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五百八十七章 太子监国

汉并天下 第五百八十七章 太子监国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汉四年,二月。

春节刚过,天子刘洵便在未央宫宣室殿举行了大殿,正式宣告太子刘奭监国。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率领内阁众臣、各部尚书、文武百官齐聚大殿,恭恭敬敬的朝着天子刘洵和太子刘奭行朝礼。

这一日,朝礼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个时辰左右。当满朝文武徐徐退下之时,天子刘洵已经有些支撑不住,满头虚汗缓缓流下,旁边的中常侍耿国和太子刘奭急忙上前,一左一右搀住了天子刘洵。

随后,天子刘洵便在众人的扶持下回到寝宫,一众太医早已经等在这里,一通忙活之后,天子刘洵的情况稍好了一些。

“近来的政务太子要尽快熟悉,凡事多和内阁诸位大臣商议,多听从别人的建议。不过为君者,一旦谋定而动,便要以雷霆之手段加以实现,切不可忽左忽右,也不可被朝臣所左右!”

“诺!”

太子刘奭非常恭敬,心中却充满了伤感。

此时天子刘洵也没有什么好交代的了,只是挥了挥手,说道:“好了,这里有人服侍朕,太子去忙吧!”

“诺!”

太子刘奭只好推出大殿,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当太子刘奭走出寝宫的时候,发现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一众内阁大臣、各部尚书都没有离开,而是在寝宫的宫门外聚集着。

众人看到太子刘奭走了出来,纷纷围了上来,询问天子刘洵的情况。

太子刘奭说道:“诸位大人放心,父皇已经睡下了。”

众人心中稍安。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说道:“太子既然已经开始监国,那我等便有义务将政务向太子禀报,还请太子移驾麒麟殿!”

“请太子移驾麒麟殿!”

一众大臣齐声说道。

太子刘奭心中一阵激动,在群臣的簇拥下来到了麒麟殿,而后高坐大殿之上。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随即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各部尚书也一同参会。

“启禀监国,乌斯藏都护府年前遭遇雪灾,各地部落受灾严重,需要朝廷尽快调拨钱粮赈济灾民,否则乌斯藏都护府必将生出动荡!”

“启禀监国,匈奴呼韩邪单于、左贤王、卢屠王三部请求派使者前往长安觐见天家,并且进献铸金神人像为天家祈福……”

阁臣兼财政部尚书耿寿昌和礼部尚书刘德一先一后禀报起来。

太子刘奭沉吟了一番,便说道:“乌斯藏都护府目前还在实行军管,可见其地各部尚部稳定。如今都护府遭遇雪灾,朝廷理应予以援手,内阁尽快商议赈灾方略,由财政部和户部调拨钱粮赈灾,同时命乌斯藏都护府整顿军备,以备不时之需!”

“诺!”

阁臣兼财政部尚书耿寿昌、户部尚书史玄和陆军部尚书史曾一同拱手领命。

“至于匈奴三部之事……”

太子刘奭想了一下,说道:“依我之见,呼韩邪单于、卢屠王、左贤王都是草原枭雄,三人如今对朝廷恭顺也不是出于忠心,而是畏惧我大汉的强势!所以此番他们三人派使者前来,名义上是为父皇祈福,实际上乃是探听虚实!”

旁边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闻言不住的点头赞同,此时拱手说道:“请监国示下!”

“命礼部婉拒呼韩邪单于、卢屠王、左贤王三部,天家只是偶感风寒,不日便可痊愈,今年入秋前,天家将会率三千营铁骑北上,与呼韩邪单于、卢屠王、左贤王

会猎于草原之上!”

众臣闻言大笑起来,礼部尚书刘德当即领命。

而陆军部尚书史曾则是笑着说道:“呼韩邪、卢屠王、左贤王三人自以为聪明,这下没想到却砸了自己的脚!我估计他们接到礼部的回复之后,肯定有很长时间睡不好觉了!”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接着,少府卿霍利拱手说道:“启禀监国,去年少府收入颇丰,如今少府各处府库已经爆满,臣请转移部分钱粮到户部和财政部,以补贴朝廷用度。”

“怎么?朝廷支撑不住开支了吗?”

太子刘奭有些疑惑,今日少府这边怎么变成散财童子了?

不等少府卿霍利回答,一旁的阁臣兼财政部尚书耿寿昌便拱手说道:“启禀监国,天家的陵墓正在紧张修筑中,按照原定的计划,今年便可以竣工。可是经臣等商议,天家乃是千古圣君,陵墓的规模和规制也不可寻常事之,所以臣等奏议:扩大天家的陵寝,由少府和财政部共同追加七百万缗钱财,用于天家陵寝的扩建!”

太子刘奭听完之后显然很是犹豫,从内心来讲,太子刘奭是同意扩大天子刘洵陵寝的。可是太子刘奭心中也非常清楚,天子刘洵是不可能同意此议的,因为在天子刘洵心中陵寝并没有实质上的异议,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空耗国力。

可是太子刘奭又无法直接否决此议,否则作为太子的自己就是不孝。

太子刘奭微微皱眉,想了许久也没有回答。

旁边的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站出来说道:“此议先暂缓吧。天家眼下身体不好,陵寝之事不宜大操大办,先按照原有计划进行就好。监国以为如何?”

太子刘奭稍稍松了一口气,说道:“就按大司马的意思办吧!”

接着,海军部尚书杨辅拱手说道:“启禀监国,海军部准备再组织一支远洋舰队,经琉球都护府向东航行,探索未知海域,请监国定夺!”

太子刘奭闻言顿时来了兴趣,自从小时候安远侯郑吉为自己启蒙之后,便对开拓未知领域非常感兴趣,于是问道:“海军部可有方略计划?”

“有!”

海军部尚书杨辅说道:“此前天家曾经指示海军部,在东面的大洋之中有非常辽阔的土地,而且还是无主之地。在那片土地上物产丰富,而且还有很多高产的粮食作物,如果可以在那片未知土地上站住脚,我大汉便可以获取丰富的作物、海量的金银,我大汉的国力也将会飞速提升!”

“还有这样的地方!”

太子刘奭惊呼道:“这样的富饶之地,父皇是从何处所知?”

海军部尚书杨辅摇了摇头,说道:“这一点臣就不知道了。天家才学千古罕见,臣等也是想不明白。”

太子刘奭说道:“那海军部准备出动多少舰船?”

海军部尚书杨辅说道:“启禀监国,按照海军部拟定的计划,这一次准备出动三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八艘护卫舰,以及运输船等各类辅助舰船三十八艘。舰队搭乘海军陆战营将士两千人,其余医匠、百工等三百余人。”

太子刘奭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此番出海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也不知道会有多少艰难险阻,舰队也的确要保持这样的规模,才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监国明鉴,这是如此。”

“好!”

太子刘奭当即批准下来,而后说道:“这支舰队是我大汉对外开拓的又一壮举,凡是参与其中的将士、百工、水手、医匠,

都是我大汉的英雄,朝廷应当大张旗鼓的宣传一番,同时要保证这些英雄的家眷衣食无忧,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监国明鉴!”

众人对于太子刘奭的安排很是心服,随后又有几人禀报了一些政务,太子刘奭也是一一处理完毕,很是得当。

此后太子刘奭便将麒麟殿作为自己监国听政的所在,这里距离天子刘洵的寝宫很近,也方便自己每日前去探望。

就在太子刘奭放手开始理政的时候,天子刘洵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不过精神头却一日强过一日。

这一天,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入宫觐见天子刘洵,在卧榻旁禀报了这段时间以来的政务情况。

天子刘洵欣慰的说道:“这些事情太子也禀报于朕了,太子能有这般干练,朕心中甚慰!”

而后君臣二人又说了一会儿,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有些犹豫的说道:“天家,这几天臣陆续接到一些同僚的来书,都在关心天家的身体,这几位同僚想要回京探望天家,不知可否?”

天子刘洵问道:“都有谁啊?”

“启禀天家,有公孙群、公孙寻、郭著、赵安、刘宏、蹋山、韩增、郑吉、常惠几人。”

天子刘洵点了点头,这些人都是驻守在大汉帝国各地的心腹大臣,其中几人更是与自己共患难,从民间一步步走到今日的,众人之间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从内心来讲,天子刘洵也是希望能够再见众人一面的,可是在如今的局面下,天子刘洵却不可能如此做,毕竟众人都是封疆大吏,担负着大汉帝国的稳定和安危,一时一刻都不能擅离职守的。

只见天子刘洵闭上了眼睛,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告诉他们,大汉帝国的将来,就靠他们守卫了!”

“天家!”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此时已经泣不成声,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可却是徒劳无功。

天子刘洵微微摇头,说道:“不必回来了,不必回来了……”

当晚,天子刘洵陷入了昏迷之中。

太子刘奭闻讯急忙赶到了寝宫,在探望了天子刘洵之后,太子刘奭痛哭不已,同时心中也感到了一丝恐惧。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始终守在寝宫外面,此时见到了太子刘奭,便说道:“监国要立即召集群臣入宫,同时以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名义,给各地都护府、镇守大将发令,命汉军各部严阵以待!”

太子刘奭擦干了泪水,点头答应下来。

深夜时分,天子刘洵转醒,当即命中常侍耿国传召太子刘奭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

二人进入寝宫之后,纷纷叩拜在地。

天子刘洵直接说道:“匈奴呼韩邪单于部、卢屠王部、左贤王部假以时日必将崛起,匈奴人的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朕去之后,朝廷便要开始着手削弱匈奴之事,应先以经济手段对其加以限制,而后再迁移乌桓等各部进入草原,压缩匈奴人的生存空间,最后以道教等手段对匈奴人的思想进行融合,切记!”

太子刘奭问道:“父皇,如果匈奴人加以反抗,朝廷是否出兵征讨?”

“匈奴三部乃是朝廷藩属,不听朝廷号令便是谋逆!”

天子刘洵此时目光如炬,盯着太子刘奭问道:“藩属谋逆,应当如何处之?”

太子刘奭拱手叩拜在地,说道:“儿臣知道了,请父皇放心!”

“如此,甚好!”chaptere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