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铜驼烟雨 > 第二百八十章:平茶洞一战

铜驼烟雨 第二百八十章:平茶洞一战

作者:过往不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7:22: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宣汉县,位于梁州中部,晋武帝太康元年立平州县废宣汉县,惠帝元康六年重置,属巴西郡。

之前,驻守于垫江一线的李瑰与王瑚同攻来的李璜军交手后,并未做过多的纠缠,而是领兵向北靠近了宣汉县,随后两人分兵三路退至宣汉县境内的平茶洞、聂脊山以及火石岭处,形成了三点合围之态。

对于梁州武威军的退却,大成国翊军将军李璜未作多想,即刻率领两万五千兵马进行追击,并分兵同时攻击三地,想要一举歼灭宣汉县境内的武威军。

在李璜看来,驻守在垫江一线的武威军应该不到两万人,与自己所领的兵马相比,在兵力上本就处于弱势。然而,他们竟然不集中力量进行阻抗,反而却分兵三处,扩大了自身的弱点。

或许,武威军是想用三点防御,左右增援的策略。

然而。李璜觉得他们应该是忽略了兵力之差,即便自己同样是分兵而击,在兵力上却也是占了优势。

故此,他不想错过这个良机,领兵进入了宣汉县境内。

平茶洞地处宣汉县西南,位于群山环绕之中,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侧为平阳盖,东南面为低山,两山之间以平坝地势为主。

平茶洞处所居住的百姓多为夷人,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从武陵郡迁徙而来。故此,官府也称其为武陵蛮,又或是五溪蛮,他们便是后世的土家族。

之前,武陵蛮人在其魁帅的统领下常与官府相抗,也多次遭到朝廷兵马的围剿,导致人口数量大减,更有不少人迁徙到了别处。

李峻就任梁州太守后,也曾对平茶洞的武陵蛮进行过打压,但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剿杀,还是以震慑为主,继而又给与了很多的帮扶,以此来感化和改变他们对朝廷持续已久的对抗之心。

武陵蛮不同于獠人,他们是蛮夷,却也是穷苦之人,他们之所以会同官府对抗,实则是无法承受由上至下的压迫,也只是想讨个活命而已。

李峻的梁州府给了他们活命的空间,而且还让他们活得与汉人一样有尊严,这让平茶洞一带的武陵蛮心有感激,认同了梁州府,亲近了梁州武威军,不少青壮男子更是加入了武威军。

所以,虽然分兵进入平茶洞的武威军仅有不到六千人,但若加上这里各山寨的青壮男子,可战兵力远远超过了万人。

“樊叔,塘坳口的人手都安排好了吧?可别让他们从那边跑了。”

山寨的一处吊脚楼中,涪陵郡太守李瑰向远处望了望,转头笑着问向一名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点头笑道:“小李将军放心,我都安排妥当了,寨子里的部分精壮都在那边,刀斧弓弩齐备,就是一只臭虫也爬不过去。”

说话的男子名为樊凛,已过不惑之年,是平茶洞武陵蛮的大司,这一带武陵蛮的头人。

汉武时期,武陵蛮有些部落就使用了汉人的姓氏,以樊姓,瞫姓,相姓,郑姓四大姓氏为主。

之前,李瑰留在汉中郡时,曾领兵在平茶洞驻扎过一段时间,和这里的人很熟识,与樊凛的关系更为亲密。

樊凛见过李峻,常称呼李峻为李大将军,所以也就称呼李瑰为小李将军。

李瑰听樊凛如此说,放心地点了点头,端起身前竹桌上的陶碗,喝了一大口热茶。

“小李将军,我之前与你说的事情,你到底能不能办呀?”樊凛望着李瑰,端起茶碗问道。

李瑰无奈地苦笑道:“樊叔,那定武堂也不归我管辖呀!二虎子如今是定武堂的学员,我怎么能随便就把他调入我身边呀?”

原来,樊凛将小儿子樊虎送入梁州定武堂习练,刚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想让儿子跟在李瑰的身边。

为此,他还特意去了一趟涪陵郡,找李瑰商谈此事。

“小李将军,你可别搪塞我。”樊凛喝了一口茶水,不满地继续道:“上次我就说了,郑武家的小子都调到州府城防营季弘的身边了,季督将都能到定武堂要人,你一个太守怎么就不行呢?”

李瑰笑道:“樊叔,我问过了,那不是季弘要的人,是定武堂分过去的,我都找过镇武将军了,可江大哥让我不得坏了规矩,我也没办法呀!”

当下,镇武将军江霸不仅领兵镇守汉中郡,而且还掌辖定武堂的一切事务,担任了定武堂的司业一职,如同后世院校副校长的身份。

不过,李瑰还是不想让樊凛有所误会,承诺道:“樊叔,您放心,只要二虎子出了定武堂,我一定将他要到我的身边,绝不让他给你丢了脸面。”

“哈哈...”

听李瑰如此说,樊凛笑道:“那也行,反正顶多再有半年的时间,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厚着脸皮去求大将军。”

两人正说着话,一名军卒跑上吊脚楼,拱手道:“将军,大成军已经到临溪口,马上就要进入平茶洞了。”

李瑰放下手中的茶碗,起身拿起靠在墙边的斩风刀,转头对樊凛道:“樊叔,你在这边守好寨子,我去杀光那些蠢蛋。”

说罢,李瑰提刀走了下楼梯,翻身上马向远处奔去。

临溪口位于平茶洞的西南,因与平溪相邻而得名,是进入平茶洞的唯一入口。

景焘,大成国司隶校尉景骞之弟,在翊军将军李璜的麾下任右军校尉一职,此番正是他领兵进攻退至平茶洞的这部分武威军。

来至临溪口,骑在马背上的景焘环顾左右,脸上不由地露出了一丝冷笑。他熟悉这里,当初作为流民时曾在平茶洞住了一段时间,与这里的武陵蛮发生过械斗,落败后才同族人一起向西进入梓潼郡,随后也便加入了李流的反叛军中。

这些年,景焘差不多都要忘记了当年之事,但此刻却又重上心头。

这股恨意让他想要即刻冲入平茶洞,不仅是要剿杀里面的武威军,他还想要杀光住在平茶洞的所有武陵蛮,让他们为当初之事得到应有的惩罚。

故此,景焘扬起手中的长枪,将枪尖直指前方,大吼了一声,催马向前冲去。

就整个平茶洞的地势而言,应属两山之间的一段山谷,是由两山冲刷下的泥土而淤成的坝地,临溪口位于坝地的高处,而塘坳口则处于整段坝地的下坡。

此地的武陵蛮习惯居住于坝地两侧的山林中,一则是能将坝地作为农田开垦,再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来袭,居于山林中想要抵抗与躲避的机会更大些。

景焘知晓平茶洞的情况,清楚这一战极有可能要在山林间展开,故此也就没有多做防备,毫不在意地冲进山谷,想要先在宽敞的坝地处扎营落寨,随后再向藏于山林中的所有人展开攻击。

然而,他没有想到刚一冲过临溪口,便看到坝地的前方立有一队兵马,似乎早就等在了那里,如同一堵墙般横在了山谷中。

景焘对此的确感到有些意外,却也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武威军如果不在平茶洞这里设防阻击,自己就可以领兵直接冲至汉中郡,梁州府的治所便在汉中,梁州所有官员的家眷也都在汉中,武威军是不敢拿他们的命来冒险的,所以也必须要在这里拼命了。

远远看去,景焘觉得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前边的兵力不过四五千人的样子,自己所领的七千兵马完全可以吃掉他们,至少也会将他们彻底杀退出平茶洞。

既然已经是两军相持,那就没有耽搁的必要。

景焘命八百军骑与自己一同向前,剩下的步卒则紧跟其后,奔跑地向武威军冲杀了过去。

李瑰远远望着冲杀而来的大成军,转头对身侧的魏融道:“他们到底是有多大的胆气,才会如此毫无顾忌地冲过来呀?”

在荥阳军时,魏融就在李瑰的身边执掌荥阳重骑军,如今依旧跟随李瑰任校尉一职,只不过手下重骑军的数量减为了一千骑。

听李瑰如此说,魏融笑道:“将军,他们哪里是什么胆气呀?属下看他们就是一帮蠢蛋,也就配给老郑他们做庄稼的肥料。”

在魏融的眼里,冲来的那些大成军势必要死在这里,他们的血肉也势必要成为这块坝地最佳的养料。

“用他们做肥料,那咱们明年还能吃这里的粮吗?不得恶心死呀!”李瑰撇嘴笑了笑,随后扬起了手中的斩风刀,左右摇摆了一下。

瞬间,如同一堵墙的步卒即刻分列两队,唯独将李瑰与魏融留在了正中,而在他们的身后,一千骑重盔重甲的骑兵缓缓向前,一柄柄长槊映着初冬的骄阳,反射出了道道寒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