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三十二章:同袍旧友

铜驼烟雨 第三十二章:同袍旧友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郎,原来曲沃城的将军是赵固大哥呀!早知如此,我们何必受这周振的要挟?”

郭诵很是兴奋,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忍让之态。

程放听到这话,赶忙问了一句:“二位将军是在曲沃出了什么事吗?小的一直是将军的身边之人,未曾听闻有什么事牵扯到两位呀?”

郭诵对程放毫不避讳,将来曲沃的原委与程放说了一遍。

程放听了郭诵的叙述,点头笑道:“李将军,小将军,这事应与我家赵将军无关。请三位稍等一下,小的这就去禀报一下我家将军,想必赵将军见了两位也会欣喜。”

“哎,见我赵大哥还禀报什么?老哥,你带着我们一起去就行了。走,我都等不得了。”

郭诵的确是想要见到赵固,更是怕这其中再生变故,因此便拖着程放仅存的一条手臂就要离开。

“郭诵。”

李峻喊了一声,随后对着程放笑道:“程老哥,那就烦请你通禀一下吧。”

程放望着李峻,想了想,笑道:“既然我家将军与你们都是故友,那就随小的一同前往吧,也算给我家将军一个惊喜了。”

去见赵固的路上,李峻也清楚了程放的身世。

程放一直是安北将军赵固的近卫,只因在平叛之战中为了护主而失了一条手臂,再加之年岁也大了些,赵固便将程放留在身边做了杂务。虽说是杂务,但也就是心腹之人了。

过了两道院门,程放指着对面的一间正堂说道:“我家将军就在此间处理公务,现在应是在与周长史说事情,小的进去通禀一声。”

程放的话音刚落,就见郭诵急走两步,口中大喊:“赵固大哥,赵大哥,李峻与郭大郎来见你啦!”喊完,他几步便跑进了正堂。

正堂中,安北将军赵固正与长史周振谈着事情。听到院中的喊声,赵固先是一愣,随后站起身来,望向了门外。

长史周振也同时听到了喊声,尤其是听到李峻这个名字,他的心下一惊,脸色有了几分狰狞之色。

见到冲进来的郭诵,赵固背着手围着郭诵走了一圈,神情由最初的惊讶,渐渐地变成了惊喜,最后成为了喜笑颜开。

“郭家小子,真的是你呀!李二郎在哪儿?二郎呢?” 赵固兴奋地拍着郭诵的肩膀,不停地问着。

院子中,李峻听到了赵固的询问,他向身边的李秀示意了一下,随后快步走进了正堂。

李峻踏进房门,见一名年岁四十开外的魁梧男子正望过来,男子消瘦的脸上因为笑容而起了刀割般的皱纹。

“赵大哥,二郎在此,二郎给赵大哥见礼了。” 李峻笑着向赵固躬身执礼。

赵固一把扶住了李峻的手臂,点头道:“果然是二郎,果然是二郎呀。那日一别,咱们可是多年未见了,老哥哥我可是时时念着你们呀!”

李峻也是把住了赵固的手臂,口中感慨道:“赵大哥说得甚是,二郎又何曾不想念赵大哥?不想念咱们那些同生共死的将士们?”

“哈哈...”赵固听着李峻的话,大笑地说道:“那是,咱们弟兄可真的是同生共死呀!但要说这功劳,却是被二郎你与郭小子抢去了大半,哥哥可要说梁王他老人家偏心喽。”

“唉...”

说到了已故的梁孝王司马肜,赵固长叹了一声,刚想要继续说话,又想到有外人在场,赶忙收住了口,转身对长史周振道:“周长史,你先下去吧。”

此时,周振正冷眼地瞪着郭诵,而郭诵也正侧目瞥着周振,脸上露出轻蔑的神色。

或许,两人此时的心中都在互骂着“卑鄙小人”。

听到赵固的话,周振赶忙起身想要退出正堂。

只是他的脚刚跨过门槛,就听身后的郭诵喊道:“周长史暂且慢行,还望周长史能行个方便,放了我家弟与几个朋友。”

正与李峻交谈的赵固听郭诵如此说,心感奇怪,问道:“郭小子,你这话从何说起?”随后,又问向周振:“周长史,怎么回事?”

不等周振作答,郭诵将事情又向赵固陈述了一遍。

赵固听罢,脸色阴沉道:“周振,你的胆子愈发地大了。”

虽然话只说了这一句,但赵固那冷锐的目光却让周振心慌不已。

周振将身子下躬,口中回道:“将军,属下这便将他们放了。” 说完,便退出了正堂,转身向外走去。

“哼,小人。” 望着周振离去的背影,赵固冷哼地骂了一句。

郭诵见状,不解其意地问:“赵大哥,您的手下也敢背着您做事?”

“唉...”

赵固叹了一口气,拉着郭诵与李峻坐下来,深感无奈道:“若真是我的属下,又哪里敢如此呢?”

赵固原本追随梁王司马肜,与当时身为牙门将的李峻同属一个派系,算是司马肜的家臣。

自平叛齐万年之战后,梁王司马肜便将这些家臣安插在各处的紧要之地。

李峻因过于年少被委派到平阳郡任督护,而赵固则领了安北将军一职,镇守在秦州。

梁王故去,靠山没了,梁王一系也便散了。

李峻失去了督护一职,赵固也没能保住权势,虽说安北将军这一官职未被剥夺,但手中已然没有了什么权利,所辖兵卒也只剩下他原有的人马。

近几年,雍秦两州大灾,谷粒绝收,民不聊生下的军伍也是过得艰难。

赵固在缺钱少粮的状况下,不得不投到成都王司马颖一系,成为司马颖帐下右积弩将军刘聪的一名属将。

刘聪乃是宁朔将军刘渊的第四子。

刘渊不仅辅助司马颖镇守邺城,更是离石匈奴五部的监军,是十万匈奴军的实际掌权人。

赵固与其说投在了司马颖的门下,更多的却是仰仗了刘家父子的权势。

思变才能变,再加上有了刘聪的照应,赵固从秦州调到了司州,成为了曲沃城的守将。

曲沃城正是轵关径的北口,是通往中原腹地的兵家要地。

“唉...”

赵固讲述到此,不禁又长叹了一声:“那长史周振是刘聪送来的人,说是辅助之人,其实就是刘聪的耳目。”

李峻听着赵固的叙述,感慨不已,一脸感同身受的神态。

这时,李峻突然想起李秀还站在门外,赶忙起身道:“哎呀,坏了。赵大哥,咱们兄弟这一说话,忘了门外还有一人未与赵大哥介绍呢。” 说着,便起身跑走出门。

此刻,李秀已经孤身一人在院中站了许久,听着正堂内的高谈阔论,气恼和郁闷让她的明眸都要冒出火来。

见李峻是跑出来的,李秀的火气消了大半,只是依旧撅着嘴无声的埋怨。

“抱歉,抱歉,真是忘了,太对不住了。”李峻不住地陪着不是,拉着李秀走进了正堂。

不等介绍,赵固望着一身戎装的李秀,又看了看尴尬陪笑的李峻,咧嘴笑道:“李二郎,行呀,找个婆姨也是个军伍中人,快与哥哥介绍一下弟媳吧。”

赵固的话一出口,李峻与李秀都愣在了当场,郭诵也是看光景般地大笑起来。

婆姨一词,多是并州、秦州一带对妻子的俗称,李秀是不懂的,但她明白什么叫弟媳。

听到赵固如此说,李秀的俏脸顿时红了起来。

“啊...?”

李峻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赶忙辩解:“不是的,不是的,赵大哥你误会了,李秀是南夷校尉李毅之女,李护军是来为二郎撑腰的。”

“哦...撑腰?有意思,哈哈。”赵固被李峻的话逗的大笑。

他没想到李峻会这样说,也更难相信当年一刀砍下齐万年头颅的李家二郎,如今会让一个女子来撑腰。

赵固笑罢,对着李秀道:“原来你是李毅之女,我在秦州时与你父有过交往,也知他有个能征善战的女儿,没想到竟是如此年少。”

说着,赵固看向李峻,又转头望了望李秀,对着郭诵笑道:“郭小子,你说大哥我说的有错吗?多般配呀!还能撑腰!”

正堂内,除了尴尬的李峻与李秀外,剩下的一老一少皆是大笑不已。

玩笑之后,四人又是闲谈了一会儿,长史周振与老卒程放带着郭方与骞韬走进了正堂。

郭方倒是正常,骞韬的脸上有些伤痕,衣襟也带了些血迹,应该是受了些责难。

李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冲着两人笑了笑,拉着他们介绍给赵固后,似是无意地问向骞韬:“怎么不见你的弟弟?”

赵固闻言,向周振沉声道:“还有其他人吗?”

周振木然地回道:“将军,只有这两人。另外的人并非是属下扣押,是被并州府张毅将军带走了。”

长史周振的心中生怨,他怨李峻不守承诺。君子一诺千金,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说好的事情就应该兑现。

周振的心中更又万分的恨,他恨赵固无端地插了一脚。就是这一脚,将他即将到手的一笔巨财踢得无影无踪。

说出并州府张毅,周振也是有所企图。

既然李峻想要救人,就得去找张毅。

周振知晓张毅的性子,那人绝非是李峻之流所能攀交,更不是一个为钱财而违背将命的人。

因此,周振希望能将李峻引向张毅,更希望李峻能铤而走险。若是那样,李峻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也是不为过。

另外,周振看出赵固与李峻的情谊深厚。

若是李峻想要从张毅的手中抢人,赵固决不会袖手旁观,只要赵固参与了这事,周振则有十足的把握将赵固置于死地。

如此之下,这曲沃城的掌权者就非自己莫属了。

听着长史周振的回答,赵固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冷冷地盯在周振的脸上,让周振感到一阵阵的心慌。

片刻后,赵固无奈对李峻说道:“这事老哥哥我帮不上忙了。今日一早,张毅就去了侯马,估计今夜能在那里暂停一晚。二郎,要不你赶过去求求他?”

李峻尚未说话,却听周振说道:“将军,属下已经将人带来了。若是无事,属下就先行告退了。”

赵固面向着李峻,听到周振的话,脸上陡然间一寒,随即又消退了下去。

转过身子,赵固对周振笑道:“长史,这李家二郎是我赵固的生死兄弟,今日也算是我这兄弟与长史相识了。既然都是我赵固身边之人,就谈不上什么过节,长史莫要记于心上,如何?”

本就是周振在勒索李峻,却让他大人不计小人过,赵固的一番话还是给周振留了脸面。

周振强挤出笑容,假意道:“将军此话让属下羞惭不已,本就是属下得罪了将军的挚友,能让将军与李兄弟原谅才是周振所求呀!”

“这就对嘛!”

赵固笑道:“都是自己人,哪有什么原谅不原谅的。好了,既然大家都说开了,长史就先去吧。”

望着离去的周振,赵固的脸上没了笑意,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鄙夷之色。

赵固转过头,对站在一旁的程放吩咐道:“老程,给我盯好他,有什么事情你可以自行处理。”

听到赵固的将令,程放即刻挺直了腰杆。

那一瞬间,程放完全没有了之前略显老态的神色,一股久浸杀阵的军武之气重新回到了身上。

将军府门外,赵固望着李峻,略带歉意地说道:“哥哥无法助你,这心中也是…唉...”

话未说完,赵固的口中长叹了一声。

李峻笑了笑,抬手把住赵固的胳膊,口中说道:“赵大哥不该这样说,您已经帮了二郎的大忙,二郎已是感激不尽,剩下的都是小事,我能解决。”

赵固笑着点了点头:“我也觉得你能办到,无非就是夺几个人的事,还能比那齐万年的几万兵马厉害?”

李峻点头笑着,随后冲着身后招了招手,只见两名护卫队队员抬了个大木箱子走上前。

“赵大哥,这里是些钱物,二郎原本是不知道哥哥在此地,现在见到了哥哥却又要匆忙离开,这点东西就算……”

不等李峻将话说完,赵固两眼一瞪:“做什么?难不成还要与哥哥做买卖不成。”

李峻笑着说道:“大哥,你都想哪里去了,我是说我走得太过匆忙,也没有来得及拜见嫂嫂。二郎就将这点东西借大哥的手送与嫂嫂,也算我这个做小叔子的一点孝敬了。”

赵固见李峻如此说,才又笑着命人接了过去。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多数时间是要靠真心来维系,只有真诚的心与真挚的情感才能将友谊持久下去。

李峻知晓也懂得这些人际交往,但他觉得在这真诚与真挚中,还是需要一些东西来添补空隙,如此才能让这情谊更加扎实,更加稳定。

李家庄并非是富到似金钱如粪土,这一箱子的钱物也绝非是个小数目。但若是这些金钱能将那情分补充得更深厚些,李峻觉得还是值得。

另外,这轵关径是出入中原的要道,以后商队难免要常行于此。

若是能得到赵固的护送,节省下来的银钱会比这箱子的东西多上数倍。如此算下,那也便是更加值了。

赵固不会猜到李峻的心思,他望着打马远去的李峻等人,仿佛又回到了昔日阵前催马扬鞭的场景,心中不由地升起了万千感慨。

将军府衙的东南百米外有一座马苑,城中的军马皆在此处饲养。

马苑里的养马之人多是军中的老残军卒,这些人都是跟着赵固拼杀过的老人,赵固将他们安置于此,也算是一种优待。

马苑中,一名身材瘦小的男子正站在马厩外,他在等人将一匹战马挂好鞍配。

“哟,老何,你这是要出远门呀?” 独臂的程放走近了那名男子,口中笑问。

程放是跟着何姓男子到马苑的,男子从周振的房中出来,程放就一直尾随其后。

那名姓何的瘦小男子转了一下头,似笑非笑地回道:“是呀,家中有些事,刚跟府衙告了假,借匹快马去趟侯马。”

“哦...”

程放来到男子的身后,望向马厩中的战马:“老何,你可真有眼力,咱们这些马中就大黑跑的最快了,当年呀……”

程放口中说着话,仅存的右手从身后的腰间无声地抽出一把匕首。

陡然间,寒芒乍现,锋利的刀尖猛地扎进何姓男子的脖子,并向外侧切了出去。

何姓的男子连一声喊叫都没有发出,血涌如泉地摔倒在了地上。

马苑中的几名老卒见状,赶忙跑了过来,与程放对视了一眼后,迅速将尸体拖到了隐密的地方,并仔细处理好地面上的血迹。

事情发生的突然,除了那匹叫大黑的战马受鲜血的刺激嘶鸣了几声,整个马苑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平静的一如往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