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秦时:剑问明月 > 第483章擅长剥削的秦王政

秦时:剑问明月 第483章擅长剥削的秦王政

作者:今令冷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王政所说的麻烦就是给杨明找更多的麻烦事,以此让杨明忙碌起来,也让杨明体验体验自己经历的事情,对于杨明在护军都尉府偷懒的行为,秦王政可谓是早就深恶痛绝了。

但是在政务与军事方面,杨明的效率实在太高,如果仅仅只是用这两件事情去麻烦杨明的话,效果可能不会太好,所以趁着炎炎夏日之下,出兵攻打燕国之事还暂时不能付之行动的情况下,秦王政将两件庞大的工程,驰道个赵地境内水利系统的测绘事务交给了杨明。

作为统军之人,看图测绘本就是必备的技能之一,对于将这两件事情交给杨明,秦王政还是满心的,他相信杨明会交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这是秦王政的计划,只等着杨明从降兵之中挑选精锐组建新军的事情完成,就会给杨明一个大大的惊喜。

已经赶往东桓的降兵大营的杨明并不知道秦王政已经在考虑着如何算计自己了,此时的他正在与李牧叙旧,顺便挑选精锐。

“今年的大灾,秦国准备怎么应对?”作为大将军,李牧已经投降了,在军事上自然没有过多的发言权,但作为赵人,在已经席卷赵国全境的旱灾之中,李牧却必须做些什么。

“这场旱灾之下,粮食不是减产就是绝收,但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粮荒,真正会出现粮荒的时节是在冬季以及明年的夏收之前。”与李牧、司马尚两人站在一座望楼之上眺望着沉默而压抑的军营的杨明说道。

发生在秦王政十六年的这场旱灾并不会直接爆发出粮荒来,毕竟,在各家各户,在赵地,多少还有着储备,但以曾经赵国的国力而言,这点储备必然是有限的,以杨明的估计,哪怕是赵人省吃俭用,在进入秋季后就会开始小规模的出现粮荒,家底不厚的寻常人家将会断粮,在进入冬季后,大规模的粮荒将会彻底爆发开来,直到来到春季达到真正的巅峰。

所以这个夏季对于秦国来说就是一个可以积极备荒的时间,在秋季推行以工代赈,让赵地之人可以赚取满足基本过冬需求的粮食,然后春季开工,以应夏时之需。

杨明长话短说的将以工代赈以及水利和驰道之事向李牧与司马尚两人介绍了一遍,让两人一时间陷入了沉思之中。

以李牧和司马尚两人的经验看,方法是可行的,最起码在杨明所说的计划方面而言并无纰漏,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却还需验证。

而且,以工代赈说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却极为麻烦,别的不说,只是其背后所要消耗的资源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仅仅只是这一条就很难实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用在家事上有着这样的道理,在国事上同样也是如此。

所以在经过杨明的一番陈述之后,李牧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问道:“秦国能够为此拿出拿出粮食来?”

“赵地户口差不多差不多有八十万户,人口在四百万到五百万之间,想要维持这么多人一个秋季的消耗大致需要七百五十万石,不过考虑到秋季之时,家境殷实之人应该还不至于遭遇粮荒的情况,七百五十万的数字的还要打个对折,以秦国的府库储存和赵国府库中现况而言,还是能够支撑起这个数字的。”杨明道。

“这只是秋季,那冬季呢?还有来年呢?”李牧追问道,仅仅只是一个秋季可算不得赈灾,甚至在秋季的时候还不是灾情最严重的时候。

“冬季之粮,秦国可以出一半,然后赵地的大族出一半,至于来年春季之粮,当有燕国之粮补充,夏收之前的粮食吗,那就以燕国的财物向齐国购买而得。”杨明有条不紊得说道,似乎已经将一切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只是这样的安排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在其背后,是不是要素过多了一点?又是燕国又是齐国的。

难不成秦国想要趁机攻灭燕国不成?对于这样的可能性,李牧与司马尚却是下意识地看向了杨明,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秋季发兵,在深冬来临之前彻底拿下燕国,这样的事情别人必然是做不到的,但以杨明和麾下秦军的实力似乎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齐国的粮食,李牧与司马尚相信,以燕国的财物去购买齐国的粮食的话,齐国肯定会答应,因为现在燕国上下的珍藏之中,占据很大一部分的都是来自齐国,当年五国伐齐之时,燕国连占齐国七十城,几乎将齐国上下搜刮一空,收回祖产,齐国会很有兴趣。

“还请两位保密,攻打燕国之事可不能泄露出去,若是让燕国有了准备,麻烦就大了。”杨明看着两个沉吟不语的‘老家伙’,开口提醒道。

“燕国若有了准备会有怎样的麻烦?燕军的战力实在是不堪一击。”司马尚下意识地说道,赵军与燕军多有交锋,燕军是怎样的战力,他能不知道吗?

燕军连给赵军带来麻烦的能力都缺,更何况是比赵军更强的秦军呢?

“因为燕国会逃,若是消息泄露,让燕国上下将国内的大部分资源转移到了辽东之地,短时间内,我可没有兴趣翻越燕山,跨越千里之地去攻取辽东。”杨明道。

灭燕国对于秦国来说真的不难,其困难程度可能就比燕国大一点而已,而大出的这一点并不是说燕国的军队比韩国的军队更能打,而是在于相对于无处可去,只能直面秦国的韩国而言,燕国有着更大的战略纵深,可为燕国提供逃跑的地方。

想要攻灭燕国,对于秦国来说,燕军所能够造成的麻烦很小,唯一的麻烦只在于如何将燕国的精华截留在燕山以南。

“现在我们若是泄露了这样的消息,就真的成为赵地的千古罪人了。”李牧与司马尚相视一眼,俱是面带苦笑之色。

杨明已经将燕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只不过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不仅仅只是燕国,赵地以及赵地的四百多万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

“所以选兵之事情,还请两位费心了,在曾经的赵国边骑这样的精兵之间优中选优,必然能够建成一支不输龙骑禁军的存在。”杨明道。

对于赵军的实力,杨明从未怀疑过,尤其是在加上李牧的情况下。

“哪怕只是为了燕国的财货,我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之心啊。”李牧道,说话之时神色间的苦笑已经逐渐变成的坚定。

对于李牧来说,赵国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了,但赵地之人却还要活下去。

至于燕国,那就只能对不起了,因为我是赵人。李牧在心中对自己说道,神色间最后的一丝异色也变成了坚定。

从曾经的边骑之中挑选精锐,无疑要更为麻烦,因为他们都是精锐,所以,杨明直接在东桓待了三天才挑选出足够了自己想要的兵马,至于这支兵马的建制,自然是如同杨明在南境长城之时那样,以羽林卫精锐作为统领这支新军的力量,兵源可以是赵人,但各层军官则必须是真正忠诚于杨明以及秦国的人。

人性这样的东西,谁能说自己可以彻底把握,自认为掌控人性的人,往往都会被人性所背刺,防患于未然,在人性之上加上几道枷锁,如此才能让人放心下来。

自此,七千的东桓军,三千的南境长城军,合计一万赵地新军正式组建完成。

只是,当杨明带着不错的心情返回赵都之时,却是被秦王政的一道诏令迎头痛击。

“大王要让我去测绘设计赵地的驰道系统和水利工程?”看着手中的诏令,杨明一时无言。

这样的事情对于杨明来说当然不算是太困难的事情,但不困难归不困难,它却麻烦啊,而且还是麻烦透顶,杨明却偏偏是最怕麻烦的人。

“这件事情是接下来一年间赵地最重要的事情,只要交给护军都尉你寡人才能够放心啊。”看着面对一脸苦色的杨明,秦王政的心情却是好了许多。

果然啊,一个人得到快乐最快最迅捷的方式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护军都尉,寡人想,你一定不会让寡人失望吧?”秦王政说着已经站起了身,在他的身边盖聂与赵高两人紧随其上。

“寡人这边还有一些私事要去处理,护军都尉尽快着手进行吧。”秦王政只留给了杨明这样的一句话就已经走出了院子。

“麻烦啊。”杨明看着手中的诏令,大致已经想到了自己接下来的两个多月会怎样的度过了,在这炎炎夏日之中却要走遍赵国,这样的事情可真的是,秦王政身上的剥削潜力,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难怪在未来,能够将天下之人都被逼反,难怪能够让秦人都想要重新选择了。

不过测绘这样的事情,军中倒是有着一批好手,而且郑国现在还在咸阳,阴阳家的人,也许也能够用到,比如水部的那些人。

还有蒙恬,未来能够主持修长城的他,在工程方面的能力似乎也不容小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