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工业开发区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工业开发区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工业开发区

益隆镇的电子工业园是李远湖海州之行的最后一站,黄昏的夕阳光照在平整的柏油路上,道路两侧种植着细高的小白杨。

车队之前经过象山风景区,又经过植物园与美轮美奂的海裕国际私立学校,益隆镇镇中心老街两侧的屋舍就显得有些陈旧。穿过老街,就能看见东面电子工业园区星罗棋布的厂房与办公楼。

益隆镇的老街夹在中间,尤其的显得破败。

“几年前,我刚到惠山时,就曾到海州来交流学习,也在这条街上吃过小江鱼宴,对这地方有印象,这几年来,好像变化不大。”李远湖的车上,依然只坐着苏逸群、陆文夫,还有他的秘书高真。

李远湖没有要对唐学谦表达亲近的意思,没有邀唐学谦坐他的车,这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就是一种政治姿态。

“哦,之前有建新镇的计划,这段时间,他们想将新桥、象山、益隆三镇单独划出来成立第二工业开发区,之前的新建计划都被临时隔搁置不议……”苏逸群去电子工业园区的有限几次,每次都是从东边的大道经过,一次都没有到益隆镇的中心街道上去,不过对一些情况还是能做到了若指掌。

在原有的开发区之外,将新桥、象山、益隆三镇单独划出来成立第二工业开发区,是唐学谦、宋培明等人年前才有的设想。要真正的落实这个想法,却落在苏逸群的手里。苏逸群更想保持原样,或者将益隆镇的电子工业园与新桥镇的造纸工业园都并入开发区去;且不论工业布局上的优劣,至少不会太突出的显耀唐学谦的政绩。

就算要单独成立新的工业开发园区,也要拖一两年才对他更有利。

“锦湖要在这附近为旗下员工投资建造大型的高档社区,大概也与新镇建设规划有关……”陆文夫这么说,也是公允之言。

李远湖听了心思一动:容纳上万人的社区总要占地千亩以上,这么大块的土地使用,势必与新城镇规划联系起来,不会很难零零碎碎的建出一座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档社区出来。

很多话都藏着掖着没有明说,很多话,却都已经在藏着掖着之中说了一清二楚,李远湖看着从车窗透进来的夕阳光,看着光柱里浮腾的灰尘,想起偶尔会露出少年心性的张恪来:他原来是将锦湖未来的发展规划与新工业园区的建设紧密的联系到一起,省里要是不支持海州成立新的工业开发区,那锦湖在海州的发展规划将会是另一番模样。

苏逸群听了陆文夫的话眉头微皱,但是看不出李远湖对这件事的真实看法,就隐忍着没有说什么。

到达电子工业园区之后,李远湖一行人先参观了科王正在建设中的研发大楼,十二层的研发大楼目前是象山以南区域最高的建筑,最快只需要两个月就可以建成投入使用。作为央视今年的标王企业,分掉省长一行人的部分目光,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时间很紧,李远湖要赶在夜里八点钟之前离开海州,车队经过海州市第三大碟机企业新元电器时,就没有停下来;参观爱达电子的下属企业,也只是走马观花的走过,这原来是李远湖想好好看一看的地方,到最后,他也有心疲力竭之感,匆匆看完,都没有心情到工厂区与员工做一番亲切的交流;最后安排在爱达电子的员工综合餐厅用餐。

李远湖在晚餐开始之前的祝酒词中提到:“……海州的经济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得到长足的发展,既定的发展方针十分的科学,经验也总能及时的得到总结,我希望看到海州未来的发展也能按照既定的方针走下去……”

在别人的眼里,李远湖这或许是场面话,但是知道内中曲折的人却能听出其中的暗示:不仅市政规划,锦湖按照自己的意志走下去也是可以的。

苏逸群貌似热诚的目光注视着李远湖,却掺杂太多复杂的情绪:按照之前就既定的城市发展方针走下去,他如何能获得与唐学谦相提并论的政绩?他在任上做得再好,大部分的功绩也都将划到唐学谦的名下;他多少有些不甘心。

所谓投桃报李,在李远湖的祝酒词之后,爱达集团营运部总经理、爱达电子总裁苏津东代表爱达集团宣布接下来公司九七年度已经拟定的发展规划,爱达集团旗下新近已经注册成立爱达教育电子有限公司与爱达微电子有限公司。

教育电子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生产、销售学习机、电子词典、电子记事簿、电子复读机等具备教育性质的消费电子产品;爱达微电子有限公司从事半导体芯片的封装与成品测试。

虽然苏津东在展望了两家新公司的美好未来,爱达教育电子有限公司的规模未来有可能达到爱达电子此时年销售额突破四十亿的水平,之前陈信生在北京就代表爱达集团宣布将全面进军消费电子市场,组建爱达教育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全面向消费电子市场进军的第一步。但是两家公司的投资额才各一个亿,距离李远湖心中的期待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用过晚餐,直接乘车送李远湖与省政府陪同官员到高速路口,张恪坐到唐学谦的车里,李远湖坐的黑色奥迪车就在前面,透露前窗玻璃,张恪注视着前面的车或者说注视着车与车之间的稀疏夜色,过了半饷,张恪才有些精疲力竭的靠到座位上,说道:“还是让李省长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啊……我们可真不是顺民呢。”

“呵呵,有时候总是要有些无奈!”唐学谦平静的笑了笑,李远湖离席时,脸上的疲倦都不怎么掩饰了,这大概也反映他内心的失望吧。

“他或许以为我们前些日子在北京提出的科技园项目还是一个政治幌子,今天压根儿半字都没有提到……”

“或许吧,总之能按照既定的发展方针继续下去,是件好事情……”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李远湖最终或许要更上一层楼,或许都等不到在东海熬到省委书记的位子上就要离开东海,唐学谦并不期待自己的仕途能走多远——上无强援是很难走出多远的——唐学谦更期望海州能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不要因为某些人的因素而乱了步骤,白白的浪费社会资源、耽搁发展的大好时机。那就与李远湖保持稍远距离正常的关系也无妨,想成为亲近之人,也是不可能的。

李远湖没有回头看后面的车,他知道张恪与唐学谦都坐在后面的车上,他在思量陶晋书记对待锦湖若即若离的态度,既没有刻意的疏离,也没有寄以重望……或许是自己操之过急也说不定。

李远湖的确是将这次锦湖事件当成他仕途生涯中的一次政治危机来处理的。

中央的风向正悄悄转变,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也与往日迥然不同,主持中央财经工作的赵济东副总理公开表示要支持公与非公经济体平等竞争、互相促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恰是这一两年来中央争议的重心。

爱达集团作为当前国内风头最健的民营企业,注定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关注,李远湖并不想处理失当在上位者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若被认为政治上不成熟,那对李远湖的政治生涯将是非常致命的。

当然,李远湖心里也不是没有怨气的,今天一天,他都没有邀唐学谦或张恪坐他的车,也是表明他冷淡的态度。

李远湖稍稍变了一个姿势坐好,目光扫过车前座的后视镜,撞着苏逸群正通过后视镜打量的眼神——苏逸群的眼神旁若无事的闪躲开——李远湖心神一凛,他并不希望自己的情绪被苏逸群利用到,微微皱起眉头,说道:“下车后,你与唐学谦说一声,我会抽时间专门听一下海州市里有关于将新桥、象山、益隆三镇划出来建设第二工业开发区的想法……”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