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高齐说 > 34 解心结茅塞顿开 登长城志存高远

高齐说 34 解心结茅塞顿开 登长城志存高远

作者:第1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孝瓘用手遮了片刻,方才渐渐适应。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可他知道,刘起说的却没错。

刘起好大喜功,欺上瞒下,罪有应得。但连年征夫役,民不聊生,才是根本。

尉相愿和相和等在外面。旁边还站着录完口供的雁门山老者和他的儿子,还有城外王家村的王伯。

看着自家公子最近都折腾瘦了,相和有些心疼。

“公子,厨房炖了补品,公子用些,好生休息几日。”

“哪有那么娇气。”孝瓘压下心中的情绪,面朝阳光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胳膊,还没活动完,就见呼啦啦的跪了一地人。

张仲尊在前,雁门山老者和他的儿子,还有城外王家村的王伯跪在后面。

“长史,这是做什么?快都起来。”孝瓘吓了一跳,慌忙去扶张仲尊。

张仲尊却不起,执意叩首:“多谢公子救肆州百姓于水火。”

众人也叩首:“多谢公子。”

“各位快请起。”孝瓘将张仲尊扶了起来,又去扶后面的人。

王伯没想到那日那个戴着面具的公子居然就是眼前的青天大老爷,一时之间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只连声道谢。

这时,从王伯身后露出来一个小脑袋,正是王伯的孙子,先前办案,孩子便跟在尉相愿身边。

“哥哥,你能把父亲找回来吗?”孩子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孝瓘。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寂静。

王伯和孩子满怀希望的看着孝瓘,而其余人等都沉默不语。

这么多年,夫役一个都没回来,连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如何能找的回来。

孝瓘顿了顿,蹲下来,温柔的摸了摸孩子的头,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的说到:“能,哥哥帮你把父亲找回来。你要跟爷爷乖乖在家等着,好不好?”

“大人。”王伯“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他看的出来,大人的话是在安慰他们,可即使是安慰的话,但因为是大人说的,他就会选择相信,他会一直等,一直等。

“王伯快请起。”孝瓘将老人扶起,又吩咐相和去给拿着吃食,安排将他们都送了回去。张仲尊也一并告辞。

看着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孝瓘叹息一声。

尉相愿摇着扇子,“小公子何故叹息?”

孝瓘道:“本是分内之事,如何当得千恩万谢。”

尉相愿到:“小公子办了刘起虽说是分内之事,可这分内之事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可我却带不回他的父亲。”

“但你带给了他们希望。”

孝瓘有些惊讶的看着尉相愿,他没想到先生会如此说。

尉相愿懂孝瓘,于是老神在在的摇着扇子,“入了仕,在百姓眼中,便代表的是朝廷。小公子如今便是肆州百姓看到的希望,也是对朝廷的希望。”

对朝廷的希望?

是了,孝瓘豁然开朗!如果百姓对朝廷失望,那么他愿意去做那个重新为他们带来希望的人。

心中的郁结瞬间烟消云散,晴空万里。

孝瓘拱手施礼,“多谢先生教导。”

“教导谈不上,顶多算开导。小公子心思重,思虑多,倒不像我,头脑简单。”

孝瓘眉眼弯弯,“先生说笑了。”

转眼间,便到了晌午。用过午膳,孝瓘便去见斛律金,他需要将审讯刘起之事汇报给斛律金,可斛律金却去了雁门山巡防,于是孝瓘又骑马赶去雁门山。

哨兵领着孝瓘进了哨所,只见斛律金正站在边防图前布防。薛毅站在他旁边。

原来那日,薛毅和孝瓘一起在山上寻找线索时,发现先瓘不见了,立即派人去寻找,但是却没找到,当他要回军营继续增派人手时,刘超的人忽然找到他说,在雁门山脚下发现了县公和突厥人的踪迹,薛毅担心孝瓘安慰,于是立即带人前去。可到了那却发现什么人也没有,薛毅便知上当了,赶紧往回返,正巧遇到了斛律金身边的侍卫前来传话,让他全力追捕刘起。

事后,薛毅便来到雁门山。

见孝瓘进来,斛律金便停下了。

孝瓘拱手施礼,“见过太师。”

斛律金摆摆手,示意孝瓘不必多礼,“你来了,正好我也乏了,陪我出去走走。”

孝瓘跟着斛律金出了哨所,登上长城。放眼望去,山峦起伏,绵延不绝。山脊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飞向天边。观之,让人心旷神怡。

斛律金领着孝瓘在城墙上缓步而行,“‘雁门山,雁出其间。’那个山峪便是每年雁过之处。”

孝瓘顺着斛律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在群山峻岭之中,的确有一处山峪。山峪里古道蜿蜒,古道尽头山顶处,有一关隘,有重兵把守。

“那便是西陉关。”斛律金指着那处关隘,“当年汉孝武皇帝为了北伐匈奴,将这条山峪凿宽,便于行军。如今这里成了过雁门山的必经之路。早些年,突厥和宇文周一直想要将雁门山居为几有,如此便可长驱直入,攻占晋阳,直取邺城。后来,太祖皇帝将西陉关修缮,又筑长城和哨所,战事才稍稍平息。”

斛律金驻足双眼望着远处的山峰许久,似乎在凭吊先人。

孝瓘不好插话,于是便安安静静的跟在一旁倾听。

片刻,斛律金才又继续往前走,这一次他问孝瓘:“刘起之事?如何了?”

孝瓘跟在斛律金半步之后,“刘起对所犯之事供认不讳,目前暂押在大牢,等候陛下定夺。”

斛律金点了点头,又问:“肆州刺史呢?”

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责怪之意,甚至还眼含笑意的看着孝瓘又重复了一遍,“肆州刺史监管不力,当如何?”

孝瓘沉默。

肆州刺史斛律光作为刘起直属上级,竟没有发现刘起所犯罪行,确实存在过失。可斛律光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若被弹劾,恐寒了功臣的心。

这也是他必须要来见斛律金的原因之一。

斛律金转过头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回京这些年,我一直惦记着肆州。光儿勇猛,是一个难得的将军,但他却少了些怜悯,注定不会是一个称职的刺史。百姓对他多是惧怕,却从未把他当做父母官。此事,便当做是给他一个教训,你如实上报即可。将军守的是国,更是国里的百姓。”

“是!”孝瓘心中对老太师的敬佩更深了一层。

斛律金拍了拍孝瓘的肩膀:“记住,有国才有家,只有把敌人挡在门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明日我便要回京了,肆州就交给你,薛毅听你调遣。”

薛毅是斛律光手下的得力干将,斛律光不在军中,军中之事便由薛毅主管。如今斛律金说薛毅听他调遣,就等于说肆州的军队都听他调遣。

“是!”孝瓘心中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斛律金将孝瓘的神情皆看在眼里,这孩子话不多,但却都听了进去,他很欣赏他。

斛律金忽然想到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有些人,你将他放在文官之位,他能建言献策,你将他放在武官之列,他又能踏平四方。这种人,不可多得!

眼前这个后辈显然就是这种人,不可多得的人才。想必陛下也是如此认为的,才会让他来肆州。

想到了陛下,斛律金脸上的笑意渐渐散去,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峰,眼底思绪万千,他知道陛下是在为太子铺路。可为什么偏偏选在了肆州,选在了光儿的地界。

次日,斛律金返回京城。

孝瓘上疏,将肆州之事上报朝廷。又直言因土木不息,肆州百姓夫役赋税繁重,致使田地荒芜,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叩请陛下减轻夫役赋税,以安国本,以定民心。

然而,奏疏刚刚送出去,京城八百里加急便到了。

京城的天,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