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并天下 > 第九十八章 战争的魅力

汉并天下 第九十八章 战争的魅力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8: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

一队红翎急报策马而来,如同一阵大风飞速冲进了长安城。这队红翎急报从长安城西面的雍门直入,而后沿着笔直的长街一路狂奔着、高呼着。

“西域大捷!王师在精河血战匈奴铁骑,斩首六万!”

“乌孙国之围已解!匈奴人溃逃!”

“王师聚歼匈奴休屠部、昆邪部铁骑!”

这队红翎急报带来的消息,就如同一阵猛烈的旋风一般,瞬间就将整个长安城搅动,沿途的百姓听闻汉军大捷的消息,纷纷涌上街头。

无数汉家百姓在街头兴奋的欢呼着、叫喊着,原本宽阔的长安街巷此时却变得拥挤不堪,到处都是欢庆、欢呼的人群。

如此一战足以振奋国民士气!

而当这队红翎急报飞马冲进未央宫的时候,刘洵更是狂喜不已。

虽然这次驰援乌孙国的大战是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主持的,但至少名义上是自己这个大汉皇帝在位期间打的,自己还是能沾上一些喜气的。

“传旨!”

刘洵兴奋得站了起来,在宣室殿内走来走去,说道:“传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大司农耿寿昌、光禄大夫丙吉、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立即入宫觐见!”

旁边的侍郎史曾急忙拟旨,而后一路小跑着赶去传旨。

没过多久,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大司农耿寿昌、光禄大夫丙吉、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四人便陆续赶到了宣室殿。

此时四人已经在来的路上听闻了西域大捷的消息,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特别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和大司农耿寿昌,二人可谓是此战的大功臣,心中更是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众人恭敬的对刘洵行礼,而后分别跪坐下来。

刘洵看着众人笑着说道:“此番王师西域大捷,这可是自孝武皇帝时我汉军取得漠南、漠北大战以来,我大汉最大的一次胜利,朕以为此番朝廷应大张旗鼓的对有功将士予以表彰、庆贺!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人都是大笑了起来,而后霍光说道:“天家所言甚是。对西征大军有功将士的表彰和奖赏事宜,朝廷正在讨论之中,不日就能形成奏议。”

光禄大夫丙吉说道:“天家还应该昭告天下,将此番我王师远征西域的赫赫战功传檄周边各国,以匈奴人的六万颗首级来震慑周边各方,宣扬我大汉天威!”

刘洵对霍光和丙吉提出的意见很是赞同,对丙吉说道:“光禄大夫的提议很好,我泱泱大汉就应该如此,让周边各族心中充满畏惧!朕看,此事就由光禄大夫负责吧。”

接着刘洵又看向霍光,询问道:“大司马大将军以为如何?”

霍光笑着说道:“有光禄大夫出马,此事定然妥当,臣没有意见。”

接着,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忽然问道:“天家、大司马,目前还有一事需要商议,朝廷已经收到西征大军主将中郎将常惠的奏报,现在大军正驻扎在乌孙国与匈奴各部的交界处,匈奴铁骑已经远遁而逃,但大军之中的辎重又不足以支撑大军继续北上,所以中郎将常惠向朝廷请示,询问大军下一步该如何行动,需要朝廷予以指示。”

刘洵没有回答,而是先看向了霍光,问道:“大司马大将军有何想法?”

霍光沉吟了一番,说道:“启奏天家,现在匈奴各部已经遭到重创,臣料想匈奴人在未来几年之内已经不会有什么威胁了。而我军将士经过此番千里远征,不但各部将士伤亡巨大、十分疲惫,而且朝廷府库的钱粮、军械也消耗颇多,已经无法支撑大军继续北上的消耗……”

说到这里,霍光看了看右将军张安世、光禄大夫丙吉、大司农耿寿昌,眼见三人并没有什么意见,便接着说道:“所以,臣建议西征大军停止北上追击,驰援乌孙国之战已经结束,应该让将士们凯旋而归、享受荣耀了!”

丙吉、张安世、耿寿昌都没有意见,纷纷表示赞同。

既然霍光和丙吉、张安世、耿寿昌四人已经达成了一致,刘洵自然也不会反对,虽然自己也曾想过趁着眼下的大好机会,让西征大军继续北上一举歼灭匈奴各部,但理智告诉自己,这样的想法很不现实。

虽然匈奴各部经过汉军的打击已经伤筋动骨了,被斩首六万首级,但匈奴各部毕竟实力仍在,如果匈奴各部全力动员起来,依然可以集结起十几万铁骑,大汉朝廷在国力消耗甚多的情况下,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以免贪多不烂徒受损失。

于是刘洵说道:“既然大司马大将军和诸位都赞同撤军,那朕下旨便好。”

次日,天子刘洵下旨,昭告天下:准许西征大军凯旋回朝,沿途各郡国为西征大军欢庆!

经过此番西征大战,刘洵对征战之事很感兴趣,于是借着前往麒麟殿理政的机会,查看了不少汉宫底档,翻阅了许多汉军历代作战的史料。

“元朔五年,王师对匈奴发起攻击,此战大将军卫青领三万骑兵攻击匈奴,乘夜间合围了匈奴右贤王所部,将匈奴人擅长的追逐骑射变成了汉兵擅长的短兵肉搏。此战之后,右贤王领百余骑狼狈突围,其余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千百万皆被王师所俘获……”

“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对匈奴展开远征,王师铁骑万人直指匈奴西道。此战王师铁骑与匈奴铁骑短兵相接,杀折兰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其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

“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出击,搜寻远在漠北的匈奴单于庭主力。此战大将军卫青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万骑,双方大军胶着混战、厮杀肉搏,激战一昼夜。此战中,暗夜和近距离肉搏使得匈奴人的骑射技术发挥不出来,结果被王师铁骑捕斩首虏万余级,匈奴大单于乘夜色逃脱。此后,骠骑将军霍去病所部与匈奴右贤王所部相遇,一番激战之后,斩首更是多达七万余级。从此匈奴几乎无力再犯汉境!”

“征和三年,王师铁骑三路出击,一番激战之后,王师铁骑在回途中被三万匈奴骑兵追上,双方激战九日,王师仍然以铁骑大军正面冲击,杀伤大量匈奴铁骑,最终将之击退。”

刘洵看着汉军以往的战力,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幅幅汉家将士浴血奋战、北击胡虏的景象,不由得热血沸腾。

同时,刘洵也陷入了沉思。

大汉帝国建立之后,高祖曾率兵四十万北击匈奴,但却被三十万匈奴铁骑围困在白登山,为什么?

刘洵明白,此战汉军之所以作战不利,并不是汉军将士战力不足,也不是汉军将领无能,而是兵种上的天然克制,彼时汉军之中铁骑较少、以步卒为主。

这样的兵力配置就会导致战胜而不得追、战败而逃不掉的窘境。

于是,到了孝武皇帝之时,雄才大略的武皇帝启用卫青和霍去病,通过这两位“帝国双璧”改造了汉军。

刘洵由看过的这些战例就能看出,自从卫青、霍去病接手汉军后,汉军之中的铁骑兵力就直线上涨,逐渐成为了汉军的主力兵种。

而且经过不断的训练和武装,汉军铁骑的作战技术明显超越了匈奴人的骑射技术,这是因为卫青摸索出了骑兵作战的新战术,即不跟匈奴人较量远距离骑射,而是把中原步兵惯用的正面冲锋战术移植到骑兵身上,用肉搏战抵消匈奴人的骑兵优势!

说白了,就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这一天,刘洵沉浸在浩如烟海的汉家史料之中,也从中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来。

汉军之所以能够逐渐取得对匈奴作战的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战术的转型。

首先带来的就是汉军骑兵武器的变化:以长戟取代弓箭成为汉军骑兵的作战武器。长戟是秦汉步兵的普遍装备,所以这种技术移植也是比较便捷的。

由此,大汉骑兵的战术也正式成型,那便是汉家骑兵正面冲击“陷阵”的战术!

“大汉之所以强大,不光是因为此时汉民族那崇文尚武的精神,也不光是因为汉军将士那悍不畏死的牺牲精神,更重要的,是此时大汉帝国从上到下,都保持着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有一种锐意改革、绝不僵化的理念,这些才是大汉帝国强悍不衰的根源!”

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一缕夕阳透过大殿的窗户照射进来,将麒麟殿渲染得金光耀眼。

“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氛围,是我大汉的瑰宝,以后必须发扬光大!”

刘洵心中暗暗想着,同时,也为此时的战争艺术所折服,同时更是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那是开疆拓土、为华夏征讨四方的雄心壮志的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