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五百八十四章 海上丝绸之路

汉并天下 第五百八十四章 海上丝绸之路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汉三年六月,长安城。

天子刘洵收到了西行舰队传回来的奏章,顿时欣喜若狂,这算是一年多来,自己得到的最好的一个消息了!

现在这支西行舰队是南洋都护府组建之后,由内阁牵头,海军部、财政部、少府共同组建的一支庞大舰队。

这支舰队由二十多艘各式战舰,以及七十艘运输补给船、五十多艘民间商船组成,是一支规模空前的庞大舰队,所过之处的邦国、部落无不惊惧、拜服。

天子刘洵之所以大力组建这支舰队,为的就是凿通海上的丝绸之路。

如今大汉帝国早已经兼并了西域,路上的丝绸之路运转畅通,为大汉帝国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但是天子刘洵并没有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在天子刘洵看来能够影响华夏兴衰的通商通道绝不能只有一条,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如此一陆一海两条商路,完全可以让大汉帝国的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当然,凡事都没有一成不变的,也许在将来大汉帝国会因为各种原因衰落下去,海上或者陆上的丝绸之路会先后断绝,这是天子刘洵无法避免和预料的。

不过尽人事听天命,天子刘洵依然坚定信心,要为华夏留下一条兴盛之路!

在这份奏章中,率领舰队的新任通海将军韩峰写道:“……舰队抵达了大秦,此国幅员辽阔,其疆土环绕大海,绵延数千里不止……,大秦出产琉璃、精美布料,其国人黄发、肤白……”

天子刘洵看完之后,心中大喜,此时的罗马正是“五贤君”时期,国势强盛、非常富有,此时正是与罗马通商的大好机会。

在舰队西行之前,天子刘洵已经将建立与西方商路的诏令发往了南洋都护府,都护卢皖也部署了下去,想必此时通海将军韩峰正在忙碌于此。

三月之后。

通海将军韩峰率领舰队在罗马城停留了许久,期间率领由大汉官吏、民间商贾、军中将领组成的使团进入了罗马城,在国会与罗马皇帝见面。

双方在短暂的会面之后,便展开了一个秘密的会议,具体的内容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在这次秘密会议结束之后,罗马皇帝下令在罗马城以南三百里外的一个小岛上开辟一处港口,专门供大汉船只停靠、周转之用。

而通海将军韩峰则送给罗马皇帝大量精美的丝绸和漆器,其华丽程度足以让整个罗马城为之疯狂。

据说罗马皇帝还得到了通海将军韩峰的称诺:大汉帝国将会派遣大批的商船前来贸易,不但会贩来大量的漆器和丝绸,而且还会从罗马购买大量的琉璃等货物。

这对于罗马皇帝来说有着非常大的诱惑力,自己和一众贵族不但可以获得所需的丝绸等奢侈品,而且还可以卖出各种货物以获取财富。

于是整个罗马城都在欢呼、都在欢庆,大汉帝国就如同一轮朝阳一般,让所有罗马人为之疯狂。

“塞里斯!”

“赛里斯!”

罗马城以南的海面上,大汉帝国的舰队正在出港,此番舰队准备返回南洋都护府,

不过舰队之中的几十艘商船却不会一同离开,而是会继续停留在罗马,这些商人需要时间进行贸易,并且与罗马的商人建立伙伴关系。

通海将军韩峰为了保证海上商路的畅通,特意留下了五艘战舰,作为后续的护航之用。

当大汉帝国的舰队浩浩荡荡远航的时候,港口上满是前来送行罗马贵族、商贾,以及围观的百姓。

这些罗马人心中只是充满了兴奋和新奇,也许他们不知道,今日大汉帝国舰队的通航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后世两千多年后的大航海时代在大汉天子的强力推动下,提前两千年就拉开了序幕!

虽然此时的航海技术还不算先进,至少和后世明清时期的技术相差甚远,但是大汉帝国的海船已经用上了水密舱、多维船帆等技术,而且大汉帝国的船只体型庞大,对抗海浪的性能非常好,已经完全可以适应出海远航的各种风险了。

这就奠定了大汉帝国与罗马,东方与西方之间通航大航海的技术基础!

当大汉帝国的舰队离开之后,罗马皇帝召集一众贵族、大臣在宫中兴奋的议论着,众人万万没想到大汉帝国竟然将非常先进的风帆技术赠送给罗马帝国,而大汉帝国索取的技术只是用来观赏、把玩的玻璃制造技术!

这样的技术交还对于罗马人来说是大赚特赚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大汉帝国竟然为了观赏的玻璃而出让风帆技术。

要知道此时罗马帝国的战舰和商船全部都是以船桨为动力,穿上都要携带数十甚至是数百奴隶来摇船桨驱动船只,即便船上有个别的风帆也只是辅助动力而已。

这样的技术让罗马的战舰人数臃肿,而用于作战的人数却非常有限,以至于战力低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罗马人以为自己赚到了,同时也认为大汉帝国虽然强盛富庶,虽然拥有暂时超过罗马帝国的航海技术,但是汉人喜好奢侈品,这一点对于罗马来说就很有利,至少将来也许可以再利用奢侈品和大汉帝国换取技术。

而当西行舰队返回南洋都护府,都护卢皖派人将玻璃的制造技术传回长安城的时候,天子刘洵也是大为欣喜,认为大汉帝国在此番交流之中赚到了。

此时的大汉帝国也有着非常发达的玻璃制造技术,但是相对于罗马帝国来说,还是有些不足的,特别是在石英石的提纯方面。

这倒不是说大汉帝国的技术落后与罗马帝国,只是双方在技术层面上各有专攻罢了。比如大汉帝国在冶炼、兵备、运输等各方面,技术水平几乎全都超过罗马帝国的,更别说火器技术了。

天子刘洵在收到罗马帝国的玻璃技术之后,便交给工部去研究了。

这种玻璃技术只是天子刘洵希望得到的一个引子,真正看重的则是与罗马帝国的贸易关系。

华夏虽然自古就有玻璃烧制技术,也有丰富的石英矿可以使用,但是因为地质的原因,华夏的石英矿品质普遍不高,远没有罗马帝国的石英矿好。

此番与罗马帝国交换技术只是一个契机,罗马帝国的这种玻璃烧制技术即便不去换取,大汉帝国也

完全可以自行研发出来,甚至更好。

不过在这次交换技术之后,大汉帝国便可以堂而皇之的派出商船队前往罗马帝国,与罗马人贸易高品质的石英矿石。

而大汉帝国在拥有了稳定的石英矿资源之后,便可以开启下一个技术:光学玻璃!

光学玻璃的技术其实并不是很难,天子刘洵有了这条商路,便准备命陆军部和海军部调集专门的人才成立项目组,开始研发光学玻璃了。

大汉帝国的军队有了火器的加持,再装备上用光学玻璃制成的单筒望远镜,便是如虎添翼,到时候陆军和海军便可以大规模装备火炮,火力的准确性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同时,天子刘洵还准备在光学玻璃大规模生产之后,在军中的斥候和各级将领层面全部装备单筒望远镜,这样一来汉军的侦察能力和指挥能力也将会得到质的提升。

“到时候,大汉帝国的军队将会对周边的敌人形成降维打击!”

天子刘洵的心中很是兴奋,虽然现在的汉军实际上已经对周边国家的军队形成了代差优势,基本上就是降维打击了,甚至对上罗马帝国的军队也能保持着全面的优势,可是天子刘洵依然不满足,还在不断是提升大汉帝国的军力优势。

三个月之后,阁臣兼财政部尚书耿寿昌向天子刘洵奏报:第一批与罗马帝国贸易的商船队已经返回大汉帝国,为大汉帝国带回来大量的货物,其中便有大批量的石英矿石。

天子刘洵当即下诏,命工部将这些石英矿石全部买下来,以后的石英石矿石可以留下两成的数量供民间商贾购买。

而后,天子刘洵便诏令工部会同陆军部、海军部一同成立项目组,开始研发光学玻璃。

与此同时,陆军部尚书史曾奏报:康居国和大宛国发生战事,双方集结了二十多万大军,在北庭都护府以西展开激战!

这个消息对于大汉帝国来说非常重要,天子刘洵更是兴奋不已,当即召见了陆军部尚书史曾。

此前天子刘洵一直想要出兵西域以西,将大宛国和康居国兼并下来,可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也没有上得了台面的出兵理由。

此番大宛国和康居国刀兵相向,大汉帝国完全可以以稳定边疆为由,在北庭都护府的边境线上驻扎主力大军,到时候随便找个借口便可以参与战事之中!

天子刘洵在中常侍耿国的服侍下来到宣室殿,看着大殿中央悬挂起来的舆图,心中百感交集。

此时的大汉帝国疆域已经囊括了后世的西藏、新疆、蒙古、东三省,甚至后世的台湾和海南岛也在前年被汉军占据,此时由于这两座大岛人口稀少,海南岛暂时由交趾郡管辖,台湾岛由扬州管辖。

现在的大汉帝国疆域面积已经超过后世历朝历代,而打下如此庞大疆域的代价也是微乎其微,大汉帝国的百姓依然过着富足、安定的生活,大汉帝国的将士也没有遭受巨大的伤亡,整个帝国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天子刘洵心中由此充满了成就感。

“现在,是时候向西看了!”chaptere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