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高齐说 > 27 明察暗访探究竟 家书千里送姻缘

高齐说 27 明察暗访探究竟 家书千里送姻缘

作者:第1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孝瓘和尉相愿一路沉默,策马扬鞭赶回了府衙。

相和站在府衙门口张望了许久,见公子回来了,赶紧迎了过来,接过孝瓘手中的马绳:“公子,饭菜都热着呢,我去叫人端上来。”

村子里带来的伤痛被小心翼翼的掩藏好,孝瓘神色如常:“带先生去用一些,我不饿。”

相和一听公子不吃饭,顿时有些着急:“公子,是吃过了吗?还是哪里不舒服?不舒服我去把郎中叫来。”

“不用了,”孝瓘拦住相和:“我没事。长史可还在府衙?”

“在书房里,今天一天都在。”

孝瓘点了点头,朝着书房走去。

“先热着,一会吃。”尉相愿扔下一句话,也跟了上去。

相和一头雾水,发生了什么事?

书房内,张仲尊还在整理公文,昏暗的烛光照在有些消瘦的面庞上,忽明忽暗。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张仲尊抬头,看到站在门口的孝瓘和身后的尉相愿,似乎并不惊讶。

“县公回来了?”

孝瓘进了屋,“长史辛苦。”

“不辛苦,早晚都是要做的。”

孝瓘坐在椅子上,倒了杯凉茶,张仲尊定是知道那个村子的,所以才会将他们引过去。

“长史可认得雁门郡太守刘起?”

张仲尊道:“见过几次,不熟。”

“前永安郡太守和秀容郡太守呢?”

张仲尊拿着公文的手顿了顿,“前秀容郡太守年事已高,前年病故。同一年,前永安郡太守,后来的肆州长史,外出公干,赶上雨天路滑,马车走错了路,掉下悬崖,不幸遇难。”

都死了?还是同一年?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与刘起有关。

孝瓘慢慢品着手中的凉茶,片刻,缓缓说到:“城外穿过树林再往北走有一个村子,里面住了几十口人,长史暗中派人去盯着些,有什么情况立即向我汇报。”

闻言,张仲尊抬起头来看着孝瓘,眼前的少年气质温和,但目光却十分坚毅。此刻任由他看着,并没有因为他的逾矩而恼怒。

孝瓘问:“长史可有意见?”

“下官不知县公此举何意。”

孝瓘不答反问:“长史等到现在是为何?”

张仲尊沉默下来,的确是他故意将孝瓘引到那个村子的。这些年,刘起欺上瞒下,滥用职权,他曾多次建议斛律光彻查,但斛律光常年在外征战,刘启又十分会投斛律光所好,知斛律光厌烦州郡琐碎之事,因此雁门郡中之事刘起都处理的十分妥当,丝毫不用斛律光担心,甚至那些前来告状的人,刘起都十分“体贴”的将人挡了回去,为刺史大人分忧。

可是雁门郡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愧对枉死的前辈们。于是他一直在等一个能救肆州百姓的人,可当他刚看到孝瓘时,心中很失望,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又怎么会体会百姓疾苦,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呢。可是后来渐渐地,他对孝瓘有些改观,尤其是孝瓘批注的公文,字里行间并不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于是他想试探一下,便将他们引了过去,又一直在这里等他们回来,就是想看看这个小公子见到了那些人会有何反映。

张仲尊退了一步,拱手施礼:“下官现在就去安排。”

孝瓘点了点头:“有劳长史。”

张仲尊起身:“时侯不早了,县公早些休息,下官告退。”

“长史慢走。”

待屋内只剩下孝瓘和尉相愿两人,尉相愿摇着他的羽毛扇子笑骂到,“这只老狐狸!”

孝瓘挑了挑眉:“长史年纪似乎与先生相差无几。”

尉相愿噎了一下,“小公子噎人的本事渐长。”

孝瓘道:“先生谬赞。”

“今日之事,先生有何看法。”

尉相愿道:“强征夫役之事,可不止雁门郡一处。只不过雁门郡早些年连年征战,人口锐减,又有一个好大喜功的太守,因此才最先暴露出来。小公子只查刘起,恐怕治标不治本。夫役之事,归根结底是陛下大肆修建宫殿造成的。”

“先生慎言。”孝瓘语气有些冰冷。

尉相愿不在意的笑了笑,他能看的清,小公子又怎么会看不清。

“小公子心如明镜,我也不必多说。但我还是要问一句,办了刘起之后呢,下一个刘起又该如何?”

孝瓘正色道:“先生研习圣人之道,熟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之也应当清楚,在其位,当谋其政。我作为代肆州刺史,当前要做的,是肃清肆州地界。”

“在其位,当谋其政?”尉相愿细细咀嚼这七个字,半晌,哈哈大笑,“小公子之才能,令人佩服。既如此,身为小公子谋士,我也当为小公子尽力。”

尉相愿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吧,吃饭去,明日还要去雁门郡。”

孝瓘眉头微微舒展,“辛苦先生了,可是先生不能去。”

知他者,尉相愿也。刘起是一定要查办的,今日之事,定瞒不过刘起,既然如此,他就先下手为强。他在明,就需要有人在暗。可是尉相愿不行,他这几日经常外出,很容易被认出来。

他需要另一个信任之人暗中查探此事。

这时,相和敲门进来了。

“公子,王姨娘的家书。”

相和将一封厚厚的书信交给孝瓘,还偷偷打量了一下,见公子并没有什么异常,才放下心来。

这么厚的书信?莫非出了什么事?

孝瓘赶紧将书信拆开,足有五六张纸。孝瓘一页一页看过去,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王氏还在张罗着给孝瓘娶妻,这回更是直接画了几个画像来,问他相中哪一个了。

“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都是大家闺秀啊!”

尉相愿站在孝瓘旁边感叹,伸长脖子偷看。

“荥阳郑氏?”听到荥阳郑氏,相和十分兴奋,“王姨娘说荥阳郑氏家的嫡长女秀外慧中,和公子是天作之合!”

孝瓘没有在意二人说什么,而是在仔细的看家书。信是二哥执笔的,京城一切安好,提到亲事,二哥也是一笔带过,可能是拗不过王氏,只好把画像一起寄了过来。

孝瓘将信收好,相和来的正好,他有事要安排相和做。

“相和,明日你出去暗中打听一下关于刘起强征夫役的事,看能不能找回些有用的东西。”

相和生病一直没有出去,一时半会不容易被发现,让他去打探,最合适不过了。

相和见公子面色严肃,便知事情的重要性,“公子放心,相和一定能办好。”

“嗯,此事牵连雁门郡太守,你要小心些。”

“是。”

无论什么事,只要是公子交代的,他就算豁出性命也一定能完成。

孝瓘点了点头,累了一天,这会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顿时觉得有些饿了,于是招呼二人去吃饭。

尉相愿走在最后头,拽了一下相和,小声问:“娶哪个?”

相和翻了个白眼,“我怎么知道!”

尉相愿撇了撇嘴,过了一会又拽了相和一下:“小心点。”

是夜,孝瓘躺在床上,脑中不断回想起城外村子里的残垣断壁疮痍满目。以前,他在书上读到民不聊生,读到赤地千里,可远远没有今日亲眼所见让人震惊和痛心。然而,更让他痛心的是老者眼中那抹失望,对生活的失望,对朝廷的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