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高齐说 > 26 孝瓘微服探民情 强征夫役苦百姓

高齐说 26 孝瓘微服探民情 强征夫役苦百姓

作者:第1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49: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斛律光平时驭下甚严,肆州官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因此平时需要审批的公文并不是太多。学习了一段时间步入正轨之后,孝瓘便清闲了下来。

这日,孝瓘决定再去城外走一走,于是把尉相愿和相和都叫了过来。

“公子,别了吧,”相和面露难色,“又会像上次一样被围住的。”

上次回来,公子的衣袖都被她们扯赃了。

尉相愿忍着笑,想起上次孝瓘在街上被媒婆围住的情景,小声嘀咕:“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刘孝标注引《语林》)

孝瓘抬起头,笑容里有一丝狡黠,“先生想驾车?”

“啊,不不不不。”尉相愿连连摆手,小公子看着温温和和的,其实心思多着呢,驾车出去还不是要他当车夫出苦力。

一旁的相和只顾着想办法,没听到二人说的话,这会忽然说道:“要不穿斗篷出去?”

穿斗篷遮起来,别人就看不到公子的样貌了。

“小孩,你瞧瞧外面这天,穿斗篷会中暑的。”尉相愿喝了一口凉茶,手中扇子摇的飞快,还是感觉闷热。

孝瓘看了一眼那羽毛扇子,感觉他更热了。

“你才小孩。”相和不服气,“要不,把脸蒙上?”

“抢劫吗?”尉相愿翻了个白眼。

相和怒道:“那你说怎么办?”

“稍安勿躁。”尉相愿就在等这就话,摇着他的羽毛扇朝门外走去。

“公子,他!”相和气呼呼的看着孝瓘。

孝瓘喝了口凉茶,示意相和莫急。

片刻,尉相愿返了回来,手里拿了两样东西放在桌子上。

“面具?”相和有些惊讶。

桌子上放了两个面具,一个青面獠牙有些吓人,还有一个普通的黑色皮质面具,窄一些,看着仅能够遮住上半张脸。

孝瓘道:“先生是说,戴面具?”

尉相愿点了点头:“试试,喜欢哪个戴哪个?”

孝瓘有些无语,拿起那个黑色的,另一个若戴上恐怕把人都吓跑了。

尉相愿有些惋惜:“其实我更喜欢另一个!”

孝瓘将面具戴上,正好将上半张脸遮住,只露出薄薄的嘴唇,和棱角分明的下巴。

尉相愿点了点头,小公子的眼睛很漂亮,人们第一眼就会被他的眼睛吸引,如今戴上面具便看的不那么真切。

孝瓘问:“如何?”

黑色面具衬着孝瓘皮肤更加白皙。

相和实话实说:“还,还挺好看的。”

“哈哈哈哈,”尉相愿没忍住,终于大笑出来。

孝瓘又吩咐相和去找了一套寻常人家的衣服换上。

“今日便由先生随我出城。”

尉相愿早就猜到了孝瓘会让他跟着出城,也没有什么惊讶的,他也乔装一番,穿了一套书生的衣服,看上去像个教书先生。

相和见公子没叫他,赶紧问:“那我呢公子?”

“你还没痊愈,再休息一天。”

孝瓘说完,见相和有些失落,于是安慰道:“下次带你出去。”

相和这才开心了不少,他还以为公子有了别人就不要他了呢。

孝瓘与尉相愿去马厩里牵了两匹马,走到门口时,见张仲尊从外面进来。

看到二人牵着马,显然是要出去,张仲尊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孝瓘的穿着,“县公这是要出去?”

孝瓘道:“对,来了许久,出去走走。”

“可是要出城?”张仲尊问到,却又不等孝瓘回答:“出了城,穿过一片树林,再往北走那里景色不错。”

孝瓘挑了挑眉,这个张仲尊和二哥相识,但是却从未和他提过二哥。平日里和他说的也都是公事,也不过问孝瓘几人之事。可今日怎么忽然对他们出城感兴趣,而且还给他们指路?

“多谢长史。”

张仲尊回礼,站在一旁,给孝瓘他们让路。

孝瓘和尉相愿各自上马,朝城外奔去。

张仲尊望着消失在街角的身影,若有所思。

九原城外是一片树林,二人骑马走了一个时辰了,才穿过那片树林地。再往北走半个时辰,才看见几个零零落落的茅草房,看样子是个村落。

二人策马走近一些,的确是个村子,只是残破不堪,看样子许久没有人了。

孝瓘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喝了几口水才感觉凉爽些。

尉相愿羽毛扇子都快摇散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好不容易看见个村子,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孝瓘道:“肆州地势险峻,土地贫瘠,早些年战乱频发,百姓死的死,跑的跑,这些空房子恐怕就是当年战乱造成的。”

“那长史将咱们引到这,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二人牵着马走在村子里,残垣断壁,石头瓦罐到处都是,间或有一两只瘦骨嶙峋的野猫跑过。

忽然,有什么东西“啪”的响了一声,好像有人在拍巴掌。

孝瓘忙拉住尉相愿,二人屏住呼吸,朝着旁边一堵黄泥墙看过去。声音就是在那墙后传来的。

孝瓘将手放在了腰间的短剑上,慢慢的靠近墙,尉相愿也小心翼翼的跟在孝瓘身后。

就在孝瓘马上要到了墙边时,忽然背后有人大吼一声:“做什么!”

二人被吓了一跳,尉相愿险些坐在地上。

这才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老者,那老者拄着一根木棍,瘦骨嶙峋的身子佝偻着,头发花白,衣衫褴褛,久经风霜的脸上双目凹陷,神情戒备的瞪着二人。

这时墙后面忽然钻出来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穿着皱巴巴的衣服和不合脚的鞋子,哒哒哒哒的跑到老者身边,拽着老者的衣襟,一边可怜巴巴的望着老者,一边偷偷的看着孝瓘和尉相愿。

“爷爷,有虫子咬我。”

老者低头看了一眼小男孩手臂上被咬的红肿的包,从口袋里摸索出来几片绿叶子,放在嘴里嚼碎了敷在红包上。

这才又看着面前这两个陌生人。

尉相愿赶紧说到:“老人家,我们是过路的。想讨碗水喝。”

老者在二人身上打量片刻,又反复看了几眼孝瓘脸上的面具。

“这是我弟弟,小时候打架伤了脸,怕吓到人,才一直带着面具。”

尉相愿谎话顺手拈来。

孝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安安静静的做他的弟弟。

老者没说什么,手牵着小孙子,在前面领着路:“走吧。”

二人赶紧跟上老者。小男孩边走边回头好奇的看着二人,看见孝瓘对他笑,便也呲着牙笑。

“公子是外地来的吧。”老者这话是对孝瓘说的。

这两个年轻人,虽然那个戴面具的不怎么说话,但是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才是做主的。

孝瓘闻言看了看老者,心中感叹老者虽然年纪大了,但却丝毫也不糊涂。

“对,来投奔亲戚的。”

“亲戚在九原城?”

“嗯,很多年没联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孝瓘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暗淡了几分。

尉相愿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他。

“唉。”老者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便不再说话了。

四人穿过这个村子又走了一段路,便又看到几户人家,看上去依旧老旧,但是却有了几分生气。村头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跑跳,间或有几个老人和女人扛着锄头,疲惫的进进出出。看到来了两个陌生人,都停下来打量。

老者打了招呼,说是讨碗水喝。那些人便散了去。

老者家是靠近村头的一个小院,院墙残破不堪,墙上一只野猫见到生人,喵的一声跑远了,踩掉了一地沙土。

老者指了指院里的两个板凳,“坐吧。娃娃去给客人端点水。”

小男孩蹦蹦跳跳的跑进屋里,片刻端出来两个盛满水的瓷碗。

尉相愿起身接过瓷碗,看了看,递给孝瓘一个。孝瓘接过碗,碗有些破旧,但好过尉相愿手中破了一角的那个。

孝瓘不嫌弃,端起碗,将水喝了个精光。小娃娃这会也不怕生了,围在孝瓘和尉相愿身边蹦蹦跳跳。

“去玩吧。”老者慈爱的拍了拍小孙子的头。小娃娃蹦蹦跳跳跑出去找村头的几个孩子玩耍去了。

孝瓘问:“老人家,村子里为何不见年轻男子?”

“都被征走修长城修宫殿去了。”老者叹息一声。

孝瓘不解:“朝廷征役按户,每户征一人,且修完便可回乡,难道,都……”

难道都没回来?孝瓘不敢相信。

老者看了看孝瓘,这小公子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说什么投靠亲戚,恐怕也是瞎编的。罢了,他一个老头子也没什么不敢说的。

于是将征役之事都和孝瓘说了。

原来这一块隶属永安郡,早些年永安郡老太守按照朝廷要求,每户征一夫役,日子还算过得去。后来朝廷合并州郡县,减少冗官,肆州由原来的三个郡变成了一个郡,于是都归雁门郡管辖。雁门郡太守刘起是个好大喜功之人,为了升官,便谎报户数,征上的夫役比别人多了很多,靠着这个把其他两郡的太守比了下去,因此合并郡县的时候又继续做了太守,且权利要比以前大的多。刘起吃到了甜头,以后无论是赋税还是征夫役,都要比别的地方多。起初百姓还有些底子,再加上夫役征用完了就回来了,百姓日子只是难了些,但还算过得去。可是谁想到,后来一年几次征夫役,征走的人也都没回来。且肆州早年连年征战,人口本就不兴旺,早已拿不出来壮丁了。于是刘起就瞒报人口,强改户籍年龄,十一二岁的孩童都被征了去。老人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被征走时二十岁,媳妇刚生了娃,小儿子才十三岁,还未成家。

村子里没有了壮丁,田地只能由老人和女人来耕种,地的产量也一年不如一年,还要交沉重的赋税。后来有些门道的人就都走了,村子就都空了下来。只剩下的二三十口人一直守在这里,担心自己的丈夫、儿子有一天回来了,找不到家。

老者混浊的双眼望向远处:“修了长城修宫殿,修了宫殿修寺庙,也不知都在哪了……还,活着没?”

沉闷的午后,万物都死气沉沉的。

孝瓘心中酸涩,张了张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天保六年,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天保七年造金华殿,发丁匠三十万修三台,筑三千余里长城;天保八年,长城内筑重城,起大庄严寺……

一桩桩,一件件,都历历在目。

民不聊生……

尉相愿看了一眼孝瓘,心中叹息一声。他这么多年走南闯北,本以为已经习惯了,可依旧难受,何况小公子人在京城,第一次见。

尉相愿打破沉默:“斛律光为人正直,为何没去告发?”

老者苦笑一声:“告了,可还没进刺史府,就被刘起的人拦下了。少不了一顿毒打,娃娃他娘就是这么没的。大人们又忙着带兵打仗,哪有时间关心我们这些小民,后来就都不告了,告了也是白告。”

老者眼中满是悲凉和失望。

孝瓘握紧了拳头,“老伯,刘起好大喜功,不顾百姓,朝廷定不会放过他!”

许是孝瓘说的太过于义正言辞,老者看了看他,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这时小娃娃从外面跑回来,哭着的扑到老者怀里“爷爷,爷爷,小虎子把我的弓弄坏了。”

老人接过孩子手中的弓,木条断成了两节,修怕是修不上了。

“不哭了,爷爷一会再给你做一个。”

小孩子哭的眼睛通红,有些委屈:“爷爷做的太慢了。”

老人眼角红了,没说什么,苍老僵硬的手指抹了抹娃娃脸上挂着的泪水。

孝瓘沉默的站起来,回到马背上将一个小纸包递过来。

那是相和怕他们路上没地方吃饭,给装的点心。

“不哭了。”孝瓘蹲下来,把点心递到娃娃面前。

小娃娃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精致的点心,大眼睛看着自己的爷爷,似乎在问他可不可以吃。

老者推辞:“公子不必如此。”

孝瓘将点心放到老者手中,又摸出几两碎银:“老人家给我们水喝,理应回礼。”

老者有些羞赧,想把东西还给孝瓘,可是看着眼巴巴的望着点心的小孙子,想了想拿了一块点心递给了娃娃,又把剩下的和银子还给孝瓘:“就是两碗水,要不得这些的。”

“您收着吧”

孝瓘站起身,示意尉相愿该走了。

二人刚走出了小院,小娃娃便追了上来。

“哥哥,哥哥,你们是要去很远的地方吗?那看到我爹,能不能告诉他,快点盖完大房子,然后回来接我们?”

稚嫩的奶音,天真的面孔,孝瓘忽然间像是被什么揪住了心一样,悲痛的说不出话来,狼狈的翻身上马,逃也似的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