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医路风雨情 > 第13章 人生代代无穷已

医路风雨情 第13章 人生代代无穷已

作者:荣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个月后,赵玉树生下她和张再景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取名张桂心。

冯淑兰托人捎信给张炳善,他的长孙出生了,能不能回家看一眼。

张炳善告诉来人,道门一入深似海,从此家人是路人。

张桂心满月那一天,张家办了一场隆重的满月宴。

张炳善和冯淑兰的女儿张玉婵也带着一家人回来了。

张玉婵嫁在本城开油坊的黄家,人称黄油坊,黄家几代人都在兴州开油坊,兴州人日常食用的花生油、豆油,一大半都出自黄油坊家的榨油机。

张炳善肯将闺女嫁到黄家,一开始看中了黄家家境殷实,二来是看中了黄嘉禾老实厚道,张玉婵嫁过去不会吃气。

出嫁已经**年的张玉婵,儿子黄振已经三四岁了,虎头虎脑的样子,十分招人喜欢,跟舅舅张再景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人家都说外甥随舅,一点都不假。

客人当中,当然不会少了作为张家表亲的梁漱玉。

他的闺女梁小玉已经出嫁,如今有孕在身,今天没来做客,他儿子梁诗书已经16岁了,膀大腰圆的,看上去比张再景还要老成几岁,今天跟着他爹一块来了。

冯淑兰问梁漱玉:“表哥,诗书如今也跟着你在广济堂行医?”

梁漱玉笑着回答:“弟妹,咱们两家一样,都是吃这碗饭的,说不好听的,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不学这个,还能学什么?”

冯淑兰笑了起来,说:“这孩子长得真喜人,时间过得多快呀,一晃工夫都是16了,亲事定了没有?”

“弟妹,还没有呢,有合适的你多费费心。”

“这个自然,我们这样的人家,孩子还愁找不到媳妇儿?”

俩人正聊着,葛冰玉带着家里几个女佣人过来送水果,看见梁漱玉,赶着过来叫表叔。

梁漱玉说:“好闺女,一遇到了这个场合,都是你在忙活,你爹妈可没白疼你。”

葛冰玉笑道:“我侄子的满月宴,我这个当姑姑的该忙,表叔,您跟我妈多聊一会儿,我先到厨房帮会忙。”

指着葛冰玉的背影,梁漱玉悄悄对冯淑兰说:“我看这孩子不错,又勤快又爽利,最难得的是懂事,她比诗书大几岁?”

“大三岁,她今年19了,怎么?你想让她跟诗书?”冯淑兰将两只食指并在一起,问梁漱玉。

梁漱玉微微点头说:“女大三抱金砖,我觉得挺好,只是不知道冰玉愿意不愿意。”

冯淑兰早已明白了葛冰玉的心思,她有意拒绝梁漱玉,又怕梁漱玉误会,以为她贪念葛冰玉的好,想把她在身边侍奉,不想把她嫁出去。

犹豫了片刻,她说:“要不,赶明天,我问问她的意思?”

第二天,冯淑兰瞅了个没人的机会,将梁漱玉的意思转达给了葛冰玉。

葛冰玉一听,立刻摇头说:“梁诗书的确是个不错的人,但我一直把他当弟弟看,以梁家的条件,什么样的儿媳妇找不到?我不配。”

冯淑兰知道她不情愿。

梁漱玉问起来,她只好如实地告诉他,葛冰玉说她配不上梁诗书,梁漱玉也是个明白人,从此,再也不提此事。

张桂心周岁的时候,冯淑兰半夜起来小解,不小心摔了一跤,跌断了右侧大腿。

赵玉树亲自动手,给婆婆接骨,外敷赵家的黑膏药。

骨头倒是长上了,由于卧床两个月,吃的太好,冯淑兰又中风了,从此,便卧床不起。

葛冰玉自责,都是因为自己照顾不周,冯淑兰才跌了这一跤,为了将功赎罪,她将照顾冯淑兰的一切事宜,全都包揽了下来。

张炳善在家的时候,裕兴堂的大小事务都归他管,他这一出走,沉重的担子一下子落在了张再景的肩上,他整天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

赵玉树既要照顾张桂心,还要操持张家上下的各种事情,也是顾了头,顾不上尾,每天只能到冯淑兰的屋里来问候一番,根本腾不出时间来照顾她。

冯淑兰想,多亏了葛冰玉,喂水喂饭,擦屎端尿,亲生的闺女也未必做的这么周到。

第二年,赵玉树又怀上了二胎。

冯淑兰见她挺着个大肚子忙里忙外,又高兴又心疼,瞧瞧身边的葛冰玉还是孤单一人,心里又是一阵遗憾。

这天半夜,她突然发病,感觉胸口象压了一块大石头,又闷又堵,想喊葛冰玉起来,却喊不出声来,症状越来越重,脖子象被人掐住了一般,喘不动气。

一年多来,葛冰玉已经习惯了每天半夜起来瞧瞧冯淑兰。

这一瞧不要紧,只见冯淑兰面色青紫,牙关紧闭,嘴角还泛着白沫,她大惊失色,一叠声地喊道:“妈,妈,妈,你怎么了?”

冯淑兰毫无反应。

葛冰玉害怕了,连外衣都顾不上穿,跌跌撞撞地跑到张再景的卧室门口,使劲敲起门来。

赵玉树怀孕月份大了,由于胎儿压迫腹部,翻来覆去地睡不沉,听见激烈的敲门声,忙推了推丈夫。

张再景对着门口问了声“谁?”。

葛冰玉声音颤抖地说:“哥,你快起来吧,咱妈她好像不大好。”

赵玉树刚要起身,被张再景一把按住,说:“你身子太重,先不要过去,我去看看再说。”

他穿衣下炕,跟着葛冰玉来到冯淑兰的屋子。

张再景一连喊了几声妈,冯淑兰依旧没有反应。

他伸手往冯淑兰身上摸了摸,身子尚存余温,扒开眼皮一看,瞳仁都散大了。

张再景一下子伏在冯淑兰身上哭了起来。

他这一哭,葛冰玉更是大放悲声,一边哭,她还一边念叨:“妈,都怪我没伺候好您,您才走得这么早,奶奶走了,如今您也走来,往后,可叫我怎么过呀,妈呀,你倒是答应我一声啊。”

张再景听了她的唠叨,一下子怔住了,他呆呆地望着她,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赵玉树听见这边的哭声,知道婆婆没了。

她拖着沉重的身子,赶了过来,一进门,看见葛冰玉趴在婆婆身上哭,张再景呆呆地望着她,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推了丈夫一把,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站在这里发呆,我和冰玉给咱妈换上衣服,你去把何管家他们叫过来,将咱妈抬到棂床上。”

张再景刚要走,赵玉树又叫住他吩咐:“棺材还没定下,你让厨子小孟早上跑趟棺材铺子,告诉他一定要选上好的板子。”

张再景答应着出去了。

葛冰玉趴在冯淑兰身上哭个没完,赵玉树实在看不下去,拉了她一把,说:“人已经没了,光哭有什么用?咱妈送老的衣服你给她收在哪里?”

葛冰玉擤了一把鼻涕,指了指墙边的立橱。

赵玉树打开立橱,找出提前为冯淑兰准备好的寿衣,检查了一遍,放在炕上。

她从外屋找来一个脸盆,将水壶里的热水全都倒了进去,兑上凉水,吃力地端进了屋子。

跪在炕沿上,替冯淑兰擦拭遗体。

何嫂子从后院急匆匆赶来,一眼看见赵玉树拖着笨重的身子,吃力地忙活,连忙从她手中抢过毛巾。

葛冰玉这时才回过味来,养母真的是走了,即使她再哭再叫,她也不会回来了。

何嫂子拽了葛冰玉一把,小声埋怨道:“你就知道哭,少奶奶都八个多月的身子了,你还让她动手,万一动了胎气怎么办?”

赵玉树说:“我没事儿,自从经历了我爹的事情,我什么都学会了。她可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容易发懵。”

说完,三个人一齐动手,冯淑兰穿好了寿衣,张再景带着何管家和看门的小秦也都赶了过来。

几个人七手八脚,将冯淑兰抬上了棂床。

赵玉树又吩咐何管家,到竺蓝寺请和尚来家里念经,为冯淑兰超度。

一切安排就绪,天已经大亮了。

赵玉树累得气喘吁吁,刚回到自己的屋子里躺下,就觉得腹部一阵剧痛,她赶紧换了个姿势,接着,又是一阵剧痛。

有过一次生育经验的她,知道自己已经临盆了。

太不巧了,这个孩子真是不会挑时候,偏偏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生,她气得狠狠地捶着炕沿。

张再景在灵堂里忙着招待前来吊丧的客人,一转眼功夫不见了赵玉树,他忙问何嫂子:“少奶奶呢?”

何嫂子环顾四周,说:“不知道啊,刚才还在这里呢,这会儿不知道去哪了?”

张再景有些生气,这种场合,作为张家刚上任的主母,赵玉树虽然怀着身孕,但面对这么多客人,她无论如何也不该躲起来。

这时,张家年轻女佣黄芩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声地问:“少爷在哪儿?少爷在哪儿?”

张再景没好气地说:“我在这儿。”

把她叫到一边,训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也敢乱嚷嚷,真没规矩。”

黄芩吓得不敢吱声了。

张再景这才问她;“找我有什么事?怎么又不说了?”

黄芩这才吞吞吐吐地说:“少奶奶她……她……”

“哎呀,你快说,少奶奶她到底怎么了?”

“她要生了。”

“什么?这个孩子可真会赶时候,何嫂子,麻烦你了,跟着黄芩到少奶奶的屋里照看一下。”

何嫂子应声出去了。

二人来到赵玉树的卧室,赵玉树躺在床上,已经疼得大汗淋漓,小桂心坐在床上,吓得“哇哇”大哭。

何嫂子问赵玉树;“上次生桂心小少爷的时候,是哪位接生婆接的生?”

赵玉树说是王梅花。

何嫂子赶忙打发黄芩去请王梅花,自己留下来照顾赵玉树。

何嫂子问赵玉树:“少奶奶,你半夜就开始忙活老太太的事,早饭吃了没有?”

赵玉树摇摇头说:“还没顾得上呢。“

何嫂子一听,忙抱着桂心来到厨房。

厨子小孟正在灵堂里帮忙,厨房里一个人没有。

何嫂子只好亲自下厨,给赵玉树和张桂心一人下了一碗荷包鸡蛋面,喊来黄芪,端到赵玉树的屋里。

她们刚一进门,就听见赵玉树焦急地说:“孩子好像自己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