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主神图书馆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主神图书馆 第一百四十四章 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

作者:黄金知了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2: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地臣看着杨坊,心里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先前去见赵大贵前,这杨买办还一脸的着急,去完之后回来,表面上还忧虑,实际上却放松了许多。

这些中国买办一个个都不可靠啊,一个个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马地臣觉得杨坊必然是在赵大贵那边有了某些收获,肯定不是他自己说的那样一无所获,但也无法可想,只得挥一挥手,让杨坊自行退去。

在这一时期,也有几艘远洋商船到上海来做生意,有拿洋布过来的,也有拿铜铁玻璃等其他洋货过来的。

只是上海的洋行此时都自顾不暇,没有几个去认真拉这些活计的,倒让大贵商行捡了不少便宜。

大贵商行也不敢沾洋布,但其他生意还可以做,便顺手卖鞋土丝和茶叶等,手中的资金实力更殷实了些。

到了十二月中旬的时候,事情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原先不可一世的义升行挺不过去,接连出现多起无法支付货款的事情,引起极大的恐慌。

接着,被欠货款的商人们又是恐惧又是愤怒,拉了一大帮人到义升行打砸抢了一番。

宫慕久和巴富尔都觉得这事情不好沾惹,明知道这些人行为有些过激,竟没有一个想出来说公道话的。

这时候站出来制止众人打砸抢可以,但那样一来,就要负责让义升行还钱,这种麻烦事,但凡一个理智点的政客都不会参一脚的。

给义升行借钱的人,除了给他们卖丝茶和洋布的商人外,还有几家钱庄和放高利贷的,都是背景硬实,手中有一定人手的。

这样打砸抢的事情发生了三次后,义升行还迟迟不能解决欠款的事情,终于让这些债主失去了耐心,终于纠集了数百人,冲到义升行店铺和林阿钦家里,把林阿钦本人和掌柜伙计们全部扣押,软禁起来。

义升行原先用来存放洋布的仓库,也被债主们控制起来,不让义升行的人接近,免得他们偷偷把货转走。

在上海的所有商人们,都充满忧虑地观察事情的发展。

不断有人来拜访赵大贵,有来借钱的,有愿意低价卖存货的,还有愿意低价出让在本地和湖州等地的铺面的,总之是要赵大贵出真金白银帮助自己的。

赵大贵不胜其烦,就带着一家子搬到吴淞江南边建造好的公馆去,也就是后世所谓的赵氏公馆,然后只在学院和造船厂等地方转悠,绝不接客。

就在这纷乱的时候,赵大贵的一位熟人,也就是德庇时总督手下的少校军官斯塔克,从香港坐邮轮北上,拜访赵大贵。

“斯兄能过来,真是太好了。上次我在香港得到斯兄的款待,一直想着回报一下,你此次过来,吃的喝的都由我来包了。”赵大贵高兴地说道。

“呵呵,赵兄又调皮了,我姓斯塔克不姓斯,这你是知道的。”斯塔克呵呵一笑说道。

“我这段时间有些闲暇,特意自酿了一些葡萄酒,还请斯兄品鉴一番。”赵大贵却不理斯塔克,继续热情地招待。

“唔,自酿的葡萄酒,还要多谢盛情款待了。”斯塔克迟疑地说道。

赵大贵不过是刚发家没几年的商人,又不是欧洲人,哪懂得酿造葡萄酒的奥秘,但到人家里做客,也没有挑剔人家酒不好的道理。

赵大贵设下晚宴,招待斯塔克,果然带上一瓶葡萄酒。

斯塔克仔细看了葡萄酒的颜色,又把酒倒到被子里晃一晃,闻一闻,然后又喝下去一点仔细品尝,然后点点头夸奖起来。

“果然是好酒。”斯塔克是出身名门之人,对声色犬马类的东西都非常精通,品鉴葡萄酒更是其专长,不住口地夸奖这酒酿造得不多。

“不过,一向以为赵兄出身中国书香门第之家,没想到原来是出身法国皇室,还是路易的,十三的。”斯塔克评论道。

赵大贵不由哈哈大笑,高兴地拍打斯塔克的肩膀。

原来,赵大贵先前在香港跟斯塔克很是投缘,后来在澳门还被斯塔克拉着去喝修道院的名酒,品尝过修道院里收藏已久的路易十三时代的葡萄酒。

斯塔克这次过来,赵大贵有意好好招待,便特意弄来一瓶路易十三的酒,让斯塔克品尝一下,也算回报对方当初的招待了。

路易十三的葡萄酒,在后世能排出高价,但此时时隔不远,也就是高档的奢侈品罢了,不难获得。

斯塔克跟着赵大贵大笑,暗中却不易察觉地皱眉。

当初自己请赵大贵喝路易十三的酒,赵大贵同样回报以路易十三的就,这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你给予我什么,我就回报以什么,既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

一想到自己此次过来见赵大贵,实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要跟对方讨价还价一番的,斯塔克不由感到一阵头大。

“我还是第一次来上海,赵兄可否带我逛一下上海?”斯塔克想了想,便提出了要求。

“那是应该的,乐意之至。”赵大贵点点头。

在1845年11月29日的时候,上海道台宫慕久和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共同发布了“上海土地章程”,允许英国人在吴淞江和洋泾浜之间的地区租用土地,作为居住和经商之用,这就是上海租界的起源。

最早的租界区域只有八百三十亩左右,赵大贵的大贵商行拥有租界地区五百亩以上的土地。

按照这个协定,英国人并不是强制性获得这八百多亩土地,而是有权跟这些土地的所有者协商,然后签署二十五年或三十年的租地合同,获得合同期限内的使用权。

租界区域内的土地价格上涨极快,在1844年初的时候外国人还能以每亩土地每年一两银子的租金获得土地使用权,但地价之后一路上涨,又经过大贵商行的一番炒作,三十年期土地使用权的价格涨到每亩三百元以上的程度。

上海土地章程公布后,还有部分农民在租界里保有土地和房产等,不愿意出让,只想趁现在的机会,将手中的土地卖出离谱的高价,也算是大清第一批“钉子户”了。

赵大贵无意用强,反而想利用他们进一步推高地价,因此很是容忍。

从法律角度上看,“上海土地章程”的地位相当复杂,很多人以为这是中国失去领土主权的开始,但事实上这项合同只是给予英国人租地的权力,而不是直接割让,甚至连租界区内的执法权还是属于清政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