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四十五章 看走眼了

汉并天下 第四十五章 看走眼了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昌邑王刘贺在接到朝廷拥立自己为帝的消息后大喜过望,此时昌邑王刘贺召集臣属紧急商议对策,毕竟霍家在朝廷之中的权势强大,这是所有人的共识,进入长安登基为帝,便要面对来自霍家的强大压力,昌邑王刘贺虽然欣喜于即将成为大汉皇帝,但也为权臣当朝而感到忧心。

不过,几乎所有的臣属都认为,只要昌邑王刘贺登基,便可以通过人事调整的方式逐步掌控大汉权柄,可以对霍家的势力徐徐剪除。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人才,不少臣属都建议昌邑王刘贺立即集中手下的人才,而后全部带入长安城,以便迅速夺取大汉权柄。

对此昌邑王刘贺非常认同,当即下令召集人手,将他原来在昌邑的大部分属官征调到长安城,并且自己还没开始动身,便已经颁布旨意破格提拔几名手下属官,让他们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且限定期限所有人与自己一同动身。

而后,昌邑王刘贺便迅速动身出发,日夜兼程赶往长安城。

按照如今的情形,昌邑王刘贺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够再现当年孝文皇帝刘恒的成功,总而言之,轻而易举就可以把权臣打翻,轻而易举就可以把朝廷的权柄收回到自己手中。毕竟大汉天子的威严就是自己的护身符,这一点昌邑王刘贺还是有把握的。

短短八日之后,昌邑王刘贺便赶到了长安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率领文武百官在安门外列队迎接。

昌邑王刘贺下了马车,在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大司农田延年、丞相蔡义的扶持下,重新登上了天子御撵,在羽林、期门数百铁骑的护卫下,进入了长安城,直接前往未央宫参加登基大典。

大队人马行进期间,霍光与田延年一同策马跟随,不过二人的脸色却非常难看,特别是看到昌邑王刘贺带来的两百多名属官时,霍光和田延年的脸上更是闪过一丝愤怒。

此时昌邑王刘贺提前颁布的旨意已经传到了长安城,霍光、田延年和群臣都已经知晓,几乎绝大部分的朝臣都对此感到非常恼怒。

昌邑王刘贺的这番举动,几乎将朝廷里所有的文武大臣都置于自己的对立面,现在长安城内就算是傻子都知道,昌邑王刘贺想让自己的属官大举接管朝廷权柄。

虽然说群臣也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但昌邑王刘贺这种急不可耐的行为,显然会让文武官员都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因为不管怎么说,昌邑王刘贺现在才刚到长安城,就连登基大典都还没举行完毕,就想着把朝中的这些老臣全部架空,那等到昌邑王刘贺真正坐稳皇位后,这些老臣恐怕连骨头渣子都没得啃!

昌邑王刘贺的登基大典就是在这种氛围之下举行的,当刘贺心满意足的住进雄伟的未央宫之时,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府邸也聚集了数十名文武大臣。

这一天,群臣在霍光府邸议论了许久,直到深夜时分才逐渐散去。当然这个消息新任天子刘贺是不知道的,因为此时刘贺正在未央宫中大宴自己的属官,宫中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刘贺在众多属官的恭贺下,只觉得心中志得意满,准备大展宏图,干出一番新天地。

这时,一名属官说道:“天家,如今朝中霍家的势力根深蒂固,大司马大将军也是权倾朝野,天家不可不早做打算啊!”

另一名属官也是说道:“此话在理,天家理应速速决断,效仿当年孝文皇帝,迅速处置朝中人脉,将朝廷的军权先一步握在手中!”

刘贺沉吟了一番,说道:“朕新登大位,在朝中根基不稳,此事还是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

众属官闻言心中焦急,纷纷劝谏,力主刘贺速速夺取朝政大权。

眼见众属官意见一致,刘贺心中也是豪气冲天,当即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如此,朕便听从众爱卿的建议,速速取得朝政大权!”

众属官闻言顿时大喜,与刘贺觥筹相错,是夜尽兴而散。

当刘贺与众属官各自休息之后,众人谈话的内容没过多久便传到了霍光的耳中。

听完一名小黄门的禀报之后,霍光的脸色非常难看,心中暗道:“我处处谨慎、日日小心,真是没想到,在拥立新帝这件大事上竟然看走了眼,没想到昌邑王竟然是如此贪恋权柄之人!”

此时,霍光心中满是怒火,不光是对刘贺的,更多是对自己识人不明的恼怒。

旁边的大司农田延年说道:“大司马大将军,如今之计为之奈何?”

霍光站起来不停的在屋内踱步,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许久之后,霍光沉声说道:“我听说天家在来长安城的路上,出了不少的事情?”

田延年点了点头,将事情说了一下。

原来刘贺在前往长安城的路上很不本分,不仅不体恤下情,对各地接待的朝臣、官员随意呵斥、打骂,而且还一路纵容手下强抢民女,当地的太守闻讯也不敢干预,只是派人上报了廷尉。这个消息几乎是与刘贺的车马同时到了长安城。

霍光听完若有所思,站在原地思索着,田延年见状问道:“大司马大将军,是不是有什么办法打破眼下的局面了?”

霍光沉声说道:“既然天家秉性张扬,那咱们便听之任之好了,何必自讨没趣!”

说完,霍光便重新跪坐下来,依靠着后面的蒲团,说道:“好了,我也累了,大司农也回去休息吧。”

田延年有些迟疑,但面对霍光下达的逐客令,只好拱手说道:“下官就先告辞了!”

几日之后,汉昭帝的牌位入驻宗庙,按照礼制,刘贺应祭祀宗庙,为汉昭帝发丧,但刘贺却借口自己嗓子疼而推脱,只是委派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代为主持,自己则是躲在未央宫中谋划朝臣的调整之事。

此举一出满朝哗然,群臣为之激愤不已,但霍光却平静的领旨,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宗庙。

百官见状无不哑然,霍家的宗亲大臣都是愤怒不已,堵着霍光府邸的大门求见,但霍光却闭门不见,将众人全都拒之门外了。

消息传到未央宫中,刘贺闻之大喜,以为霍光不敢与自己正面相抗,自以为胜券在握,不禁大喜过望,心中更加洋洋自得,每日在宫中与属官把酒言欢。

不过在众属官看来,刘贺的动作还是太慢了,进入长安城登基以来,刘贺只是安排了十几人入朝为官而已,并且还不是三公九卿之累的高官。

对此刘贺只是不想太过刺激霍光而已,担心适得其反,但众属官却认为事不宜迟,每日不断怂恿刘贺加快部署。

可是初登帝位的刘贺此时已经开始分心了,在未央宫中每日酒宴不断,并且临幸了不少的宫女,对自己的旧臣、属官赏赐无度,引得朝臣议论纷纷、为之侧目。

对此,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依旧不闻不问,每日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向刘贺禀报一些公事,而后便返回家中闭门不出。

此举让朝臣有些傻眼了,同时也让刘贺更加得意忘形,眼见霍光并没有像传闻那般强势,便想要进一步试探一番。

于是一日早朝上,刘贺当众宣布要在大汉宗庙以太牢来祭祀昌邑哀王刘髆,顿时引得满朝文武哗然,纷纷出列反对。

大汉皇帝在祭祀江山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此时大汉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而且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如今刘贺竟然以天子祭祀社稷的礼仪,来祭奠昌邑哀王刘髆,明显是将其父当成一代帝王来祭祀的,于礼于法都不合!

但是刘贺却固执己见,当朝驳斥了朝臣的反对意见,强行下达旨意。

此时,霍光却并没有参与其中,也没有与刘贺或是朝臣进行争辩,而是老身在在的在一旁看热闹。

刘贺见状心中窃喜,当即力排众议下旨推行,让满朝文武为之侧目,众臣心中皆是不满。

这天夜里,霍光在府邸设宴款待大司农田延年,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

席间,田延年和张安世都对这段时间天子刘贺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并且询问霍光问什么听之任之,为什么不出手进行干预。

但霍光却很是高兴,根本不像张安世、田延年那般急切和愤怒,笑着对二人说道:“我出手干预又能如何?天家富有四海,凭我一人之力岂能约束天子?”

不等田延年和张安世说话,霍光接着说道:“如今天家所作所为已经犯了众怒,这些天朝中被罢免的大臣有多少?天家旧臣纷纷跻身朝堂,明显就是在夺取权柄,我又岂能视而不见?我不过是在等待机会罢了。”

听到这里,田延年和张安世全都明白了,霍光这是要让天子自绝于文武百官,只有这样霍光在出手反击的时候,才能不被天下人所指责!

此时,田延年和张安世只觉得后背寒气直冒,二人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不断恭维霍光而已。

过了一会儿,张安世有事先行离开了,房间内只剩下霍光和田延年二人。

忽然,霍光想起一事,对田延年说道:“前几日,掖庭令张贺告病在家,我派人去探望过,人已经不行了,你想想合适的人选,掖庭令这个位置很是关键,不能被天子旧臣占据!”

田延年当即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