝啬?”

李牧见诸葛亮依旧是不为所动,心下微凉,神色悲然道。

“明公以凉州为基业,再平关中,两州百姓归心,麾下带甲之士十万!”

“明公恩威施以海内,仁德布于两州。麾下将士,无不竭尽全力;两州百姓,无不诚心相附!”

“明公蹈兵甲之利,凝百姓之所望,自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下诸侯仅能望明公项背,安能与明公争雄!”

“假以时日,明公再创乾坤的大志,必能如愿以偿!亮预祝明公夙愿早达,开创新朝盛世!”

诸葛亮心下波动连连,面上依旧是风轻云淡的朗声说道。

“先生果真……不愿出山……襄助于李牧?”

李牧苦涩一笑,随即站起身来,朝着诸葛亮深深一拜,一脸郑重的正色道。

诸葛亮连忙起身,亦是朝着李牧深深一拜。只是,诸葛亮并没有看着李牧,他的目光早已飘向别处。

“亮纵然不能助明公,亦会代百姓感恩戴德于明公!”

十数息之后,诸葛亮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一脸凝重的看着李牧,声音中夹杂着些许无奈、遗憾,继而沉声说道。

李牧心下大悲,失声苦笑几声,慢慢的点了点头,旋即黯然落座,双目失神的看着地面。

在李牧看不到的地方,诸葛亮心紧如绷弦,紧咬牙关,双眼紧闭,微微仰头,默然不语。

但见,羽扇紧紧的贴在诸葛亮胸腹,诸葛亮紧握羽扇的右手,骨节白、青筋微突!

二人一坐一站,形如雕塑,半晌不见动作!

不辞风霜,踏雪南来,雄主心怀赤诚访大贤,徒伤悲!

婉言谢绝,憾不北归,贤臣身负无奈拒明主,空黯然!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好半晌之后,李牧稳了稳心神,随即笑着说道:“目下,凉州前景不甚明朗,先生可愿指点一二!”

“明公请讲!”

诸葛亮回过神来,重新落座,正色道。

“天下一十三州各有所归,北方强雄有兖豫曹操、青州刘备、冀州袁绍、幽州公孙瓒!”

李牧朝着诸葛亮施了一礼,随即朗声询问道:“李牧若想平天下,该如何取舍?”

“北方可称雄者,唯有明公、曹操、刘备!明公若是引兵出虎牢关,关东诸侯必然合为一体,群起而拒明公!”

“明公若能缓图,再用张仪连横之计,久后,关东诸侯定然自相攻讦。届时,明公可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益州沃野千里,有山川为险,实乃天府之国;荆州北接关中、东连江表、西通巴蜀、南挟交州,其地地理险要、人口殷实,是为用武之地!

刘焉、刘表、张鲁皆为守户之犬,不能安守其地!此二州之地,实乃上天赐予将军,成就不世之大业!”

“以亮愚见,明公应先定关中,交好关东诸侯,再取荆州、汉中以为根本。其后,将军亲统大军,自荆州西进巴蜀;命一上将,自汉中南下西川。”

“若取荆益二州为根本,则大业可成!”

诸葛亮心中早有定策,随即娓娓道来。

“平定荆益后,李牧又该如何?”

李牧思虑少倾,心下大喜,当即问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