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十三章:双峰岭夺人

铜驼烟雨 第三十三章:双峰岭夺人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冬日的正午,对于路上的行人来说根本谈不上什么美好。

呼啸的北风肆无忌惮地吹着,毫不留情地将冰寒透进人们的衣衫,刺入他们的骨髓之中。

匐勒的衣衫早就破了,那是他在逃跑被抓回来后就破了,是被一个叫张毅的将军用皮鞭抽破的。

皮鞭不仅抽破了匐勒的衣衫,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道道血痕。

这些血痕让他每走一步都会痛的流汗,而那些汗水又会很快结成冰,让他冷得浑身颤栗。

二十几岁的匐勒已经被卖过多次。

作为出逃的胡奴,他流浪于四处,不知道自己该留在哪里?也不清楚自己该要做什么?他只想活着,最好能吃饱饭地活着。

如果这次能将那些人卖到蜀地,匐勒想要找个人少的地方住下来。

他没有过高的要求,能有间遮风避雨的木屋,能有度过这个寒冬的粮食,再能有个女人,日子也便就这样了。

然而,事与愿违,匐勒还是被绑在了绳索上,是与被他骗的人一起绑在了绳索上。

沉重的枷锁早已磨破了他的脖子与手腕,每转动一下头,匐勒都痛的牙关紧咬,鲜血布满了他的牙齿。

自己会被卖到哪里?匐勒想不出。

自己会不会死?匐勒也不敢想,但他还是想活下来。

此刻,匐勒每走一步都在心中发下誓愿。

如果这次能活下来,他就要活得好些。

要有好的房子,好的吃食,好的女人,没有人再敢喊他一声胡奴。

双峰岭是霍泰山西向的支脉,其东南是曲沃,正西则便是侯马。

若要由侯马入并州,双峰岭则是必经之路,通向并州的官道也就在双峰岭中。

此时,张毅所率领的千余名军卒正分为前后两队,押送着三四百名胡奴缓慢地行进在双峰岭中。

对于这些胡奴,张毅没有半点怜悯之心。

他觉得这些人天生就是一条贱命,除了为奴卖钱,张毅都不知道这些人还有什么用处。

原本抓到的胡奴还要多些,可有些竟然想要反抗,张毅便杀了几个。只有这样,胡奴才会知道反抗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

张毅知晓押送的胡奴中有五个羌人,那是他在曲沃城外的台神村中抓到的。

五个羌人的反抗也很激烈,但张毅却没有杀他们。

并非是张毅心慈手软,而是他觉得这五个羌人年轻力壮,应该会卖个更好的价钱,也就留了他们的性命。

至于那个叫匐勒的胡奴,张毅也是知晓的。这个胡奴逃过一次,但张毅为了卖钱还是饶了他的命。

但从那以后,虽然匐勒再也没有反抗过,张毅却不知原因地极其厌恶他。

每次见到匐勒的那张脸,张毅都要用手中的皮鞭狠狠地抽他,只有听到匐勒那凄厉的惨叫,张毅才会觉得浑身舒畅。

此刻,行于最前的张毅回首望了望身后的队伍,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胡奴会卖个大价钱,虽然他不会分到一毫一厘,但东瀛公会记住他的这份功劳。

张毅现在想要的不是什么钱财,他想要更高的官职,更大的权利。他觉得钱财真的是身外之物,只要有了权力,身外之物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前行的队伍拐过一段狭长的山路,眼前的视野开阔了起来。

虽说开阔,但终究还是行于山岭中,道路的两侧依旧是山峦叠嶂,冷冽的山风没有减缓半分,反倒更加地呼啸起来。

又行了一会,张毅隐约望见前方有几十匹马立在山路上,骑在马上的人似乎还蒙着面。

“哼,真是不知死活。”

这一状况并没有惊到张毅,他只是在口中冷哼一声,抬起了手中的长枪。

从张毅开始抓胡奴起,他就经历过几次劫掠之事。

多数的劫匪发现是官兵后,也都一哄而散。

仅有的一次交手是与从西边逃来的溃军,在被张毅率兵暴打了一顿后,那些人便向东逃去。

因此,张毅这次也同以往一样,没有叫停身后的队伍,而是领着前队的军卒加了些速度,向对面劫路之人迎了上去。

此刻,李秀所骑的战马就在李峻的身侧,原本的一身官服早已换成了黑衣,秀丽的面容也蒙上了一块黑布,只有一双明眸露在外边。

李峻也是如此,黑布遮住了他的大半张脸,一双眼睛微眯地望着前方,长柄的大黑刀正横在马鞍上。

昨日,李峻从曲沃城出来后,就在城外的山口处做好了安排。

随后,他便与李秀率领百余名南夷近卫军一同来至双峰岭,等在了此处。

这条路是张毅返回并州晋阳的必经之路,脚下所处的地方正是这条路的中段,也是山岭中最为荒无处。

李峻决定在这里拦下张毅,救出骞韬的弟弟与族人。

李秀转头望了李峻一眼,将她的大黑刀也横放在马鞍上,打趣道:“牙门将,我一直都想象和你并肩迎敌是个什么样子?即便不是冲杀于万人之中,也该是斩敌首于军阵之内。”

“唉...”

李秀长叹了一声,口中继续道:“没想到呀,第一次和你并肩作战竟然是当个劫匪,还是个一战即溃的劫匪。我李秀这一世英名呀,皆是毁在你的手里了。”

听了这话,李峻笑道:“你才多大呀!也敢说什么一世英名?咱们是劫匪吗?咱们是正义的使者。”

李峻说着话,将头偏向李秀,继续道:“再说了,咱们的战法也不是一战即溃,应该叫战略性撤退。只有实施了战略性撤退,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李峻在笑,虽然脸上蒙着黑布,李秀也能感觉出李峻的笑。

李秀对于战略性撤退一词不太理解,但她清楚李峻的全盘计划。

她不想去猜测结果,她要做的就是帮助李峻完成这个计划,把李峻完完整整地带回李家庄,这是她对裴璎的承诺。

望着前方催马而来的武将,李秀将大黑刀提在手中,问向李峻:“李二郎,我打还是你打?”

李峻举目前望,想了一下,回道:“我来吧,毁英名的事还是让我来。”

见李秀白了他一眼,李峻又笑道:“你演技不行,别一刀给人家打回去了,咱们的计划可就落空了。”

话一说完,李峻脚下的双镫猛磕马腹,提刀催马迎了上去。

张毅并没有将迎上了的蒙面劫匪放在眼里,只是他的心中感觉有些奇怪。

既然要行劫掠之事,心中自然也就没有了官家法度。

无所顾忌之下,这些人蒙个面做什么呢?难道占山为王,打家劫舍之辈还要留个脸面不成?又或是日后怕被人认出来?

疑虑之下,张毅没有即刻动手,而是冷声地问:“你等是何人?竟敢劫掠官家?是嫌命活的太久了吗?”

李峻没有回答张毅的问话,只是将手中的黑刀一扬,自顾自地说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这几句话常见于后世的话本小说,书中的山匪路霸多用此话作为开场白。

然而,这种文笔的话本小说在当下的朝代并没有,当今的世人也自然不会知晓。

身为虎牙将军的张毅见过诸多的山匪恶霸,也与那些人有过交集,但像这种说辞,他同样也是闻所未闻。

张毅不知道对面之人在胡扯些什么,不耐烦地撇了一眼李峻,冷哼道:“将死之人,话倒也啰嗦。”

本想耐着性子探一下对方的来历与虚实,没想到却是个疯言疯语的人。

张毅不愿再多做耽搁,催马上前,一枪便向李峻的胸膛刺去。

张毅所使的枪不同寻常,乃是其祖上传下来的蟒纹镔铁枪。

整杆大枪分量极重,如同一条巨蟒握在手中,锋利的枪头好似巨蟒的长舌,舞动间带着摄人心魄的寒芒。铁枪前袭,竟发出了怪异的呼啸之声。

望着刺来的长枪,李峻急忙侧身避开枪尖,手中的黑刀也随即向上抡起,将临近的长枪猛地荡开。

张毅见自己的蟒纹枪被对方挡开,即刻变幻招式。借着枪身上扬之际,他双臂发力,以枪代棍砸向了李峻的头顶。

李峻见状,赶忙用双手持刀,身子略偏后,将黑刀的刀身迎向了砸来的枪身。

下一秒,刀枪相撞,震耳的金铁交击声响彻在山峦之间。

见蟒纹枪被架住,张毅并没有变幻招式,而是将身子略有前倾,双臂再次发力,将手中的铁枪如泰山般压向了李峻。

张毅的臂力的确了得,李峻从刀身传来的力道上感受了重压。

在冷兵器的对抗中,无论有怎样的花式绝学,力道都是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千钧之力抵得上万般招式。

重压之下,李峻不敢大意。

他将脚镫狠磕马腹,战马因吃痛猛地向一侧前窜。李峻借势将身子后仰,卸下压在刀身上的力道,继而又将手中的刀身外推,把张毅的蟒纹枪挡在了身侧。

李峻的这一动作使的流畅,如行云流水。使的也是极为精巧,借势下轻易化解了张毅的压顶之力。这让张毅心生警惕,不由地收起了轻视之心。

然而,令张毅没有想到,闪到一侧的李峻并没有展开反击,而是大喊:“点子扎手,扯乎。” 随后便拨转马头,向来时的方向逃去。

张毅不懂李峻喊的是什么,但望着李峻带着一群人转身而逃,却让他觉得有些意外,刚起的警觉之心也消散的无影无踪。

“他娘的,还以为有些本事,没想到也是一群怂蛋。”

张毅口中讥笑,向后招了一下手,对上前的副将道:“那些贼人的马匹不错,随我追上去杀了他们,夺了那些马。”

李秀也不明白李峻喊的是什么,她只知道这是个暗号,只要此话一出,她便要带着三十几名近卫向后撤。

李峻在后撤队伍的末端,他始终将战马的奔跑速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与追赶而来的张毅保持着不远也不近的距离。

犹如挂了鱼饵的钩子一般,不停地逗引着张毅向前追赶。

如此之下,不到片刻的功夫,张毅的前军便与后面押解胡奴的队伍拉开了长长的距离。

张毅之所以敢如此地大胆追赶,是因为他并不担心身后的队伍会出什么事情。

那些胡奴各个都被长绳捆的牢实,而且两人一副的枷栲让他们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另外,后面的守卫是五百余名久经战阵的军卒,击溃寻常的山贼野寇应该不算难事。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胡奴的价格虽说可观,但一匹上好的战马却抵得上几十个胡奴。

这等买卖张毅清楚,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才让他对李峻等人穷追不舍。

然而,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一正一反,一对一错。

当要在这两面性中做出选择时,自以为是对的答案往往会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即使那个错误看起来微乎其微,但最终也会出现,后世称之为墨菲定律。

张毅不知道什么是墨菲定律,只知道要杀光眼前的这些蒙面劫匪,夺下他们身下的战马。

因此,他猛地一鞭抽在马身上,加速向李峻等人追去。

就在张毅所率的前军急于追赶李峻等人,与后面的队伍拉开距离时,近两百多的蒙面人自山路的西北方纵马冲出,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杀向了押解胡奴的军卒。

这一突如其来的状况,不仅让押解胡奴的军卒陷入到惊慌中,也让一直苦行的胡奴队伍出现了骚乱。

骚乱之下,因为绳索与枷栲的禁锢,让队伍中大部分的胡奴都摔倒在地,人压人地挤在了一起。

一时间,山路之上的喊杀声,咒骂声,痛哭声与哀嚎声交织在一起,使得场面混乱异常。

就在押解的军卒奋力阻挡冲来的骑兵时,不远处的山林间又有二十几匹快马疾驰而出,马背之上的骑士也皆以黑巾遮面,冲在最前的那人则手持一把黑刀。

郭方与骞韬所领的这二十几人,是在整个押解队伍大乱之际才从藏身处杀出来。

按照李峻之前的安排,他们要在郭诵与江霸带人击散押解的军卒后,迅速地冲到混乱的胡奴处,用最短的时间找到骞文与其他四名族人,带他们一并离开,直接返回李家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