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医路风雨情 > 第40章 省城请愿难遂愿

医路风雨情 第40章 省城请愿难遂愿

作者:荣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再景和梁诗书、于正光一行三人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了省城。

梁诗书和于正光还是头一次到省城来,下了火车,他俩的眼睛就不够用的了。

张再景先带他俩去了一家全羊羊汤店,一人一碗羊杂汤,外带俩烧饼填饱了肚子,又向店伙计打听省卫生署的办公地点。

小伙计也是刚从乡下过刚来,一问三不知,还是一位喝羊肉汤的客人,端着大碗走过来,热心地告诉他们该坐几路车过去,在什么地方下车。

三人坐上一辆叮当作响的破车。

梁诗书扶着扶手,老说头晕想吐。

张再景知道他晕车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草纸,时刻准备着接住梁诗书的呕吐物,好在梁诗书一路上光说干哕,倒是没有吐。

晃荡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站了,梁诗书扶着电线杆子吐的昏天黑地,张再景一边给他拍背,一边安慰他说:“没事没事,吐出来就好了。”

于正光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糖递给梁诗书,让他吃块糖压压。

过了好一阵子,梁诗书才缓过劲儿来。

到了省政府大门口,警卫过来拦住了他们,问他们找谁?

张再景说:“我们从兴州来,到卫生署找王署长。”

警卫有问他们跟王署长有预约没有?

张再景担心警卫不让进去,灵机一动,连声说:“有,有。”

警卫指着院里的大楼说:“卫生署在最上面一层,你们可别走错了。”

三个人先在楼下数了数楼层,免得上错了楼层,这座大楼一共是七层,梁诗书身体肥胖,刚才又吐得厉害,爬到七层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七层有二十多个房间,他们也不知道王署长在哪一个房间里办公,就挨着门牌看下去,看到有一个写着卫生署办公室的房间,便敲了敲门。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一手扶着门,探出头来,问他们找谁?

张再景说找王署长,那人问找王署长有什么事儿?

张再景就将此行的目的告诉了他,那人将他们三个上下打量了一番,才把门敞开,让他们进去。

他指着靠墙的几张椅子说:“请坐吧,王署长不在家,我是卫生署的办公室主任,我姓杨,你们的事情就先跟我说说吧,等王署长回来,我再转告给他。”

张再景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那张请愿书,双手递给了杨主任,杨主任大体看了一遍,问:“三位怎么称呼?”

张再景给他介绍了一遍,他点点头说:“这份请愿书先放在我这儿,等王署长开会回来,我再交给他。各位都是大忙人,在这等着也耽误功夫,不如先回兴州等消息吧。”

张再景征求梁诗书和于正光的意见,梁诗书倒是同意回去,于正光心眼儿多,他对杨主任说:“杨主任,家里的事我们临来的时候都交代好了,不急着回去,我们就在省城等您的消息”。张再景也连忙附和着说:“这件事没有消息,我们就不着急回去。”

杨主任一看三位不是好对付的主儿。

稍作思忖,他说:“这样也好,你们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王署长三天以后才能回来,这件事儿,恐怕他还要找其他的人员商量一下,才能给你们答复,这样吧,保险起见,你们六天以后过来打听消息。”

“还有一件事我们想跟王署长反应。”张再景又想起此次来这里的另一个目的。

“方便先跟我透露一下吗?我可以一块转达。”

“当然可以,我想举报兴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姜大勋,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侮辱迫害兴州的中医大夫。”

“你们举报他有什么证据吗?”杨主任扶了扶眼镜,神情凝重地望着张再景。

张再景从布包里取出几封检举信,递给了杨主任,说:“这是兴州市几位中医大夫写给省署的检举信。”

杨主任接过检举信,放在了一边,说:“你们放心,等王署长回来,我一定和请愿书一块交给他。”

仨人只好默默地退了出来。

出了大门,梁诗书问他们两个:“你们说,王署长真的开会去了?这位杨主任会把我们的信都转交给王署长?”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回答,他只好耷拉着脑袋,跟着他们找了一家旅店先住下。

吃过午饭,在旅店里坐着干等实在无聊,于正光提议出去转转,张再景当然同意,只是担心梁诗书的身体。

中午吃了一顿饱饭,梁诗书的胃口舒服了很多,他表示好不容易来趟省城,就算再难受也得出去玩玩。

于正光说:“我听说省城有所国医学校,已经办了好几年了,专门培养中医和中药师,还有中草药种植方面的人才,不如咱到那里去转转。”

这个提议正合张再景之意,张家的芍药圃一直都是老范带着人在干,这老范也没什么文化,就是小时候跟着他爹种了几年沙参。

兴州虽不是著名的草药生产基地,但地处沿海,四季分明,空气湿润,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北,不太适合中草药的生长。

张再景一直有个梦想,想要打破兴州不适合种植草药的说法,这些年芍药圃虽然有些收获。

但总归没有形成规模,张再景虽然有梦想,但种植中草药这一行,他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虽多方寻找,也没有找到这方面的专家。

这次到省城来,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才,那是再好不过了。所以,于正光提出去国医学校转转,他马上同意了。

梁诗书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敢自己出去逛,只好跟着他俩一起转转。

这一次他们决定吸取上午的教训,不再乘坐那叮叮当当的老爷车了,雇了三辆人力车,一路顺风,到达了国医学校。

到了门口,同样被门卫挡在了外面。

于正光不慌不忙地说:“我们是学生家长,来看学生的。”

门卫将他们三人上下打量了一遍,看他们也不像坏人,就放他们进去了。

仨人在学校里溜达了一圈,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和食堂都进不去,只能隔着玻璃窗子向里面瞧瞧。

最后,逛到学校的后面是一大片田野,田野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草药,有几个学生正在田里实习。

他们三人沿着田塍,参观田里的草药,几个学生不认识他们,便好奇的向他们这边张望。

突然,离着张再景最近的一个男生向他走来,问他:“您是张再景大夫吧?”

张再景一愣,心想自己在省城并没有亲戚啊,这个孩子怎么会认识自己?

那个男生见他一脸的诧异,自我介绍说:“我叫林厚朴,家在兴州,我家就住在李香薷家的后面。”

“林厚朴?这个名字挺耳熟啊,我想起来了,你是林大成的孙子。”

林厚朴笑着点点头,说:“是的,我三岁的时候得了百日咳,怎么都治不好,我妈找了个算命的,说我命短,治不好了。我爷爷带着我去找您,您给我喝了九副药,我就好利索了,爷爷把算命先生的话对您说了,您说厚朴这味药最皮实,还能治大病,就给孩子改个名吧,叫林厚朴,准能长命百岁。”

张再景感叹道:“真快呀,小厚朴都已经是国医学校的高材生啦,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林厚朴说:“因为您治好了我的病,我家人都感念您的恩情,三年前让我考了这所学校,我学的是草药种植技术,再有两个月就毕业了。”

“太好了,毕业以后,你想不想到我的芍药圃去干呀?”

林厚朴说:“当然想啦,以后我还想多听听张伯伯的指教呢。”

张再景心中大喜,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他们两个言来语去的,就把事情给搞定了,把梁诗书和于正光看的目瞪口呆。

梁诗书说:“行啊,张老板,这趟算是没白来啊,你家的芍药圃总算找到真正懂行的人了,今天的晚饭,可得你请客了。”

“这个还不简单?今晚我请客,小厚朴你也要来呀。”张再景痛快的答应下来,并邀请林厚朴一块参加。

林厚朴说:“谢谢张伯伯的好意,学校有规定,晚上不能随便离开,等我回到家乡,再陪张伯伯吃饭吧。”

“好好,咱们一言为定,我在兴州等你。”

回到旅馆,梁诗书和于正光都恭喜张再景不费吹灰之力,就为芍药圃找到了合适的带头人,这是个好兆头,相信六天之后我们也会等到好消息。

六天后,仨人如约来到了卫生署办公室,依旧是杨主任接待了他们。

杨主任告诉他们,王署长召集几位省署的官员一起开了会,对着你们的请愿书研究了一上午,决定让我转告你们,省署发出去的那份条例,其实只是个草案,原意呢,就先在兴州试点,试点成功之后才能在全省推广,根据你们反应的情况,这份条例里面的确有个别纰漏和错误的地方。还是那句老话,省署也得遵从上面的决定,谁也不能轻易废黜中医,只能采取措施,让中医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至于说取缔或者合并中医诊所,不过是现有条件下,一种苟且的办法,目前看来,这种办法暂时还行不通,那么,省署决定,暂时收回这份条例。

张再景又询问举报姜大勋的结果,杨主任推了推眼睛,慢条斯理的说:“这个事情嘛,暂时不能给你们一个明确的答复,省署也不能仅凭你们几位的一面之词,就去处分一个副局长,用不了多久,署里会派人下去调查研究,如果姜大勋真如你们所说的那样,省署肯定要处分他,甚至还要给予法律的惩罚,你们要相信省署的办事能力,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掉一个坏人。”

张再景还想说什么,于正光戳了他一下,张再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