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三百一十章 博闻社(二)

汉并天下 第三百一十章 博闻社(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据?李据!”

天子刘洵口中默念着李据的名字,而后便对吏部尚书史高说道:“爱卿详细说一说,这杜县大儒李据有何才能,为何举荐此人?”

“诺!”

吏部尚书史高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绪,而后便拱手说道:“启奏天家,李据乃是杜县本地人,师从南郡大儒陈举,精通经文,乃是闻名杜县一带的大儒。”

“李据年纪三十多岁,其人善辩论、多才思,做学问从来都是不拘一格,在杜县以及周边各地与人辩论向来是从无敌手。而且,李据此人才思敏捷,一手骈文非常华丽,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李据还经常为平民百姓书写撰文,写起平文(半白话文)也是拿手。”

“臣还听闻:李据喜好各地的奇闻异事,专门收录了不少的各地传说,喜欢结交各地巡游之旅人,可谓是见多识广!”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不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吏部尚书史高则是说道:“故此臣以为,凭借李据的才能和见识,完全可以主持报纸商社,其人才华横溢,定当可以为天家效力!”

天子刘洵听完很是满意,说道:“如此,朕便征召李据入朝,朕要亲自见一见这位杜县大儒!”

数日之后,李据在一队羽林铁骑的护送下抵达了上林苑甘泉宫,天子刘洵在大殿内接见了李据。

李据平日里散漫惯了,不同于寻常的大儒学士,自己平日里经常与平民百姓混迹在一起,为人很是和蔼,对于朝廷府衙的接触非常少。

此时,李据猛然间进入巍峨的甘泉宫,心中震撼不已,叩拜在天子刘洵面前,也显得小心翼翼,平日里的散漫样子也不见了踪影。

天子刘洵笑着说道:“李据?”

“启禀天家,正是草民!”

“你是杜县大儒,朕向来尊敬大才,在这里不必拘束,与朕聊一聊天就好!”

虽然天子刘洵的语气非常和蔼,但是李据依然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说道:“诺!草民遵旨!”

天子刘洵示意李据起来,在自己身旁坐下。

李据谢恩之后,小心翼翼的跪坐下来,在天子刘洵没有说话之前,自己不敢有一丝言语。

天子刘洵也不以为意,只是了解了一下李据的情况,而后便抛出了一些时政,询问李据的看法。

刚开始李据还有些拘谨,但是一说到时政,李据便逐渐进入了状态,开始变得侃侃而谈起来。

“启奏天家,臣以为朝廷新政乃是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其意义不下于前秦废分封、行郡县之意义!如朝廷可以将新政推行到底,则我大汉必将越发富强,天下百姓也将深受裨益!”

“……朝廷扶持的各项新兴产业让民间财货沸腾起来,虽然也有人认为此乃本末倒置,应该继续重农抑商,但是草民却认为,商贾与农户都是我大汉的基石,无所谓孰轻孰重,理应一并重视……”

“……天家所言:人言可畏,此话甚是在理,朝廷也必须重视民间和朝堂中的人心言论,否则一旦形势失控,便会对新政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

天子刘洵对李据的回答非常满意,特别是李据对于舆论的见解,更是让天子刘洵大为吃惊,这完全不像是儒家人的看法,不禁让天子刘洵对李据刮目相看。

“哈哈!你对新政的理解非常透彻,特别是对舆论的理解,朕非常赞同!”

“谢天家!”

此时,天子刘洵说道:“如今朕也认为舆论非常重要,不但可以辅助新政的推行,而且还可以教化百姓、开启民智。所以,朕准备成立一个商社,名为博闻社,专门出版报纸,作为朝廷的口舌,一方面宣传朝廷的政策、各地的时政,一方面向百姓宣传各方面的知识和学问。”

就在天子刘洵说话的时候,中常侍耿国就在一旁小声说着话,为李据解释报纸是何物。

李据听到天子刘洵的一番部署,感到非常振奋,自己眼前的大汉天子分明就是一位旷世明君,不然怎会有如此的魄力,能够不断的推陈出新,让大汉上下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同时,李据也敏锐的意识到,此番自己被天子刘洵征召而来,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让自己施展胸中所学!

于是,李据不等天子刘洵点破,自己直接毛遂自荐起来,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草民斗胆毛遂自荐,愿入博闻社为国发声,为天家分忧!”

天子刘洵说道:“如此,甚好!”

天子刘洵起身走到李据身边,李据见状急忙起身侍立。

“朕准备成立的博闻社隶属于门下省新闻司,新闻司的司丞乃是朝廷二品大员,与尚书省六部尚书同级,目前还是空缺的,朕已经命门下令萧望之筹建中,并且暂时兼领新闻司司丞一职……”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看向了李据,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了,李据当即拱手说道:“天家知遇之恩,草民无以为报,今后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效力!”

“恩,很好!”

天子刘洵满意的拍了拍李据的肩膀,而后说道:“博闻社隶属于门下省新闻司,你充任博闻社主事,虽然是经营商社的商贾身份,但是也有朝廷从三品官身,今后也算是朝廷命官了。”

听到这里,李据当即叩拜行礼,心中更加激动。

“好了,起来吧!”

说着,天子刘洵便回到了座位上,而后看着李据,说道:“博闻社筹建之后,每旬出版一份报纸,内容可以自行定夺,可以是时政、可以是奇闻异事、可以是经文学识、可以是天文地理,等等。不过每版报纸出售之前,需要上报门下省新闻司审核备案。”

“诺!”

中常侍耿国已经取来笔墨和纸张,李据聚精会神的听着天子刘洵的吩咐,而后一一记录下来。

“将来博闻社不但要保证在长安城和司隶地区售卖报纸,而且也要在我大汉各地郡国售卖。”

李据闻言不由愣住了,手中的毛笔也瞬间停止了书写,抬起头看向了天子刘洵:“天家的意思是,博闻社同时向全天下售卖报纸?这怎么可能!”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天子刘洵的想法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大汉疆域辽阔,东西、南北相隔的距离都在数千里以上,如此广袤的疆域怎么可能同时售卖报纸?

此时,天子刘洵笑着说道:“朕已经有了预案!”

李据闻言更是震惊不已:难道天家还懂得缩地之法,可以让报纸在一日之内同时出现在天下各地?

天子刘洵继续说道:“博闻社要在各地郡国设立分社和刊印处,每一个郡都要有一处分社、一处刊印处。这些地方上的分社主要负责搜集当地的要闻和时政、风土人情、奇闻异事,每十日便汇总一次飞马送到长安城内的总社。”

“博闻社总社要及时对各地汇总上来的信息进行甄别,从中甄选出报纸需要的内容。而后博闻社总社便将甄选好的定稿飞马送往各地郡国的刊印处,作为下一期报纸的内容,全国各地郡国的刊印处同时印刷。”

说到这里,天子刘洵顿了顿,而后笑着看向了李据,只见其恍然大悟,便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如此,便可以保证天下各地郡国的报纸同时出售了。即便边远一些的郡国会有所耽搁,但也不会相差太久,最多与别的郡国相差数日而已!”

听完天子刘洵的全盘计划之后,李据忽然起身,而后脸色严肃的正衣冠,对着天子刘洵叩拜在地:“天家雄才,将如此宏伟的重担交给草民来办,草民感激涕零,定当全力以赴!”

天子刘洵大笑起来,说道:“朕已经称呼你为爱卿,难道你自己还要自称为草民吗?”

李据微微一愣,而后拱手说道:“臣,领旨!”

天子刘洵让李据重新坐了回去,而后问道:“朕这几日便会诏令门下省筹备新闻司,同时博闻社也要尽快成立。”

李据拱手说道:“诺!只是博闻社所需人手……”

天子刘洵大手一挥,说道:“博闻社乃是新生事物,朝中目前的官吏无法胜任,爱卿可自行从民间征召,所用之人报送门下令萧望之即可!”

“诺!”

“爱卿可还有什么难处?今日正好,可一并说与朕听!”

李据说道:“启奏天家,臣想问一问,各地郡国的分社和刊印处如何筹建?”

天子刘洵说道:“各地郡国的分社和刊印处的筹建事宜不用爱卿操劳!朕会让门下省专门发布公文,命令各地郡国的府衙调拨钱粮、征发徭役,在三个月之内完成各地分社和刊印处的修建,以及人手的征召事宜!”

听到这里,李据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也彻底消散了,此时拱手说道:“天家高瞻远瞩,为臣扫清了前方的障碍,臣不胜惶恐!今后,臣唯有办好博闻社、广售报纸,以报皇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