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县学

汉并天下 第三百五十四章 县学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扶风郡,槐里县。

这一日,扶风郡的郡学建成,郡守率领郡中的一众官吏前来“挂牌”,城内百姓纷纷前来围观,场面非常热闹。

两名少年也站在人群之中,兴奋的看着不远处的郡学书院,脸上挂满了向往之色。

这两名少年都是扶风郡槐里县人,不过二人家中贫苦,长到十四岁的年纪也仅仅是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而已,并没有机会真正的读书。

如今两名少年家中借助朝廷新政的机会,才稍稍富裕了一些,让二人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一人说道:“董评!咱们回去与家里说说,都去县学读书如何?”

董评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魏勤兄说得不错!县学在数日之前就已经修成,正在招收学生,眼下郡学又落成了,说明朝廷肯定不会朝令夕改,在朝廷新学中读书、考学肯定会是非常好的出路!”

魏勤今年十五岁,董评今年十四岁,二人只是乡间少年,但是却不甘平庸,周边围观的百姓不禁对二人刮目相看,纷纷对二人勉励起来。

魏勤、董评闻言更加坚定了信心,当即朝着周边众人拜别而去,急匆匆的返回家中收拾行装。

二人家中就在槐里县周边,二人各自回家与父母说起求学之事。因为入县学的学生不需要家中开支,所有的花费都由朝廷担负,所以二人家中并没有阻拦。而后二人便收拾好行装入城报名。

当魏勤、董评来到城内的县学时,这里已经聚集了数十人,都是槐里县各地赶来求学之人。

这些人年龄不一,大的有二十岁上下,小的只有七、八岁,还是跟着父母前来的。

只见郡府中的官吏会同县学的先生,正在门口维持秩序、登记信息,不时可以看到年龄超限之人被退了回来,更多的是被县学录取后,兴高采烈的欢呼之人。

魏勤和董评各自背着包裹,站在人群之中等候着,几名府衙的衙役走过来,督促人群站成三队排队等候登记。

魏勤和董评一前一后站在了队列之中,等了一会儿便来到了县学的门口。

只见一名先生跪坐在一个桌案后面,抬头看了二人一眼,而后问道:“姓名,年龄,籍贯,家中还有何人?”

一连串的提问让魏勤、董评有些发懵,二人急忙一一回答,那先生笔下游龙很快便记录了下来。

而后,先生递给魏勤、董评每人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二人的姓名、年龄、籍贯,用一根绳子拴着,可以挂在脖子上。

“这块铭牌千万留好,日后便是你们在县学中的身份证明。”

说着,先生有给了他们每人一张凭单,说道:“拿着凭单进去,跟着指示去领衣服、被褥、洗漱之物……”

“诺!”

魏勤和董评赶忙答应着,将手中的凭单和铭牌紧紧握住,好像稍微一松手就会丢掉一般。

二人快步进入了县学,进门之后便是一个前院,两侧还分别有跨院,一面牌子上写着导语,二人跟着指示走进了左面的跨院,只见这里已经聚集了十几名学生在排队,三名先生正在发放物品。

“魏勤?董评?”

“诺!”

先生看了看二人的身材,而后便将两摞衣服递给二人:“这是你们衣服,不合身的话记得来换。日后在县学内,必须穿这身统一的衣服,日后入冬了,县学还会再发皮袍……”

“这是你们的被褥,在宿舍那边可以自行洗晒……”

“这些是你们的洗漱之物,这是青盐、毛刷,用来干什么?刷牙!这是洗脸用的……”

天子刘洵根据后世的经验,命人研发出了青盐,并且由少府出资,扶持民间的商贾成立了青盐商社,专门生产刷牙用的青盐,各地县学、郡学乃至太学学生使用的青盐便是从这些商贾那里采购的。

至于刷牙用的毛刷则不是“新发明”,早在西汉之前的战国时期,华夏先民便已经发明了类似的毛刷,此时魏勤、董评手中的毛刷便是改良版。

收好这些东西之后,魏勤、董评已经满脸涨红,二人没想到入县学读书不但一切费用全免,以往请先生、买书籍等开支都是寻常人家无法承受的,可是如今却都由朝廷支付。

还不止如此,魏勤、董评二人刚刚进入县学,便收到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光是那套被褥已经是寻常人家舍不得购买的精品之物!

“拿好凭单去前院右跨院,在那边分配宿舍,然后再去中院左跨院,在那边领教材!”

先生的话语打断了魏勤、董评的晕眩,二人急忙感谢,而后抱着大大小小的东西赶到右跨院,只见那边的先生将二人分配的一间宿舍之中,而后便在凭单上相应的选项内勾上,二人便急匆匆的来到了中院。

“这些便是你们的教材了!”

魏勤和董评看着两摞几十本的纸质书籍,顿时呆住了。

二人万万没想到,县学竟然要学习这么多的东西,如果将这些纸质书籍上的文章全部誊写到竹简上,估计真的可以装下五车了!

“国文、天文、地理、算学、历史、当下时政,以及君子六艺等等,每一门课都有教材一本、习题一本、笔记一本,你们每人发放书册三十九本!笔记本不足用的话,记得来这里凭铭牌再领!”

魏勤和董评早已经被一本本书籍砸晕了,此时只会机械的感谢一番,而后吃力的抱着衣物、被褥和几十本书籍赶往下一处。

此后,二人便来到了被分配好的宿舍,房间内是大通铺,可以睡十个人,除了魏勤、董评之外还有另外八名少年,众人都是年纪相仿的,被安排在一个班级学习。

魏勤看了看手中的凭单,而后说道:“原来咱们一会儿还要去甲七号班级集合,再由领班先生带着咱们去食堂、演武场等处看看,熟悉县学内的设施!”

另一名学生有些吃惊的问道:“这县学内还有演武场?”

董评笑着说道:“这是自然!你不见咱们发下的课本中还有君子六艺这门课吗?何为君子六艺?其中便有射箭和驾车,自然要有演武场!”

说到这里,董评也是有些疑问:“只是不知道君子六艺中的数和算学有什么不同了!”

魏勤接着说道:“不光如此!我还听说日后咱们还要如同军伍一般出操、习武,据说是天家要求各地县学加入这些武人的课程,要让我等从文之人也能够跨马仗剑!”

董评笑着说道:“天家多虑了!我大汉男儿,不管是武人还是文人,都能够仗剑杀人,就算是幼~童都有怒而搏命的勇气,哪里还用得着天家如此殚精竭虑?”

众人全都深以为然!

当日,众人在宿舍中稍作休整之后,便按照指引来到了班级内集合,见过了各门课程的授课先生之后,便由领班先生带着在县学内转了起来。

傍晚时分,众人来到食堂内用饭,数百名来自槐里县各处的学生齐聚一堂,在各班级的领班先生的主持下,各个班级互相做了一些游戏,也互相认识了一番,几乎所有学生的心中都涌起了一丝异样的感觉,好像从今日起,一扇与众不同的大门已经敞开,众人未来的人生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此后,魏勤和董评便开始了求学之路,各门课程轮番开讲,各种前所未闻的知识冲击着所有人的头脑,也冲击着所有人对于“学富五车”这个词的认知。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魏勤、董评等学生已经开始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已经远远超过以往所为饱学之士的程度。

不过相应的,魏勤、董评等人在学习的同时,也是备受煎熬。

县学不同于以往的私塾或者官学,在县学之中,所有学生从清晨开始便要进行早读,背诵各种文章、知识等等,接着便要开始上课,各种学科轮番上阵,一门课便要半个时辰的时间,一天之内需要上八节课程!

期间,所有的学生还要进行早晚各一次的出操,长跑、体能训练、队列训练等等,每天都要进行一次。

到了晚上,各班级的学生还要进行一次“班会”,学生们在带班先生的带领下,要对时政要闻、当地要闻等等各抒己见,由此来锻炼所有学生的视野和见解。

如此紧张的学习,魏勤和董评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两个月之后,二人吃惊的发现自己不但学到了许多大儒都不曾涉猎的知识,对于时政也有了深刻的见识,而且自己的体魄也变得更加强健。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魏勤和董评几乎是变了一个人,从内到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得更加锐利。

与二人一样,县学的数百学生都是如此,整座县学如同一座“变相”的军营一般,数百学生在县学内不断成长着,如同数百即将升起的新星一般!

与此同时,天子刘洵也收到了礼部教化司呈报的一份奏章……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