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二百八十三章 长谈

汉并天下 第二百八十三章 长谈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色阑干、秋意更浓。

夜幕下的未央宫中灯火通明,各处宫殿都点燃了灯台,一队队小黄门和宫女双手捧着烛火前往各处点燃明灯,很是热闹。

此时宣室殿的大殿之中也是烛火通明,将偌大的宫殿照耀得非常明亮。一队南宫卫士就在大殿之外,将宣室殿严密的守卫了起来。

在宣室殿的偏殿之中,天子刘洵倚靠在卧榻之上,旁边中常侍耿国正端着一盘糕点侍奉着。不过天子刘洵的脸色却并不好,可谓是愁眉不展,一双剑眉紧紧皱着,一看就是遇到了难事。

旁边,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和廷尉路温舒、大司农耿寿昌、丞相魏相等人跪坐着,众人的脸色也不是很好,与天子刘洵一样,都是愁眉不展,正与天子刘洵谈论着朝中事务。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沉声说道:“天家为何如此急于改革官制?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朝中局势的动荡啊!”

此时殿内只有天子刘洵和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大司农耿寿昌、丞相魏相等人,众人都是天子刘洵的心腹,所以说起话来也直接了不少。

天子刘洵说道:“朕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改革官制只是开始,后面还有许多大事要做,不得不急啊!就像朕在朝堂上所说的那样,朕决意做出一番大事业来,要让我大汉改天换地、永世不衰!如何做?就是要推行新政,让我大汉民富、国强、兵锋盛!”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微微皱眉,说实话,自己心中很担心天子刘洵会走上好大喜功的道路,于是有心劝谏一番。

可是还没等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开口,天子刘洵便接着说道:“朕知道此番增加尚书台权柄的事情很突然,让大司马和诸位爱卿心中不快,可是此事必须要做。”

“诸位爱卿应该知道,如今我大汉各项新型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水泥、筑造、铁器、开矿、食盐等各项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诸多相关的产业。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之后,注定会让民间的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三公九卿制度无法掌控的,所以官制必须要所有改革!”

众人虽然对于天子刘洵的话语听得不是很懂,特别是对一些特定的词汇,感到很是新奇。但是众人也能听明白一点,就是三公九卿制度已经无法面对日后的局面,必须有所改变了!

廷尉路温舒忽然说道:“所以天家便准备以尚书台来取代外朝?如此,外朝的文武大臣如何安置?臣担心此举会引得外朝文武人心浮动啊!”

天子刘洵说道:“今日这里没有外人,朕便实话实说了:尚书台取代外朝是迟早的事情,诸位爱卿也要做好准备!”

“不过……”

紧接着,天子刘洵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诸位爱卿也大可放心,朕从来没有亏待过任何人!如今尚书台的框架刚刚搭建起来,一切还很是简陋,朕日后也会多加完善。对于诸位爱卿,以及外朝文武大臣,朕也会妥善安排,绝不会冷落了众爱卿的报国之心!”

廷尉路温舒闻言陷入了沉默,双眼很是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大司农耿寿昌三人的心中虽然依然很不踏实,对于天子刘洵实权尚书台的新政非常抵触,但是面对天子刘洵诚恳的态度,三人还是不好直接进行反驳,都在沉思如何委婉的劝谏下去。

过了一会儿,大司农耿寿昌说道:“既然天家已经如此说了,臣等便等候天家的安排好了!只是大司农府关乎朝廷的赋税命脉,如今尚书台充实了户部,其下辖各司已经涵盖了我大汉所有税赋的种类,是否意味着今后我大汉的赋税全部由户部经手?”

天子刘洵微微皱眉,而后说道:“既然诸位爱卿心中还是有所担忧,那今日朕便定下期限:以一年为期!最多一年的时间,朕保证会完成对朝廷官制的调整,在此期间,以尚书台全力介入朝政运转,外朝全力配合!”

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大司农耿寿昌、丞相魏相等人听到这里,脸色都是微变。天子刘洵如此放言,就意味着尚书台彻底管控朝政的日期已经定下了,留给众人的时间也只有最多一年的时间了,众人心中都有了一种“干到头”的感触!

接着,天子刘洵看向了大司农耿寿昌,说道:“今后一年的时间里,我大汉各地的赋税依旧由大司农府经手,不过尚书台户部要全程介入,尚书台户部的官吏开始逐步接手,这一点大司农府要全力配合,不得阻拦、反对!待到朕调整好朝廷官制以后,大司农府要将所有赋税的账目、往年积欠等等情况,全部移交给尚书台户部!”

听完之后,大司农耿寿昌的脸色很是难看,这就意味着自己这个大司农只有一年的“任期”了,一年之后自己将何去何从,都是未知数!

不过此时面对积威甚重的天子刘洵,大司农耿寿昌也不敢直接反对,纠结了一会儿,也只好拱手称诺。

此时,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大司农耿寿昌三人的情绪都很低落,就连在朝议上公开支持天子刘洵的丞相魏相也是如此。众人的心情都是异常的沉重,脸色非常难看。

对于众人的神态,天子刘洵自然看在眼里,心中也是有些犯怵,毕竟眼前的四名大臣都是自己的心腹和左膀右臂,而且又代表着门阀士族的利益,如果连他们都反对新政改革、,反对自己即将推出的变种三省六部制,那后果可想而知,百分百会失败的!

此时的天子刘洵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个朝堂彻底笼罩住,任凭天子刘洵进行任何变动、付出任何的努力,都无法从其中挣脱出来!

偏殿内,众人一时之间都没什么言语,天子刘洵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既要依靠门阀士族出身的能臣来治理国家,又要对大汉各地的门阀士族进行打压,这分明就是一个死循环,是无解的!

想到这里,天子刘洵顿时冒出了一身冷汗,而后对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廷尉路温舒、大司农耿寿昌、丞相魏相等人好生安抚了一番,便让众人回去了。

丞相魏相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在退出偏殿之前,丞相魏相恭敬的对天子刘洵说道:“天家,此番新政推行官制改革,其阻力之大肯定会超出天家的预料,朝野上下、民间望族,也会全力抵制,还望天家早做打算!”

天子刘洵微微皱眉,说道:“朕记下了!丞相能够一心为公,朕心甚慰!”

丞相魏相再次叩拜,而后便离去出宫了。

此时,天子刘洵让在旁侍奉的中常侍耿国到外面等候,自己独自一人在偏殿内想着眼前的局势,不由自主的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今的朝廷之中,有三股强大的势力,分别是功勋集团、门阀士族、皇族子弟。同时,在各地郡国之中,豪强的势力也不容小觑,这些人要钱有钱、要势力有势力,即便此番因为军事改革的原因,各地豪强族中的私兵部曲基本上被解散了,可是难保不会有人另找门路进行遮掩。

天子刘洵思索了许久,认为在这几股势力之中,门阀士族和功勋集团对官制改革的反对声音最大,皇族子弟的反对声音最小,各地郡国豪强的反对声音居中!

想了一会儿,天子刘洵认为必须找到一方全力进行打压,以此来敲山震虎、震慑各方,否则自己推行的新政和官制改革注定会半途而废,不肯能切实推行下去。

“门阀士族和功勋集团的势力太大了,以我现在的势力,还不足以与之对抗,更何况我也要依靠门阀士族、功勋集团治理朝政,决不能让自己变成孤家寡人!”

“至于皇族子弟……”

天子刘洵想了一下,还是微微摇头:“还是算了!朝中的皇族子弟本就势力最小,而且反对的声音也最小,打压这股势力的效果不会理想的。”

天子刘洵想来想去,最终还是选中了各地郡国的豪强势力,准备大力打压豪强势力来震慑各方,让门阀士族和功勋集团明白,大汉帝国是谁说了算!

而且,天子刘洵在准备着手打压各地豪强的同时,也不会坐视那些门阀士族、功勋集团不断鼓噪,开始思索着在哪里出手一番,来警告各方一番。

此时,天子刘洵站起身来,走到了窗户旁边,窗外的明月悬挂天际,明亮的月光透过窗纸照射进偏殿之中,显得很美。

忽然,天子刘洵心中一痛,此情此景让天子刘洵想起了皇后许平君。

天子刘洵的双眼瞬间就湿润了起来,一股浓浓的思念和伤感涌上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