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八,这真是咱的太子吗?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朱元璋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真正破坏力极强的那就是纸,以及现如今暴涨的各个产业的价格,乱世黄金,自然是物以稀为贵嘛,粮食稀缺大家都会有意识的去屯点粮食,蔬菜水果等也是如此。

所以在此时产业内所有的价格提升,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既有现在乱世的原因,也有人为刻意的行为,人为之事已经在逐步的按计划解决中了,乱世想必天下很快就会一统。

至于是谁,那朱元璋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如今暴涨到什么程度了呢,寒门子弟往常节省一两个月即可买本书,现在恐怕已经是遥遥无期了,这对于寒门的人来说糊口尚且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更别说是去科举了,在他们家人看来这科举简直就是变相的自己花钱去当兵。

看来世家们在民间给学子们灌输的这种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啊。

尤其是现在家中还算能吃饱的也就是那几亩薄田的人家了,加上那几间年久失修的房屋,即便是全卖了恐怕也赶不上这飞涨的物价啊。

所以政策下达虽然是向着这些寒门百姓家的,但是终究得利的仍然是世家子弟们,世家们缺少的就是归顺自己的意志,服从上级的命令,如果想办法让这些人臣服于自己,那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但是如今的情况完全是相反的,人家不骂街已经是很不错了,更别说是其他的配合等等。

寒门中的科举往往是一场人生的赌博,而且只能赌一次,一次失败几乎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撒,基本上一次就决定了一辈子的事情,绝大多数是中途放弃,这其实也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别说是寒门子弟进京城科举了,就是路上所用的盘缠,住店,还有等待考试前的那段时间,这都是要花钱的,况且是京城不比乡下那么的便宜,人多自然物价什么的都贵。

京城的房子那也是不可能买的起的,所以无数士子,一次科举失败,几乎就等于这辈子都别想再参加科举了。

回家上吊者有之,服毒者有之……

比如大唐时期,武瞾时期大力举行全国范围内的武举考试和科举考试,本意那也是如此,贤能者上智障者下,为大唐悠悠盛世奠定了基础。

期间也发生过才子辱骂武则天的事情,便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骆宾王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慷慨激昂,气吞山河。女皇帝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所写,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足见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才能,连敌对方面目空一世的武则天,也为之折服。

这可是敬重天下读书人已到如此的程度,毕竟朝廷觉得只要是人才就不会为这五斗米而折腰,但是就是因为这点在世家看来的碎银子,恰恰就成为了这士子门口的一座大山,想用功都不知道何处用去……

就这,天下士子岂能不恨?

民怨沸腾。

但悲哀的是,大多数士子,连自己该恨谁都不知道……

上位能够占领金陵城,在这金陵城安稳的驻扎修养近两年,还不是刚进城对全城百姓的许诺,百姓跟朱元璋本就是一致的,大家都是穷苦的农村出身,都是经历过忍饥挨饿的,想来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

自然是要站在上位的这边了。

出了这等事,他怎么看的过去。

所以一安顿好了弩箭生产的所有事项,上位立刻就找了徐达,要马上在金陵开办纸厂!

没错,不是纸坊,而是纸厂!

这些事情的影响,都是牛一平亲口言说的,上位对于牛一平讲的这些话那简直就是历历在目啊,印象真的是太深刻了。

就仅仅是关于生产方式上面,就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产能更是不知要涨多少倍,这一点已经是未做先知了。

这就是小作坊与大产业的关系。

所以上位对于弩箭的制造便是如此的上心,即便是因为造弩箭花光上位所有财库的钱粮,上位也觉得很值得,毕竟如果办不了大规模的厂,稍微小一点规模的厂那绝对也是堪称奇迹般的从在,无非是花的时间短了点而已。

他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个“工业”,通往着另一个截然陌生,但却多姿多彩的世界。

而牛一平给他的感觉,就是手中握着这样一整个世界!

……

“哎哟这不小神仙吗,好久不见今日怎么有空出来啦?”

滁州城外,庄园的乡村车道旁。

一名刚刚忙完一片田垄的老农,正在擦汗,忽然见到一俊美少年路过。

一位正在田中作业的老农,辛苦的在地里边干活,正在喝水的同时,无意间发现走过来一个飘飘欲仙的少年。

这美男子穿着十分的贵气,而且看上去很洒脱,玉树临风,英姿飒爽,活脱脱的神仙打扮,就差手持拂尘了。

不用说这本就生的一脸俊气的男子,自然是牛一平了。

“哈哈,老刘头,你还问我,你家娃子啥时候去赶考啊?”

“老大爷,忙着呢,记得你家有个喜欢读书的娃,是不是已经去赶考了呢?”

“赶考?你开啥玩笑,我家娃要去金陵赶考,最起码也得再读完……”

牛一平也是不是礼貌的笑了笑,发现不管是什么年代的人都喜欢让自己的孩子也追求完美,非得到了万事具备的程度,才要展示自己的能力。

这一点跟牛一平那个时代的人也是一样,让孩子报各种的辅导班,甭管有没有用总之就是不能让他闲着,一旦让孩子闲着总感觉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不过说着说着,老大爷却是忽然叹了口气。

“唉,可惜就是最近这物价长得也太快了,我家娃虽然喜欢读书,可……供不起啊。”

“穿衣吃饭尚且没能有一点的宽裕,况且金陵城的物价那涨的我们这些做老百姓的压根就不敢打听,免得被那些老板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