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一卷:执花仗剑,春风妒少年 第七十五章:以武为植,以文为种

四月的荥阳,天还没有大热起来,但徐徐而来的风中却有了暖意。

这暖意传遍了整座荥阳城,让城中川流不息的人们在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神情也是悠闲了起来。

洛阳称为京都,以当下荥阳的繁荣来看被叫作商都也不为过。

荥阳郡是司州的门户,其郡治荥阳城作为各处商贸的流转中心,其繁华程度不逊于洛阳城,甚至有过而无不及。

然而,在这座忙碌的城中,李峻暂时还未能感受到这份繁华与喧闹。

自打他来到荥阳,多数时间都在府衙或是军营中处理公务,很少能到城中的各处走上一走。

荥阳郡守的府衙在城东,是原太守裴纯所建,与城中的粮仓相隔不远。

裴纯乃是河东裴氏子弟,因官职调动让位于李峻,他则入京任了御史中丞一职。

裴纯在荥阳经营多年,自然将府衙建的阔气。但终究是座官衙,没了这个职位,再阔气的衙门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到荥阳任职,李峻并没有选择住在府衙后的官居,而是搬进了提前购置好的私宅。

太守的官阶只是五品,规制下的官居面积并不大。即便府衙建的阔气,裴纯去职前也并非是住在官居内,只将其暂作为休憩之所。

李峻的住处也在城东,离府衙不远。

这所院落原是一名盐商的宅邸,因家道中落搬去了南边,宅子也就此荒置了下来。

依照李峻的吩咐,裴璎的二哥裴松明提前到了荥阳。

在处理诸多生意的同时,裴松明相中了这所宅子,也就出资买了下来,并安排人手重新收拾了一番。

宅子的规模不小,分南北两院。

两院又都是几进几出的院落,建有不少的房舍与园子,这让同行而来的一些人也住在了这所府邸中。

今日,李峻倒是有了闲暇,他并没有去官衙,而是留在家中与鲁胜对弈了几局。

忙了这么长的时间,李峻在政务与军务上都理出了头绪,各方面的大小事宜也都安排了人手,无需他再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鲁胜也是先行到的荥阳,当李峻就任太守后,他便在府衙中担任了郡丞一职,辅助李峻处理政务上的事情。

这位隐世的老人不仅有着巧夺天工的匠人技艺,更有着理政治世的贤才。

有了鲁胜的帮助,李峻这个理政的门外汉懂了许多当下官场的规矩,并将原有的稅赋与民策做了不少有利的调整。

不过,鲁胜终究是上了年纪的人,大的方略他可以帮李峻来制订与修改,但在具体的政务实施上,李峻还是交由功曹李钊去处理。

李钊在京城也是久浸官场,一郡的政务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花园内,木亭中的石桌处,李峻将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笑着提了鲁胜所执的白子。

“哈哈...”

鲁胜见状,先是皱眉,随后笑道:“世回,你这棋艺倒是有些古怪,虽说在大开大合处险中带危,却总能出奇制胜,这倒与你的命格有几分相似呀!”

李峻一边将棋子收到棋盒内,一边笑道:先生呀,二郎要是能有您说的好命格,也就不这般东奔西跑了。每日留在您的衡庐中饮茶闲聊,岂不快活?”

李峻与鲁胜在名义上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李峻尊敬这位老人,一直都以先生相称。鲁胜也不自谦,同样以名字称呼李峻。

收完了棋子,李峻继续说道:“不过,说到这棋局,我倒是觉得与兵论有些相通。”

“哦...看来世回又有心得了。”

鲁胜笑着端起一旁的茶盏,轻饮了一口,继续道:“说说看,怎么个通法?”

“先生说笑了,二郎哪里会有什么心得?”

李峻谦逊地摆了摆手,笑道:“我想说的相通,只是因为先生说到了一个奇字,让二郎想到了《孙子·势》中的一句话。”

鲁胜笑着点头道:“若是老夫没有猜错的话,世回想到的应该是那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老人讲话停顿些许,笑问道:“世回,不知老夫说的对否?”

李峻笑道:“先生果真是大贤之人,二郎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哈哈...”

鲁胜笑了笑,说道:“世回乃是为将之人,在研习兵书上自是强于老夫,老夫也只是恰好读过几篇罢了。”

谈到了兵论,鲁胜似乎有了兴致,问道:“说到这用兵的奇正之法,不知世回有何见解呀?”

李峻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笑道:先生说笑了,二郎可不敢谈什么见解,就是觉得用兵之法不可独正,也不可唯奇,应相辅相成。”

见鲁胜点头赞同,李峻继续道:“前几日,我读了魏缭的一本兵论,说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

李峻略做思忖道:“由此我便想,无论正也好奇也罢,只要因势而变,以己之所长攻彼之所短,又何须将正奇分得那么清楚呢?”

鲁胜闻言,不住地点头:“世回说得极是,天下万物皆是如此,轮换之中谁能分得清楚?又何必分得过于清楚呢?”

话由至此,鲁胜不禁想到近来荥阳军的变化,问道:“世回,老夫看郭诵郭督护演练荥阳军,其中诸多的治兵之策都与魏缭的兵法相同,想必也是你有所教授吧?”

“哈哈...”

李峻笑了笑,答道:“先生真是慧眼,什么事都让您看得通透。”

对于荥阳军的训练,李峻依旧秉承李家庄护卫队时的章程。

从最基础的人心开始,改变他们当兵拿饷银的旧观念,向每个军卒灌输同袍情义与为何而战的新思维。

这些新思维也算是后世军队中的政治导向。

这种导向既能破除以往官兵间的阶级对立,也能让将士们在情与法的并存下凝为一体,树立起上阵杀敌的新目的。

无论是在当下的操演中,还是在未来的战阵里,这种新思维的形成会增强荥阳军的凝聚力,也会使这些军卒的战力超越其他人,成为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负矣。”

这句话是魏缭在兵论中所言,其中所谓的文也就是某些政治思想的建立,李峻的做法恰与这种观点相吻合。

故此,鲁胜才觉得李峻是仿效魏缭的治军之道。

“唉...”

谈到此处,鲁胜莫名地感叹了一声,苦笑道:“世回说老夫有慧眼,可老夫却是担不起慧眼一说。”

李峻不知鲁胜为何作叹,因而并没有接话,只是谦逊地笑望着鲁胜。

“世回,你总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为了家人,为了身边的人能在这乱世中活下来。”

鲁胜说着话,自嘲地笑了笑,继续道:“以往,老夫觉得你这般想法过于狭隘了,总觉得君子立于世,其心当为天下苍生。”

鲁胜能有如此的想法,是和他当初的一个约定有关。

当年,天师道的张椒推演天运,以“推步大元五行,大会甲子,独锺于李”的论断与钜子鲁叔时做了约定。

张椒赴蜀地西山,命弟子范长生支持李雄成就霸业。而鲁胜则跟随李峻,辅佐李峻完成解救苍生的大任。

天数使然,天数却又不语详解,两位老人只好做出如此的选择。无论是哪一方成功,也都算是他们为苍生做的最后一点善事了。

最初的一段时间,鲁胜通过与李峻的接触,发现李峻并没有济世救民的想法,所思所想都只是为了一个活命,这让老人有了几分失望。

李峻似乎明白了鲁胜的心思,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笑望着鲁胜,继续听着他口中的话。

“然而,老夫在这段时间有所顿悟,这顿悟就是来自于世回常说的家人与身边人,何为家人?又何为身边人呢?”

鲁胜望着李峻,话语中似有疑问,但眼里却满是赞许的神色。

“你在坪乡,坪乡乃至平阳郡的百姓便是你的家人,是你的身边人。你人虽不在仇池,可那里困苦的羌人却成为了你的家人,身边人。如今到了荥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鲁胜从棋盒中取出了三枚棋子,随意地摆放在了棋盘上。

老人望着李峻继续道:“正如你的行棋,看似随意无心,却都是在布局,而这局中的人也就成为了你的身边人。”

李峻微微地点了点头,依旧没有插言。

“老夫听说郭诵常在军中讲这样的一句话,为兵为将者,当以民为根本。他能如此说,必定是得了世回的授意。而你有这样的心念,又怎能不心怀天下呢?”

鲁胜说着,略有自责地笑道:“老夫以往的眼界看得过于远了,总想着天下苍生,却忽略了身边人。”

老人又取了几枚棋子摆放在棋盘中,话语依旧在继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没有基本如何惜天下?无初势的累积又怎能风卷云动呢?是老夫狭隘了!”

说罢,鲁胜向李峻拱手致歉。

李峻见状,忙还礼道:“先生言重了,二郎可不敢有窥天下之心,若能救人于水火便已是大愿了。”

李峻这话并非是在谦虚,也不是在忌讳犯上之言,而是他真的没有在想什么狗屁天下。

直到此时此刻,李峻所想的依旧是增强打狼棍的威力,为将来饿狼扑上来时做准备。

至于说天下,李峻也有所想,但他的想法与鲁胜不同。

他只是想在这天下中选一处栖身之所,带着身边人安度余生而已。

对于黎民苍生的疾苦,李峻深表同情,但让他现在就劳心劳力地去谋划,李峻觉得太烧脑了。

“哈哈哈...”

鲁胜自然不清楚李峻的所思所想,只当是李峻的自谦与谨慎。

故此,老人大笑了几声,连声说道:“是老夫失言了,此话也就留在此间,若让他人听到,反是害了世回。”

李峻不愿就此话题谈下去,转而问道:“先生,广武山那边的事如何了?”

鲁胜见李峻问及此事,从怀中取出一张與图摆在棋盘上。

“那两座旧堡损坏的有些严重,天行带人还在修缮与加固。前几日,陈大河带了属部过去帮忙,李钊也征调了一些民夫过去。”

说到此处,鲁胜略有疑惑地问:“世回,你是要将坪乡的人迁徙过来吗?”

李峻点了点头道:“先生,我是打算这样做。不仅如此,我是想以后的荥阳城若有不妥,大家也可以躲到山里,避开难以预测的兵祸。”

听李峻有如此打算,鲁胜点头赞同。

不过,老人对此深有疑问:“世回担心荥阳城不保?如今时局是乱,但终究是朝中权势之争,兵伐之下还不至于屠城杀民吧?”

“唉...”

李峻轻叹了一声,苦笑道:“我就是防范他们疯魔呀!若是杀红了眼,哪里还管谁是兵?谁是百姓?”

李峻说着话,手在與图上点了点。

“荥阳城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真要大乱起来,咱们这少不了要被人你争我夺。来敌少了还可应付,若是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大军来袭,躲在城中固守,还不如凭山险求生。”

鲁胜不语,皱眉地点了点头。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老人知道乱已是定数,但乱到如何?他却不敢去想。但老人知道,若真到了天翻地覆,那受难最深的也只有寻常百姓。

李峻当下的做法,不能说是为天下人担忧,但也是在为荥阳的百姓未雨绸缪了。

“先生,我打算与郡内的几家大族商量一下,尤其是成皋一线的,希望他们能将护院的部曲联合起来,让郭诵帮着操练操练,您看如何?”

李峻的这一想法,是不愿意当年裴家堡的惨剧再次发生。

那还只是在小小的坪乡,救援时都捉襟见肘。

如今地域大了,若是县乡大族间不能守望相助,一旦有事来临,全凭官兵救护根本来不及。

另外,若是能将那些部曲收拢起来,也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操练得当的话,更会让荥阳军在战力上如虎添翼。

鲁胜赞同李峻的想法,点头道:“老夫可以先去运作一番,老夫与几家大族的家主有过交集。既然是有利之事,想必他们也不会反对。”

两人正谈着事,忽见小丫鬟翠烟脚步匆匆地走了过来,身后还跟了两名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