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四十四章 帝崩(二)

汉并天下 第四十四章 帝崩(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未央宫,宣室殿。

这里是未央宫的正堂,是大汉天子日常起居的地方.当年汉文帝曾在这里召见一代名士贾谊,二人盘坐于席上,谈至深夜,宜室殿由此也成为了大汉朝臣心中期盼的地方。

可是如今,整个宣室殿上却已经不见了汉昭帝的身影,往日年轻帝王的声音也已消失不见。

此时,霍光一身朝服昂首站在大殿之上,一双锐利的目光俯瞰群臣,文武百官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汉室不幸,天子突然驾崩,此乃国丧,万民哀悼、百官痛彻,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万民不可一日无主!天子年幼尚无子嗣,故储君之位空缺,今日朝会,我欲与诸位商议新君人选,为我大汉拥立新君,不知诸位有何异议?”

霍光话音刚落,文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整个大殿之中也是不再平静。

众所周知,汉昭帝膝下无子,东宫之位始终空缺,这就给满朝文武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当年孝武皇帝育有六位皇子,分别是:

皇子刘据,也就是废太子,这一支血脉遭到巫蛊之祸的打击,目前只有刘病已一人在世,而且还是没有爵位、官职的布衣身份,如今寄养在掖庭之中,故此文武百官均不予考虑;

皇子刘闳年幼早逝,这一脉也就此断绝,没有子嗣在世;

皇子刘旦在当年巫蛊之祸爆发之后,竟然不体会孝武皇帝悲切的心情,兴奋的上书请求立自己为太子,孝武皇帝因此驳回怒斥,皇子刘旦也因此在惶恐之中抑郁病逝,这一支血脉也由此中断;

皇子刘髆,被孝武皇帝封为昌邑王,但此时已经亡故,其子刘贺继承爵位为第二任昌邑王,不过刘贺的风评并不是很好,纨绔之名已经传遍了天下;

皇子刘胥,如今被封为广陵王,但霍光不希望有一个强势的成年君主,这样一来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控制朝政,所以自然而然便将皇子刘胥排除在人选之外,群臣也全都刻意不予提及。

再有就是已经驾崩的汉昭帝刘弗陵,可是汉昭帝却膝下无子、后继无人。

也就是说,如今满朝文武只能从昌邑王刘贺和刘病已之间做出选择了。

当然,文武百官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朝廷从各地的封王之中选取一人继承帝位。

可是那样一来,就意味着大汉摒弃掉了孝武皇帝一脉,重新选取宗室旁支承继帝位,这对于蒙受孝武皇帝知遇之恩的霍光是不可接受的!

满朝文武也都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忤逆霍光的意愿,只能在昌邑王刘贺与布衣刘病已之间讨论,过了一会儿之后,所有人都归于沉默。

拥立帝王,这是何等的大事,关乎天下臣民的福祉,关乎大汉社稷的安危,关乎整个华夏帝国的兴盛衰败,一个不留神便是杀身、灭族之祸,甚至是在留下万事骂名,所以此时此刻大殿之上还没有人敢于第一个发声。

霍光见状微微一叹,文武百官的反应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可是依旧让霍光有些失望。于是霍光也不再等待群臣开口,直接对着群臣之中的大司农田延年微微点头。

田延年字子宾,本是战国时齐国王室的后代,大汉帝国建立之后,田延年的家族被朝廷强行迁徙到阳陵安顿。

田延年少年之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听闻其名后,便招纳到幕府之中,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不久就做了大司马府的长史。

河东郡是霍光的故乡,当年河东郡的豪强恣意违法、盗贼横行,霍光为此十分恼怒,于是就任命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负责安靖地方。

田延年赶到河东郡之后,非常善于提拔人才,重用尹翁归、闳孺等名仕,对内严格执法,很快就把河东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各路盗贼、豪强纷纷偃旗息鼓,不敢继续放肆。

由于田延年是霍光的亲信,又在河东郡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提拔,担任位列九卿的大司农,主管全国财政,由此霍光也掌控了大汉的财政大权。

田延年对于一手提拔自己的霍光非常敬重,自诩为霍光的心腹,每遇大事必定听从霍光吩咐。

如今天子驾崩,田延年昨夜便在霍光府上逗留了许久,直到天明时分才离开,显然是得到了霍光的授意。

此时得到了霍光的示意,田延年便挺身而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声说道:“昌邑王乃是孝武皇帝嫡子,又是我大汉正统王爵,身份尊贵、血脉纯正,自小便精通经文、策略,以在下之见,昌邑王可继承大统,请大司马大将军定夺!”

田延年话音一落,满朝文武之中顿时有十数人出声附和,纷纷主张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

这些人大多都是霍家亲族,或是附庸于霍家的大臣,在朝廷之中尽皆身居要职,其余文武百官见状也是心知肚明,明白这肯定是霍光的意思,自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霍光眼见无人反对,便顺势说道:“昌邑王刘贺乃是孝武皇帝苗裔,我大汉正统王爵,如今承蒙诸位推举,我便顺应百官之意。还请诸位今日与我一同奏请太后,请太后定夺。如太后首肯,朝廷明日便昭告天下,迎立昌邑王入长安城,登基为帝,继承大汉社稷!”

此时的太后上官氏便是汉昭帝的皇后,汉昭帝驾崩后刚刚被文武百官拥立为大汉的太后。

上官太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霍光的外孙女,今年只有二十一岁而已。所以霍光所说“请太后定夺”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这一点群臣都是心知肚明。

当日,霍光率领文武百官,将迎立昌邑王刘贺继承大统的奏议奏请上官太后,上官太后当即准许。

次日一早,朝廷迎立昌邑王为帝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无数红翎快马也将这个消息送往了大汉各地郡国,刘病已也在当日得知了消息。

对于昌邑王刘贺,刘病已是非常熟悉的,后世震惊考古界一时的海昏侯说的便是昌邑王刘贺!

刘贺乃是昌邑哀王刘髆之子, 而刘髆的母亲就是汉武帝晚年的宠妃李夫人,也许李夫人并不是很有名,但李夫人有个哥哥却是个大人物,叫做贰师将军李广利。

当年孝武皇帝年老,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谋划立刘髆为太子,结果东窗事发,正在率军北伐匈奴的李广利害怕被孝武皇帝清算,于是率军外逃投降匈奴,而刘屈氂则被愤怒的孝武皇帝下旨腰斩。

随后,昌邑哀王刘髆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孝武皇帝故意冷落,面对种种打击,昌邑哀王刘髆两年后便郁郁而终。在他死后,其年仅四岁的长子刘贺继承爵位,当上了昌邑王。

此时昌邑王刘贺即将入长安的消息传开,许平君也是知晓的,不过昌邑王的名声确实不算太好,纨绔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对此许平君也是有些不解,不明白朝廷怎么选了这么一位风评极差的藩王继承大统,便与刘病已说道:“真不明白,朝廷怎么选了昌邑王为帝?”

刘病已自然是心中明了的,按理说汉昭帝只比昌邑王刘贺大两岁,同时昌邑王刘贺因为父亲刘髆的缘故,在孝武皇帝的诸多儿子和孙子中,基本上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位。

在这种大背景下,再加上大汉各地的藩王数不胜数,昌邑王刘贺成为大汉皇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然而现实就是这么奇妙,汉昭帝在二十一岁时就因病去世,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于是霍光等托孤大臣只能从孝武皇帝的其他子孙中挑选出新的皇位继承人。

基于霍光的利益,自然是希望能够拥立一个相对弱势、但是身份尊贵的皇帝。因为皇帝弱势,大汉帝国的主要权力就会由霍光来继续行使;但如皇帝强势,犹如当年的孝文皇帝一般,大汉帝国的主要权力就得会由皇帝负责,霍光原先所拥有的权力自然会被削弱,甚至会被新皇帝彻底打压下去。

在这种背景下,原先最不受待见、实力又最弱的昌邑王刘贺便走进了霍光的视线,成为霍光目前最佳的人选。而刘病已也明白,自己现在是布衣之身,虽然相比于昌邑王更加弱势,但却没有尊贵的身份,所以目前为止还进不了霍光的眼睛。

于是在霍光的支持下,昌邑王刘贺便不可思议的被征召入京立为皇帝,整个过程甚至可以用顺畅来形容。

不过这些事情都是朝堂政治,刘病已一眼便可以看出端倪,但却无法对许平君说明白,于是只好说道:“朝廷自有章程,咱们也不要杞人忧天了,只管过好咱们的日子便好。”

听完,许平君自然是没有说什么,同时听了刘病已的话语,心中也是美滋滋的,便自顾去为刘病已准备饭菜了。

可是饭菜还没做好,公孙群、樊明等人便急匆匆的赶来,几人一进院子便拉着刘病已进了书房。

公孙群低声说道:“主上!朝廷已经下令迎立昌邑王为帝,主上同样是孝武皇帝苗裔,如今又免去了巫蛊之祸的枷锁,朝廷为何要拥立一个纨绔王爷,也不拥立主上?”

樊明等人也是说道:“主上不管是人品还是才学,哪一点不比那个昌邑王强?朝廷难道没有明白人吗?”

刘病已听了众人的话顿时大惊失色,当即怒斥众人,说道:“这等话不必再说!朝廷自有章程,不是咱们能够议论的。你们给我记住,如果不想让我横尸街头,就不要随意乱说!”

众人闻言骇然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