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百八十九章:老秦人的风骨

铜驼烟雨 第二百八十九章:老秦人的风骨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等雍州军有所反应,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响起,入口处两侧的山体上有无数的山石滚落,在掀起漫天烟尘的同时,也将那条狭窄的山路堵得严实,如同一座石山般塞住了谷口。

于此同时,无数的羽箭从谷中两侧的山林中射出,雍州兵在不及躲闪下纷纷中箭倒地。随着箭矢落尽,近五千多名手持刀枪的卢水胡人冲出了山林,与陷入慌乱中的雍州兵厮杀在了一起。

事已至此,贾疋也从最初的惊慌中恢复冷静,他一边抵挡着袭来的刀枪,一边环顾左右,发现谷中的卢水胡人并不是太多,只不过是与自己的兵力相近。

贾疋放下心来,并想要通过同等兵力的拼杀来灭掉这些卢水胡。因此,他口中大声地调整着迎敌的阵型,同时也领兵向西端的出口杀去,他想要守住那里,防止有汉**的增援到来。

可是,不等贾疋领兵冲破彭天护的阻挡,大量的汉**出现在了山口处,汉国的车骑大将军,中山王刘曜也策马出现在了贾疋的视线中。

“贾疋,你今日要死在这里了。”

远处,刘曜笑了笑,口中高声地继续道:“另外,我听说你在洛谷那还有些兵马,我已经派人杀过去了,你可以与属下们一同在地下团聚了。”

贾疋没有作答,同样也是笑了笑,但他的笑中有了绝望之态。

此时此刻的困境,如何能不绝望呢?

若是这山谷中仅是彭天护的卢水胡军,贾疋有信心杀光他们,也有信心走出葫芦谷,但刘曜的领兵到来击碎了这份自信,也让这份自信变成了绝望。

葫芦谷中的杀戮是惨烈的,老秦人的血性让每一名雍州兵都没有乞活之心。

因为这是雍州,是秦人的土地,这地下埋着的是数千万秦人的先祖,他们不能让先祖蒙羞,哪怕是死,也要死得像个秦人。

当夜幕降临之时,万千燃起的火把中,雍州太守贾疋与几十名军卒相互依靠地站在岩壁下。

他们每个人都成为了血人,散乱的头发被粘稠的血液粘黏在脸颊上,凛冽的山风也没有将乱发掀起。

刘曜望着一脸无惧的贾疋,心中有了几分敬佩,沉声说道:“跪下来,我或许可以留你一条命。”

其实,刘曜知道贾疋不可能归顺,自然也就不能给贾疋活命的机会,他如此说只是想验证一下心中的猜测。

“哼...”贾疋冷笑了一声,四下望了望,厉声道:“我七千将士都死在了这里,可有一人跪地乞活过?我们秦人只有站着死,绝无跪着活!”

彭天护的刀砍在了贾疋的脖子上,一颗人头滚落在地,而贾疋的身体依旧靠在岩壁处不曾倒下,头颅上的双眼更是怒目圆睁,死死地望着战马上的刘曜。

当葫芦谷中归于平静后,七千雍州军无一存活,全部战死,他们的尸体也将就此化为一捧黄土散落于这座山谷中。

雍州之地发生了如此大的战事,扶风郡内其他的晋军不可能不知晓,长安城中的小朝廷也并非是一无所知,消息灵通的南阳王更是早就得到了军报。

然而,当贾疋被困葫芦谷苦战一个昼夜时,并没有一支兵马赶来救援,雍秦之地的其他晋军都在观望,也都在保存着自己的实力,做好汉**来袭的准备。

可他们到底在准备什么呢?

或者,只有经历过贾疋的绝望后,他们才能真正的明白,此刻的准备也只是在为自己挖掘下葬的坟墓罢了。

★★★

清晨,武都郡,仇池山。

归来的李峻在伏羲崖上美美地睡了一觉,他觉得自己的确有些累了,连续数月的长途跋涉,领兵征战,就算铁打的身子也会吃不消。

如今,伏羲崖上并没有权贵的豪宅,多数都是仇池山的百姓居住于此,主要也是为了耕种农田的方便。

李峻所住的小院是骞韬之前留下的,后来骞韬搬到了汉中郡的南郑城,如今又去了宁州任镇南将军,这座小院也就彻底空了下来。

“李二郎,你可真是个懒虫,竟然睡了一天一夜。”

李秀开门走进了内室,见李峻还赖在床上,伸手在他的头上摸了一下,担心道:“莫不是...你这个憨包生病了?”

李峻一把抓住李秀的手,将她拉倒在自己的身上,嬉笑道:“定是那日在船上之事伤了身子,否则怎会如此疲乏,应是你的错。”

李秀闻言,羞红了整张脸,一拳捶在了李峻的胸口上,反驳道:“明明是你自己的错,还怨到了我的身上,我也就是怕你......”

李秀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羞得也无法说出口,只是在李峻的胸口上又捶了一拳。

李峻亲吻了一下娇羞的李秀,起身穿好了衣袍,净面梳洗后,望着李秀问道:“郭诵他们到了没有?”

李秀让人端来了一些饭菜,口中回道:“他们昨日就到了,见你呼呼大睡的,谁也没敢叫醒你,眼下应该去了青冈岭。”

望着李峻的狼吞虎咽,李秀赶忙盛了一碗汤递给李峻,好笑道:“二郎,你怎么像个十几日没吃饭的流民,哪里像个使君的样子?”

李峻咽下口中的饭菜,笑道:“不是有事情要谈嘛!我不得吃快一些嘛,再说睡了一天一夜的,我能不饿嘛!”

“使君?你说使君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李峻端起汤碗喝了一口,笑道:“在你面前,在家人的面前,我就是李二郎,哪里有什么使君?你这个小憨包!”

憨包为西南之地的方言,有形容对方憨傻之意,多用于男女间玩笑之词。

李秀本就是广汉郡人,之前又常年随父亲李毅生活在西南,话语中自然也就多是如此的方言。李峻学着李秀的音调说了一句,反倒将少女逗得大笑了起来。

朝廷的各类官员将领,李秀见过不少,这其中也有为人随和的,但无论是权势的大小,其官职所带来的威风总会存在,即便是在最亲近的家人面前,也会保持着相应的矜持之态。

如今,二郎不再是那个懒散的少庄主,而是掌控梁州的刺史,堂堂的武威侯,统兵数万的武威大将军,可他依旧没有变,还是之前的性子,还是自己心中牢记的样子。

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就是这样简单,刻在心里永远都不舍得忘记。

当年,李秀在李家庄时便喜欢上了李峻,少女便把李峻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也将李峻当时的一句话当作了诺言,一直等到了李峻的出现。

如今,她成为了李二郎口中的家人,原有的一点彷徨早就消失不见,剩下的唯有开心与喜悦。

“杜麟... ”喝下了最后一口汤,李峻朝着门外唤了一声。

待杜麟进门后,李峻吩咐道:“你让人去通知郭诵,让他们别到伏羲崖了,就在山下等我,顺便一起到军械库看一看。”

李秀不解地问道:“军械库中不过是些刀枪甲胄,那有什么好看的?”

李峻笑道:“那是你们宁州的军械库,我这边的可是有宝贝,等下你便知道了。”

在李峻休憩的小院周围也建有不少的屋舍,所住之人都是仇池山中寻常的家户,有汉人,有羌人,也有氐族,大家都共同住在伏羲崖上,没有族群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每家每户都是梁州的百姓。

“二婶子,你家今年的收成如何呀?”

李峻走出院门,见一妇人正在自家门口堆木柴,上前帮了一把手,笑着继续问道:“过冬的粮够不够吃?卖给官府的余粮收到钱了没有?”

之前,李峻常会到仇池山这边查看军械的研制,也会住在伏羲崖上,所以同这里的百姓都非常熟识,几乎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和家中的情况。

妇人一边忙着向李峻行礼,口中一边笑着回道:“大将军,我们前日就知晓您到伏羲崖了,大家本想来给你见礼的,可说您太累了,正在休息,大家就没敢去打扰您。”

李峻笑了笑,将一捆柴摞在了高处,听妇人继续道:“大将军,今年的收成可好了,除了上缴的税粮外,家里还剩下了好多的粮食,娃子们说咱们梁州要打仗,所以让我把家里的存粮多拿出一些卖给衙门,粮钱也早就给过了。”

妇人是羌族,家中有两个儿子在武威军中,还剩下一个年幼的跟在身边。

“嗯... ”李峻点了点头,笑道:“莫毅他们说的没错,咱们一直与大成国在打仗,中原的匈奴人也要打咱们,所以官府要多筹集些军粮。”

妇人替李峻掸去身上挂着的小树枝,气愤道:“那些人就是瞧见咱们梁州的百姓有粮吃,有衣穿,所以就眼红,就想要过来抢,要不是我家三娃子还小,定也让他到军中去,打杀那些强盗。”

李峻笑道:“婶子,三娃子才多大呀!让他在学堂里好好读书,长大了再到军中或府衙中做事。”

闲聊中,周围的许多家户都看到了李峻,纷纷走了过来,见过礼后,皆是与李峻说起了家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