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四百四十章 成立海军部

汉并天下 第四百四十章 成立海军部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正月初一。

远古的颛顼帝和夏朝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朝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初一为元旦;大汉帝国前期仍使用秦历,孝武皇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这一天的长安城内,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人们都要祭祖,迎喜神要到各家去拜年,要放炮。(爆竹是鞭炮的前身,最早是往火堆里扔竹子,竹子遇热爆炸,认为这样可以驱鬼。)

正月初一还要占岁。

占岁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本朝东方朔先生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

这一天人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拜年。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一般官宦富豪人家就遣仆人用名帖投贺,当时称为“刺”,故现在的名片又称“名刺”。当时社会的上层人家都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就是后世贺年卡的起源。

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妇女必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

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

正月正日这天,群臣进宫朝拜,君臣同乐,皇帝把稷(或者其他五谷)和羊肉烧成的羹汤赐予群臣吃。

傍晚时分,群臣纷纷出宫返家,天子刘洵则是留下了兵部尚书史曾和吏部尚书史高,以及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

天子刘洵将兵部的奏章拿了出来,对吏部尚书史高、兵部尚书史曾说道:“两所海军学院的毕业学子,朝廷要妥善安顿。凡是属于大汉海军的将士,一律由兵部职方司负责,百工型的学子,则由吏部文选司负责任命,二位爱卿要分工合作,做到量才使用!”

吏部尚书史高、兵部尚书史曾拱手称是。

接着,天子刘洵便对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说道:“如今海军事务繁多,在兵部之中已经自成体系,所以朕准备将海军事务单独提出来,在朝廷成立海军部,将兵部改组为陆军部。陆军部的尚书依旧是史曾爱卿,海军部尚书由楼船将军杨辅出任。大司马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兵部尚书史曾当即愣住一下,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这就意味着要对自己分权了,是不是天家有什么想法?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沉吟了一下,目光扫过吏部尚书史高和兵部尚书史曾,看到二人脸上的担忧,心中也有了一丝明悟。

“启奏天家,臣以为海军虽然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是眼下我大汉的强敌都在北方和南方,海上依旧是风平浪静,朝廷似乎没有必要对海军如此重视啊?”

天子刘洵摇了摇头,说道:“几位爱卿就事论事便好,不要多想。朕也知道眼下海面上并无大事,但是如今无事不代表将来也无事,朕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

说完,天子刘洵看向了兵部尚书史曾,说道:“兵部改组之后,两所海军学院的事务一并移交给海军部。不过爱卿和职方司上下也不要闲着,朕后续会降旨成立陆军学院,专门为汉军培养、整训将领,此事便交由爱卿负责了!”

兵部尚书史曾急忙拱手称诺。

这时,吏部尚书史高拱手说道:“启奏天家,朝廷成立海军部,那海军部的日常军务是什么?以臣之见,我大汉帝国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对海外用兵,甚至海外都是不毛之地,朝廷也无处用兵,所以……”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所以这海军部最好就不要成立,是不是?”

“臣不敢!”

天子刘洵说道:“今日之事,朕只是通报三位爱卿,并且三位爱卿要鼎力部署下去。海军部的成立与兵部的整改势在必得,朕绝不会让步,今日朕便会降旨,三位爱卿可以告退了!”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兵部尚书史曾、吏部尚书史高都是一愣,三人不明白天子刘洵为何在此事上如此独断专行,难道天家推行此事还有别的深意?

当三人走出大殿的时候都是相对无言,都在沉思着天子刘洵的弦外之音。可是直到三人出了未央宫,也没能想出什么来。

当日,天子刘洵颁布三道圣旨,分别宣布成立海军部、改组兵部、筹建陆军学院三件大事,一时间朝野哗然!

深夜时分,已经被天子刘洵任命为陆军部尚书的史曾换上了便服,乘坐马车来到了吏部尚书史高的府上。

见到一脸忧愁的史曾,史高重重一叹,说道;“你不该在这个时候过来啊!”

史曾脸色愧疚,拱手说道:“兄长教训的是,是我孟浪了。可是今日天家断然分走了兵部的权柄,提拔了楼船将军杨辅,这分明是开始限制我史家门阀了!兄长为何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

史高苦笑一声,说道:“依你之见,我应该如何行事?”

“兄长,不若咱们联络一些大臣,联名上奏如何?”

“你这是在找死!”

史曾顿时脸色大变,自然是想起了霍家。

史高冷声说道:“你应该记得霍家是什么下场!当年霍家的权柄之重远超我史家,当年天家的实力之弱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境地,可是结果如何?天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权势滔天的霍家连根拔起,如今朝中上下,除了当年倒戈保命的平陵候范明有之外,可还有一个霍家人?”

听着史高的一番话,史曾顿时冷汗直冒,不敢再乱说一句。

史曾恨铁不成钢的继续说道:“如今我史家兄弟三人皆为朝廷二品大员,我管朝廷人事、你管朝廷兵事、三弟管朝廷钱事,可以说咱们史家基本上把控了朝廷的三条命脉。可是你以为这是荣耀和权柄吗?不是!在我看来,这三条命脉就是三把血淋淋的战刀,随时都会将咱们史家斩杀一空!”

“兄长!”

史高不理会脸色惊恐的史曾,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天家幼年蒙难之时,我史家人曾出大力相助,所以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这是天家在偿还当年的恩情,也是天家心地仁厚。可是咱们做臣子的却必须要有自知之明!自从朝廷在西域大破匈奴之后,我便一直在找机会想要辞官回乡,并且想要找个机会与你和三弟商量一下,将咱们史家的权柄主动放弃一部分,以换取咱们史家上下的平安。可是我一直都在想,却没有去做,也许我打心里也是贪恋权柄的。”

说到这里,史高喟然长叹,摇头不已。

史曾猛然站了起来,压低了声音说道:“兄长的意思是,天家已经准备对咱们史家动手了?”

“不!”

史高说道:“如今我史家上下并无过错,天家也不会如此行事。可是咱们兄弟三人百年之后如何?将来太子继位以后如何?要知道当年霍光在朝之时,也是忠心为国的,可是霍家后人是怎么做的?”

此时,史高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好像被什么东西下到了一般,说道:“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便恐怖万分,仿佛看到了我史家上下被满门抄斩一般,到处都是血淋淋的尸体!”

史曾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兄长不要再说了,我明白了!”

“今日之事,天家已经是给咱们史家留足了面子,同时也是准备看一看咱们史家的态度。所以,咱们兄弟绝不能让天家失望,你懂吗?”

史曾肃然长拜,而后说道:“请兄长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两日之后,陆军部尚书史曾呈上奏章,向天子刘洵奏明了兵部改制的情况。

此番兵部将所有海军相关的事务、人员全部划归海军部,并且将两所海军学院在内的大量房产、人才也一并移交,动作可谓神速。

陆军部尚书史曾还拟定了陆军学院的筹建计划,并且亲自入未央宫向天子刘洵奏报。

就在同一天,户部尚书史玄划拨了大量钱粮,专门供陆军部筹建陆军学院,以及供海军部筹建之用。

紧接着,吏部尚书史高向天子刘洵奏报,吏部从朝中各处抽调了“精兵强将”补充到新成立的海军部之中,全力支持海军部的筹建之事。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