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三百八十七章 研发突火枪

汉并天下 第三百八十七章 研发突火枪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西南局势日益严峻,根据兵部的奏报,各羌人部落的骚扰行动越发的频繁,甚至很有些肆无忌惮的做派,羌人的散兵开始出现在护羌城等地的郊外。

红翎快马将急报送到长安城的时候,天子刘洵正在听取兵部尚书史曾关于军工产业链的奏报。

忽然听闻羌人的异动加剧,天子刘洵不由得眉头紧锁,对兵部尚书史曾说道:“看来时不我待啊!”

兵部尚书史曾拱手说道:“启奏天家,眼下军工司各项目已经全面推进,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没有到出成果的时候啊!”

天子刘洵说道:“朕知道!只是军工司的研发速度要加快了!”

“加快?”

天子刘洵想了一下,说道:“过几日,朕会派人给军工司送去一些火器图样,军工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进行试研制。眼下西南方向大战在即,如果此番可以赶上时机,可以极大的减轻我汉军将士的伤亡,节省国家的负担!”

兵部尚书史曾只觉得心中压力巨大,不过还是拱手说道;“臣明白了!请天家放心,臣一定会尽力的!”

“不过爱卿也不要太有压力,如果军工司那边的进展实在赶不及的话,也不必勉强!”

入夜时分,天子刘洵便开始在寝宫内秉烛沉思。

按照天子刘洵的意思,最好的情况便是军工司能够研发出后世明代的鸟铳、密鲁铳、迅雷铳等大杀器。但是天子刘洵的心中也很清楚,以此时大汉帝国的科技水平与手工业水平,根本不可能研发出如此成熟的火器,这只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所以,天子刘洵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大汉帝国第一款火器定位在“能用”、“可靠”、“技术含量低”这三个要素上。

于是,天子刘洵在纸上写下了火箭二字,这对于眼下的大汉帝国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存在的困难便是装药量和制造成本问题。

不过在汉军远程杀伤力非常客观的情况下,区区火箭的实际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毕竟火箭也只是加上一些火药推进的箭矢而已,以汉军现有的弩炮、强弓硬弩,根本没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去研发火箭。

如果是后世神机炮那样的“火箭车”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只是这其中涉及的技术难关,一点也不必研发火铳简单,在短时间内是不用再想这些了。

思前想后许久,天子刘洵忽然想到了后世宋代,可以说华夏的火器成建制、成规模的使用,就是在宋代!

而宋代火器的一个开创之举,便是发明创造了突火枪。突火枪可是后世公认的枪械“始祖”!

后世宋理宗开庆元年,宋军将领陈规在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时首先制作使用。这种枪的枪管是用长竹竿制成的。使用时,需两人协作,将火药装入管内,一人持枪,一人点火,靠喷射出来的火焰烧敌人或焚毁敌人的攻城器械。

突火枪用粗竹筒制成,枪内装有‘子窠’,就是原始的子弹。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窠’射出去。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将燃烧性火器过渡到了管形射击火器,可以说将火药的威力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天子刘洵一面回忆着后世的一些关于突火枪的资料,一面开始绘制突火枪的图样。

在天子刘洵的笔下,突火枪的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有一个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发射时以木棍拄地,一手手扶管身,一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后,射出碎石或者弹丸。

另据《金史》记载,后来金军在作战中使用过飞火枪,这种枪喷出的火焰达十几丈远。还有在寿春府(今安徽省寿县)又有人创制了一种突火枪。其枪管是用巨竹做成的。射击时,里面装上火药,然后安上“子巢”,火药点燃后发生爆炸和喷射火焰,火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推力把“子巢”射出,以击伤敌军人马。据说,其声音可以传至150步。

此时天子刘洵绘制的图样上突火枪的子窠就是铁砂、碎瓷片、石子、火药等的混合物。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天子刘洵绘制的突火枪就是一种原始的散弹枪。

不过按照天子刘洵的估计,受限于此时大汉帝国的生产技术上的限制,以及眼下火药的推力相当有限,这种突火枪如果能够研发出来,其射程也就在百米左右,而且射击精度和射程比较难以控制。

天子刘洵记得在宋代的时候,因为其枪管为天然竹管,在射击几次之后,枪管的竹质部分会因火药燃烧时的灼烧而变得十分脆弱,甚至直接导致炸膛。到后世元代时,竹制的突火枪逐渐改进为金属制的火铳。

所以,天子刘洵决定跨过竹管的阶段,直接以精铁制作铳管。突火枪的威力和射程都远不及后世的鸟铳和密鲁铳等火铳,所以对于铳管的要求也相应的降低了一些。天子刘洵估计以现在大汉帝国的冶炼技术,应该可以研发出来。

天子刘洵一直绘制到了深夜时分,手中的图样也一改再改,一连改了七稿才最终定了下来。

看着图样上略显粗糙的突火枪样式,天子刘洵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其实图样上的突火枪已经是经过天子刘洵改良的样式了,不但将铳管由竹制改为铁质,而且还优化了火药储藏室,增加了铳管的厚度和长度,以增加突火枪的威力和射程。

另外,天子刘洵特意增加了“枪托”,以增强汉军将士发射时的稳定性,提高突火枪的射击精度。

不过虽然改良了不少,但是图样上的火器依然还是突火枪,依然还是需要两名将士来协作使用,一名将士负责瞄准和射击,一名将士负责稳定铳身和支架。

另外,这种突火枪的射击速度很慢,因为这种突火铳装卸弹药的步骤注定会很繁琐。按照天子刘洵的估计,差不多要三到五分钟才能射击一发,这样的速度注定无法形成持续性火力,除非天子刘洵打定主意以绝对的数量来弥补速度上的不足。不过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装备火器的意义,有这些钱粮,还不如去装备强弓硬弩和精良铠甲了。

“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好的开端吧!”

天子刘洵微微一笑,也算是自我安慰了一番。

毕竟这份突火枪图样能够研发出来的话,大汉帝国就算是一只脚迈进热兵~器时代了,而且这也算是此时世界上的第一种火器,可以用于实战的火器!

想到这里,天子刘洵便觉得热血沸腾,自己早就梦想着为大汉军队装备火器。虽然此时大汉雄师不论是装备、兵力、战力还是组织能力,都是当下世界第一,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也毫不为过。

可是天子刘洵心中明白,这些都是建立在大汉帝国强盛的基础之上,此时汉军的装备和组织能力与同时代的大帝国并没有代差,还是处于同一时代。

这对于天子刘洵来说,可以说是不能接受的。在天子刘洵的心中,依然梦想着看到汉军将士手持火器、火炮,以强悍的战力和装备,轻而易举的碾压所有对手的情景!

而此时研发突火枪,便算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第一步吧。

次日,天子刘洵将突火枪的图样交给了中常侍耿国,说道:“你亲自将这份图样送到兵部去,告诉兵部尚书史曾,立即在军工司建立项目部,尽全力突击研发这份图样上的火器。”

“诺!”

中常侍耿国小心翼翼的接过图样,当着天子刘洵的面,将图样装在了一个木匣子里,并且用火漆封好。

天子刘洵检查过后,继续说道;“告诉兵部尚书史曾,这个项目属于帝国绝密,是与火药同等级的绝密!除了他自己和军工司负责此事的项目部之外,任何人都不得知晓,如有泄露,杀无赦!”

中常侍耿国闻言不由得一愣,而后急忙拱手说道:“仆知晓!”

当日,中常侍耿国在一百名羽林精骑的护卫下,飞马来到兵部府衙,将突火铳的图样和天子刘洵的手诏交给了兵部尚书史曾。

同时,中常侍耿国还将天子刘洵的话原封不动的传给了兵部尚书史曾:“这份东西可是事关重大,天家对此事极为重视,还望史尚书慎重啊!”

兵部尚书史曾自然明白,拱手谢过中常侍耿国的提醒,当即开始部署研发事宜,并且请中常侍耿国回去之后代为向天子刘洵禀报此事。

两日之后,天子刘洵接到兵部尚书史曾的奏报:兵部军工司已经成立了突火枪研发项目部,兵部已经投入了此时能够调集的所有人力和物力。

天子刘洵看过这份奏报之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定的放在一边存档。而此时天子刘洵的手中又拿起一份奏章,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海军筹建诸事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