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秦时:剑问明月 > 第482章来而不往非礼也

秦时:剑问明月 第482章来而不往非礼也

作者:今令冷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些事情,经由颜聚这些人出面的效果要远远超过杨明,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的。

在此时的情况下,无论杨明的许诺有多么诱人,原来赵国士卒们都会将信将疑,甚至完全是怀疑,不为别的,只为当年秦军在长平做下的事情。

虽然当年秦军在长平做的事情是对自己最好的、也是逼不得已的选择,但终究还是打破了诸国之间作战的底线,秦国想要重新建立起与赵地百姓间的信任,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好在,杨明对这样的现状很清楚,所以在从降兵之中挑选一部真正的精锐,组建一支由赵地百姓为基础的新军的这个过程中,杨明并未刻意强化自己的存在,而是让颜聚这些人出面,现在的杨明不需要多说什么,只等着夏去秋来,等着杨明带领这些人攻入燕国境,将本属于燕国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好处分到他们手中,所谓的信任自然也就能够建立起来。

经由颜聚等人的出面,在赵军之中,将百夫长以及到千夫长的两层军官被尽数挑选出来,这些人都有着名册在录,在赵都城的户籍尽数落入秦国手中后,已经不存在可以作假的理由了。

曾经的南境长城十万赵军,如今还有八万多人,而百夫长一级的人数则有差不多九百人,再往上推到千夫长,也不过千人而已,这距离杨明所要求的三千之数自然还存在一个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还要用另外一种更为麻烦的方法去挑选。

好在,杨明虽然在绝大多数的事情上都嫌弃麻烦,但在军事方面却是分外的有耐心,因此,在杨明这里有着一份确凿的名单,这些人是杨明从堆积如山的户籍之中挑选出来,除了勇武之外,他们都还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全部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这些人或许不是最勇武的,但他们绝对是知晓自己最应该为谁而战的人,也是最容易被收服的人,因为心有挂念,很难走上极端。

当一个个名字被点出来时,赵军之中出现了一丝骚动,这样的事情又让他们想到了一丝不好的事情。

好在从八万多人的队伍之中再挑选出以前八百人并不算太过困难的事情,因此事情推动的很快,很快就将三千之数凑齐了。

当一件件属于秦军的制式战甲武器发到这些人的手中之后,他们才算彻底放下心来,杨明他们被挑选出来,肯定不是为了杀他们,否则的话不至于给与他们武器,而是应该收缴他们的武器,再克扣他们的粮食,在将他们饿的几乎失去了体力的时候再对他们进行屠杀。

但现在的种种迹象看来,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不会发生了,因为秦军不仅没有克扣他们每日间的食物,现在还发给了他们武器。

“你们三十三人出列。”见三千人已经集结完毕,杨明朝身后的亲卫之中的一队人说道。

随着杨明令下,这队在羽林卫中经过杨明特意挑选的亲卫走向了阵前,在众人的疑惑之中,站在了被挑选出的三千人前方。

“这些人出自太原、上党以及东郡北部等地。”在一双双疑惑的视线中杨明说起了这一队三十三人的来自太原、上党、东郡北部,这些地方之前与赵国的联系颇为深厚,甚至本身就是赵国的领土,他们在语言以及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与此时聚集在此的赵军有着区别,但也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

在彼此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哪怕只有些很好的相同之处,也会让接纳变得容易起来,让这三十三个与赵地之人有着诸多共通之处的亲卫以百夫长、千夫长的身份统领这支兵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打造成为一支上下信任的、同心戮力的真正的军队。

在杨明的陈述中,属于他的计划在众人面前展开,看着那一队三十三人,被挑选出的三千人有着审视,也有着警惕,种种情绪不一而足,更多的东西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在解决完三千新军的事情之后,杨明将颜聚召到了身边,相对于赵军之中别的将领,杨明对颜聚还是十分放心的,因为颜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齐国人,对于赵国的忠心根本谈不上,唯一能够与忠心联系在一起的恐怕也就是赵王了,毕竟赵王是给他俸禄的那个人,他真正所忠诚的是自己的那份俸禄。

如果秦国可以不追究他的责任,并能够继续支付他一份俸禄的话,颜聚还是十分乐意为秦国效力的,好在,在杨明这里似乎愿意继续用他。

所以对于杨明,颜聚还是十分亲近的,毕竟杨明是可以决定他后半生命运的人。

“颜将军能够带领赵军主动投诚,避免一场无意义的大战,减少了两军许多无意义的伤亡,从这一点上来说,颜将军是有功劳的。”杨明打量着颜聚道。

不能对每一位将军都要求像是王翦、李牧那样的名将,哪怕是项燕这样层面的大将,世间也是极少的,只要不是像燕国晏懿那般的就成了。

而且颜聚能够让赵国君臣重用于他,本身就是有着充足的实力的,虽然比不上李牧,但也是一员可称良将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这员良将还是齐国人,若能将其招入麾下,未来无论是治理曾经属于赵国占领齐国的济西地区,还是攻灭齐国,颜聚都能够发挥不错的作用。

面对杨明的夸张,颜聚则是说道:“赵国已经不复存在,我终归还要为麾下的将士谋一条生路,本分而已,当不得杨护军的赞誉。”

“对于今年的旱灾颜将军有什么看法?”在经过必要的一番客套后,杨明直接问道。

“大旱乃是天灾,只希望不要再演变成人祸。”颜聚道。

天灾与人祸往往被联系在一起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原因的,天灾之下人祸横行,以至于让本只有着五分破坏力的天灾变成了十二分的摧残,这样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

尤其是当下赵国的统治体系已经崩溃,在大旱之下,秦国若是不能有效的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体系,代替赵国曾经在大灾之年发挥的作用,那这场天灾就会很容易发展成人祸,进而让整个赵地陷入到动荡之中。

到时候秦军所要面对的将不再是可以在正面战场上一战而定的赵军,而是无处不在的盗匪,到时只会牵扯到秦军大量的精力,让整个秦国都为之手忙脚乱。

“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场天灾演化成为人祸,尤其是在赵国新覆之际。”杨明道。

在杨明尝试着推动对赵军降卒进行有可能的改编之时,赵都的秦王政已经从堆积如山的竹简之中解脱出来。

杨明曾经告诉他的计划如果说还有着极大的空想性的话,那么在那一卷卷竹简中总结出的各类信息则让秦王政看到了那些计划的可行性。

水利系统与驰道,尤其是后者对于秦国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对于攻灭六国,秦王政一直是有着信心的,但在攻灭六国之后该如何建立那个疆域达到空前规模的秦国,秦王政却只有着一个模糊的概念,毕竟统治那么一个庞大的国家,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前人留下的经验已经不足以成为经验,哪怕是自信如秦王政,面对未来即将出现的那个庞大的帝国,也是不免患得患失起来。

“一切当从赵地开始,如果寡人连赵地之事都解决不好的话,那还如何统治七国归一的秦国。”秦王政合上最后的一卷竹简,神色间有着踌躇满志,有着畅想,有着谨慎,但唯独没有畏惧。

“以工代赈,驰道与水利系统,还有官员的重新任用,以及燕国。”秦王政自语着,神色间的复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

“大王这是终于看完了?”在秦王政准备着手接受来自赵地的挑战之时,捧着一个冰壶的赵姬走进了房间。

这该死的夏日实在是过分炎热了,让赵姬微微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在眼下的居住环境中,初始从回忆中带来的乐趣已经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只有嫌弃了。

现在赵姬是越来越怀念杨明了,在冬季时杨明的好处还不太明显,但在夏季之时,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在炎炎夏日之下,谁能拒绝一个有着最舒适温度的怀抱呢,可惜现在实在是不方便。

“看完了,护军都尉可是把寡人给坑了不轻。”秦王政长长的舒了一个懒腰,这样的动作,他也只会在赵姬这位母亲面前做,哪怕是在自己的女人面前,秦王政也不会如此。

“什么?杨明敢坑大王你?”被秦王政无意间的一句话为挑起了心中名为警惕的那根弦的赵姬连忙带着关切的问道,至于她所关切的谁,那就见仁见智了。

“寡人这几天什么也没做,就与他送来的东西打交代了,这不是被坑了吗?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当为我们的护军都尉找点事情做做才是,一年下来上万石的俸禄寡人可不能白花了。”秦王政道。

赵姬看着面前的秦王政,一时间不知道是不是产生了错觉,但相同的环境中,她似乎看到了秦王政儿时的影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