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末数风流 >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九章 铁锅

汉末数风流 第一卷 雒阳雏虎 第九章 铁锅

作者:君清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跟前世的忙碌的生活比,现在的日子过得颇为无聊,说好听点当然是悠闲了。哪怕在九江时也好歹还有些农活能活动下,来了雒阳后更是没什么事可干。几场秋雨过后,天很快凉下来了,李继每日泡在书房里看书,还不敢看的太快,生怕看完没得看了。闲暇时便与公孙瓒、刘备他们这些幽州来的士子侃大山,抽空还跟着小丫头去听了次顾丰讲课。

与上辈子那些老师也没什么不同,都是照本宣科的读讲义而已,果然,传统教育的形式源远流长,李继没听完就嫌弃的离开了。顾丰后来问起时,李继也只好解释道自己都已经看过了,惹得顾丰一阵怀疑。不过小丫头看起来还是蛮喜欢听课的,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他下五子棋了。

李继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与底层拼尽全力的活下去相比,在这里的日子确实舒服的不得了。平日里也没有什么花销,吃喝都有书院供着,连添置的新衣也都是马忠报销的。而且有一天,李继还惊奇的发现已经有人用纸了,只不过却是拿来包装物品,这一度让他十分费解。在跟公孙瓒要来一张纸实验了一下后,李继也就释然了,现在的纸实在是粗糙不堪,墨水落在纸面上直接晕染开,根本就不适合书写保存。

这天太阳刚刚西斜,李继就从书房出来了,悠闲的迈着步子踱回了自己的小院子。小丫头此时还没回来,小院子里面坐着早已等候多时的马忠。看到李继回来,马忠黑黑的脸颊上立马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你要的东西给你置办好了,就在侧屋。”

这让李继不禁有些惊喜,自己给马忠讲了不过两天的时间,本以为要好久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弄好了,办事效率还真是没话说,怪不得卢植一直把他留在身边。

赶紧走进了侧屋,看到门边刚刚垒起的灶台上放着一个硕大的铁锅,李继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下小丫头终于不用每天都吃那些寡淡无味的菜羹了。倒不是说书院食堂只有这一种吃食,而是只有这一种吃起来还下的去口。大概是那几个月被李继把嘴养刁了,要不是窦娥实在难以忍受腹中饥饿,她几乎是一口都吃不下的。

铁锅直径有一米多,表面坑坑洼洼的,两边分别装有一个把手,看起来像模像样。估计那铁匠也没见过这种要求,还要打成一个圆弧形。

李继仔细观察了一下打锅用的铁来,质量应该算是不错,毕竟从西汉就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炒钢法了,而且还用了煤炭炼铁。但或许是因为烧煤产生的烟气太重,根本没有人想着拿它来取暖,只是用来铸造。这让他不由得又想让马忠去铁铺买上几袋子煤炭来,好留着冬天备用。

“马叔,真不错啊,就是这样的。对了,油拿来了吗?”

李继刚说完,就发现了炉子后边那一桶芝麻油,颜色很是清亮,几乎没怎么有杂质。自从丝绸之路开通以来,动物油脂就逐渐被芝麻油所代替了。当然,也是有大豆油的,只不过味道实在不咋地,所以用的人太少。

“小继子啊,我知道你饭做的是很不错的,但是成天自己做饭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虽然把李继的要求都做到了,但马忠总感觉很是怪异。书院又不是没有食堂,可这个来求学的稚童却偏偏对做饭这么情有独钟。整日忙于庖厨之事,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务正道。

“窦娥那小丫头实在吃不下食堂的饭食,做哥哥的只好勉为其难的给她当一下伙夫了。对了马叔,今晚就在这留下吃饭吧,等会把公孙大兄他们也请来。”

李继挠了挠头,他也不想做饭啊,可是看窦娥每天吃饭时那愁眉苦脸的样子,自己又实在是于心不忍。马忠也不再言语,这怎么说都是李继的私事,自己提一嘴就好,卢植派自己来跟着李继就是为了照顾他的生活的,况且窦娥的性子最近他也是极为熟悉了。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小丫头也从顾丰的课堂上回来了,看到李继在炉子上忙活,兴奋的跑进去帮忙。不久,公孙瓒也带着刘备还有平日里一起玩乐的幽州士子来到李继的小院,见李继不断往桌子上忙碌的端饭菜的样子,不由得都有些傻眼。

“想不到啊!李继对庖厨之事也这么熟稔。”一个幽州士子调笑道,引得刘备等人一起起哄,就连马忠也是笑个不停,“是啊是啊,要不去我家当个厨子可好,这工钱肯定是不少给的。”

刚忙完坐下的李继闻言翻了翻白眼,这些人可真是没个好歹,请他们来吃饭算是白瞎了。

现在这个时代有着严重的地域歧视问题,中原本地的士子看不起他们这些来自幽州的偏远鄙人,而他们幽州士子更是瞧不上凉州的关外莽夫,关西与关东的士子也在暗中互相嘲讽,最后大家一起瞧不起南方最远的交州子弟。总而言之,大部分的士子集体都是依靠地域来报团取暖的,除了少数几人能左右逢源外,几乎所有士子都有着地域黑的习惯。

李继平日里与公孙瓒和刘备多有来往,所以与书院里的幽州士子们也很是亲近。这些幽州士子也都很喜欢这个甚是聪慧的小童,平日里嬉笑惯了,也了解到李继没什么背景,所以如此口无遮拦。李继毕竟是现代人的思维,这种程度的调笑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请我当厨子?尝尝吧,看看你们能不能付起这工钱。”

桌上摆着几大盘菜,韭菜炒鸡蛋、肉炒油菜、清炒藕片还有冒着热气的白米饭。小丫头在李继身边口水都流下来了,其他人也瞧着稀奇,除了刘备外,这里的每个人都算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可这新奇的菜品还是头一次见。

刚开始,也就只有窦娥不顾他人的眼光,抢着把菜往自己碗里夹,她早就对哥哥跟自己描述的铁锅炒菜垂涎三尺了。不一会,整个桌子上就只剩下李继一个人还慢条斯理的吃着,包括马忠在内的所有人都顾不上白饭,一句话也不说,疯狗一样的抢起食来,刘备差点和身边邻座的两个幽州士子打起来。幸好小丫头肚子已经吃饱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看向了几乎没剩多少东西的盘子。

舒服的打了个饱嗝,刘备朝李继竖起了大拇指。

“我是没想到,李继你这一手可真绝啊!”

“小继子说这个新式的炊具能做的饭菜与平日里不同,确实没想到啊,是真的不一样。”马忠也满意的摇头晃脑的说道,糯糯的声音好听极了,不看脸的话甚至都会怀疑他的性别。

刘备一听来了精神,赶忙嚷嚷着要看看那个“新式炊具”是个什么样。李继捺不住刘备的催促,只好带着一众人来到侧屋。

“这炊具很方便携带啊,行军时串上布带就可以背在身后,做饭时用石头搭起来个炉子就行,很是方便。”

看到铁锅的样式后,公孙瓒若有所思。李继闻言不由得点点头,这人果然是爱打仗到骨子里了,连看到个铁锅想的都是行军。其他幽州士子也连声夸赞有理,对李继发明出来的炊具纷纷赞赏起来。只有刘备在一旁歪着头不言语,想的明显与其他人都不一样。

“这东西好不好打造?好弄的话咱们不是可以发一笔财吗?”

李继斜眼瞥了他一下,不得不说,刘备还是极为聪明的。但现在既然都被大家看到了,这东西又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便也不再藏拙。

“这炊具叫铁锅,好不好打造还要问马叔,但就算好打造也首先要有会用的厨子才行。我这做菜的方法叫炒,把油烧热之后再把菜和肉分次放入,很是讲究火候。等什么时候会炒菜的人多了,那才能靠这个发财。”

刘备沉默下来,紧紧皱起紧眉头,看来还是没有放弃靠铁锅赚钱的念头。他确实很缺钱,连学费都是乡里同宗的长辈替他交的,幸亏刘备的母亲对他成才的期望很高,不然他也不会早早在涿县就拜了卢植为师。刘备也算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另辟蹊径,硬是让他不知从哪整来的家谱靠到了皇亲国戚上,唬的包括公孙瓒在内的其他士子都是一愣一愣的,没敢把他当成一个泥腿子,平日里更是没少接济他。

看到刘备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李继也不忍心看他笑话,只好踮起脚来,轻轻拍了拍刘备的肩膀,用稚嫩的童声语重心长的说道:“刘备啊,虽然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可钱也不是万能的,千万别扣钱眼里头去了,你的优势可不在钱财上。”

这话让刘备愣住了,表情瞬间恢复了常态,还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继一眼,认真点了点头,放弃了用铁锅发财的想法。

李继却有点后悔了,这话刚说出口他就后悔了。多余这事干啥,刘备以后做了啥事自己还不知道?还用得着他李继提醒?要是被刘备给惦记上,将来绑到他的战车上去,那才是自己追悔莫及的时候。于是李继暗暗打定主意,以后还是离刘备远点为妙,可不能引火烧身。

等到一众人看完了铁锅,马忠也不知从哪就掏出了几坛子葡萄酒来,众人就在李继屋子里开怀畅饮起来。刘备拉着李继的手想给他也灌点,被李继骰子般摇头疯狂躲过,惹得马忠、公孙瓒等人哈哈大笑。

李继很久前曾喝酒误过事,那次遭遇给他带来了血淋淋的教训,从那以后,他便发了誓再也滴酒不沾。所以直到最后,连小窦娥都被迫喝了一杯,李继却愣是一滴都未碰,搞得刘备分外的没有面子。

直到月明星稀,摇摇晃晃的幽州士子们这才终于兴尽离去,马忠也抱着一个还未喝完的酒坛子摇摇晃晃的离开了小院。很快,屋子里只剩下了躺在床上打起呼噜的窦娥,还有正苦兮兮的看着满地破坛子发愁的李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