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彻底掌权

汉并天下 第三百四十四章 彻底掌权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子刘洵微微皱眉,看着刑部尚书樊明呈报的一摞密信,语气不善的说道:“看来那些外朝的闲官还真是不安生啊!”

刑部尚书樊明拱手说道:“天家明鉴,这些外朝大臣与各地叛乱的豪族暗中勾连,信中有不少悖逆之言,甚至还有一些外朝之臣声称会在长安城做内应,接应乱贼入城!”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自绝于朕啊!”

嘴上说着,同时天子刘洵的心中也在暗自庆幸:“幸好这些豪族之中没有人站出来领头,要不然此事还真不好收场!”

原本天子刘洵还对如何处置人数不少的外朝大臣有些顾虑,想着应该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妥善的处置那些与三省六部制格格不入的外朝大臣。

可是如今看到这些密信之后,天子刘洵顿时醒悟了过来,既然那些外朝大臣如此不堪,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另外,天子刘洵也意识到,此番刑部探查到的密信算是此番平乱的余波,更是一个处置外朝剩余官吏的好机会!

于是,天子刘洵说道:“刑部镇抚司立即专门立案,对牵扯其中的外朝大臣进行审问,一旦查明实据,立即按照大汉律予以严惩!”

刑部尚书樊明有些担心的说道:“天家,臣担心如果大肆惩处外朝大臣,会不会引起朝野动荡,如果局势控制不住的话,势必会影响西域战事啊!”

天子刘洵心中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一想到眼下机会的难得,便下定了决心,说道:“眼下北军和三千营、五军营尚未赶到车师国,与匈奴人的决战应该在月内不会展开,所以朝廷必须在本月内处理完所有的首尾!”

听到这里,刑部尚书樊明不禁压力倍增,不过还是拱手说道:“既然天家有意,那臣便全力以赴!”

次日,刑部镇抚司的人马便开始在长安城各处抓人抄家,一天之内三十多名外朝大臣被抓,连带不少的家中子弟一同,被关押进了镇抚司的诏狱之中,一时之间朝野震怖、长安轰动!

一直在家中闭门谢客的耿寿昌也听闻了长安城内的风雨,不由得叹息了起来。

此前长安城内不少外朝大臣都前来拜访,虽然大部分人都被耿寿昌挡在了大门外,但还是有几名关系不错的外朝大臣见到了耿寿昌。

几人将各地郡国门阀、豪强准备“兵谏”的事情说了出来,想要利用耿寿昌在朝中的人脉和威望,邀请耿寿昌一同参与其中。

但是耿寿昌经历了此前的诸多事情,已经彻底明白天在刘洵的强大实力,已经不是这些外朝大臣能够与之抗衡的了,于是当面便拒绝了几人,而后直接让门客将这些人赶了出去,以示自己的立场。

那几名外朝大臣见状都是愤怒不已,认为耿寿昌不是“自甘堕落”不敢与新政为敌,便是已经得到了天子刘洵的某些称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放弃外朝的诸多朋友。

于是,这几名外朝大臣直接将耿寿昌的态度散播了出去,一时间朝野上下都在传说着耿寿昌闭门驱客的事情。

如今刑部镇抚司开始对勾结作乱贼人的外朝大臣进行抓捕、审判,几乎将整个外朝的大臣都一网打尽,唯独只有耿寿昌独善其身,在这场风暴之中能够稳坐钓鱼台。

天子刘洵闻讯也是啧啧称奇,对前来禀报消息的刑部尚书樊明感叹道:“看来耿寿昌已经彻底明白了,日后朕也能对其进行一些安排了!”

刑部尚书樊明说道:“天家英明,外朝之中多是门阀势力的顽固之人,也就是耿寿昌还能堪用,毕竟其出任大司农多年,也是我大汉的聚财能人了!”

“嗯!”

十数日之后,在刑部尚书樊明的主持下,镇抚司将外朝数十名涉案大臣的口供和案宗整理完毕,全部上报给天子刘洵。

随后,天子刘洵下旨:命刑部按照大汉律对所有涉案大臣予以严惩!

如此一来,外朝之中便空缺了很多的位置,基本上外朝的主要官职都为之一空,剩下的也只是一些小吏而已。

趁此机会,天子刘洵另行降旨,将外朝所有空缺出来的官职一概废除,涉及的权柄全部转移到三省六部之中。外朝中剩下的一些小吏也由吏部文选司进行筛选、甄别,择其优者录用,剩下的不堪用者一律遣散回家!

至此,天子刘洵彻底掌控了整个朝堂,大汉的权柄全部由三省六部运转起来,大汉帝国的外朝从此落下帷幕,彻底消失在朝堂之上!

在完成这些变革之后,天子刘洵心中大定,开始召集尚书令丙吉、中书令魏相、门下令萧望之,以及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四人入朝,与四人一同商议善后之事。

眼下天子刘洵凭借大队兵马以及刑部的侦查,一举打垮了外朝势力,同时重击了各地郡国的门阀势力、豪强势力,这三股掣肘新政实施的势力全部被打压了下去,不过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后果。

首当其冲的便是朝堂上下人心动荡,而且各地郡国的豪族也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担心天子刘洵会继续打压没有参与叛乱的门阀和豪强。

如此局面肯定会影响新政的实施,天子刘洵也急于稳定局面。

于是,在调集兵力迅速解决作乱豪门之后,天子刘洵开始极力安抚其余的豪门、稳定朝中局势,将动荡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以免内部动荡,从而影响西域战事。

此时,天子刘洵先是命中书令魏相颁布政令:允许各地郡国的门阀、豪强自行发展,可以参与新政之下的各项新兴产业,也可以继续从事原有产业,不过必须在朝廷新政的法令之下,必须遣散门客、上缴违例的兵刃,如强弩、长枪大戟等。

同时,天子刘洵还命门下令萧望之督促新闻部,命令各地郡国的报社大造声势,表明朝廷不会将此番的打击扩大化,只要各地的门阀、豪强遵纪守法,没有参与反对新政的叛乱,便不用担心朝廷会上门找麻烦。

这两项措施完全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天子刘洵深知事情不可做绝,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也不可能在大汉帝国境内彻底消灭门阀和豪强势力,毕竟此时“大地主”势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后世的工商势力更是没有发展起来,天子刘洵只能暂时依靠门阀和豪强维持对地方的控制力。

不过,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各地郡国的门阀、豪强势力必须在可控范围内自行发展,不能与朝廷为敌,不能反对大汉帝国的改革和新政!

而后,天子刘洵又对尚书令丙吉说道:“眼下外朝的事情已经全部转移到了三省之中,其中大部分的权柄都落在了尚书省之内。虽然外朝剩余的权柄没有多少,但是尚书省各部猛然增加了这么多的事情,一时之间也不好消化,爱卿还是要多加督促才好!”

尚书令丙吉拱手说道:“诺!臣明白!”

此时,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拱手说道:“天家,眼下朝中人心动荡,如此于西征大战不利,天家可要尽快处置,否则西域大军一旦与匈奴人展开决战,朝中之中的动荡必将越发激烈!”

天子刘洵点头称是,说道:“朕也已经有了打算!朕会降旨稳定人心,同时奖赏此番平乱的有功之臣。”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沉声说道:“天家所言甚是,但是臣以为仅仅是如此,还远远不够!”

“哦?”

天子刘洵问道:“那以爱卿之见,朕还应该做些什么?”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说道:“臣以为,天家应降旨:此番叛乱已经被平定,朝廷对外朝之臣、对门阀势力、对豪强势力的打压已经结束,朝廷上下应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天子刘洵闻言当即醒悟过来,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的主张很对,如果没有天子刘洵明确的旨意,朝中上下谁也不敢断定眼下的风波结束没有,谁也不敢断定自己会不会被牵扯其中,特别是那些外朝出身的大臣,更是如此!

“朕明白了!”

天子刘洵说道:“既然这场风波是朕掀起的,那就由朕来终结好了!”

当日,天子刘洵降旨:门阀、豪强叛乱之案已经结案,涉案之人犯已经得到制裁,此案绝不会牵连到朝中上下、各地豪族。

这道圣旨颁布之后,朝中人心大定,各地郡国的门阀、豪强也长出了一口气,同时也在心中暗暗后怕:幸好自家没有参与其中!

随后,天子刘洵通过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的提醒,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经过这次打击,各地郡国的门阀势力遭到了重创,还有不少的门阀家族对于入朝为官心生畏惧,如此一来接下来的会试肯定会受到影响,门阀势力对朝廷的支持也会减少很多。

“看来必须要想个办法,让各地郡国的门阀势力转变态度,至少让大部分家族再次拥护朕,拥护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