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潮般的反对(一)

汉并天下 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潮般的反对(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地节四年八月,长安城。

这日深夜时分,一架没有任何装饰的新式马车行进在尚冠里的街道上,一名马夫沉默不语的驾车前行,马车周围没有任何随从。

过了一会儿,这架马车转入了一个隐蔽的小巷子,宽大的马车进入小巷子之后,显得非常局促,不过好在还可以顺利前行。

不多时,这架马车在一处毫不起眼的宅院门口停了下来,马夫料理好马匹之后,便取来木梯,将车帘掀开。

只见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一身便衣走下马车,看了看四周,漆黑的小巷子里面空无一人,便微微点头,走到宅院跟前轻轻敲门。

很快,一名中年汉子打开了院门,眼见是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便恭敬的拱手说道:“见过大人,请!”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点了点头,先是对车夫说道:“去前面隐蔽处等我。”

“诺!”

而后,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便大步走进宅院内。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走到宅院的正屋门前,只见烛光照映着几个人影,便推门而入,只见尚书令丙吉、中书令魏相、门下令萧望之、兵部尚书史曾,以及安东将军、执金吾、平陵侯范明友,广武将军郭著几人已经等候多时了。

众人眼见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进来,纷纷起身行礼。

“让诸位久等了!”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笑着拱手应承着,而后便在尚书令丙吉、中书令魏相、门下令萧望之的礼让下,与三人一同坐在了上首。

其余众人也纷纷落座,两名门客从院子里走来,恭敬的将房门关上,而后便守在外面戒备。

这时,尚书令丙吉沉声说道:“诸位!天家已经降旨增设会试制,外朝大臣几乎全体反对,昨日的朝议上,外朝大臣硬是顶着天家的怒火全体抵制,诸位以为此事应该如何料理首尾?”

此番天子刘洵降旨增设会试制度,拓宽朝廷选拔人才的通道。但是外朝几乎所有的大臣和各地门阀都表示反对,会试制的隐藏含义,所有人都能看得明白,所以这些门阀士族和外朝大臣肯定表示反对,不愿将把持的人才晋升权力让出来,朝政由此开始出现动荡。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眉头紧锁,说道:“此番外朝的态势已经超出了天家的预料,咱们必须大力支持天家,以便平稳度过此番动荡!”

众人闻言都是点头称是。

不过具体应该如何应对,众人却产生了分歧。

尚书令丙吉和兵部尚书史曾,以及安东将军、执金吾、平陵侯范明友,广武将军郭著几人主张以强硬态度对之。

尚书令丙吉说道:“我等应该上奏天家,再次召集朝议,而后我等联合部分大臣与外朝诸臣展开辩论,必须为天家此举造成声势!”

不过门下令萧望之和中书令魏相却表示反对。

门下令萧望之说道:“我等切不可如此,一旦我等与外朝诸臣针锋相对的话,势必会造成局势的进一步动荡,甚至会造成朝野决裂,如此就无法收场了!”

中书令魏相叹了口气,说道:“此番天家虽然增设了会试制,但是民间百姓读书识字者并不多,学识丰富者更少,学富五车者几乎是凤毛麟角。即便会试制能够选拔出一些民间英才,但是数量也绝对不会太多,绝大部分的人才依然会出自门阀士族势力!”

说到这里,中书令魏相叹息一声,说道:“即便如此,外朝那些大臣,以及各地郡国的门阀士族依然反对声如潮,为何?就是因为这些门阀士族势力对于权力异常看重,甚至不惜与朝廷、与天家对峙!”

中书令魏相的一番话顿时让众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眼下长安城内的局势异常危险,外朝几乎所有大臣都是出身于门阀士族,而且正在与各地郡国的门阀士族势力取得联系,极有可能会加剧朝中局势的恶化!

此时,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沉声说道:“正如中书令魏大人所言,门阀士族势力之大,足以左右我大汉朝政,甚至足以威胁到大汉皇权的威仪!我想,这样的局面,也许正是天家极力推行新政、极力打击门阀士族势力的原因!”

众人闻言脸色都很难看,此番增设会试制,其实只是天子刘洵推行的新政之一,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可是却引起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强力反弹,甚至引发了与大汉皇权的对峙,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眼见众人沉默不语,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缓缓站了起来,对众人说道:“诸位都是天家的肱股之臣,如今天家推行的新政已经有几年时间,效果如何,诸位应该都看在眼里。可以说,天家乃是英主,所行新政乃是富国强兵之变革,我等应鼎力支持才对!”

众人闻言神色坚定,纷纷拱手说道:“我等愿听从大司马调遣!”

如今根据天子刘洵改革过后的官制,门下令、尚书令、中书令三人都属于正一品,职权都是相权,算是文官之中的顶级存在了。

而大司马一职也同样是正一品,是武官的顶级存在。

同时在大汉朝中,大司马一职始终都是最为荣耀的存在,所以即便门下令萧望之、尚书令丙吉、中书令魏相三人在品阶上与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相同,但是三人依然以低于张安世半级的姿态对之。

而兵部尚书史曾乃是从一品,安东将军、执金吾、平陵侯范明友为从二品,广武将军郭著为正四品,三人更是没有意见,纷纷拱手行礼。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见状也是当仁不让,直接拱手还礼,而后对众人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狂妄一次,替诸位牵个头好了!”

尚书令丙吉笑着说道:“大司马不必谦虚,此事理应如此。而且,我尚书省各部官吏,也会鼎立支持大司马!”

中书令魏相和门下令萧望之也是拱手说道:“我等也是一样!”

突然,门外的门客轻轻敲门,而后在外面说道:“启禀诸位大人,刑部尚书樊大人来了!”

众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当即说道:“将樊大人请进来!”

“诺!”

很快,兵部尚书樊明便走了进来,对着众人一一行礼之后,兵部尚书樊明脸色不善的对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以及门下令萧望之、中书令魏相、尚书令丙吉四人说道:“启禀诸位大人,我刑部镇抚司刚刚收到消息,司隶各地的门阀士族与长安城内不少大臣豪族暗中串联,已经聚集了数百书生、门阀子弟在长安城内,明日一早准备聚集在未央宫外进行抗议!”

“什么!”

众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兵部尚书史曾,安东将军、执金吾、平陵侯范明友和广武将军郭著三人更是怒不可遏。

特别是广武将军郭著,此时直接便要与众人告辞,准备连夜返回杜县整顿大军,幸好被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斥责拦住。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眉头紧锁,沉声说道:“这个消息准确吗?”

刑部尚书樊明点头说道:“启禀大司马,消息绝对准确可靠!而且根据镇抚司掌握的情报,司隶各地的门阀士族还在暗中调集族中子弟,并且擅动各地的儒生入京。如果朝廷不能尽快驱散聚众抗议的儒生、门阀子弟,汇聚到长安城的抗议之人会越来越多,稍有不慎便是一场大乱啊!”

听到这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猛然站了起来,脸色非常难看,冷声说道:“这些混账竟然为了一己之私而祸乱长安城!”

眼见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已经动怒,兵部尚书史曾,安东将军、执金吾、平陵侯范明友和广武将军郭著三人纷纷拱手请命:“请大司马下令!”

门下令萧望之则是一脸焦急的说道:“大司马冷静!此事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否则只会乱上加乱!”

中书令魏相眉头紧锁,说道:“不如我等今晚连夜走访各家门阀,看看此事还有无缓和,可好?”

而尚书令丙吉则是冷笑一声,对门下令萧望之和中书令魏相说道:“我看二位大人还是省省吧,那些门阀士族既然已经动手,就做好了与天家撕破脸的准备。对于那些门阀士族来说,权柄就是一切,他们可不会为了国事而放弃手中的权柄!”

门下令萧望之闻言不由有些恼怒,大声说道:“那依尚书令的意思,此事只能动武了?这里可是长安城啊!”

尚书令丙吉并不生气,而是说道:“此事已经不是我等能够做主的了!”

说完,尚书令丙吉直接看向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拱手说道:“大司马,该下决心了!”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了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稍加犹豫之后,众人一同拱手说道:“请大司马下令!”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沉吟了一会儿,而后顿时坚定了下来,对众人说道:“好!既然如此,今晚就有劳诸位与我辛苦一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