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白蛇]悲催小妖报恩记 > 第99章 迟到的真相

[白蛇]悲催小妖报恩记 第99章 迟到的真相

作者:洄月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19:21: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光荏苒,不为任何人的喜怒停留。

飞云度之战结束后,尽管六界重新得到失去的灵脉,然而在此之前,连年的战乱早已使得六界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若想恢复昔年盛景,谈何容易!

为了帮助六界重建,在圣佛法海的授意下,小须弥三千真佛尽数而出,各显神通,修损各界衰竭的灵气,去除战乱后病疫横行的污浊,用了整整六十年时间,才使得那一场滔天浩劫所造成的创伤消失在六界的每一个角落。

六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然而,这一段时间足以湮灭多年前一个柔弱女子荒凉的泪渍,当所有的一切都日渐模糊之时,没有人知道,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佛,曾经踏云重返故地,于飞云度尘封地底数千米之处,轻轻的,拾起一把锈迹斑斑的长剑,凝视良久,那俊秀无匹的眉尖,曾微不可查的,动了一下。

其后两百多年,岁月匆匆之间,多少青丝成白发,多少玉肌化枯骨,而六界在漫长的岁月中,也各自都有了新的领袖,他们遵循着天地间的生存守则,带领族人各自相安无事的繁衍生息着,唯一与数百年前不同的是,六界之间,除了天地守则,还各自默默的,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个无声的共识――以须弥为尊。

如此,一场浩劫改变了整个六界的局面,曾经一度被六界中人认为置身事外,虚无而遥远的西天须弥,俨然成了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大慈大悲的圣佛法海,也成了所有人心中天地正义与无上力量的化身。

不过,没有人知道,飞云度之后的三百年里,他们心目中悲天悯人的圣佛,端坐在灵山之巅巨大的莲花座台上,不止一次的,招出一把锈迹深重的长剑,轻轻的摩挲,悠远淡然的眼底,夹杂着几不可见的思索。

若有人看见这番光景,定然会讶异,那眉梢眼角流云一般的怅然,怎会出现在这样一位早已超脱一切情~欲爱恨的“圣者”眼底?呵呵,定是错觉罢。

三百年时光转瞬即逝,佛祖如来终于历劫归来。

然而,出乎众佛意料的是,历劫之后的佛祖,却立于灵山之巅淡淡宣布,从今往后,小须弥将完全交予弟子法海。而他自己,将闭关于须弥尽头的无涯之海,探索无穷天道,从此再不过问世间之事。

众佛虽然诧异,然而即是佛祖的决定,且圣佛法海的实力早已超越佛祖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家也就不再多言,只默默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西天须弥,位于六界之外的一方世外空间,早在洪荒时期便已存在,其内茫茫苍苍,无边无际,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即便在小须弥修行了数万年的真佛们,也从没有人到达过须弥尽头。他们唯一知道的是,须弥尽头,包裹着无边的洪水巨浪,名唤无涯之海。

叫嚣肆虐的滔天巨浪之上,此时正稳稳地行着两个身影,一人着灰色僧袍,满头小小的卷发,面容端重肃穆。一人着白色僧袍,年轻而俊秀无匹,正是佛祖与法海。

法海落后于佛祖一步,却始终不紧不慢的跟着前方踏行于巨浪之上的人,良久,见那人丝毫没有停步的打算,只得叹息着止住:“师尊。”

佛祖并不转身,只缓缓道:“回去罢。”

法海面容不变,淡淡道:“弟子心有所惑,恐难以担任师尊重托。”

佛祖悠然而行:“既已参悟生之道,何须为些许凡情俗事困扰。”

法海缓缓停住脚步,遥望着前方渐行渐远的灰衣人影,俊秀绝伦的面容上,蓦地绽开一抹浅淡的笑意,似叹息,似怅然:

“些许俗事若能轻易抛却,师尊今日又何必将自己生困于无涯之海。”

轻飘飘的一席话落,前方的人影蓦地顿住了,笑意夹杂着隐隐倦意的声音悠悠传来,不同于以往的肃穆,反多了几分人气:“被你看出来了。”

法海微笑:“师尊并没有刻意隐瞒。”

看着前方肃穆中夹杂寂寥的熟悉身影,法海禁不住有些慨叹:情之一字,果真世间至奇,就连师尊也……

“生之道乃天地终极,欲寻回寻前尘旧事,绝非易事。”佛祖无声的叹息,缓缓的道。

“无妨,如今六界安定,生之道暂无所用,弟子可弃――”

“不可。”佛祖倏然转身,看着弟子风轻云淡的面容,这个天资聪慧,才智超然,肩负六界安危的人,良久,怅叹:“既然已忘记,便是天意,又何必执意记起。”

法海抬眸,悠悠的望着视野里的无垠巨浪,淡淡道:“弟子亦不愿执意,只是……心不由己。”

纵然今日的他有无穷的法力,奈何,那双绝望的荒漠一般的眸子,总是能不受任何阻挡的浮现在脑海里,三百年里,任他念多少遍清心咒,亦日日夜夜挥之不去。

“唉……”

良久,碧光过,随着一声叹息,一片轻柔的海水形成一个透明的结界,裹挟着一袭灰影无声的融入滔天的巨浪之下,唯有佛祖的声音隐隐的从遥远的浪底传来:“罢了,为师成全你,不过,且莫忘记自己的职责。”

“是,弟子谨记。”法海躬身郑重道,遥望着翻腾喷涌的浪花,眼底薄霭轻闪:“多谢你……狂欢师尊。”

是的,若单单是如来师尊,今日又怎会这般答应自己,万幸……师父他,终究还是在轮回中找回了遗失的那一部分自己。

一道温润的白光倏地穿透水面,直直射入法海眉心……

那一日,小须弥众佛不约而同的感受到了整个结界的剧烈晃动,众人掐指卜卦,却一无所获,便又各自修行去了。

没有人知道,无涯之海的滔天巨浪之上,一身白衣的圣佛仿若失了魂的泥塑一般,僵硬的握着一把布满锈迹的长剑,一步一步,漫无目的的踏水行走着,任凭脚下肆虐的洪水沾湿了干净无垢的洁白僧袜,而那张三百年来始终淡然无波的面容上,不知是不是被溅上了海水的缘故,湿漉漉的,破天荒的显出两分苍凉的疲惫来……

――――――――――――分割线――――――――――――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百年前那场浩劫的痕迹在时光的流逝中消失的干干净净,尤其对于寿命短暂的人界中人来说更是如此,如今,已经没有人再记得当初的生灵涂炭了,那场残酷可怕的战乱,在人界一代代生命的轮回中逐渐变浅,成为一个遥远的传说,一个没有多少意义的符号。

除了圣佛法海在人界与日俱增的威望之外,当初所有的一切,都已被时光湮没的干干净净。

人界,重州,一个位于都城西京南面千余里的州县,虽属蛮荒之所,然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一处古朴美丽的地方。

但是,这一年的重州十分不平静,先是一场连绵二十余天的大雨使得庄稼颗粒无收,紧接着,洪涝过后,一场可怕的瘟疫无声袭来,短短一个月时间,曾经安宁的重州几乎成了一座死城,活着的人不到曾经的十分之一,他们饥寒交迫的瑟缩在黑暗角落里,望眼欲穿的期盼着千里之外朝廷的救援。

然而,援军迟迟不到,于是,绝望的人们在饥饿与死亡的驱使下,逐渐将贪婪的视线转向了自己的同类。

黎明之前的重州,所有的一切皆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死寂的街道上,除了晦暗不明的月光和两旁被洪水浸泡的坍圮的残垣外,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一片死气中,倏地,一个窈窕的黑影闪过一堆杂乱的石块,飞也似的向着郊外跑去,黑影的手里,依稀紧紧地握着什么东西。

不到片刻,郊外一座四壁尚且齐全的破庙前面,黑影气喘吁吁的停住了,被尘土和不知名的黑灰弄得脏兮兮的脸蛋上,一双莹亮的大眼闪过一丝拳拳的喜悦来,小心翼翼的握了握手里的东西,刚要推门而入,然而,似是察觉到什么,黑影倏地凝住动作!

顿了顿,小心翼翼的伸出干瘦的小手,悄无声息的将庙门推开了一道缝,黑亮的眼睛带着警惕悄悄的朝里探去,蓦地,乌黑的瞳仁扩大了开来!

肮脏的破庙之内,三四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团团坐着,静悄悄的围着一口架在火上的大锅,一双双浑浊而贪婪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咕嘟咕嘟冒泡的食物看着,旁边的地上,依稀是一具老妪残缺不全的半个尸体。

“婆婆……”庙门外的黑影浑身发抖,只敢用袖子死死捂住嘴巴,泪水大颗大颗的滑落脸颊,将那张脏兮兮的小脸冲出了一道道白痕,隐约可见其下白皙幼嫩的肌肤,再观其身形,却原来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

几乎是同时,“啪”的一声,少女手中一直紧紧握着的东西掉在了地上,那是――半块发霉的薄饼。

“谁!”门内之人听到声响,“哗”的一下扑了出来,少女一惊,只仓促的回头看了一眼布偶一般蜷缩在地上的,与自己相依为命了十余年的婆婆――的尸体,便拔腿飞速的向着远处黑暗的街道跑去。

几个饥民追了一阵,眼见得对方早没了影,又惦记着庙里的“食物”,不再耽搁,速速返回了破庙,围着香气四溢的大锅重新坐了下来。

直到半盏茶之后,才有人发觉不对,转头四顾,奇怪的道:“咦,怪了,那老婆子的身体怎么不见了?”

众人这才发现,原来被胡乱仍在一隅的那具尸体,果然已经不见了……

旭日初升,重州城外一座高高的山崖上,一个瘦弱的少女怀抱着一具残缺的尸体,无力的跌坐在地,晶莹的大眼迷茫的望着脚下深不见底的山崖。

良久,她低头轻轻的抚摸着怀中老妪的面颊,小声的,眷恋的喃喃道:“婆婆……婆婆,不要留下阿苏一个人呀……好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