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三十九章 浙江丝威武

主神图书馆 第三十九章 浙江丝威武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大贵如今的资本实力,自然不是未发家前的刘镛可比,手上有大船和护镖的队伍,手上更有将近十万银元的现金,直接向当地丝庄购买生丝,也能有巨大的利润。

先在南浔本地的旅店租房子住下后,赵大贵就带着谢掌柜和几名武功高强的镖师,访问当地的丝庄,打听生丝出售价格和能出售的生丝数量后,就觉得很是振奋。

这些丝庄主要是向苏州和杭州等织造盛行的大城供应生丝,手中掌握的生丝货源很丰富,而且因为省了运价,价格也比到那些大城购买便宜了许多,

赵大贵打听了一下,这里辑里丝的价格是每包一百两银子上下,每个丝庄都能出售数十上百包的生丝。

辑里丝跟别的地方的生丝不一样,是一包八十斤的,这么一算生丝单价为每斤一两二钱五分,比从农民手中直接收购生丝上浮了二成以上,但给丝庄留下一定利润也是必然的事情。

赵大贵更在乎的反而是这边的丝庄能不能提供更多生丝,以便赚取更多利润。

转了一圈后,赵大贵和谢掌柜对这边的生丝行情有了点数,然后就开始下单,从六家丝庄先后筹集三百包的生丝,价值近五万元。

谢掌柜不知道赵大贵的底细,几次劝说他不用一次买这么多生丝,或者至少不用买得这么急,如果在南浔当地花一两个月慢慢收购,这价格还能降低一成左右。

不过,赵大贵急于抢占市场,尽快赚取最大利润,自然不会听他的,而且犹不满足,还带人到三十里之外的湖州府城,访问城里的大丝庄去。

湖州城里的丝庄卖的自然也是湖州丝,虽然比最好的南浔丝可能差一点,但也是最上等的生丝,质量极佳,价格比南浔生丝还便宜百分之三四。

赵大贵大为高兴,照样买下三百包优质生丝,又跟那些丝庄的掌柜们说过几天还会再来,希望掌柜们帮大贵商行多备些货物云云,然后才心满意足地将货物运回南浔,又跟之前买的南浔丝一起,全部装到船上。

不管是谢掌柜还是张镖头,看到赵大贵雷厉风行,短短几天就做成十万银元的生意,暗中都惊讶不已,对赵大贵更是恭敬了不少。

倒是李英琼在旁冷眼旁观,神色不变,丝毫不将赵大贵的大生意放在眼里。

赵大贵心里有鬼,一直侧面观察李英琼,但也不去直接撩拨人家。

众人上船回魔都,一路倒也平安,到达魔都县城东门外码头后,将六百包生丝全部搬进大贵商行的院子里,然后赵大贵就跟福威镖局结清余款,还给予二百两的谢礼,算是皆大欢喜了。

福威镖局这一趟并没出什么力,也没碰到什么不开眼的毛贼,算是走得非常轻松的一次镖,而且又结识了赵大贵这样的大商人,以后肯定还有很多生意机会,镖局上下都很满意。

赵大贵送走众人,才让伙计们把大门关了,这一天就不做生意,先把买来的生丝都清点才是正事。

“东家,这生丝进货是好事,但这么多货物,您打算怎么卖呢?要是压了货,可就不好了。”原先留守的陈掌柜年纪较大,老成一些,便带着忧虑说道。

“这生丝出手起来很容易,不用担心。先把咱们手头的洋布都拿出来,咱们用洋布将生丝全部包上。”赵大贵自然不会卖生丝的困难放在心上,只是指挥众人将库存的上等曼彻斯特洋布拿出来,用来包裹住生丝。

原来,这生丝是贵重货物,湖州的丝庄装生丝,都是用当地产的土布包的,但为了节省成本,自然用的都是当地最便宜的土布。

赵大贵知道做生意,包装是很重要的一项,就让大家拿出漂亮的英国洋布,将生丝重新包装一下。

弄完之后,这生丝包果然比之前好看了许多。

“这洋布以重量而言,比土布贵一些,但以面积而言,却比土布便宜了许多,而且轻便漂亮,正是用来包裹生丝最合适的布匹。”

“东家说的是。”掌柜和伙计们全部点头附和。

魔都开埠后生丝贸易很快就兴隆起来,中国商人一开始用本地的廉价土布装生丝的,但不久就用洋布代替土布,使得英国的生丝厂厂主们收到的是用上等曼彻斯特布匹包裹得漂漂亮亮的生丝,便惊讶中国人做生意讲究。

后世的历史学家却从中引申出好多课题来,说用洋布代替土布包裹生丝,其实证明洋布在中国滞销,价格暴跌,所以只能做包裹货物的廉价包装品。

然而,赵大贵到这时代的时间较久,又亲手经办好多生意,对此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那就是英国洋布在本埠是单位面积价格最便宜的一种布匹,比最便宜最差的土布还要便宜许多,就算洋布没有滞销,商人用洋布代替土布包裹生丝,也是必然的事情。

至于洋布更好看更轻便,用起来更体面,只是附带的事情了。

后世有一道历史题是这样的: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这个问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是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理论上的正确答案是“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但是,以赵大贵的亲身经历而言,这个答案显然值得商榷,还是“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更合适一些。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生丝重新包装完毕,从外观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好看了许多,也体面了许多。

第二天,赵大贵就雇人挑起五十包生丝,直奔姚家院子的英国领事馆去。

“我近日进了一批新货,还请各位过过目。”赵大贵将领事馆的外国人全部叫上,一起到院子里看自己买来的生丝。

“这是生丝,还是最好的浙江丝。”这些英国人对中国商品极为熟悉,看了一下生丝的色泽和明亮度后,就准确地判断出这是上品浙江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