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四五百一十二章 封王

汉并天下 第四五百一十二章 封王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军部尚书史高亲自坐镇,军工司上下集中力量,开始了火炮研发的大跃~进。

天子刘洵也不时的表示关注,并且对于陆军部提出的一些请求,比如征调某些百工参与研发,补充一些研发经费,调拨一些工具、材料等等,天子刘洵也是无一例外全部准奏。

如今已经到了年末,长安城内外透着一股喜庆与祥和,城中的百姓都在忙着采买年货,朝中百官的脸上也是喜气洋洋,见面之时都在互相恭贺新年。

没过多久,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瀚海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先后送来了新年贺表,各地郡国以及藩王也陆续送来了贺表。

礼部按照惯例,代替天子刘洵一一回复,并且给各地的封疆大吏送去了天子刘洵赏赐的年货。

与朝中内外的喜悦气氛不同,天子刘洵对于今年的春节并没有太多的欢喜,心中反而很是低落。

这一年,辽东战火燃起,天子刘洵先是阵亡了心腹大将郭侠、豪帅狂风,而后斩杀了叛乱的穆迪,临阵倒戈的豪帅蹋山也丧失了天子刘洵的信任,如今已经沦为一个边角角色。

可以说天子刘洵自从霍家覆灭之后,就没有感受过如此的挫败感!

由此想来,天子刘洵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帝国。

如今的大汉帝国内部已经非常平稳,各地豪强和门阀士族已经被朝廷彻底打压下去,根本成不了气候;而且各地的商贾已经崛起,再加上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已经开始在朝廷上下站住脚,天子刘洵已经培养起足够的力量压制门阀士族势力,假以时日便可以提前结束门阀士族的历史使命!

而朝中内部,天子刘洵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上百万的大汉军队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朝中上到内阁、下到小吏,几乎全都是忠于天子刘洵的,朝中的几大势力也完全被皇权压制住。可以说,如今天子刘洵的权势之重,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孝武皇帝和始皇帝!

可是在这样的局面下,难道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天子刘洵非常清楚,虽然自己手中的皇权看上去强大无比,但是朝中的文官势力和武勋势力也同样强大。如今天子刘洵可以稳稳的压制住朝中上下,可是将来自己不在了怎么办?

虽然如今太子刘奭已经被培养了起来,与历史上那个文弱、崇儒的刘奭完全判若两人,虽然不敢说是崇尚武力的强者,但也是一个崇文知武的全能之人。

可是即便这样,在天子刘洵的眼里,太子刘奭依然是稚嫩的,所以便开始思考将来之事。

这一日,天子刘洵前往建章宫,考验几个皇子的功课,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率领一众内阁大臣一同随行。

太子刘奭、皇子刘嚣、皇子刘宇三名十几岁的皇子在前,率领几名年纪尚有的皇子、公主一同拜见天子刘洵。

看着自己的几名子女,天子刘洵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意,与众子女温存了一会儿,而后便一一询问起众子女的课业。

太子刘奭、皇子刘嚣、皇子刘宇三人对于天子刘洵的考验都是对答如流。特别是太子刘奭,对于天子刘洵的问题甚至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天子刘洵非常满意。

不过几名年纪尚有的皇子、公主就要差一些了,基本上是答不出来的。

对此天子刘洵也并没有特别在意,而是一笑而过,只是勉励了众子女一番。

当日晌午,天子刘洵在建昌宫内设宴,与一众皇子、公主共享天伦之乐。

下午时分,天子刘洵摆驾返回了长安城未央宫。

路上,几名皇子的模样和笑声依然回荡在天子刘洵的脑海中,让天子刘洵在国政之中体会到了少有的温存。

就在这时,天子刘洵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历代君王为什么热衷于封自己的子孙为诸侯王!

在朝中,由宗室子弟组成的诸侯王势力是一股强大的存在,是与文官势力、武勋势力并驾齐驱的一大存在。

天子刘洵非常清楚三角形的状态是最为稳固的,朝政同样如此!

如果朝政以文官势力、武勋势力、宗室势力相互牵制,由这三大势力共同组成朝廷体系,那这样的体系一定是非常稳固的。

即便各个势力之间会相互争斗,即便会出现个别强势的大臣,但是这样的三股势力构架在皇权的调节之下,便可以顺利渡过大多数的争端!

“看来朝中各势力要再次调整一下了!”

天子刘洵暗暗想着,而后闭上眼睛开始休息。这时天子銮驾进入了长安城,朝着未央宫的方向驶去。

数日之后,天子刘洵下诏,册封皇子刘嚣为定陶王,册封皇子刘宇为东平王。

皇子刘嚣是天子刘洵的第三子,皇子刘宇是天子刘洵的第四子,二人的生母都是卫婕妤。

如此一来,朝野上下很是议论了一番,卫婕妤及其家族也随之水涨船高,卫婕妤的父亲和兄长在几天之后被征召入朝中,分别被安排到礼部和工部为官。

在临近大年三十的时候,天子刘洵又颁布了第三道诏令,对各地郡国的封王增加了赏赐,并且命各地封王举荐有才能的宗室子弟。

天子刘洵亲自为这些宗室子弟拟定笔试,于腊月二十五日在长安城建昌宫举行了考试。

各地封王纷纷派出了宗室子弟中的出类拔萃者前往长安城应试。

经过一场考试的选拔,八百九十余名宗室子弟有三百一十一人通过了笔试。

而后天子刘洵又对这三百一十一人进行面试,筛选得到了二百七十六人。

随后天子刘洵便命吏部和刑部对通过了笔试和面试的二百七十六名宗室子弟进行“政审”。

按照天子刘洵的要求,这些宗室子弟之中凡是存在贪图享乐、有所不法、骄纵狂妄等等情况,或者在各地的风评不佳,都算是“政审”不合格,当即予以剔除。

最终经过吏部和刑部的联合审核,二百七十六名宗室子弟中只有八十三人通过,大部分的宗室子弟几乎都存在一些道德上的瑕疵。

腊月二十九日,天子刘洵在未央宫内召见了八十三名宗室子弟,对众人好言勉励一番,要求众人为大汉帝国的强盛而奋斗。

众宗室子弟振奋不已,纷纷领命宣誓效忠。

当日,天子刘洵命吏部将这八十三名宗室子弟列入吏部的备选名册,与通过会试选拔出来的全国人才一同备选,准备在春节之后将这些人才派放到各地郡国任职,再经过一定年限的使用和考核,将其中可用之人提拔上来。

一番操作之后,天子刘洵也准备休息了一番,毕竟这一整年下来,自己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此时也必须休息一番了。

与此同时,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正在府中设宴,与吏部尚书史高,后将军、龙额侯韩增饮酒。

“天家突然开始扶持宗室势力,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啊?”

吏部尚书史高看了龙额侯韩增一眼,而后笑着说道:“天家应该是觉得朝中文官势力和武勋势力相互牵制有些单薄吧!”

不等龙额侯韩增说话,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便接过来说道:“如今太子已经长大,不久前还在南军中历练了一番,天家如今虽然尚在壮年,但是也开始为将来的储君铺路了。所以如今天家突然扶持宗室势力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在为太子铺路!”

龙额侯韩增点了点头,说道:“有了天家的扶持,宗室势力肯定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膨胀起来,很快便会与朝中文官势力、武勋势力并驾齐驱,看样子用不了多久,朝中的局势就会彻底稳固下来,轻易之间无法被打破!”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看了看二人,说道:“二位怎么想?”

龙额侯韩增说道:“能有什么想法?依我看,咱们都是天家的心腹,日后继续为天家效力、为大汉尽忠便好,何须多言?”

吏部尚书史高说道:“龙额侯所言甚是。不知大司马有什么想法?”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笑了笑,说道:“不瞒二位,这几日朝中有不少的大臣都对宗室势力突然崛起感到忧虑,我担心年后朝中会因此有所动荡……”

此时吏部尚书史高和龙额侯韩增就都明白了,二人一个是朝中史家势力的族长,也算是当今文官势力的翘楚,一个是朝中武勋势力的翘楚,二人在朝中说话都是很有分量的。

这也是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今日宴请二人的原因,希望二人可以在朝中引导舆论,尽量避免朝中因为此事出现动荡。

吏部尚书史高拱手说道:“理应如此,我自当是责无旁贷!”

龙额侯韩增也是拱手说道:“请大司马放心,武勋势力那边我自然会去理会的!”

“呵呵,那便好!”

而后,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端起了酒杯,笑着说道:“来,明日就是大年三十了,咱们好久未聚,今日便不醉不归!”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